《现代租赁》网首次发布日期:2009年07月28日
编者按:融资租赁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至今已经28年,到现在还处于幼稚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融资租赁缺乏最原始、最基本的认识,导致租赁公司的经营定位、业务的规范操作、行业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业内政策的正确呼吁,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笔者从基本概念说起,特撰写系列文章,与业内同仁共同磋商。
美国是融资租赁的发源地,虽然中国的融资租赁起源于日本模式,经历了近20年的挫折后终于了解到美国的融资租赁是什么样子的,并以为美国的租赁发展模式就是全世界乃至中国的发展模式。事实上,美国是原创者,他们经历的千辛万苦不是其他后来人所经历的。他们的成功经验很容易被后人模范。因此后面的人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经历,许多美国后期发展模式也被新兴国家先期引入。因此美国的发展模式一定不是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
美国融资租赁发展阶段
按照世界租赁大师,美国籍印裔租赁专家阿曼伯的说法,美国的融资租赁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达到了成熟。
简单融资租赁阶段——这个阶段的租赁有五个特点:承租人有意向承租自己选定的租赁物件;出租人有意向为承租人选定的租赁物件提供金融服务;签定的相关融资租赁合同不可取消;出租人承担全额付款购买租赁物件的责任;承租人承担全额支付租金的责任;期限结束后以象征性价格将设备所有权转卖给承租人;每期租金一般是等额付款;不含任何服务的提供租赁物件。
创造性融资租赁阶段——为了适应市场竞争,不断的创造新的租赁服务方式。租赁的方式开始发生变化衍生出杠杆租赁、返还式租赁、融资转租赁、合成租赁、风险租赁、结构式参与租赁等概念性租赁模式,融资租赁业进入新的增长时期。
经营性租赁阶段——是融资租赁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它的出现主要是受承租人需求的影响,出租人适应竞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运做方式和融资租赁只差一个余值,在会计处理上传统租赁一样。但是本质上它仍然是提供金融服务。这个阶段社会上已经有成熟的二级市场,同时已经有具体的融资租赁会计准则界定融资租赁的概念。经营性租赁由出租人提取折旧,相对于传统租赁,经营性租赁一般提供全面服务,包括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不是绝对必须的);期限结束后的结果可以非全额付款,因此有多项选择;资产风险由出租人来承担;这时的承租人越来越老练。
专业市场细分化阶段——租赁已经渡过创新阶段,产生了许多运作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仅限于对企业的量体裁衣,每个项目都在搞研发,不能形成规模。租赁服务还停留在概念化设计中。为了扩大租赁市场份额,使租赁服务作为产品规模化生产,此时租赁服务不再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而是针对某个行业具体化的服务产品,如:飞机租赁、电信租赁、工程机械设备租赁……等。因为交易规范化,通用化,使得租赁在经济领域的渗透率迅速发展,租赁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
成熟阶段——这个阶段会出现租赁公司并购,重整组合。另一方面出现专业服务细分化。不仅租赁品种细分化,租赁业务的服务也细分化。结果使强者越强,弱者淘汰。这个时期租赁对市场的渗透率不会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在市场总的份额一定的情况下,公司之间产生激烈的竞争;结果是租赁公司的利润进一步盈利率下降;租赁公司经营关注点不再是什么风险问题,政策问题,而是要强调资产增值的重要性;最终与其他行业形成联盟关系。
中国融资租赁发展经历
融资租赁需要在完整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才能健康发展。由于中国的经济体系现在还在转型中,许多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人们的投资意识、消费意识、信用意识都不健全,因此发展了28年仍然处在幼稚阶段。因此还谈不上什么发展阶段,只能说是发展经历。只有真正地促进投资、增加税源、扩大就业和消费的租赁,才是融资租赁的本来面目。
中国的融资租赁起源于改革开放初期,在资金、设备、技术、管理严重匮乏,金融还处于严格管制的计划经济阶段,外资为了变相进入中国,而且中国也为此作为试点开个口子,因此变相贷款的简单融资租赁成为主流。如果称为阶段,这个阶段从1981年至1999年延续了18年。后期因信用环境急剧恶化,贷款出现的所有问题,融资租赁都赶上了。只不过最终买单的大都是背后提供资金的银行(或银行股东)。
2000年以后,国家相继健全了租赁的四大支柱(法律、监管、会计准则、税收),经过重组的租赁公司开始回归融资租赁这个主业,为了防止重犯过去的错误,而且也知道美国的先进经验是什么样子的。行业开始摆脱了日本模式,进入了所谓的创新阶段。在这个时期,几乎什么样的创新都有,什么样的模式都做。后发现创新成本非常高,不具普遍性,规模化生产,且风险大,有点得不偿失。逐步发现针对租赁物件进行专业化经营重要性,开始向专业化经营转变。由于大家都不愿意创新,担负创新成本,都在同一领域模仿同一操作模式,因此行业同质化问题特别严重。在这个狭小的产业内进行着恶性竞争,同业交流的习性也因此消失。
由于所有的民营金融租赁公司都在做租赁的同时为股东圈钱,因此金融租赁行业又进行了二次重组。其他类型融资租赁因《融资租赁法》立法程序的启动,降低准入门槛,开始内资融资租赁的审批,融资租赁又一次大量发展。但因租赁公司信用不够,操作技术不高,缺乏开展业务的运作资金,把客户目标瞄准大型国企、央企的承租人,借助打破这类潜在承租人的信贷规模限制,用租赁的方式开展业务。
同期因为卡特比勒、惠普等厂商租赁的成功,带动一批厂商租赁公司的发展。给融资租赁业带来新鲜血液。
2007年银行重返金融租赁业,他们的进入在大型国企、央企的客户群中大力发展。尤其是信贷紧缩期,凸现他们的优势,占据了融资租赁市场绝大多数的份额。当信贷规模再
度放开时,这些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迷失了方向,有点不知所措。目前似乎清醒一些,正在新的领域寻找突破方向。他们如何发展,中国的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是由银行推动还是由厂商推动正处于焦灼阶段,尚未分出仲伯。
厂商租赁的特点是促进投资、拉动消费,增加税源和就业,特别符合国家提出扩大内需的要求。不足之处是他们注重自己产品的信用销售,不轻易为他人产品的销售提供金融服务,因此规模扩大进度比较慢。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资金充裕,客户源丰富,可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不足之处他们大都把客户群固定在银行竞争非常激烈的大型国企、央企,失去了融资租赁成为中小企业投融资主渠道的优势,失去了市场、服务、资产管理的优势,把融资租赁当流动贷款作,对国家、对社会,对就业的贡献率不大。
不管谁能成为未来引领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主流,有一点是肯定的:简单融资租赁的直接租赁业务若不能成为主流业务,租赁对国家的贡献率就不会上升。融资租赁业就不会成熟,依然徘徊在幼稚阶段。
融资租赁基本概念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