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jpg (48432 bytes)

返回
数字经济中的电子商务
[作者]Patricia Buckley [译者]王绍祥 [资源]摘译自《浮现中的数字经济II》

"我们冠之以'信息技术'的最新发明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经营方式和价值创造方式,而这一切在五年前还是不可预见的。" Alan Greenspan 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1999年5月6日 "数字经济"包括两个层面:电子商务(即,将交易转移到因特网或其它一些非专有网络系统的商业过程)及信息技术(IT)产业(即,一种使电子商务成为可能的产业)。这两者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变化。我们不仅在五年前无法预见信息技术的进步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经营方式和价值创造方式",而且,一年前还貌似乐观的估计,现在已不行了,因为变化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虽然,与经济的整体规模相比,电子商务所创造的价值还小得可怜,但是,它的发展速度还是十分惊人的。不过,较之电子交易额,更重要的是伴随电子商务而产生的、新的商业过程,以及它所产生的新的商业模式。为了降低成本、改进客户服务、提高生产力,无论是因特网公司,还是传统商品及服务的制造者都正在将它们的传统商业过程转换成电子商务过程。

出于客户需求及商业需求,数字经济正日趋全球化。在运用数字技术方面,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这种领先地位正在丧失。 衡量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经营之道。在1995年以前,即,在人们把因特网作为商业工具以前,人们通常凭着传统手段做生意:电话、邮件、传真、专用电子数据互换(EDI)系统、或面对面的接触。来自多种非官方渠道的证据表明:不仅当前的电子商务,而且支持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都在高速发展。

营建电子商务舞台:一个日趋复杂的连线世界 虽然不同的非官方渠道对上网人数、及因特网规模有不同的预测,但是,如果我们将它们综合加以考虑,它们无一例外地表明了因特网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比如,《产业标准》(The Industry Standard)杂志报道说,从1998年到1999年,全球上网人数增加了55%,因特网主机增加了46%,网络服务器增加了128%,新网址注册数增加了137%。此外,最近,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的研究表明,在1998年到1999年间,美国因特网服务商(ISPs)的收入将增加41%。IDC预计,从现在一直到2003年,ISP的收入将以每年28%的速度呈复利式增长。同样,消费者和企业上网的能力和从事电子商业活动的能力也在飞速发展。

据Nua公司(一家因特网战略公司)称,截止1999年5月,全球上网人数为1亿7千1百万人,其中多半集中于美国与加拿大。美加两国不仅在因特网世界中占有绝对优势,而且美加两国的人均参与量也相当高。来自多种渠道的零星消息还表明了上网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相对于其人口而言,美国、加拿大、北欧国家与澳大利亚的上网人数至少是英国、德国、日本和法国上网人数的两倍。 在美国国内,高收入群体的上网人数居多;此外,它还因种族与地域的不同而不同。1994年到1997年间,美国某些群体间的"数字分水岭(digital divide)"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白人与黑人、操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的群体间日益扩大的鸿沟。就上网次数而论,农村比城市和中心城市落后。1999年7月,国家电信及信息管理局将公布'数字分水岭'及因特网运用的数据,这是基于1998年12月统计局的一份报告得出的数据。同样,在全球范围内,高收入国家上网次数较多,低收入国家上网次数较少。比如,墨西哥,一个人口近1 亿的国家,只有近1百万人有电脑,此外,只有其中10%的人有能力上网。

不仅因特网越来越大,而且它的用途也发生了变化。据Media Matrix公司称,1996年,访问量最大的15个网站几乎全是教育网站。当时,访问量最大的15个网站中,没有一个是电子商务网站。而今,几乎所有的最佳网站都提供商品目录、通讯、社区及商务服务。收发e-mail,获取感兴趣的信息,网罗一般新闻、商业信息,正在取代在线购物,成为网上热门活动。1997年到1998年间,因特网广告收入翻了一番,这说明了企业越来越重视这种接触客户的新方式。

电子商务的崛起 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仍然致力于发展全面的电子商务。有关电子商务发展态势的实证主要来自业界及公司。成绩是喜人的: ·1998年,戴尔电脑公司在线日销售额翻了一番,增至1千4百万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25%。截止1999年4月30日的第一季度,平均在线日销售额已升至1千8百万美元,占第一季度总收入(55亿美元)的30%。戴尔预计,到2000年为止,这个比例会达到50%。 ·

1999年第一季度,Travelocity.com公司销售总额逾1亿2千8百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此外,新注册成员达1百20万名。 ·Quicken Mortgage公司(Intuit的在线抵押商)的用户在1999年第一季度,抵押金额达4亿美元,而1998年全年,抵押总额仅为6亿美元。 ·

据Piper Jaffray公司称,1999年第一季度,在线经纪新增了120万个帐目,新资产达1000亿美元,打破了1998年第四季度的纪录,使日交易额提高了49%。 根据电子商务的新发展态势,许多非官方渠道仅仅于一年前作出的预测只得修正、上调。在去年的《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报告中,我们提到,1998年初,预测者认为:截止2002,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升至3000亿美元。现在,大多数预测者认为这个估计太低了。比如,Forrester Research公司估计,截止2003年,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3兆美元。同样,早在1998年,人们曾预计,到2000年为止,因特网零售额将达到70亿美元。然而,去年网上零售额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数目,目前,据非官方渠道估计,1998年的在线零售额介于70亿美元到150亿美元之间。现在,预测者估计,到2002年为止,在线零售额将介于400亿到800亿美元之间。但是,如果最近的一项由Cisco Systems公司资助的研究(该研究表明1998年电子商务成交总额(企业之间,再加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电子商务)为1千零20亿美元)更精确的话,那么这些有关企业与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这种业已调整后的预测还是太低了。

电子商务的标准定义尚未确立。目前,市场调查对在线零售总量的估计往往只包括了在线定购、在线付款的交易。但是,个别提供有关数据的公司未必是按这种方式计算的,而他们偏偏又必须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有时,个别公司还把主要在网上成交、但也包括重要的非网络因素的交易看成是在线交易。比如,虽然eBay公司鼓励销售商开立信用卡户头,但是,销售商还是更乐意接受支票或汇票一次性付款。同样,戴尔电脑公司的在线收入也包括了如下的销售:某些虽然大部分是在网上完成的,但是,最后阶段还是靠打电话确定的销售。 除了在线交易以外,因特网还在许多交易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除了为购物者提供在线选购、离线支付服务,因特网还是一种重要的调查渠道,它对离线货物订货与购买,尤其是汽车这样高价商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一项关于因特网对1998消费的影响的分析中,Cyber Dialogue公司估计,在线订购与付款额达110亿美元;在线订购、离线付款的交易额却超出了150亿美元;而由于因特网的影响,离线订购的总额几近510亿美元。 与海外企业及消费者相比,美国企业与消费者似乎购买欲更强烈、也更情愿在网上成交。最近,由金融经理人学院(Financial Executives Institute)和Duke大学共同主持的一项首席财务官(CFO)调查表明,1998年美国网上售货的公司仅为24%,而2000年则跃至木木56%。在1998年美国上网家庭调查(美国上网家庭约占家庭总数的33%)中,Odyssey(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发现,在过去的六个月中,有47%的家庭有过网上购物行为。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统计局的一项调查表明,在1998年11月以前的一年时间里,澳大利亚成年上网人数中只有7%使用因特网购物。此外,IDC报道说,1998年最后一个季度,西欧只有大约11%的网民在网上购物。

人们愿不愿意在网上成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国家,隐私问题、及信用卡付费的安全问题阻碍了电子商务的扩展。在另一些国家,政治问题、及管制问题也使人对电子商务望而却步。不过,对电子商务影响最大的还是上网费用问题。比如,DSA Analytics的一项研究表明,"日本上网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是,他们在网上花费的时间并不见得有大幅度地提高。日本大多数网民认为,他们之所以没有大量地使用因特网主要是因为市话费用过高。" 相反,促进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之一是:美国市话收费低廉。此外,大部分因特网服务商收取的月租费也较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给美国潜在的网上购物者提供了浏览及购物的大好时机,而不用担心每分钟的收费。而在其它大多数国家,市话收费标准对网上购物的发展都不是特别有利。 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可供使用的宽带及其费用。私营公司对高速网络的不断投资将促进信息的传播,尤其是使用宽带的图案与影象的传播。宽带的越来越宽,不仅鼓励因特网创新者大力营建多媒体环境,尽早将其投入使用,而且,也使得网站看起来与"真实的"商店购物并没有两样。

随着各国电信市场的放宽,它们很快就可以看到,低价位带来了电子商务的腾飞。比如,Forrester公司报道说,自1998年放宽电信管制以来,德国新兴公司及市话公司已经设计了多种让因特网更具吸引力的新价位及服务计划。这些计划包括特殊的拔号网络收费标准计划,及多合一(包括电话费及上网费)收费标准。同样,在欧洲最开放的电信市场--英国,本国公司在价位及内容上引入了革新,旨在与早期打入英国市场的美国公司抗衡。比如,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Dixons(英国电子消费品零售业巨头)在英国因特网消费品订购方面已遥遥领先。Dixons公司的订购者只要支付市话费就可以上网,而且,ISP服务还是免费的。 日趋全球化的市场 随着各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参与量越来越大,美国在全球电子商务中的领先地位已经渐渐削弱了。比如,尽管美加两国的上网人数还在增长,但是,美加上网人数在全球上网人数中的比例已经从1997年的62%降到了1999年5月的57%。 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增加上网人数是所有国家极为感兴趣的领域;此外,目前,不仅各国,而且各种各样的国际论坛,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以及在北美自由贸易区(FTAA)讨论会,都将其纳入了讨论的议题。此外,白宫已经明确指出,要加大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加速因特网及电子商务的发展。 美国境内上网比率随地区不同而不同,同样地,全球范围内因特网的发展速度也有所不同。即使在欧洲,也是如此。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尽管欧洲被誉为北美以外"因特网发展最快、最有趣的市场",但是,向数字经济的过渡也可谓'各显神通'。

并非只有发达国家才认识到全力以赴发展信息经济所能带来的好处。但是,在世界许多地方,电子商务及全面数字经济化的走向由于基础设施匮乏,而受到限制。考虑到眼前的其它需要、以及电子及电话基础设施,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努力摸索,考虑何以在全国范围内、乃至国际范围内充分利用浮现中的数字经济。即便南非这样的国家,近年也有长足的进展,但是,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的。1994年,南非有电的家庭还不足40%;现在,63%的家庭接上了电线。1994年,大约只有1/4的家庭装了电话;现在,35%的家庭都装了电话。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数字经济的生产潜势喜忧参半:如果投资足,它将飞速发展;但是,如果投资不足,在这个日益复杂的连线世界里,发展中国家将被发达国家远远地抛在后头。 重要的是,政府应该制定有利于因特网发展、而不是阻碍因特网发展的政策。总统及副总统(即克林顿和科尔)在1997年的一份报告--"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中率先提出了五个原则:以私营企业为主导,避免不必要的限制,建立基于契约式法律模式的法律环境,认识因特网独一无二的品质,促进全球电子商务。这五项原则为全国及全球范围内有关如何发展电子商务的讨论起了一个好头。

认识到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态势后,供货商开始作出反应。网上非英语材料发展迅猛,所以,有人预计,截止2003年,非英语材料将超出半数,而今天仅为20%。此外,翻译服务的改进(人为翻译或机器翻译),以及可以识别不同语言的浏览器的改进,将大大增加可供全球网民使用的内容。 随着因特网把世界推向真正的全球市场,似乎网上交易的数量也会激增,直至影响交易流(trade flows)。不过,至于影响的规模和方向,人们还不甚了了。显然,因特网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能为人们进入新市场创造机会;而且,人们也在刻意扩大网站的全球影响。最近,US-Style.com公司开设了基于在线社区的购物中心。这是一个专门面向寻求美国货及美国服务的日本人的网站。该电子商务网站采用的文字是日文,界面也按日本风格设计。可以说,该网站是美国一流零售商现有网站的个性化版本。 许多美国公司按照当地市场的需求,将自己的产品及服务个性化,从而使自己在美国市场上的地位移植到了国际市场,而且,还经常与当地合伙人联手。不过,美国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为来自美国境外的新产品与服务正不断涌现。比如,日本是全世界第一个发行'信用/借贷/现金合成卡'的国家,北欧是无线电子商务的先驱。尽管全球竞争愈演愈烈,但是,美国制造商--从基础设施直到因特网内容的每一个制造商--在全球信息技术市场上仍然占有巨大优势--这种优势是不断改进商品及服务质量、不断创新的结果。

电子商业:界定新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影响远远不止是电子商务活动的帐面价值。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提供了更有用的信息、扩大了选择面、发展了新服务、改进了购买过程、降低了成本,从而形成了竞争优势。因特网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价位标准,因为客户可以从多种渠道了解价格及产品信息。 电子商务零售业 "电子"零售业,如Amazon.com, eTrade, Auto-by-tel等传统书店、经纪公司、车行的网上翻版,是挖掘电子商务优势的先驱。它们不受地缘限制,无需经营实体商店所需的成本,所以,这些公司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几乎无限的货物,而且,还能实时作出反应、实时作出变更。相对于传统零售业、或目录购物方式而言,这种新经营方式正在改变成本结构。电子商业的涌现使得"砖瓦型"竞争者不得不重新考虑电子商务战略;此外,现在,许多"砖瓦型"竞争者也已开始经营自己的在线商店了(如,Barnes & Noble, Merrill Lynch). 电子商业所能提供的远远不只是实体商店以外的另一种购物场所;它们还能扩大现有的市场,甚至还能开创新的市场。除了降低成本,因特网公司还有信息量大、选择多、省时等优势。这些优势使买卖双方效率大增。比如,musicfile.com好比是一个清仓拍卖行。在此,音乐收藏家、销售商可以张贴绝版磁带及CD的广告,而买主则可以张贴"征购广告"。这个网站"就好比把成百上千个二手磁带与CD店放到了你的指尖上,让你可以'手到擒来'"。

通过数字媒介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趋势不一定会走极端:要么全面数字化,要么就不。企业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扩大现有的供货渠道。Borders集团公司宣布,它将在其分销中心安装 Sprout公司的数字'按需打印'(print-on-demand)技术,以便为Border.com及Border公司的实体商店提供服务。Sprout公司也在向其它图书零售商和出版商推广这种技术。无论是在分销中心,还是在生产场所,一旦图书脱销,人们就可以利用该技术生产平装书。这种'实时生产'"为出版商及零售商节省了存书成本、装运成本,降低了滞销图书的起印点,增加了可选书目,消除了退书的风险。" 企业间的电子商务 从电子零售业中涌现出的众多优势同样也适用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比如,电子商务可以增加企业为其它企业提供的服务量。Milacron公司(一家金属加工产品的制造商)最近开设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该网站为美国100,000多家金属加工企业安全地选择、购买、订购Milacron公司制造的50,000多种金属加工产品提供了便利。这些小客户从这个新网站中获得的技术服务比Milacron公司曾经为其最大的客户所提供的服务还要好。

电子商务提供了一种及时、便利的交流渠道、交易渠道、信息选择渠道,电子商务使得公司得以重新考虑其"内部(in-house)"职能,以及其他公司所能提供的最佳服务。伴随着这些变化的出现,后勤中介人、及金融中个人(如,联邦快递, UPS, 美国运通)所扮演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美国运通发行了一种'强化后的购物卡',它方便了订货、成交、调解、数据管理及项目维护,从而支持了在线购物。这些变化将大幅度地降低成本。美国运通及Ernst & Young管理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后的购物卡'与电子购物并用将帮助公司简化购物过程;而且,比实际购物节约的成本将高达95%。

此外,电子商务还造就了一批全新商业中介人阶层。Forrester Research公司将新商业活动分成了三类:集成式商业活动、拍卖、和交易。这些新商业活动打击了低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遇: ·'集成者'创建了商业社区:'集成者'集合了供货商的产品,建立了一个可以为同一商业社区中的客户提供一次性搜索的不二价购物中心。比如,Chemdex公司就为科学研究者社区提供了此类服务。这些网上商店能让地域分散的买卖双方迅速地找到对方。 ·

拍卖创造了市场,减少了卖方的损失:拍卖使买方争相购买卖方过剩的产品。在网上,买卖双方可以同时参加多种实时拍卖活动,而不必增加实际搜索费用及差旅费。 ·交易创造了稳定的在线交易市场:和股票交易一样,在线交易为竞争者提供了规定明确、价格适宜、市场信息公开的交易场所。一家在线产业市场的经营费用仅为实际商店的经营费用的一小部分。

政府数据收集活动 联邦统计机构在致力于更有效地理解与测算电子商务,但是,许多问题仍悬而未决。有些是测算问题,如服务行业的产出、及质量变化的测算难度。这类问题我们屡见不鲜。诸如"律师的产出如何计算?"或"ATM的存在是如何提高银行服务的?"都是人们争相研究的主题。不过,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态势已经提高了这些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所以,解决服务测算问题已经成了新的当务之急。再者,数字经济使产品界定显得更加模糊。现在,人们普遍认为CD这样的产品是'商品',而它在下载的过程中又可能转换为'服务'。最后,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企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已无法凭藉自己的能力,将它们纳入特定的范畴。

为此,统计局已经着手一项多层面研究计划,旨在提出美国第一个官方电子商业测算方法、衡量电子商业对主要经济措施的影响、提出一种灵活的数据收集程序,以满足未来电子商业统计的需要。该局将于2000年年底或2001年初出版的《零售业年度调查》中提出电子商务的帐面价值,这是美国第一份官方电子商务资料,它包括了1998年至1999年度的在线零售业。

经济分析局(BEA)也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开发反映电子商务的、新的测算方法,考虑数字经济对整体经济活动的影响。BEA特别注意改进价格指数及真正的产出测算方法,对软件投资作出新的估计,改进主要IT产业的金融及其它服务的测算方法,增强对股本的估计,以反映高技术设备的日益重要的地位。 统计局及BEA的行动计划还包括了如下内容:与私营企业更密切地合作,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对交易过程变化及产出的影响。此外,这些部门还在摸索用私营企业收集的数据来补充它们所收集的数据的方式,同时,它们还在寻求时机上网收集数据。

从一个更普通的层面上来说,联邦统计局正处于将产业划分形式由始于60年代的标准产业划分(SIC)系统转向北美新产业划分系统(NAICS)的阶段。NAICS增加了新的类别,如信息产业;同时,它还一如既往地按企业的生产过程来划分企业。由加拿大与墨西哥共同开发出的这一系统,使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了可比性。而且这一系统易于升级,可顺应千变万化的经济态势。最近,统计局所公布的《1997年经济统计》就是NAICS发布的第一份美国官方统计报告。 美国政府还与本国贸易伙伴(既包括个别贸易国,也包括OECD和APEC这样的论坛,以及FTAA的讨论会)讨论一起提出合适的、可比的信息经济指数,解决有关隐私、安全、税收和域名之类的相关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