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jpg (48432 bytes)

返回
B2B将成垄断市场工具?
《经济学家》,2000.6.17.   

一切都是为了完美的市场。B2B互联网市场出现爆炸性的增长,使效能提高与消费者天堂的承诺实现有望。但是,愈来愈多的已经转型的管制单位与业界企业开始担心,会成真的或许是相反的东西:B2B市场并非开放市场而迎接竞争,它们反而会成为威力强大的垄断工具。   

由表达带有苦恼意味言论的人士来看,B2B市场的状况并不是很好。在这个月稍晚,美国政府反托拉斯执行单位之一的联邦交易委员会(FTC),将针对B2B市场的反托拉斯意涵进行为期两天的听证会。它同时也将审查至少三家最广为人知的交易所,它们分别由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航空公司,以及航太公司所设立。美国司法部(DOJ)早就已经开始它自己的调查。在七月时,由参议员麦肯(John McCain)所领导的商务委员会,打算对航空公司市场的反托拉斯意涵举行听证会。目前,FTC以及各种技术障碍已经延缓了汽车网站的推出,它原本计划在这个月正式发表。另外一股批评势力,也迫使航空公司网站的管理团队积极澄清对其任何与垄断意图有关的指控。   

这实在出乎人们之意料。公开而且透明的线上市场,原本应该是要使垄断行为更难以出现,而不是更容易操纵。电子商业原本应该指的是更具竞争力,而且更有效率的商业。然而,互联网经济却以极度神秘的方式在运转。一夜之间创造出繁荣的线上市场的有力的网络效应,却正巧也可以轻易地对建立卡特尔组织(Cartel)以及允许价格垄断提供帮助。微软以及软件经济即是明显的例证。过去原是明确的经济转型正面故事,现在却满布对垄断行为的指控。   

引起诸多波澜的市场,主要是由企业团体用来采买供应品(例如汽车零件)或销售产品(例如机票)的地方。对反托拉斯议题忧心忡忡的人士认为,企业可能会使用这些市场来非法操纵价格。他们担心,大型买主可能会联手对付供应商(建立“寡头垄断”),无论是通过集体采购,或只是经由有效率的市场所强化的购买力量。   

市场本身也可能变成垄断势力:买卖双方将只是对使用最大的市场有兴趣。在某个市场中拥有这样一个成功的市场,可能会以其作为杠杆,将其力量扩展到其它市场(例如,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厂商可能会利用它在汽车零售市场上的购买力量,来控制诸如钢铁或玻璃等相关的“水平”市场)。拥有市场的大型买家或供应商,则可以得到可能会赋予它们以不公平交易优势的信息。它们也可能会通过利用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交易费用来补贴它们自己的事业,并藉此而获得不公平的利益。   

所有这些令人烦恼的事情,可能都会在未来发生。真实世界最热门的争论话题目前集中在名为Covisint的汽车市场。这个市场是福特、通用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以及雷诺/日产之间的合资企业,它不仅是要成为汽车制造厂商的供应商们销售其商品给三大车厂的主要方式,而且还希望它最终会成为供应商与其合作伙伴互相交易的优先选择。   

问题出在Covisint说服其供应商加入的方法。部分业界人士指称,上述四家公司之一的员工曾经向供应商暗示,它们别无选择:如果它们想要与汽车制造厂商做生意(业界中的大型买主),它们就必须通过其市场,不然就什么都没有。   

不过事实上,目前并没有法律禁止买家要求供应商得依它们所希望的方式来共事,无论是通过传真或通过网络拍卖。但是一些批评家指称,它们的要求却更进一步。他们说,这个市场也对供应商施加压力,要求它们不要和其它市场合作。理所当然地,供应商开始惊慌失措。   

大型汽车公司为什么会诉诸这种高压的暴虐手段呢?毕竟,如果市场如它们所宣称的那么有效率,那么根本就不需要强迫供应商来使用。某种阴谋论把它视为是将主导权从买家转移到供应商的机会。继1980年代与1990年代的重整与委外代工之后,“汽车制造厂”却开始设计、组装,并且行销车子,大部分的组件则是向供应商购买。现在,汽车公司已经不再制造诸如座椅等零部件,它们也不了解这些组件的实际成本有多高,因此它们认为,通过强迫供应商在市场上进行全部的交易,这些大买主将可以某种方式“看到”供应商采买零件的价格,并且利用这项信息来杀价。另外,这些汽车公司打算把这种市场当成是独立的操作。分析师预计它最后可能以400亿美元的价值推出首次公开发行(IPO)。这样一个事实,更是加深了他们的嫌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