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睿陽白雪》作者-蚌壳里藏珍珠
2018年01月29日
中国融资租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近40年的风风雨雨,不但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融资租赁公司,也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融物”与“融资”的特性,越来越成为信贷市场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数千家的融资租赁公司、6万亿的租赁余额更占据了世界融资租赁业的顶端。
但是,靓丽成绩单的背后,却存在某些“不和谐的音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中国融资租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笔者根据从业20余年的经验,对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前进。
一、创新
创新是企业前进的推进器,不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没有创新的企业终将被淘汰乃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纵观中国融资租赁界,能够创新、且能够把创新根植于具体业务中的租赁公司数量有限。在6万亿的租赁余额中,大约80%是所谓的“售后回租”(SalesLease-Back,SLB),而SLB业务从某种角度讲,不过是“设备抵押贷款”的翻版,其本质是通过“物的融出”—设备所有权法律层面的转移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严重偏离了融资租赁“物的融入”与“融资”二者有机高度统一的初衷,而且SLB在技术层面上几乎难以创新,具有沦为“金钱二道贩子”的嫌疑,这种现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务中SLB所占比例普遍低于30%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可以说,SLB的“高速发展”是制约中国融资租赁业创新的根本因素之一。
中国融资租赁界需要创新,如果任由SLB“泛滥”,则必有“成灾”的那一天!逐步缩小SLB的规模,转为以直租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以崭新的理念、创新的模式、全新的面貌再次惊艳世界融资租赁界已是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理论创新
到目前为止,中国融资租赁界尚无一套相对完整的、适合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指导实践。笔者从业20余年,深感在困境中摸索的艰辛与无奈,尤其是每当处于某种“十字路口”时,非常盼望能得到一些理论上的帮助,缩小“试错成本”,但每每事与愿违,有时甚至不得不向根深蒂固的“潜规则”妥协。因此,笔者认为,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创新,首先应当解决的是理论层面的全面提升,在总结过去近40年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外的理论体系,建立并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融租赁理论体系,将中国融资租赁事业推向更高、更远的境地。为此,笔者有意探索并编著《融资租赁学》,力图将融资租赁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加以系统化,为中国融资租赁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价值判断。目前,笔者已联合了业界内的一些学者、精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希望有更多的从业人员能够加入这一行列,见证中国融资租赁事业再创辉煌。
2、模式创新
从表面上看,融资租赁不过是
“出资—买物—出租—回款”的简单循环,但其中每一环节均有深刻的内涵,只有充分理解这种内涵的特殊含义,才具有创新的基础。实践中,市场风云千变万化、客户需求千差万别,将租赁的内涵与市场、客户紧密结合,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比如,笔者在某世界500强的融资租赁公司任职时,曾创造性地将几种租赁方式结合在一起,推出了RPO(Rental
with Purchase
Option)的租赁模式,该模式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客户缴纳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压力问题,而且在不增加实际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整个租赁收益,此举使得当年的销售业绩提升了65%!此外陆续推出的IBD(Interest
Buy-Down)、3e(Free StepLoan,F、S、L三个字母的发音中均以“e”开始)等租赁模式无不有效地促进了公司产品的销售。又比如,设备“空窗期”的风险,是制约租赁公司再融资的瓶颈,实践中,笔者根据客户的资产结构结合风控要求,推出了“2in1”的租赁结构,比较有效地解决了“空窗期”的风险问题,这已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下一步将此产品再进一步完善,争取彻底打通“空窗期”的瓶颈。因此,面对市场、客户,不断创新租赁模式、发展中国融资租赁将有巨大的空间,尤其是目前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根植于中国土地上的某些互联网“巨鳄”已走出国门,悄然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格局,这一切都为中国融资租赁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机遇,只有直面挑战,才能促使中国融资租赁事业不断前行。
3、风控创新
风控是金融的核心,不重视风控的金融、类金融企业,迟早会因风险的释放而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破产、清算、倒闭。风控的特点决定了风控的创新是所有创新中最难的一环,一方面,由于风控本身偏于“传统、保守”的特点使得风控人员“欠缺”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即使因各种压力而创新了某些风控措施,但由于缺乏实际的处理经验与技巧,一旦风险释放,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反而得不偿失,因此“市场”与“风控”的“矛盾”在众多租赁公司中并不鲜见,但有矛盾并不代表风控乃铁板一块,不可更改、不可创新。
首先,借助互联网解决信息的不对称。如今的市场,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债权债务双方早因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普及而变得信息极度对称,同时信息又极度不对称,之所以有此结论,是因为,互联网使得企业的某些基础信息一览无余,极大地减少了过往因基础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但也恰恰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使得企业的某些“敏感”信息被别有用心地隐藏在互联网浩瀚的数据之中,近年来因借助互联网而实施(金融)诈骗的大案、要案呈明显上升趋势,涉及的资金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元,牵涉了一大批融资租赁企业,此外违背政策(法律),借融资租赁之名违规举债而致使坏账的案例也时有发生,这一切均为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使得培养多年的融资租赁的口碑与声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每每行文到此,不禁为老一辈辛苦耕耘才创下的基业感到深深的痛惜。无论如何,以牺牲风控为代价来发展市场,已违背了融资租赁作为(类)金融产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初衷。笔者认为,虽然市场的发展因互联网的介入而产生的巨大的“变异”,但风控的核心不变,改变或者创新的应当是风控的技术及措施,实践证明,风控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技术层面着重解决互联网海量信息的筛选问题,从大数据分析中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为一旦风险释放做好充足的准备。
其次,引入风险定量分析,及时预警。除部分外,目前国内相当多的融资租赁公司,其风控仍停留在“定性”的水平,风险大小、高低的判断仅凭经验、甚至“感觉”,此种风控水平如何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如何能够满足客户千差万别的需求?纵观世界范围内知名的租赁公司,大多数已将风险的定量分析作为风险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尤其是目前大数据分析的广泛应用,已为提高风控水平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基础。笔者通过实践,已将(某些领域、行业)融资租赁业务中所涉及的大部分风控指标进行了量化,实践证明,风险的定量分析不但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各种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为制定业务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还能对风险的发生提供预警—为提前采取措施做好充足的准备。实践中,笔者发现,风险定量分析中存在着众多的创新机会,其中依托于大数据分析而不断丰富、创新的各类风控模型是笔者今后对于融资租赁风险控制发展的重点。
总之,中国的融资租赁能否执世界之牛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风控的实际水平。在大数据的分析及应用已渗入到各行各业的今天,借助人工智能(AI)对风控的对象、指标、结果(概率)等进行有效地创新是融资租赁行业风险控制不可回避的挑战,从业人员只有积极面对挑战、及时掌握先进的技术并结合于具体实践,才能使中国融资租赁的风控水平比肩境内外的同行,才能真正成为融资租赁的强国。
二、融资
制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一个巨大的瓶颈在于“融资”,可以说不论何种形式的租赁公司、也无论其规模大小,融资始终是融资租赁公司的核心问题之一,规模大、股东背景较好者,其融资相对比较容易、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业务发展迅速,但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的“中小”租赁公司因种种原因而不得不游离于各种融资渠道的边缘,难以获得资金方的认可,业务发展举步维艰,这些似乎已是国内租赁界的“常态”。以某租赁企业聚集区为例,超过80%的租赁公司基本处于“三无”状态(无项目、无资金、无人员),放眼全国,处于此类空壳状态的租赁公司应当有5,000家左右!除去金融类租赁公司所占据的半壁江山及SLB(售后回租)业务,6万亿租赁余额中真正以直租业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也就数千亿元、涉及的租赁公司也就区区一两百家,所谓的“渗透率”除去泡沫后基本上无从谈起,如果再剔除其中以销售本企业产品为主的厂商系租赁公司的“贡献”,则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输血功能的融资租赁业务对中国实体经济的贡献“屈指可数”,这不得不说是中国融资租赁业的悲哀。
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专业人才的缺乏、缺少适合的项目等同样也制约着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发展,但由于“融资难”而导致项目流产、人才流失、租赁公司难以为继却是众多原因中非常突出的一环。特别是众多的中小租赁公司,在千辛万苦获得某些项目后,即开始了漫长而又痛苦的“融资之旅”,这种“痛苦”主要有如下表现:
1.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超过90%融资租赁业务的资金来源于银行授信,虽然这几年通过ABS、发债等方式解决了部分(应该为数不多)租赁公司的再融资问题,为拓宽融资渠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ABS、发债的门槛较高,一般的租赁公司只能想想罢了,若想付诸于实践,对不起,您的资质不够、您的规模有限、您可能要承担超过10%的成本!对此,将银行作为首选、甚至是唯一的融资渠道也就不足为奇。
2.融资方式单一。
融资租赁业务中绝大多数是以“租赁保理业务”—将应收承租人的应收租赁款买给资金方—进行(再)融资,虽然近几年,资金方(如银行)“创新了”部分产品,如“银租通”、“租银宝”等,但其实质仍是保理业务的翻版,对比数以千计的(银行)融资产品,显然单一的保理产品显得过于单薄,更加不客气地讲是“异常寒酸”,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让租赁公司往往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3.融资时间较长。
一个项目从申报到批复(授信),折腾半年属于常态,近一年也时常发生,结果等到资金落实(提款),市场早已发生变化,早已失去耐心的承租人,可能会拒签租赁合同,使得租赁公司的种种努力最终成为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使得租赁公司与承租人之间的关系热度急剧降温,如此,租赁公司焉能发展壮大?
笔者经过深入研究,比较了其他几种金融、类金融企业(产品)后,认为,造成融资租赁公司上述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租赁公司自身缺乏有效的造血功能,比如证券类公司,在不考察业务规模的情况下,此类公司发行的各种有价证券—事实上就是某种形式的“银票”—就具有某种形式的自身造血功能,可以有效地满足资方(如银行)的对存款、收益等关键考核指标的需求,因此,即使出现什么“乌龙指”、“财务瑕疵”等违规事件,也并未得到资方(银行)的全面封杀,但对比租赁公司,则惨不忍睹!个别租赁公司的违规行为,已为整个行业蒙上了阴影,某些银行甚至已关闭了租赁公司的融资通路,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目前许多银行对租赁公司的授信已归于总行管理,虽然从风控的角度讲,此举具有某种现实意义,但此举无疑更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难度。因此,租赁公司如果没有有效的自身造血功能,不能通过自身造血满足自身及他人的需求,则永远会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要想实现租赁公司的自身造血功能,是否可考虑引入如下模式,供大家探讨:
1、“1+N”
在某些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处于某产业链顶端的大企业(即“1”)往往与众多(负责任的)中小企业(即“N”)联合在一起组成“1+N”的形式,其中,“1”仅关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生产,而将外围的、一般的零配件加工与生产交予“N”完成,
为此,“1”将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与质量要求,“N”必须按照“1”的要求提供零配件,否则“1”将取消“N”的订单,如果“N”能够提供满足“1”要求的产品,则“1”可以为“N”提供信誉背景,甚至由“1”直接出资,以帮助“N”完成融资。在此模式下,已诞生了一批享誉世界的顶级跨国公司,同时也促进了众多“N”有效、持续的发展,最终达到“1+N”各成员的共赢,由此可见“1+N”模式的生命力—此模式也为世界范围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经验,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分析此模式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的融资租赁业现状—大者独大、小者巨小,可以考虑逐步建立属于中国融资租赁的“1+N”模式。具体做法是,处于某行业或某产业链顶端的大型、优质租赁公司将作为“1”,制定本行业(含产业链,下同)的风控标准与技术要求,众多中小租赁公司作为“N”与“1”组成“1+N”的模式,同时“N”必须按照“1”的要求以自身的能力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一来,众多“N”之间的竞争,即可从单纯的成本竞争转化为服务质量的竞争,任何在服务质量上不符合“1”要求、或被承租人屡次诟病的“N”将被逐步淘汰,最终只有那些在服务上具备某些独特性的“N”,才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从长远来看,此举有助于我国融资租赁业整体的持续发展,也有助于我国成为真正的租赁强国,更加会行之有效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仍应看到,由于我国现行体制中的某些规定限制了一些“1”不能为“N”提供信誉背景(担保),因此,为使“1+N”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造血功能,还要引入如下的方式。
2、 建立融资租赁(隔夜)拆借市场
效仿银行间的拆借市场建立融资租赁(隔夜)拆借市场(以下简称“租赁拆借市场”),此举的目的是在目前“纵向授信”的基础上,借助租赁拆借市场建立租赁公司之间的“横向授信”,其中,处于各行业顶端的大型租赁公司可利用其优质信誉背景互相拆借资金以满足本行业内的资金需求,让市场发挥资金的调节功能,使有限的资金进行有效的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处于中端、底端的众多中小租赁公司,也可以借助租赁拆借市场寻找并落实自身业务所需的资金,最终,在市场监管机构(管理方)有效的监管下,完成交易。不同行业的“1+N”之间、不同形式的“1+N”之间可通过租赁拆解市场进行有效地资源整合与资源的再分配,发挥不同“1+N”的协同、调节作用,可促使整个租赁业得到均衡地发展,如以飞机租赁业务为主的“1+N”可为以医疗器械租赁业务为主的“1+N”提供拆借服务,反之亦然;这样,每一个独立的“1+N”内部各成员就能够通过这种拆借及“1+N”系统内的传导及时获得发展业务所需的资金,“1”依靠“N”(及自身)获得业务及市场的延伸、“N”依靠“1”(及自身)迅速获得业务发展所需资金,这样,通过“1+N”及租赁拆借市场的组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租赁公司的自身造血功能,而经过大浪淘沙,剩下的一定是专注于某个行业、具有丰富的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租赁行业的精英,那些不思进取、浑水摸鱼的投机者,一定会被无情地淘汰,若真如此,则中国融资租赁业将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其实已具备建立租赁拆借市场的硬件环境,各级租赁公司在网络上实现“横向授信”已不存在技术障碍,甚至在某些行业、领域已出现了类似于租赁拆借市场的原型,对于租赁公司所面临融资难痛点的治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喜可贺!诚然,“1+N”及租赁拆借市场的建立仍需要解决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等现实问题,今后笔者还要与业界的各位同仁就上述的政策、法律、法规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证,以避免因违规而出现半途而废的不利局面,同时引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最新的键技术,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可信度,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使得交易各方在一个完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达成交易,杜绝“表面为租赁而实质为骗局”、损害租赁行业声誉与发展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融资租赁业要想达到甚至超过世界的先进水平,除了笔者在上一篇章中所提倡的创新、提高风控水平等措施外,还应在融资环节下足功夫,试想,一个行业内竟然因为(包括融资因素在内的)种种原因存在数千家“三无”的休眠企业、无法从根本上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那么这个行业存在的价值在哪里?造成这种浪费市场资源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为什么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与利用?等等,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去粗存精、协调发展的今天,作为每一位从事租赁事业的人员,应当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也许,思考并付诸行动的人多了,中国融资租赁业的灿烂明天才能如期而至。
当然,从目前理论上来看,通过“1+N”、建立租赁拆借市场等措施,为解决租赁公司面临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时间较长的难题提供了具有某种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租赁公司实现自身的造血功能提供了一定的方法与思路,但要彻底实现租赁公司自身的造血功能,还需要不断的摸索与探讨,还需要有更多模式与思路的创新。中国融资租赁业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各租赁公司及其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每一位从业人员均为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租赁之树常青,虽然在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障碍,但应当看到,中国融资租赁业毕竟在不断前进之中,我想,任何困难与障碍恰恰是为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机遇与挑战,市场的痛点、供需矛盾的冲突等等一切,为租赁人员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可供研究、深化的课题,衷心盼望能够有更多的从业人员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性提出可供业内人士参考、取经的解决方案,为中国融资租赁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