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有望统一监管

 

摘自《上海金融报》作者:记者 周轩千 2017年12月19日

  目前,融资租赁行业不论规模还是增速都已不容忽视。不过,该行业还面临主要业务模式没有真正支持实体经济,以及法律、监管等不完善的困境,亟待走上良性发展的正轨。

  行业系统重要性上升

  统计显示,我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在2007年只有240亿元,但到2016年达到了5.33万亿元,增长216倍。而2016年,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量为15.12万亿元。“2016年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达到保险业的35%,证明其系统重要性已在悄然提升。”中诚信国际金融机构二部副总经理薛天宇日前在穆迪-中诚信国际2018年信用展望会议上指出,中国融资租赁市场规模已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薛天宇同时表示,至2017年6月末,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数量已达8218家,为2007年93家的88倍多。从渗透率来看,中国融资租赁业的渗透率在2008年时只有0.18%,到2016年已达到约8%,但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14.8%),不及世界第一澳大利亚的四分之一,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在日前举行的第14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总裁杨博钦指出,有研究表明:租赁渗透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租赁渗透率每增加1%,将影响GDP增长0.4%-0.7%。

  近两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增速明显回落:2016年增长20%,较2015年下降80个百分点;2017年行业资产总额预计达5.6万亿元,增速继续下降到10%。薛天宇指出,这两年行业增速“相对合理”。他表示,在快速发展的背后,行业潜藏着法律、监管政策、配套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在法律层面,《租赁法》至今没有正式发布,租赁物的登记取回、合同具体签订等方面法律不健全。另外,如国家现在鼓励融资租赁业进入PPP项目,但前期股权投资的资质问题尚未明确。

  融资融物皆不可抛

  “5.6万亿元市场的大部分还是回租业务,但回租业务有点‘类信贷’,没有真正地支持实体经济,而租赁的本源应该是直租。”恒鑫金融租赁总裁张利钧向记者指出。

  “商务部管辖的租赁公司普遍以回租为主,回租只是融资,没有达到融物的目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们融资和融物的目的都达到了,回归了租赁业本源。”

  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方蔚豪在前述国际金融论坛上表示,融资租赁的本质是以设备为载体的金融交易,以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

  “目前为止,我国租赁公司的业务结构中,回租占90%以上。”薛天宇表示,回租占比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税务方面,在营改增之前,回租相对直租有一定的节税优势;二是法律关系上,直租涉及三方,回租只涉及两方,法律关系更为简单;三是操作层面,回租实务操作比较简单;四是回租的租赁物形态比直租更加灵活。

  “总而言之,回租操作的可行性更强。正因如此,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租赁公司处于金字塔的最底端,承担债务融资提供者的角色,即是一种类信贷和靠利差模式盈利的经营方式,易被其他的债务融资主体或融资工具取代。”薛天宇指出,很多租赁公司没有发挥融物优势,没有与银行等机构错位竞争。同时,行业还面临社会认知的问题,“很多中小企业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银行信贷上,没有适应融资租赁融物的属性。”

  专业化差异化竞争

  张利钧告诉记者,在经历了野蛮式发展后,租赁业已经到了整合期,如银监会监管下的金融租赁公司,从去年开始面临“严监管”,要回归本源,走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据介绍,国内首家以清洁能源企业为主发起人的产业系金融租赁公司——恒鑫金融租赁,目前累计实现项目投放近百亿元,主要集中在绿色能源、绿色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方面。该公司还深入开展了“银租合作、租租合作、厂租合作、投租合作”业务,如通过与协鑫集团、徐工集团、北汽集团、星马汽车集团、奇瑞汽车集团、滴滴出行、蔚来汽车等合作共享,面向终端客户开发了多种厂商租赁模式,一方面支持制造实体企业,另一方面满足消费端的金融服务需求,逐渐布局汽车金融C端(个人)业务。在银租合作方面,恒鑫金融租赁已与150家银行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保理、资管、资金和债券业务。在投租合作方面,该公司积极拓展与信托、资产管理、证券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合作,使部分资产实现租赁业务投行化,提高资产流动性。

  相比金融租赁公司,商务部管辖下的融资租赁公司,特别是没有厂商作为股东的租赁公司普遍面临融资渠道受限、规模发展受限的问题,并进而制约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瑞银租赁总经理张俊把这种非金融租赁、非厂商系租赁公司称为“第三方租赁公司”。他向记者透露,瑞银租赁有意愿通过发行ABS产品融资。其基础资产满足大量、小额、分散的要求,且客户都是制造业企业,之所以还没能成功发行该ABS,原因在于自身规模还不够大、企业评级还不够高,这也与该公司“第三方”性质直接相关。

  恒鑫金融租赁公司虽然也曾存在资产流通偏弱、资产结构单一的问题,但其积极探索并实践绿色ABS资产证券化业务及pre-ABS业务。据悉,刚成立一年,该公司首批绿色ABS项目即将发行成功,首批pre-ABS已在同步实施;经过创新化设计,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在该公司成立未满三年的情况下,已提前获得监管部门批复发行;绿色美元债也在计划实施中。

  薛天宇指出,面临资本约束,为了寻求进一步发展,租赁公司如今普遍施行表内资产表外化的方式,但其中涉及风险出表的有效性问题,以及权责界定的瑕疵,实际杠杆率可能因此被低估,监管难度增大。

  统一监管规范行业

  “现在有两个监管主体,一个是银监会,一个是商务部。两个监管主体容易对同一市场中参与类似项目的两类融资租赁公司的竞争形成不公平。”薛天宇指出。

  据记者了解,把金融租赁公司和现属商务部管理的融资租赁公司一并纳入银监会监管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监管部门已在各省市的租赁行业协会开展调研,监管统一离落地已经很近。

  “全部纳入银监会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在同一个监管口径下,我们会更公开透明,更容易获得银行的信任,更利于融资。”张俊表示,“原来外界有一种观念,认为金融租赁公司是银监会监管,好像天然有政府的背书一样;我们属于商务部监管,好像天生信用就要弱一些。”张俊认为,“我们去外地办理抵押登记时,很多房管部门不认可。他们一定要有金融许可证,才允许做抵押权人,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只能通过银行做委托贷款,额外增加了成本。如果以后纳入银监会统一监管,就方便我们办理抵押登记业务,也降低了我们的成本和风险,扩大了我们的客户群。这肯定是好事情。”

  薛天宇表示,从政策层面以及资产负债结构等其他方面来看,融资租赁业都呈现出向好趋势。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1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