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振谈产融结合:
金融构建产业生态、换道超车、农民的做法

 

摘自《海尔产业金融》 2016年12月05日

  2016年12月3日-5日,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为“2017扛与变”。海尔金控副总裁、海尔产业金融总经理周剑振出席此次活动,并在“供给侧改革下的产融结合”主题论坛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产融结合,是资产“细胞”层面的融合

  谈到为什么要在供给侧这个环境下讨论产融结合,周剑振认为,中国现在80%的经济增加值在金融当中,金融不仅仅是钱,金融是工具,是让产业进入再循环的工具,构建产业生态的工具,这实际上就代表着海尔产业金融的金融理念。

  由此谈及到对产融结合的理解,周剑振认为“产融结合”是资产“细胞”层面的融合,是把一台机床、一头母猪、一辆汽车变成金融品,而不只是投资于“银证信保”以获得资金。

  海尔金控副总裁、海尔产业金融总经理周剑振

  周剑振以海尔金控的发展历程为例,生动地阐述了海尔如何通过金融构建产业生态。周剑振表示海尔起初围绕自己的产业做财务公司;之后具备了金融产业技能的海尔就开始了业务外扩,去做消费金融,做产业金融,去服务另外的产品;再后来,海尔完全走到外面去,开始以这个方式整合农业,协同中小企业一同做产业生态。他认为产融结合的思路中小企业也要有,“要么成为平台,要么属于平台”,但并不一定谁都能做,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做。

  换道超车,道路为什么改变了?

  此外,对专业化还是跨界的讨论,周剑振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的理念阐述:“不是弯道超车,是换道超车”。周剑振认为,“换道超车”是企业升级转型的方式,这个“道”是从原来的“专业化”企业道路到“产业、金融、社群”跨界融合的生态道路。未来公司的竞争力不一定在技术有多强,而是看其是否能变成“基于应用和模式的公司”,跳出产业以外看金融,基础还是在产业,只不过道路变了。

  但为什么道路变了?周剑振认为道路的改变是由于中国环境发生了以下三点变化:

  第一个,后工业化遇到移动互联,在消费与需求的驱动下,制造业正在向服务业转型;

  第二个,未来商业新哲学是“可持续性”,包括“商业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三者的可持续性,不仅仅是商业生态;

  第三个,后工业化时代遇到移动互联导致企业的组织方式发生更大变化,周剑振称之为“新分田到户”,户是创客、到是自发、田是任务、分是分布、新是生态,继而构成“创客自发,任务分布”的生态系统。

  转变思维,金融需要农民的做法

  最后,周剑振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顿所说“不同主体基于时间的资源配置”来阐述了对于金融的理解。周剑振认为,金融的重点不仅仅是钱,也不仅仅是风险和金融技术,更重要的是不同主体基于时间的资源配置。周剑振认为对于整个中国金融来说,在这个阶段靠钱生钱已经非常难,他认为金融打法要从打猎的方法变成农民养猪。

  “现在打猎的人越来越多,做金融的人越来越多,猎物越来越少,并且越来越瘦,怎么打?我们必须种田、种粮食、养猪,这就是产业金融里面无法使用大量传统金融端的人,因为农民的做法思维和猎人的思维完全是两种思维。海尔怎么做?就是换道超车,选择农民的做法。”周剑振如是说。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