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租赁“冷”思考

 

摘自《金融时报》 作者:肖旺 2014年02月17日

  当下融资租赁的发展势头,用一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火”。行业公司数量突破1000家,注册资金超过3000亿元,合同余额突破2万亿元。从一个小得可以忽略的领域到目前备受关注的蓬勃发展的行业,中国的融资租赁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在全行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路上,是否从此就会一坦平川了呢?行业前景究竟如何?或许答案并非十分乐观。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首中国融资租赁发展30多年来走过的道路可以发现,如果背离融资租赁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金融的有效手段,不贴近实体经济,行业的就会陷入困境,多位中国融资租赁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在不同场合向笔者表达了这种担忧。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发展初期,为了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加快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我国引进了融资租赁这一概念。为了促进融资租赁的发展,国家制定了允许租赁设备加速折旧、实行税前还租、允许租金列入成本、允许外国的金融机构和制造商设立中外合资租赁公司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融资租赁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上世纪9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融资租赁业进入了低谷,最终许多租赁公司背离了融资租赁的轨道,从事高息揽存、炒股票、炒房地产、直接投资产业等业务,最终导致整个融资租赁行业濒临破产。在本世纪初,部分金融租赁公司重组后又成为民营企业的获取资金的平台,从而导致租赁行业始终没有起色。

  现在,法律、税收、监管等都朝着有利于融资租赁的方向发展,各级政府也先后出台支持租赁的政策。通过融物实现融资,为承租人提供设备,推动产品走向市场,是融资租赁的本源。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坚持这一本源,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因此“行业在做大的同时更要做强”、“要做真租赁、不做假银行”成为业界越来越强烈的声音。

  要做大做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专业化是绕不过去的弯。有观点认为,融资租赁是否专业化并没有那么重要。目前不少公司通过开展银行通道业务,也活得挺滋润。应该看到,这种模式在经济形势整体向好的情况下,日子也许过得无忧。一旦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以这类业务为重的公司将面临生存危机。

  那么,什么才是融资租赁公司的生存之道?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贴近实体经济,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事实上,许多业内人士都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翀此前多次提出,租赁公司要明确定位,专注于租赁市场,减少与银行竞争开展类信贷的融资租赁产品,将业务重心放到能够发挥租赁特色和优势的传统租赁业务领域中去,大力拓展经营性租赁业务。专业化也是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从诞生起就确定的发展战略之一。公司总裁丛林认为,融资租赁是金融和实业的一个完美结合,每一笔租赁业务,都是在为能够进行生产、创造实际价值的设备提供融资。他说,打造工银租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专业化创新。河北金融租赁总裁徐敏俊则提出,离开了服务实体经济,融资租赁将无法突破发展困局,甚至走入死胡同。

http://d6.sina.com.cn/pfpghc/f0a7f8e856c14244ac9ea6597e283ce3.jpg

  要专业化,就要逐步转变目前融资租赁业务以售后回租为主的局面。近年来,银行系列金融租赁租赁公司异军突起,其发展主要就是以回租业务为主,外商融资租赁和内资试点租赁公司这方面的业务也不少。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售后回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一业务的开展为融资租赁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打下了基础。不过,随着金融行业“营改增”越来越近,售后回租这个业务模式拐点已经来到。整个行业需要对售后回租业务未雨绸缪。

  融资租赁行业要将售后回租为主转为经营性租赁为主,专业化是有效的解决办法。作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应当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很好的结合起来,厂商租赁应该更多的致力于为厂商提供贴近客户的专业化金融服务,第三方独立融资租赁公司则应以较强的资产管理能力在专业化和差异化上做好文章。总之,各种类型融资租赁公司之间要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机制。唯此,融资租赁行业才能走得长,走得久。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1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