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金融观察报》 记者 王凡 盛长琳2013年01月07日
如果说2011年中国的融资租赁业遭遇盘整期,不得不在‘寒冬’蛰伏休养的话,那么2012年的融资租赁业则已经‘小试牛刀’。
融资租赁作为金融行业五大支柱之一,在现代金融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2006年至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一直呈爆发式增长,业务总量由2006年的约80亿元增至2010年的约7000亿元,增长了86倍。
进入2011年,国内信贷政策紧缩,实体经济进入艰难的调整期,也让中国融资租赁业进入盘整期,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减缓。但从2012年的情况看,这种形势发生了变化。近日,新金融记者从即将发布的中国租赁蓝皮书——《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情况》(以下简称《报告》)中了解到,2012年,全国融资租赁业增长速度比上年明显加快,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155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底9300亿元增加约6200亿元,增长幅度为66.7%。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融资租赁行业在2012年疲弱的经济形势下逆市上扬?这样的势头是昙花一现还是后劲十足?未来融资租赁业又将走向何方?
全年增加264家企业
“很多业内人士也没有预料到,处于盘整期的融资租赁行业能有这样的表现。”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中国国际商会租赁委员会主席、经济学家杨海田在回顾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时如此感叹。
根据《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除单一项目融资租赁公司外,全国在册运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约560家,这个数字比2011年年初的296家增加约264家,增长幅度达到了89.2%。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商务部继续实行外资融资租赁企业交由地方商务管理部门审批的政策,2012年外资融资租赁企业增加尤其迅速,达到了460家,比上年增加约250家。外资租赁企业注册资金约为140亿美元,总计约882亿人民币,约占整个行业注册资金1815亿元的48.6%,已接近金融租赁和内资租赁注册资金的总和。
“首先是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2012年银行的信贷供给没有太大改善,因而在寻求更多融资渠道时,融资租赁成为各地区和行业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杨海田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公众对融资租赁的认知程度比往年更高,很多企业在解决资金难题时选择了融资租赁的方式。
或者是看到了融资租赁的增长前景,各路资金都开始向这个行业迈进。先是平安保险取得了外资融资租赁的公司牌照,筹备平安国际融资租赁公司。紧接着,安邦财险也在筹建金融租赁公司。而华菱星马汽车、宁波热电、北汽福田、上海摩恩电气、安徽盛运机械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先后投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同时,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城商行正在筹建金融租赁公司,而广西北部湾银行据悉也已经获得金融租赁牌照。
“各路资金对融资租赁的热情一方面来自于对金融牌照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是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鼓励。”杨海田表示,在2012年融资租赁的成长环境较从前有很大改善,这主要是银监会对融资租赁公司的规模控制有所放松。而商务部对于内资租赁公司的拓展又很积极,加之很多地区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措施,在这样的环境下,融资租赁茁壮成长。
据了解,2012年天津、北京、上海、山东、武汉、芜湖等省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仅以天津为例,就延长了之前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并进一步深化了关于东疆保税港区的相关政策,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到2012年底,总部在津的各类融资租赁企业达到了100家,注册资金约500亿人民币,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达到3600亿元,约占全国1/4。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在监管层对信贷规模依然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允许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是将大量贷款转移出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未来金融租赁公司牌照也将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争夺的大热门。可以预见,未来信托、基金等机构都将加入金融租赁公司牌照的争夺战。
“从2013年的发展看,上述所说的政策利好因素还会存在。根据各种因素综合分析,虽然融资租赁业仍处于‘盘整期’,但增长速度还会较快,不会低于50%,整个租赁市场将会继续呈大幅上升趋势。”对于融资租赁的行业前景,杨海田显得十分乐观。
开挖“资金渠”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融资租赁行业规模不断扩张的形势之下,融资租赁公司对资金的渴求也愈发强烈。据了解,目前融资租赁公司绝大部分资金来源都是银行的短期贷款。紧缩银根的政策同样让融资租赁公司在寻求资金来源时捉襟见肘。
同时,监管层对于融资租赁的杠杆比例有着严格的限定。商务部管辖的融资租赁公司,其资本杠杆为10倍;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类融资租赁公司,其资本杠杆为12.5倍,这使得融资租赁公司在业务不断做大的时候,必须做出选择:增加资本金或者出售原有业务。
《报告》显示,随着业务量的增长,众多内资租赁企业正在忙着扩容。如国银租赁、工银租赁、民生租赁、渤海租赁、长江租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