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国经营报》 作者:梁宵 2011年09月03日
尽管为公司创造了新的利润高地,但却屡屡成为财务报表上被攻击的软肋厂商融资租赁业务,再一次陷入尴尬境地。
日前,国内各大工程机械公司中期报告渐次出炉,漂亮的业绩增长背后,应收账款却也大幅增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各大厂商的融资租赁业务成为众矢之的,据悉,为了扩大销售业绩,一些厂商的租赁业务甚至出现了零首付现象。
高成长背后的高负债
工程机械制造板块一直不乏给投资者提供惊喜,持续保持的高增长势头依然强劲,2011年中报数据显示,刚刚披露数据的中联重科(000157,股吧)净利润46.27亿元,同比增长110.13%;三一重工净利润为59.39亿元,同比增长106.57%;徐工机械中期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增长61.7%。
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泡沫却不得而知。为了促进销售,这个行业的厂商多会开设金融租赁业务,为客户提供分期支付的途径。
厦门海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万金锋向记者表示,为了“抢单”, 不少代理商放低了门槛,部分机械品牌的首付已经低至5%,甚至不乏零首付的个例。
“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具有物权保障,可以适当降低客户门槛,使一些分期和按揭不能通过的客户也能购买设备。”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但是过度营销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的恶性竞争。
“市场就是这么大,任何一家公司在市场上用极端促销手段的时候,就迫使其他公司去跟进,否则市场就有可能被蚕食,客户肯定选择低首付的企业和厂商。”上述业内人士说,行业整体的“低首付”现象就是恶性竞争的结果。
“这些激进的销售手段,都会促进当期收入和利润。”一位分析师指出,当前业绩的“泡沫化”值得警惕。
这一点从各家中报增加的应收账款中也能略知一二,数据显示,三一重工应收账款净额达133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33.16%;中联重科的应收账款为117亿元,较年初增长了69.53%。
而“低门槛”所吸纳进来的
“低资质”客户,则加重了应收账款的风险,使其中的坏账率有可能大规模提高。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尽管客户违约的绝对量不大,但是已经出现了显著上升,徐工的半年报中也披露了一桩个人客户200万元的回购逾期事例(即未能按照规定时间交清回购款)。
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工程机械出现了增速放缓甚至销量下滑的趋势,比如挖掘机销量从6月以来就开始持续下降,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这说明市场透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资本市场将此归咎于融资租赁业务。“这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许多客户之前通过分期和按揭根本就不可能拿到钱,融资租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述分析师说。
身不由己的无奈
“尽管现在大范围的风险还没有爆发,但是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难以为继了,工程机械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一旦宏观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很难抵御系统性风险。”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屈延凯强调,现在厂商系租赁所要做的,就是逆周期转型,回归真正的“租赁”实质。
在其看来,国内的厂商系租赁公司行租赁之名,而做的却是促销之实,这种定位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短期效益,但是长期来看,对企业的弊大于利。
举例来说,如果客户打算购买5台工程机械,按照目前国内厂商系租赁的操作方式,就是降低首付,以诱导客户提高购买数量;但是国际品牌卡特彼勒却恰恰相反,经过现场考察和风险判断之后,他们给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却是只需要购买3台新机器,其余2台可以用旧机器代替。
“后者的资产管理能力才是厂商系融资租赁的真正价值所在,”屈延凯说,发展融资租赁的价值就在于延伸产业链条,产生更多的增值服务,以应对行业的周期性风险,而不是跟着市场泡沫推高风险。
据悉,早在2008年即实现盈利的中联重科融资租赁,也是通过延长租赁的服务链条来增加利润,比如根据客户不同的风险水平和工程状况,提供个性化的还款方式,不仅满足了后者特殊需求,而且还增加了交易费用。
“这些手段都是可行的,但是取决于厂商的战略考虑和对租赁业务的角色定位。”上述业内人士无奈地表示,附属于厂商的租赁公司地位很尴尬。“目前大多数主机厂都把租赁业务作为营销手段,如果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用极端手段促销,厂商为了保证自己的市场地位就会同样跟进,租赁公司也是身不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