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期待融资开源财税减负

 

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11年07月19日

  信贷持续收紧、民间资金价格飙升、企业毛利润率下滑……对中小企业来说,这些都不是好消息。而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更是与他们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吸纳了上亿就业人口的重要群体,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专家建议,一方面需要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设,鼓励商业银行将信贷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建立健全银行、担保、典当、融资租赁、风险投资、产权交易、小额贷款等多层次的融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使用绩效。

  成本上升 经营压力增大

  多家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生产成本剧增、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急剧加大、税费负担偏重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存的主要原因。一家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负责人抱怨,自2010年以来,“停二开五” 的拉闸限电措施,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正常生产需要,用电量缺口巨大,企业往往只能动用40%的生产设备,其余的完全处于休息状态。“就是为了保证这40%的设备投入生产,我们也不得不购买柴油发电机发电。但是柴油发电机的成本是每度2元,比工业用电要高出1元。”老王说。

  生产成本的提升让很多中小企业艰难地维持着运营,而原材料的上涨更是挤占了中小企业本就狭小的利润空间。

  除了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涨价之外,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事实。全国工商联调研资料显示,浙江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用工缺口在20%以上,为避免停产,企业大多数采取加薪提供工资补贴等方式招揽员工。

  此外,税负重也是很多中小企业负责人感到经营压力大的症结。全国工商联的调研发现,社会各界一直呼吁减轻中小企业税负,但目前中小企业的税负依然偏重。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综合税费率达30%左右。此外,很多中小企业还需缴纳城市建设维护费、教育费附加等11大项各种费用。粗略统计,目前向中小企业征收行政性收费的部门有18个,收费项目达69大类。

  “显然,戴在中小企业头上的‘紧箍咒’并没有放松。”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黄复兴表示。

  信贷紧缩 企业融资受困

  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日益艰难,融资成为他们最后依仗的“救命稻草”。但目前央行不断加码的货币紧缩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对中小企业构成了“误伤”。今年以来,监管部门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且在存贷比达标和信贷规模的窗口指导方面一起收紧了银行的信贷闸门。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投放仅为3.5万亿元,同比少增,而信贷的紧张已经反映在中小企业的贷款价格上。一家股份制银行零售部负责人表示,由于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弱,今年以来该行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40%-50%。即使银行提高信贷定价想放款,但很多中小企业受限于财务制度和抵押物状况,仍旧无法得到银行信贷资源。

  诚兴小额贷款股份公司总经理刘梅芳表示,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工商企业纳税,服务的客户资信程度较低,因此经营成本和风险相对较高,其贷款利率一般为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即便如此,小额贷款公司仍然无法满足旺盛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现在很多小额贷款公司不仅将自有资本全部投入放贷,而且银行50%的拆借额度也已经用完,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在满负荷运转。

  由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广大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大量民间融资风起云涌。今年3月末,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综合利率水平为24.81%,折合月息超过2分,而典当行的月利从去年的2.2分涨到目前的3分,有的短期月息甚至达到4-6分。

  而直接融资渠道方面,虽然开通了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但这基本和小微企业绝缘,目前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概率仍较低。

  此外,全国工商联的报告指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融资产品还处于探索阶段,获批发行集合债券的中型企业很少,小型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减轻税负 拓宽融资渠道

  如何跨越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门”和“融资门”?相关专家表示,应该从金融市场建设和财政政策调整的角度入手,为中小企业发展打开“窗口”。

  提高财政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使用绩效,必须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和税后体制改革。应加快增值税转型,将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中的起征点调整为免征额,适当降低小微企业的增值税税率。相关专家表示,若想从根本上、广泛意义上破解中小企业身陷经营困境的局面,减税是一个可优先考虑的政策选择。减税将惠及每一家中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激发资本供给,让中小企业有更多做实业的愿望, 让企业家精神被激发起来,让中小企业有能力为员工加薪。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产业升级,缓解“用工荒”,还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扭转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持续下降的局面, 消解民众的物价焦虑感,降低通胀预期。

  此外,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完善我国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多条渠道,形成较为成熟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可以通过政府提供担保、完善各个层次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解决信用不足、信用能力比较低的问题。同时,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包括成立政府基金、提供各种各样的政府担保以及减免中小企业税收等方面的措施,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资金来源。

  同时,应创新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例如社区银行、科技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步伐,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准入条件,允许民间资本作为主要发起人设立并控股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仍占很大比例,为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商业银行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监管机构出台的《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和“六项机制”(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独立核算机制、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违约信息通报机制)以及“两个不低于”(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均为商业银行信贷资源投向小企业起到了政策导向的作用。(编辑 蔡明奕)

作者:张朝晖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