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收租”经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11月04日

  第一财经日报 柏亮

  11月1日,北京香山脚下,黄色的银杏叶在明媚的阳光里微微晃动,水池的微波里映衬出高天淡云。

  绿茵如织的草坪上聚集着一小群人,“民生租赁——湾流杯”高尔夫友谊赛在这里举行。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民生租赁”)和美国湾流宇航公司(下称“湾流”)邀请了他们共同的客户——公务机使用者,几位来自内地和香港的著名企业家——进行了连续几天的户外运动和篝火晚会。

  湾流是顶级公务机的制造商,而民生租赁为公务机购买者或使用者提供融资及公务机使用期间的其他服务。但是,开球的却是另一家金融机构的董事长,这些公务机的使用者,也是他的客户或目标客户。他是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

  民生银行在2007年银监会重新放开银行设立租赁公司后加入第一批申请的队伍,并不仅仅是看好融资租赁的发展前景,而更是从全行发展战略定位出发的。

  目前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已经达到17家。银行办租赁,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综合经营试验中走得比较快的部分。

  银行、AMC办租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银行就开始做融资租赁业务。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银行通过融资租赁,既融资又“做贸易”;而且很快地将融资租赁变成了“二银行”,造成极度混乱的局面,以至于在上世纪90年代招来整改,集体寂灭。

  2000年以后,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进行重组,并引入了一些民间资本,但一些租赁公司再次走上邪路,成为股东的圈钱工具,比如德隆系的新疆租赁。

  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但这个办法几乎没有起到实质作用,中国银行系融资租赁业的转折点是2007年,银监会颁布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2000年到2007年,两个办法之间,银监会(2003年之前为央行)管辖下的“金融租赁”没有突出作为,民生金融租赁首席分析师赵小川认为,2000年的办法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不允许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当然,彼时的中国商业银行,也完全没有能力和精力设立租赁公司,而且上世纪末刚刚从制度上确立分业经营。

  2007年《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颁布后,银监会首批批准了5家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今年第二批获批的金融租赁公司中,3家是由银行控股或全资设立的。截至目前,经过重组和新批设立,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共有17家,除中石油旗下的昆仑租赁等少数几家,其余绝大部分都是由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控股或参股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金融综合经营的尝试都很主动,目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都已经涉足这一领域。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17家金融租赁公司实收资本总额超过450亿元。除农银租赁和兴业租赁外的15家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为2656.32亿元,租赁投放金额达1409.7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7.62亿元,利润总额达35.32亿元,净利润27.37亿元。

  协同效应

  但看这些数据或许难以看出银行办租赁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回到香山脚下的高尔夫球场,开球的是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致开幕词的是民生租赁董事长孔林山,参赛的有民生租赁总裁周巍。孔林山和周巍曾分别是民生银行投行部老总和分行行长。

  今年以来,不少银行提出了二次转型的战略,民生银行提出的是“二次腾飞”,董文标提出民生银行将着重定位为小微企业的银行、民营企业的银行和高端客户的银行。

  “我们也要配合民生银行的转型和客户定位。”孔林山说,民生租赁成立两年多来,也在寻找自己的客户定位,“民营企业和高端客户,我们也要为他们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航空租赁几乎是所有大型融资租赁公司的必争之地,但在这块大市场里面,民生租赁首先下手的却是一个看起来比较窄众的公务机领域。简单地理解,公务机之于民航,就像私家车之于公交车,是更自由、更高端、更私密的飞行方式。

  “公务飞行的方式在国外很普遍,在中国很少,而第一批尝试的,肯定是民营企业和高端客户。”孔林山说。当天民生租赁邀请的客户及目标客户只有寥寥数位,但都是商界有名的“大亨”,陪他们打球的,也是澳大利亚著名高尔夫球星Adam Scott。北京香山国际高尔夫球场和配套的顶级会所,也被民生租赁租下来,专门用于公司和母行的商务交往。

  目前民生租赁已经订购17架公务机,其中1架自用,其余16架,都已经找到了承租方,主要是民营企业家。孔林山透露,民生租赁也在考虑发展游轮的融资租赁服务,并与多家游轮生产商有过接触,其目标客户,同样指向民营企业和高端客户。

  通过不同类型的金融服务,满足同一类型客户的不同金融需求,这正是金融综合经营的初衷。

  而租赁公司对于银行而言,还能弥补银行服务的一些短板,比如中小企业融资。

  “从金融租赁业对商业银行发展来看,金融租赁在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发挥了金融租赁的物权控制优势,降低了我们的风险,促进银行业务的优化,并且带动了清算、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业务发展。”工行行长杨凯生认为,工银租赁在其他方面也作出了许多有益尝试。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