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风光背后惨淡
汽车租赁遭遇“中国式难题”

 

摘自《解放日报》 2010年06月23日

  解放日报6月23日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车企做起了 “三产”——汽车租赁。东风日产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目前,在其部分4S店内,汽车租赁业务已投入运营,生意还不错,尽管每个店有50辆左右“轮班”车,但高达90%的平均出租率让人始料未及。

   与此同时,北京奔驰也做起了企业租车的买卖,客户可以以月租的方式获得一辆崭新奔驰新C级车使用权,租期满后可以自由选择一次性购买或者放弃购买。此外,一汽丰田、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等厂家也以各种形式“插足”汽车租赁市场,令沉寂多时的国内汽车租赁市场,再见波澜。

   这番景象,不禁令人想起5年前。那时,汽车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好似一片蓝海已然出现。时至今日,国内汽车租赁市场始终“叫好不叫座”。那此次“租赁热”,是否能摆脱此前宿命,成为腾飞的新起点?

   表面风光 背后惨淡

   我们不妨先看看国内汽车租赁业的 “履历”。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用跨国租赁的方式开展汽车租赁业务,由此拉开汽车租赁行业在国内发展的序幕。在20多年的发展中,市场前景巨大的主基调,一直是吸引“八方来客”抢滩国内汽车租赁市场的原动力。

   但真正称得上发展,是2001年前后,汽车租赁市场迎来一个 “小高潮”,原来仅限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的汽车租赁业务,发展到了中小城市乃至县镇。2006年至2007年,中国汽车租赁市场发展异常迅速,各地汽车租赁公司开业锣鼓此起彼伏。其中,有声名显赫的海外军团,如全球“一把手”赫兹、欧洲“二当家”安飞士等;也有实力不俗的“国字号”,如北京神州租车、上海巴士租车等,他们凭借租车行自身的渠道优势,以图快速占据国内各重镇要津;当然也有觊觎这片“蓝海”的“行外汉”,于是深圳的至尊租赁、上海的一嗨租车等企业,应运而生。

   开业锣鼓一个比一个响,但生意却没有一个比一个好,“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很是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内租赁行业的年营业额不足20亿元。这与国内外各分析机构所列出的上百亿市场消费潜力相距甚远。目前,国内涉足汽车租赁的企业数量达到近1000家,但是80%的企业运营车辆不足50辆,70%的企业正式员工不足5名,85%的企业汽车租赁站点低于2个。在大型的汽车租赁企业中,只有易租车、至尊租车、一嗨租车、神州租车还算有点名气,这4家企业中,只有一嗨租车和神州租车去年实现了盈利。

   “中国式难题”困扰发展

   去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按照发达汽车市场规律,如此量级的新车市场,汽车租赁业务本应“飞黄腾达”,可现实与之相去甚远,原因何在?

   消费者对车辆“所用与所有”的价值观是首要问题。在北美市场,消费者对会升值的资产采用购买,对会贬值的资产采用租赁。这是对消费者多年教育后形成的一个社会共识。“用”是美国消费者对汽车的第一需求,这就能够理解美国的融资租赁尤其是汽车租赁占比为什么这么高。

   国内则截然相反,所有才是第一需求。无论房价如何,租房不如买房,这是国人的基本消费心态和价值观。换到租车上,亦是如此。以租借一辆10万元级别的新景程计算,目前大多数租车公司开出的价码为200元左右一天,一个月的租金约为6000元,依此计算,只要一年半,所支付的租金便于车价相当,不少消费者便皱起眉头——租车不划算。如果由“按年租车”改为“按需租车”,且只是每个双休日、国定假日和休假出游用车,一年需要租车的日子约为130天左右,租车费用为2.6万,仅为年租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我们的观念是,这笔钱够买新车的首付了。

   问题还远不止于此。信用体系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备,才是真正困扰国内汽车租赁发展更大的“绊脚石”。

   “我们的车常常‘官司缠身’,车一旦借出去,特别是好车,我们的心经常揪起来。 ”上海强生租车公司一工作人员表示,“去年我们一辆车被租后,客户迟迟没有归还,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浙江找到,可当去索回车辆时,竟被对方告知该车已抵押,拿不回了。后来虽运用各种法律手段,但至今还没个说法。 ”看着该工作人员一脸的无奈,租车行业所面临的弊病可想而知。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的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了客户优劣很难鉴定。在国外,一张信用卡足以佐证客户的品行,可到了国内,这就行不通了,总不见得拿房产证做证明。此外,由于车辆问题造成损失,或者因违章等造成损失等,究竟应该由谁来负责,至今仍未有说法。这样的“中国式难题”不解决,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前景堪忧。

创新突破 出路自现

汽车租赁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汽车生产与销售之间的 “瓶颈”,而且对汽车消费市场的拓展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国外汽车租赁业的发展早已证明了这一点。资料显示,日本的汽车租赁业从上世纪60年代发展到今天,约有40%的企业选择了这种贸易方式,租赁规模也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德国奔驰公司平均每卖出的4辆车中就有1辆是用来租赁的;美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总产量中就有30%以上的订单来自租赁市场。

在国外,汽车租赁业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球有7000多家公司涉足这个行业,2004年收入达4000亿美元,汽车租赁业的增幅遥遥领先于其它服务行业。据统计,去年美国几大汽车公司向汽车租赁业投资近80亿美元,欧洲几大主要汽车公司在这一行业的投资达10亿英镑。这样的投入,换来了市场。在新车销售中,租赁用车的销量不断提高,美国租赁形式销售的新车占总销量的30%以上,日本占到15%。租车的方式多为电子商务形式,且租车形式多样,好似商场打折。经常能看到旅游+租车的“一条龙”服务,同时,异地还车也带给客户极大便利。

   以此看来,在我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之际,汽车租赁市场依旧存在许多机会,一片市场蓝海等待开启。值得称道的是,还是有勇敢的先行者,通过调整自身战略战术,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去年开张的“租车宝”平台,是中国租车市场的一次全新尝试。该平台将信用、担保、法律保障、预订集于一身,以全国380多家专营店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为支撑,把全国各地的汽车租赁公司以联盟的形式组织起来,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并降低租车价格。同时,该平台也与汽车企业联手,直接添置新车,满足客户需求。该平台自开通启用以来,深受交易双方欢迎。

   上海的一嗨租车,采用了自营+加盟模式,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上门送车,少开门店,这与国外大型租赁企业多点开花的战略不同,极富中国特色。同时,一嗨租车的品牌推广也主要通过电子商务来完成,且车型基本都以中小型车为主,每辆车的价格在10万元左右,不仅有自动档也有手动档,市场定位相对明晰。

   “易租车”是东风日产于行业内首推的创新性汽车服务产品。它以东风日产保有客户与潜在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东风日产全线车系,保证原厂的产品品质,以专营店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为支撑,解决消费者商务出行、公务接待、旅游度假、维修代步、新车体验等多元化租车需求。在国内汽车租赁市场暂时仍有诸多困难时,主流乘用车厂家以创新模式进入汽车租赁行业,以进一步拓宽汽车后市场,可能不失为一法。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伟栋 沈新华)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1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