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何以叫好不叫座

 

摘自《湖北日报》 2010年05月28日

  编者按

  上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作为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模式,进入我国十多年的合同能源管理终于从民间生长引来官方呵护。对于正在建设“两型社会”的我省而言,合同能源管理打开了一条节能的“绿色通道”,但任何道路并非一路平坦。本期关注将为您详解合同能源管理在武汉的态势格局。在为此模式击掌的同时,我们更寄予政策的雨露,结构的转型能让这一模式真正“叫好又叫座”。

  背景

  合同能源管理

  上个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能源危机,让西方企业能源费用大幅度提高,一种依赖于市场机制促进节能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美国诞生。

  这种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商业运作机制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

  合同能源管理自1996年引入中国以来发展迅速,北京、辽宁和山东共成立了3个“合同能源管理”示范点,至2005年,已用该模式方式实施了304个节能项目,总投资7.8亿元。

  最近,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相继出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专项扶持办法,进一步推进了当地合同能源管理的开展,充分调动节能服务机构和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经验

  上海模式

  上海是中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较早的地区之一,全市70%以上的能源消费集中在工业企业。

  为鼓励更多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2002年9月,上海在中国率先成立“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上海政府部门组成专家班子,组织经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对完成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进行测评。凡是达到预期效果的,由财政拨付专项资金,返还节能项目的前期诊断费用。在体制上,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把财政局、法制办等部门人员纳入进来,形成合力,制定相关政策,为合同能源管理更快推广助力。

  “十一五”期间,上海通过市场化运作,组织协调、安排实施了100多个大中型节能项目,全市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效果相当于建成一个60万千瓦的能效电厂。

  山东模式

  面对融资难,山东最早的一批节能服务公司之一——山东融世华公司走出一条新路。山东融世华公司走出了“节能设备融资租赁模式”的新路,即由出租方根据承租方的要求,从指定供货方购买指定节能设备出租给承租方使用。租赁期内所有权属于出租方,承租方享有使用权并按期交付租金。承租时间和租金依节能效益而定,即承租方以节能设备产生的节能效益支付租金。

  根据国家规定,融资租赁公司只要资质合法,其融资额最多可比注册资本金放大10倍,并在贷款标准、财务准则等方面均有相关政策支持。融世华公司因此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的总投资额达到11.7亿元,承接的项目累计节能262万吨标准煤,相当于3座百万吨煤矿的年产量;节电26.5亿千瓦时,相当于1座30万千瓦的中型电厂年发电量。

  年均20亿市场蛋糕待烘

  武汉“零投资”节能模式破茧

  “十二五”末,中部地区每万元GDP的能耗要比2008年减少25%。在武汉,这一年均20亿元节能需求的“蛋糕香味”引来一批新型的投资尝鲜者。

  这批投资者自掏腰包帮耗能企业设计节能方案,垫资技改,后者“零投资”还可减少能耗支出。武汉市经信委官员昨介绍,投资者并非不赚钱,而是在取得节能效果后,根据节约的费用与对方洽谈分成。但在投资初期,能耗企业甚至不用掏一分钱,这种从国外引进的“好事”有个特殊名字:合同能源管理。

  上世纪70年代受国际能源危机影响,节能市场需求骤升,将节能改造外包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新型节能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应运而生。

  上世纪末这一模式被逐渐引入中国。特别是近年,我国将降耗指标分解纳入政府考核,节能刚性需求市场由此引燃。

  该市经信委分析,去年江城每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12吨标准煤,按中部崛起纲要规划,到2015年综合能耗须比目前减少25%。业内人士推算,仅武汉每年节能市场价值应在20亿元以上。

  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掘金节能市场的企业开始悄然布局。

  做纺织的武汉江南集团,70%的用电设备存在浪费现象。江南电子公司为其设计方案,垫资对照明、纺纱机、空调等设备改造,节省的钱进行分成。该集团介绍,改造后年减电量827万度千瓦时,折合电费约556万元。“此举既节省了能源,资金压力小,而且节能效果比自己拿钱改造还好得多。”

  武汉市中小企业中心透露,全市采取上述模式的节能公司在30家以上,且集中在电机节能、锅炉改造、绿色照明等领域,节能率普遍在20%-30%。目前,全市能耗70%集中于工业,这正是节能公司瞄准的主战场。

  政策的土壤也催化着合同能源管理的发酵。上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这一模式,要求加快推行这种由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签订合同,提供节能设计、改造和运营等服务的新机制。武汉市也已出台政策,由财政每年掏出1000万元,对尝试此模式的节能公司和耗能企业进行最高100万元奖励。

  探疑

  1000万元奖金为何花不出去

  庞大的节能需求,“零投资”的商业模式,合同能源管理为武汉打开降低能耗的“绿色通道”。

  去年,武汉市拿出1000万元专款,拟对运用此模式的合作双方都给予奖励。武汉市中小企业中心介绍,最初担心钱不够用,但结果出人意料,由于奖励的项目少,到现在只用去140万元。剩余的钱还在账上睡大觉。

  “不花钱”难敌“不差钱”

  以前耗能企业自己花钱节能改造,初期投资大,成本回收长。部分企业负责人觉得现实收效不大,不愿在自己任期内搞节能。这正是合同能源管理胜出的市场空间。

  然而,当拿着自己的钱,去帮别人做改造时,王鹏发现这样的“活雷锋”竟然也不好当。

  王鹏所在的武汉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是该市工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机构。作为技术部部长,他曾多次和节能公司拜访耗能企业,力图敲开节能的大门。“现行节能技术一般可节能20%以上,由节能公司垫资改造,耗能企业可减少大笔前期投资。私营老板对此很感兴趣,但国企或大企业对此模式却不感冒,认为节约的费用还要分成,在能源费用支出多些无所谓。”

  一家节能灯公司到一家大型企业上门推介项目。新型的灯管比该企业原先的日光灯更亮,耗电却省了一半。节能灯公司提议,自己垫钱先改造车库灯光,每年可节电2万度,节省的钱三七分。

  然而对方却了无兴趣:“每个月省1500元电费,三七分成后到手的才500元。这钱连吃顿像样的饭都不够。”

  怕麻烦也成为推脱节能的借口。一家节能公司曾几次到汉阳区一炊具厂推广节电项目,对方老总迟迟未见面,接待的中层干部不冷不热,节能之事最终无果。

  事后,对方企业中层干部私下表示,即使多花电费,也不需要个人掏一分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自找麻烦搞节能。

  节能商受制“融资门”

  合同能源管理一般由专业节能公司垫资做技改,而正是这种把压力留给自己的方式,让节能公司常为钱发慌。

  武汉伊科诺科技公司副总雷体华介绍,该公司从事节能中央空调设计、施工,做项目的投入按建筑面积算,每平方米为400多元。一栋上万平方米的大楼,至少投入400万元。根据节省的电费分成,起码要3年以上才能收回前期投资。为抢占市场,把摊子铺大,资金就成为瓶颈。

  目前该公司每年销售在3000多万元以上,然而当伊科诺拿着一堆订单向几家银行告贷时,得到的回应是:“你们没有房产、土地,拿什么抵押?”

  雷体华烦恼,节能公司本来就靠智力吃饭,大部分钱都垫资做了项目,不可能花大笔钱购置房产。可拿不出抵押的房产,就无法申贷,最后只能眼睁睁地放弃到手的订单。

  武汉最早的节能企业之一——湖北三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就因承受不起庞大的项目垫资,不得不将主业转向生产节能设备。

  节能公司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在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通病之际,节能公司也难以吃上银行的“小灶”。

  在节能企业云集的东湖开发区,去年曾有一份调查,在企业面临的各项困难中,融资难居首。节能企业申贷5330万元,但从银行拿到手的仅为700万元。

  缺乏“裁判”的尴尬

  节能项目建成使用后,节能公司要与耗能企业就节约的电费分成,但一个矛盾随之而来:节能多少,到底怎么算?

  2004年,中商集团两栋大楼空调改造,由于商场空调费稳定,节能前后电费相差140万元,节能效果一目了然。

  “商场是一种较稳定的耗能机构,而工厂则复杂得多。耗能受到节能设备、生产线先进程度、工作时间甚至工人熟练程度影响。”该市经信委专家介绍,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到耗能,到底哪一部分是由节能设备带来的就成为双方争议焦点,也直接影响合同能源管理的执行。

  武汉一家大型船厂正欲接受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但一听节能效果不好算账,最终打了“退堂鼓”。

  调查中,几家节能公司皆称,要指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健康运转,就必须成立社会化的评价机构,当节能效果有争议时,充当“裁判”,最终拿出双方认可的“判决”。

  但王鹏表示,合同能源管理是个新事物,目前各地都在摸索。国家没有出台节能评价机构的资质标准,更别说社会认可的评估公司了。“武汉也只是聘请高校专家,联合对节能项目测试,但这种方式只是临时,结果也只能参考。”

  前途一片光明,却屡屡撞上透明的“天花板”,合同能源管理面临的是众多新兴行业曾经历的“成长烦恼”。

  去年该市高层几次开会研讨并签批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然而该市经信委统计,到去年底只有10家企业13个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仅5个完工项目最终领到财政奖励。

  今年该市再次拿出1000万元专项奖金,然而该市中小企业中心担心,如果不能跨越意识、资金、评价门槛,“今年这1000万元钱还能花出去吗?”

  案例

  高新热电“零投入”节能

  4年不赔反赚75万元

  没掏一分钱,价值近500万元的节能设备就能收入囊中,并且每年还有约20万元的“进项”。听起来像“天上掉下馅饼”的事,就发生在光谷的武汉高新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年供电能力仅3亿度的小电厂。

  2005年,同在光谷的湖北三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敲开“邻居”高新热电的大门,称自家代理的国外一款高压变频设备,可为其发电机组大幅度降耗。与普通的推销不同,三环表示,设备免费用,见效后再从节电费用中获取利润。

  对于三环的上门服务,高新热电半信半疑。该企业每年用于检修、采购设备的计划资金不足200万元。而三环提供的设备一台就价值100多万元。热电公司心里“打鼓”,变频设备并未普及全国电厂,这种“零投资”模式闻所未闻,“真有那种不要钱送上门的好事吗?”

  经过一年多的考察,高新热电决定冒险一搏。2006年6月,该企业为首台1000千瓦发电机组加装了三环提供的高压变频设备。双方约定,设备、安装等系列费用由三环“全包”,被改造设备每小时节约了100度电,按当时的上网电价每季将节省的部分电费资金返还三环公司。

  为避免被“糊弄”,高新热电专门腾出4个业务骨干,从技术上对设备效益实时跟踪。每次结算前,都出具一份大体明细的结算报告,与三环的统计比照。5个月后,高新热电的账面上多出数万元“进账”。这是支付三环节电费用之后,企业从额外节电量中省下的开支。据悉,安装变频设备后,发电机组的耗电量下降了20%-30%。


  第二个结算季度未到,高新热电立即向三环伸出再次合作的“双手”,为另一台1000千瓦发电机组加装了同样的高压变频设备。

  去年底,在支付了近3年的节省服务费后,两台价值200多万元的高压变频装置无偿划归高新热电公司门下。

  至今,除去每季度支付三环公司8万至10万元的节能提成外,企业可从节能费用中省出5万多元。算总账,4年不赔反赚75万元。全程跟踪的安全生产技术部电气工程师周治刚笑言,合作了快两年,我们才知道这种模式被称之为“合同能源管理”。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1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