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直接有效的低碳举措

 

摘自《山西经济日报》 2010年4月29日

  “我们与霍州煤电签订的合同是年节约煤耗104万元,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现在实际年节约122万元。”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服务及节能增效部总经理林豪对记者说。

  企业仅自筹510万元,即得到1100万元的技改节能项目。2008年9月,山西焦煤集团、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南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三方就节能合作霍州煤电项目签约。这是我省首例由跨国公司与国内的资金联合,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大型耗能企业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

  既可引进资金,节约企业成本,又可由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量身订作”节能方案,在国家积极倡导低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时期,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举措。
山西是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热土
  “我公司正与一家国际公司就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切磋,一期调研了电器节能和余热回收情况,现在节能服务公司正在我厂进行二期调研。”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节能办的杨霞工程师介绍说。

  据杨霞介绍,山西焦化近几年上的两个大项目都是节能项目,炭黑尾气锅炉投资1个多亿,干熄焦项目投资1.9个亿,此外,在冷凝水回收、制冷站、变频设备等节能改造项目上的投资累计几千万元。

  “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投入,我们的吨焦综合能耗从2006年的180公斤标准煤,降到去年的120公斤标准煤,省政府‘十一五’期间给我公司确定的节能目标是9.6万吨标准煤,现在已完成目标的132%。”

  尽管如此,山西焦化在了解到合同能源管理的优点后,积极与节能服务公司联络,以寻求更大的节能效益。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它准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效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合同能源管理最大优点在于,能耗企业无需资金投入或极少的投入,即可完成节能技术改造,不必承担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和全部节能效益归能耗企业。

  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我省的节能潜力约4703~5826万吨标煤,“十二五”期间节能降耗依然是我省的重头戏,而且工业企业为追求高效节能的生产方式,将会更加重视节能产品、节能技术的引进,加之政府的政策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我省的发展潜力巨大。在不久前我省举行的一次低碳经济专家论坛上,几位专家一致表示,山西将是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热土。
合同能源管理能带来多大利润
  “由于节能收益高,霍州煤电准备缩短还贷期。”林豪说。

  据林豪介绍,霍州煤电、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南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三方,原签订的合同为5年,现在霍州煤电准备将时间缩短到3年,提前偿还928.5万元贷款。“提前还贷就意味着,到第4年,我们会以1元钱的象征费用,将所有安装调试的节能电器设备转让给霍州煤电,按照电器设备有效使用期15年计算,霍州煤电可享受12年的全部节能效益,每年节约122万元,12年就是1464万元,远远超过投资成本。”

  据测算,提前还贷后,霍州煤电从项目中可获得500多万元的利润。更重要的是,“量身订做”的节能方案和配套的设备,为企业带来的是全方位的节能体验,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它所辐射的诸如理念、管理方式、人才素质提升等方面让企业所获得的收益更大。

  一家企业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收益如此,那么山西数百家、上千家企业如果都能引进此机制,用专业的“头脑”、可靠的技术和设备来武装企业,其节能效益不可估量。
合同能源管理在我省有多大市场
  今年4月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2年,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使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意见》出台后,省经信委迅速组织力量,对全省已经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银行支持力度展开了全面摸底调查,预备制定我省的鼓励措施。

  据有关方面测算,全国节能服务市场规模2010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2010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增速有望保持30%-40%,未来行业市场容量有望高达4000亿元。山西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的容量有多高虽然难以计算,但其潜力之大不容质疑。

  据了解,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以来,通过示范、引导和推广,服务范围已扩展到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多个领域。2009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达502家,完成总产值580多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1350万吨标准煤。但是,据记者初步了解,省内目前还没有一家成规模的节能服务公司。

  面对山西如此巨大的一块蛋糕,谁先步入,谁就将抢得先机,希望我省的小型服务企业迅速崛起,在山西巨大的合同能源管理蛋糕上大块朵颐,从而推动全省的节能步伐。本报首席记者齐泽萍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1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