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证券日报》
2010年04月29日
□ 肖伟 李健君 长沙报道
4月23日,德国慕尼黑宝马展上,中联重科(20.21,0.19,0.95%)融资租赁(意大利)公司成功签署欧洲第一单,标的物为中联重科旗下CIFA公司新产品Carbotech45米泵车。在世界的顶级市场,中联重科提供了设备之外的增值的金融服务。
虽然中联重科长沙总部的高管和中国其他厂家的同行一样,无缘亲临工程机械行业这一国际盛会。但中联高层运筹帷幄于万里之外,自家产品登堂入室踏进宝马展核心区“欧洲设备供应商展区”,而更具象征意义的是,签下了融资租赁业务欧洲第一单。
金融与实体的整合
4月26日,中联重科总裁助理万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双品牌国际化战略体系中,中联重科为CIFA提供了厂商金融服务,CIFA为中联重科提供了本土化的销售渠道和专业化的设备管理,双方相互支撑资源互补。
“可以说,渠道整合、品牌整合只是(企业)初级的整合,中联重科能将金融服务嫁接到实体产品中,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整合。”万钧如此评论。
“厂商金融为有融资困难的客户企业提供所急需的设备,他们通过项目建设的收入逐步还款。”万钧解释道,“设备供应商将银行贷款转变为生产设备,交付给客户企业使用,客户逐步还款给银行,供应商赚取管理费和利差,这是一种信用销售方式。”
据悉,当前中国工程机械大多采取信用销售方式,销售量占据总销售额的70%~80%。信用销售包括了分期、按揭和融资租赁三类。中联重科所提供的厂商金融服务正是最后一种。
“在三种方式中,我们的厂商金融还款方式最灵活,风险控制结果优于其他信用付款方式,还可以创造金融利润。”万钧介绍,“3年来,中联重科以融资租赁方式交付的货物达到了160多亿元,占销售份额的40-50%。这一块业务刨去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毛利润相当可观。”
风险有限
将设备交付给融资困难的海外客户,是否蕴含了不可知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在于客户不能及时还款,作为借贷方的供应商负有回购责任,依照合同向银行回购机械设备,”万钧表示,“只要回购的设备残值高于贷款余额,就不会存在风险。”在意大利市场中,中联重科虽是新兵,CIFA却是老牌劲旅,设备残值估算与控制早已形成完备体系,为了控制还款风险,中联重科还将厂商金融服务期缩短为3年。“从长期来看,只有我们租赁的设备完全损坏或无法收回,而且银行在3年的合同期里没有收到一分钱还款,才能算作是坏帐,”万钧笑道,“我们还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厂商金融服务这一块的坏帐损失基本没有,因为最多是将设备收回,迄今中联重科收回收的设备再次处置后都能覆盖客户的欠款余额。”
万钧笑着表示,“厂商金融可以看作一类授信业务,我们通过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给海外客户提供授信,既扩大了我们的销售范围,也为国内的过剩流动性找到了一个合理释放的出口,这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然而,在这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中,没有授信服务的其它竞争对手却隐隐感觉到压力。
在自信之余,中联重科也有着小小的委屈。“依照现有的会计准则,通过并表加总,我们的以应收租金转让的融资直接被计算成负债,造成表上负债虚高的假象,”万钧无奈的表示,“许多非专业的投资者常常误读了这些数据,造成不必要的担心。”实际上融资租赁业务中负债虚高是一类普遍存在的国际问题,作为整体上市的卡特彼勒等公司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其负债率一直在80%以上。然而,正是这些被许多投资者忽略的融资租赁业务,植根在扎实的实体产品基础上,在金融危机中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