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龙军:再来4万亿怎么投向中小企业

 

摘自《中国产经新闻》 2010年04月21日

  本报评论员 龙军

   前面我们探讨了为什么要再来4万亿投向中小企业,也探讨了应该投向哪些中小企业。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怎么投向中小企业?

   综观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的做法,比如设立财政专项基金、提供信贷担保、引入风险投资、政府采购、二板市场、政策性银行、增长服务基金、种子资金、政府贴息、股权投资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结合我国以往的经验和现实国情,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三大策略: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策略。

   我国之所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政府的财政调控力。因此,再来一个4万亿投向中小企业,其中必然少不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策略安排,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财政工具,打好财政政策的“组合拳”。具体措施有下列5种:

   一是扩大中小企业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建设、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二是加大中小企业税收优惠力度,对中小企业增值税、所得税实施减免优惠政策,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三是给予中小企业项目委托拉动,将部分公益性投资项目及政府采购项目,委托给部分中小企业完成;四是安排一定规模的政府贴息,降低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成本,推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五是适当采取国家入股的投资方式,对市场前景可观、投资强度较大、科技含量较高、自主创新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通过国家入股的方式,直接参与投资运营。

   二、实施积极的信贷策略。

   通过信贷方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从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应该成为我们大规模投资拉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主渠道之一。

   首先,掌管着70万亿的100多家大中型银行理所当然地应在中小企业信贷中唱主角。银监会为推动大中型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曾提出六项机制的要求,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应继续加大力度,比如采取阶段性的行政手段,在一定时期内适度下达一定额度的中小企业放贷指标,单独进行绩效考核。

   其次,加快发展中小银行、乡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更接近、更方便的金融服务。有专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那么我们的中小银行是否能够也发展到银行总数的99%呢?将来是否可以用这99%的中小银行来服务99%的中小企业呢?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再其次是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创新,比如大力实施以非专利技术、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开展融资租赁、公司理财、账户托管等多种服务。

   三、实施积极的市场策略。

   通过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是运用市场法则实施投资拉动的有力手段。我们要加快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其一,充分发挥中小板的积极作用。目前,深圳交易所中小板已经进入全球三大中小板之一,这为推进更多的企业到中小板上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充分发挥创业板的积极作用。创业板正式推出,为自主创新及成长型创业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应该进一步加大上市力度。

   其三,充分发挥场外市场的作用。我国在这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应该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非上市中小企业,通过有效的场外市场进行股权融资。

   其四,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作用。我国债券市场的空间还很大,要着力解决企业发行债券面临的担保、税收等问题,推动债券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为了推动上述三大策略顺利实施,笔者认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快建设四个体系:

   一是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要按照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

   二是加快财政资金监管体系建设。要综合调度财政、审计、纪检、银监等相关部门力量, “坚决避免以扩大内需为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三是加快信贷资金担保体系建设。要建立多层级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使它们的担保能力更强一些,担保的信贷额度更高一些。

   四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倡导和弘扬诚信理念,引导和监督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信用等级,创造信用融资条件。

   总之,如若再来4万亿投向中小企业,一定不能乱投,否则,如果投放没有章法,甚至投到吃喝上,投到个人或小集团的私人口袋里,那还不如不投。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1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