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华网》
2009年03月26日
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路线图初定。
集疏运:公路已经超负荷
会议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整合长三角港口资源,完善航运服务布局。”
据了解,上海港85%的进出口货物来源于长三角地区,长期以来,这一地区的集装箱主要是由公路运至上海港。随着上海港货源逐步由长三角向长江中上游、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公路为主的集疏运系统越来越“超负荷”,迫切需要向水路、铁路转移。
服务:未充分发挥保税港功能
会议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可“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
目前,洋山港保税港区作为国内首个保税港区,但仅有几十家企业入驻,保税港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事实上,航运企业需要港口提供货物装卸、分拨、配送、包装、引航等配套服务,物料、零部件供应、修船等保障服务,航运服务业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洋山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方雄说:“有关政策的出台将吸引企业入驻港区,并推动航运服务产业的发展壮大。”
高端:航运金融涉足太少
会议还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要“积极稳妥发展航运金融服务和多种融资方式”。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航运金融业的发展相对于国际公认的航运中心还有很大差距。以船舶融资为例,当前,全球船舶贷款规模约3000亿美元,全球船舶租赁交易规模约700亿美元,航运股权及债券融资规模约150亿美元。而全球船舶贷款、融资业务几乎被全球公认的三大船舶融资业务中心——伦敦、汉堡和纽约掌控。相比之下,上海在相关领域涉足较少,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不足1%。
据了解,由于船舶融资租赁业务资金量大、融资风险高、周期长,目前在我国从事船舶融资租赁业的主要是银行。而国内船舶融资租赁业形成不了气候主要是由于国内融资租赁业需要缴纳的营业税和增值税缩小了融资租赁业的利润空间,也抬高了融资成本。
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说:“国家明确积极稳妥发展航运金融服务和多种融资方式,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积极发展航运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创造了机会,这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有益结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