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租赁:大红灯笼高高挂

 

摘自《中华建筑报》 2008年11月12日

  10月18日,2004年中国国际租赁展暨租赁业峰会在沪举行。通用电气、卡特彼勒、英格索兰等著名跨国制造厂商和租赁公司,派出强势阵容参展。在所有参展商中,70%是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国内企业鲜见踪影。针对这个现象有报道认为,人家跨国公司眼睛都红了,我们的企业还没有睡醒?对现代租赁的功能和作用缺乏起码的理解和认识,更谈不上产业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然而,就工程机械租赁市场而言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市场已经实际发展得十分红火,当业内人士提到租赁二字,首先反映脑海的就是“赚钱”,另外我们也清楚自己有些“混乱”。

  工程机械租赁大红灯笼高高挂

  当奥运的号角响起的时候,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就已经率先与国际接轨,整个市场开展的如火如荼。买不如租,深入人心。有例为证:目前工程机械设备的采购,40~50%是用来租赁的,个别设备这个比例可以达到70%。如果按照2002年800亿人民币采购额计算,用来租赁的设备至少320亿,比金融租赁全行业总资产200亿人民币还多120亿。。工程机械的租赁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是有它自己的动因。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的建筑业,行业的萧条使大量的设备闲置。国家为了稳定经济,大量发行政府债券建设基础设施和经济适用房,工程机械租赁从盘活资产的角度大批进入建筑业。

  在实践中,租赁的利润率是非常高的,有的设备半年就可以收回投资,最长的也就一年半,而一般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最少在五年以上,机械寿命就更长了。许多个体企业看到租赁的好处直接介入进来,他们从租别人的设备发展到买自己的设备租给别人使用。发展到今天,资产在2000万人民币左右的企业不在少数。

  与此同时,一些设备制造厂商也开始介入设备租赁市场。如徐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以及外资介入的迪尔、腾发、日商岩井、厦门插车等。

  摸着石头过河总有些便与不便

  工程机械租赁,就在国内的发展时间来说绝对属于新生事物,老话说摸着石头过河,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若干问题。比如:

  企业规模小,出现蚂蚁分食的局面。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全国资产在3000万元以上的从事工程机械租赁的专业租赁公司有80多家,其余均为中小企业和个体户,而在发达国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就有数千家。目前国内资产超过1亿元以上专业工程机械租赁公司只有20家左右,其余多为小型企业或个体户,企业规模小而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诸如,管理措施跟不上保障能力差,现有的机械租赁仅停留在设备使用及人员操作方面,并且以二手设备、低成本运作为主要方式,规模小,配套能力差;低价无序的竞争等。

  租赁价格的不稳定性、合同标的不确定性和租赁专用财务软件的欠缺。

  租赁形式单一,基本上只是经营性租赁。

  缺乏扶持租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工程机械租赁归口管理部门缺位曾经为人诟病,前些日子,在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组织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建筑机械设备租赁经营大会上,建设部建设管理司王素卿司长写了贺信,明确指出建筑施工机械租赁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建设部,建设施工机械租赁市场管理是建筑市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不过通过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自律公约》《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完好技术标准》,均不是法律法规,不具有强制效力。

  信用机制不健全,信用不足。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承租企业以各种原因拖欠租金,租赁机构到期债权被拖欠金额占总数的60%到70%。由于信用不足,因此增加了金融租赁交易风险。

  警惕国外大鳄重演“麦当劳”效应

  当年“麦当劳”快餐店进入中国,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种土豆!为了让快餐店能在中国本土化扎根,必须要在中国种植低糖土豆。这种土豆味道好,不容易炸黄,易于标准化操作。目的是占领未来的中国快餐市场。

  国内工程机械租赁,一方面需要尽快完善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一些国际租赁巨鳄,不仅仅觊觎中国租赁市场的大蛋糕,而且挟自己的经验,从国内企业并不注重的二手市场开始入手。

  沙泉先生调查目前国际租赁巨头进入中国第一步是规范中国工程机械的二手设备市场,不是先规范租赁市场。目前他们正在积极和中国旧货业协会紧密合作,制定出一套规范的二手市场标准和操作程序。进一步延伸到管理办法。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不仅要解决自己产品的二手销售,更多地还要占领中国的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市场的垄断地位。

  为什么要从二手市场开始?沙泉先生介绍是为了建立一个可退可进的经营机制。

  租赁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交易。设备制造厂商通过租赁公司采取租赁的方式出租、销售产品时既掌握物件的物权,又掌握物件标的的债权。厂商租赁公司要退出租赁业务时需要有两个市场。一是二手设备市场,解决物件的退出。二是资金市场,解决债权的退出(融资)。

  债权的问题可以通过银行的保理业务转移,物权的问题需要二手市场实现产品的变现能力。他们看到中国工程机械设备二手市场已经形成,但是极不规范和缺乏管理,这正是他们切入的最佳时机,因此他们首先关注的是二手市场,而不是租赁市场,这就是厂商类租赁公司和混合类租赁公司的根本差别,他们更关心的是物权的处理,而不是债权的控制。当物权失去产生效益的能力时,债权的资金从哪来。

  租赁公司有了二手市场以后,在采购新设备租赁的第一天起,就准备把设备通过二手市场卖掉。因为他们对租赁设备有着严格的管理和与二手市场接轨的材料(物件的使用、维修、保养记录等设备履历)。市场可以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一个动态的销售价格。当二手市场能接受时租赁公司立即将设备卖掉。然后在购置新设备开展租赁。在租金价位相同的市场上,总是有新设备的租赁公司的竞争能力一定会比只有旧设备的租赁公司强。租赁公司不仅赚取租赁服务的钱,还赚取二手设备市场的差价。

  当我们国内有些人把rental(出租服务)看成租赁的小儿科时,工程机械设备租赁公司确在赚取低风险高收入的大价钱。人们如果不了解出租服务怎样控制风险,怎样获取高额利润,就永远不理解为什么在中国设备租赁rental的市场份额要远大于leasing(融资租赁)的市场份额。也不知道租赁的真正动因在什么地方。当一些既没有资金来源,又没有物权控制能力的融资租赁公司自谕行业老大时,俨然以银行家的感觉对待潜在的承租人时,似乎忘记了当年讨债当“孙子”的经历还会再来。

  当承租企业无力偿还租金租赁公司收回设备,经过维修、调整后,立即可以在二手市场上销售,回笼资金。因为市场紧密,反映速度快,在销售中不仅使设备增值,还抓住了另外一个服务客户费收入。他们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采用直接销售、租赁、融资租赁、二手销售的方式,不间断地获取服务费用,不间断地赚取销售差价。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