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银租赁总裁王翀
租赁需要拓展中小企业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年06月25日

  见习记者 梁柯志 深圳报道

  从5月底揭牌开始,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下称“国银租赁”)的总裁王翀就马不停蹄地来回于国家开发银行总部和深圳国银租赁之间。6月24日,王翀在深圳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一个需要资本扩充业务,一个需要介入金融租赁行业,当时的深圳金融租赁和国开行是一拍即合。”王翀说。

  从深圳金融租赁演变而来的国银租赁,背后是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的蓝图,在国银租赁74.85亿元的注册资本中,国开行注资70亿元,持股95%,其他股东包括了海航集团、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等。

  作为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按照业内普遍10%的杠杆效应,国银租赁可以经营800亿元规模的租赁业务。不过,王翀却认为,金融租赁不仅可以做大型的飞机租赁,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也是租赁行业的重要方向。

  不只是做大飞机

  在以飞机、船舶以及公路、金融机构固定资产、电信、能源设备等租赁业务主导的国内租赁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和大型企业共生。以国银租赁为例,截至2007年8月,累计完成租赁业务总额96.1亿元,其中完成飞机租赁业务为73.5亿元,占总业务量的76.5%;完成其他设备租赁业务额为22.6亿元,占总业务量的23.5%。

  “如果要把租赁行业做深做大,仅仅依靠这些大型企业的固定资产租赁也不行。”王翀说,“同时,融资租赁与银行在这方面也有业务重叠的地方,所以从长期来讲,租赁行业也需要拓展中小企业。”

  在租赁行业,中小企业业务首次被强调。在上月底国银租赁的揭牌仪式上,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姚中民也表示,要积极稳健地开展国内外飞机和国内大宗设备租赁、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设备租赁业务。

  看中中小企业潜力,国银租赁将推出两种创业租赁模式。国银租赁相关人士介绍,首先是专业化模式,即从中小企业需要的印刷、医疗设备或者制造设备租赁入手,按照金融租赁惯用的经营方式来帮助急需扩大规模的中小企业。

  另一方面,对政府扶持或者政策性的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国银租赁将与政府配合,利用政策优势来支持这部分中小企业,同时可以降低业务风险。

  王翀表示,从租赁收益的角度来看,国银租赁在创业租赁的基础上,进而成为类风投的“股权租赁”,以上两种模式下的合作还将包括一定额度的企业股权认购,约定在合作期满,租赁公司将按照一定的价格认购公司股权。

  风险分散

  与动辄数千万美元的飞机租赁相比,中小企业单笔金额往往在数百万人民币左右。国银租赁相关负责人认为,虽然中小企业的业务量小笔数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租赁公司的成本,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分散了资金的风险,对大型租赁业务形成互补的关系。

  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9.8%,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460多万家,个体经营户约3800多万家。

  王翀承认,中小企业市场非常大,但风险相对大企业高,如果10家客户有1-3家发展理想,获得回报也比较高,从租赁行业发展来讲,是符合长期利益的。

  但是,如果要进一步发展租赁行业,在租赁资金的来源上,王翀表示租赁公司目前还受到一些制约。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