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中小企業成為被融資遺忘的角落

 

摘自《金融時報》 2007年11月06日

   最近,記者在採訪調查時發現,多年來縣域融資租賃業務發展緩慢,許多地方中小企業長期成為被融資租賃業務遺忘的角落。

  「零」記錄絕非偶然

  據調查,縣域融資租賃「無人才、無標的、無機構、無政策」的「四無」現象特別突出,縣域融資租賃「零」記錄實屬必然。

  租賃決策的全面分析涉及法律、金融、保險、稅務、會計和財務管理等諸多方面,財務決策相對比較複雜。據對陝西省某縣縣域50位財務人員調查,94%的財務人員不知道什麼是融資租賃,瞭解這方面知識的僅佔4%;能進行相關財務分析的只有2%,縣域融資租賃方面的人才狀況和工作環境讓人吃驚。

  調查發現,目前大多數出租人將租賃資產鎖定為房屋和土地等不動產,以外資為主的機械設備類融資租賃公司市場主要定位於大城市和大企業。2000年前後批准設立的12家融資租賃公司,目前能持續經營的也僅有6家,長達7年之久再沒有新批過一家融資租賃公司。很顯然,縣域租賃標的及專業機構異常匱乏,融資租賃市場難以啟動。

  特別是稅法等宏觀政策瓶頸,限制了融資租賃業務的發展。據業內人士分析,我國稅法不承認融資租賃具有「租賃」的性質,將其作為分期付款購買交易處理,繳納所得稅時「租金不得扣除」等規定是融資租賃難以廣泛開展的根本原因。2004年,一家國外機構對中國的租賃市場環境按照國際慣例進行嚴格的考核。在11項考察指標中,只有所有權一項可以接受,有七項需要改進,稅務、收回設備程序和資產登記三項需徹底評估並做必要修正。事實上,融資行業稅負的確較重,以廣泛開展的飛機租賃行業應納稅為例:33%所得稅、1%進口關稅、17%進口環節增值稅、5%的營業稅、0.03%的買飛機印花稅和0.1%的租賃協議印花稅,而且進口稅在開始一次計收,企業幾乎沒有盈利機會。

  縣域融資租賃急需提速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當前縣域經濟發展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融資租賃是緩解這一矛盾的關鍵所在。因此,要盡快採取措施,努力推動縣域融資租賃業務發展。

  降低准入門檻,增加機構幅射縣域經濟。目前國內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主要有銀監會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和商務部批准的中外合資及外資融資租賃兩類公司,且准入條件較高。如外資租賃公司最低註冊資本金為1000萬美元,銀監會新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中1億元的註冊資本雖較原辦法5億元有所降低,但提出必須滿足8%的資本充足率要求,以及規定只有符合資質要求的商業銀行、租賃公司、大型設備製造商及其他銀監會認可的金融機構才能成為主要出資人,並要求銀行出資額占擬設金融租賃公司註冊資本50%以上,事實上只有商業銀行才具備主要出資人的條件,把一般性企業擋在了融資租賃的大門外。因而,新辦法與商務部《外商投資租賃公司審批管理暫行辦法》相關條款相比,新牌照對於廠商和境外機構都沒有吸引力。

  創造更為寬鬆的監管環境,統一監管部門。目前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租賃公司已近70家,2006年合計新增租賃業務規模近200億元;而金融租賃業務量繼續下滑,2006年新增業務規模不到50億元。12家融資租賃公司的經歷已經證實,融資租賃行業只是服務貿易行業,並不是融資機構,統一監管部門勢在必行。

  完善融資租賃相關的法規政策體系。加大對融資租賃的財稅支持,從資金、稅收、保費、抵質押登記、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借鑒美國等西方國家相關經驗,改變目前稅收政策下租賃業的不公平待遇,尤其要降低融資租賃公司的所得稅率,使租賃公司能夠生存。

  銀行系融資租賃試點應向中西部、農村地區傾斜。目前,銀監會正在積極推進融資租賃試點工作,建行、工行、交行、民生和招行五家銀行已獲得租賃牌照。建議融資租賃的試點多向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傾斜,充分利用銀行現有的網點優勢開辦融資租賃業務。選擇少數市、縣作為試點,為融資租賃業務在縣域經濟的發展積累經驗。同時,鼓勵有勢力的製造商在西部開辦融資租賃公司,通過融資租賃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帶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