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制造产业链 服务与制造需良性互动

摘自《中国工业报》 2007年10月25日

  高延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生产服务业发展

  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高延敏

  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高延敏表示,我国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发展生产服务业提供适度宽松的政策环境。

  高延敏说,目前我国生产服务业中的一些关键领域尚处在发展初期阶段,需要各有关方面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关键服务领域要从战略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要从市场准入、财税政策、用地供给方式、水电价格、收费方式等方面制定产业鼓励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加快制定和完善现代服务业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高延敏指出,服务业按服务功能分为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生产服务业主要是为制造业提供的服务。比如,金融、信息、商务、工业设计、科技研发、咨询、物流等。现在的制造业已经由制造为中心转向以生产服务为中心,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比较明显。而受环境制约,制造业对生产服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高,相互融合的程度越来越深。

  目前,全球制造业向服务业渗透,制造业服务化正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产业发展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重视生产服务业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并开始将服务作为形成自身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从单纯提供有形产品扩展到基于有形产品的增值服务,甚至有形产品本身成为提供服务的媒介。制造业的产出正由单一产品转变为包含产品在内的服务和一整套解决方案,因此未来的制造业将成为同时对物质、信息和知识进行处理的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一个产业。

  当前,企业面临严酷的竞争现实迫使其通过扩大服务内涵来提高附加值,而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水平和能力,而且包括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以及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制造部门的产品是为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而服务业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更新,已经在影响一些企业的做法和战略思考。目前,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服务业,正在成为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高延敏表示,生产服务业已成为城市间竞争的重要环节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热点,要妥善处理好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使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今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于“十一五”期间发展服务业的目标和任务提出明确要求。《意见》提出,为适应新型工业化的新形势,大力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互动发展。

  屈延凯:制造企业发展融资租赁正当时

  昔为他人做嫁衣,死拼价格苦兮兮;今由自己来经营,产业延伸创奇迹;研发制造大发展,租赁营销是先锋;资产管理专业化,装备世界立新功。——屈延凯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市场结构不完整、产业结构不完善、金融结构不合理、运行结构不畅通等问题。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理事、租赁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屈延凯认为,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服务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制造企业发展融资租赁服务,将是必然的趋势。

  屈延凯分析,当前制造商在设备流通中所面临的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利润压缩;主要为分期付款销售,所有权控制无法律保障,纳税调整困难,占压研发制造资金,财务状况恶化;简单销售,经营服务链条短,赢利模式单一,资产增值保值难度大;抓市场商机与上经营规模,研发技改资金需求大;二手市场没有介入,专业优势没有发挥,从而坐失赢利商机。

  屈延凯认为,以上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租赁服务来解决。制造企业通过控股租赁公司,可以实现资金回流、实现利润、增加有效资产、提高融资能力、增加扣税资源、扩大配件供应。同时,制造企业也可以介入二手市场。有足够应税资源的制造企业,采取委托杠杆经营租赁投资机制,通过租金收回投资的同时,可以获取租赁资产的折旧资源,利用税收激励政策实现应税资源的转移投资。

  对于需要购置设备的制造企业来说,租赁服务有利于其改善现金流的管理,减少其购置设备的一次性负债投入的压力。同时,租赁服务也有利于企业选择适用的新设备或及时更新设备,这特别适合设备先进性是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根据我国设备租赁的现状,屈延凯认为我国本土的融资租赁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外资租赁公司机构类型完善,正大举进入中国租赁市场,搭建了完整的租赁产业链。同时,国内具有制造厂商背景的专业融资租赁公司才刚刚开始试点,多数制造企业没有建立租赁营销体制的理念,企业对建立租赁机制获得和配置设备的认知程度较低。另外,国内有融资租赁资质的公司少、专业化程度低,也未能与制造厂商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屈延凯说:“制造企业想成为500强,如果靠销售利润是几乎不可能的,要将企业的产品当作债权,将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到极致。而制造企业控股设备租赁公司,将为其带来更强的专业水平。”

  屈延凯认为,制造企业要加快搭建租赁营销和服务平台,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提供租赁债权或设备的回购担保或承诺与融资租赁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引导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设立或参股融资租赁公司,实现法人分业,介入融资租赁业;引导相关企业联合设立新的融资租赁公司,构建独立负债、租赁购置和营销资产管理的平台;支持和引导融资租赁公司支持出租服务公司实现规模化、连锁化经营,为中小客户服务。

  印建安:转变产业内涵建立制造服务体系

  中国企业不应该仅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市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高端与有价值的事。换句话说,一些发达国家先进企业正在从事的产业运作模式,中国企业也完全有相应的机会。——印建安

  在我国风机行业,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的龙头地位是公认的。他们高速增长的产值和领先于同行的利润率,用陕鼓董事长印建安的话说,就是源自“试图走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而寻求进入现代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其中,大力开拓服务经济、发展现代制造服务,是陕鼓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2006年,陕鼓的两大类产品轴流压缩机组和能量回收透平机组分别达到98台和83台,都超过了国外企业的年历史记录。今年1~9月,陕鼓拿到的轴流压缩机组订单已经超过160台,能量回收透平机组超过100台,创造了两项新的世界记录;累计实现订货超过70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订货80亿元以上。

  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给了整个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很好的市场机遇,这被印建安形象地比作“台风”。“对于企业来说,当市场的‘台风’来临时,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市场的‘冬天’来临,能否存续实力使企业安全度过‘冬天’才是自身是否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在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被称为所谓的“夕阳产业”,但是像GE、西门子等企业却为什么有着很好的发展?

  陕鼓人认为,中国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而中国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是比较“传统”的大量投资、扩大经营规模,为下一轮恶性竞争埋下伏笔。而GE、西门子等企业的发展表明,制造业并非“夕阳产业”。

  GE、西门子等快速发展的原因,就是因为其产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把注意力从实物的制造转移到方案的提供上来,由制造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服务为中心。以美国GE为例,上世纪80年代,传统制造占据其产值总量的88%以上,而目前,传统制造仅占其产值总量的30%左右,70%的业务已不是传统制造,而是由与其主业密切关联的“技术+管理+服务”,即新型服务所构成。

  陕鼓人认为,一些发达国家先进企业正在从事的产业运作模式,中国企业也完全有相应的机会。这一结论,使陕鼓把握住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转型,确立了“从出售单一风机产品向出售个性化的透平成套机组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出售系统服务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的“两个转变”发展战略。

  陕鼓建立制造服务体系的战略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客户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工程成套服务,延伸服务范围;整合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向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建立透平机械远程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中心,为客户机组提供健康管理和系统设备备件零库存服务;建立“缺陷产品”管理制度,为客户提供技术升级服务。

  李善同: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需良性互动
  可以从市场环境建设、关键性人才引进、吸引国外高端生产者服务、培育中国的国际大企业,以及鼓励城市间产业分工与协作等方面力求突破,以促进生产者服务与制造业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和共同升级。——李善同

  当前,我国经济虽然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但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阶段性变化。由于我国缺乏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缺少国际知名厂商与品牌,未能掌控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营销网络,因此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低、价格也低。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环节,以及资源能源消耗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产品的生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善同认为,提升出口产品结构任务紧迫,中国产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特别是制造业需要升级,必须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

  生产者服务大部分是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其主要投入,其产出中包含有大量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成分。李善同认为,生产者服务对制造业发展、升级与竞争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这些资本如果释放出来,源源不断地导入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将提高生产效率、经营规模以及其他投入要素的生产率,并增加其产出价值。

  但是,目前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在服务质量、层次、成本、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制造业企业缺乏升级激励和制造业的国际代工模式,这抑制了生产者服务需求。另外,制造业企业规模偏小、制造业企业过度内部化生产者服务等,都不利于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基于我国产业发展正处于这样的两难处境,李善同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内部化的生产者服务,根据市场环境的改善程度,逐步向外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引进国外高端服务业,通过示范作用、人才培养与流动等外溢效应,逐步提升中国服务业层次与水平。鼓励城市间产业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生产者服务方面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3.进一步探索政府管理企业的新方式,为大型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建设诚信社会和完善市场环境为突破口,为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升级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4.支持兼并重组、建立战略联盟等市场性行为,培育我国的国际性大企业,共担长期、巨额投资的风险,共享规模经济效应。

  5.对关系高新技术产业、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性人才,实现灵活的配套服务政策与措施,鼓励他们在中国进行创业与发展。

  许德兴:中国再制造业发展的最佳时机

  中国对于再制造企业以及再制造产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尚未启动的潜在市场,现在就是启动它的最佳时机。——许德兴

  作为著名再制造企业的一名管理人员,卡特彼勒再制造亚太区商务经理许德兴阐释了再制造工业的定义,即在生产环境中把使用过的产品还原到与新产品同样质量的制造过程。

  当前,再制造在民用和军用航空、汽车工业、电子、发电、国防,以及办公用品和家具方面的运用最为普遍。需要注意的是,再制造要区别于维修、大修或者维护、保养。后两者产品的质量、性能、生命周期都不能与前者相比,再制造产品有与原始产品规格的一致性,旧件将达到新产品的水平。

  许德兴认为再制造还具有几个优点:实现原材料和能源的节约、为国民经济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行业技能培训、降低最终用户的运作成本、对有害物质的安全处理。

  然而,当前中国的再制造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除了消费者在潜意识中认为再制造零件是旧零件外,许德兴认为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法律法规方面。他说,目前对再制造产品如何在国内销售,缺少法律、法规,同时也缺少能够保护客户利益的、规范再制造从业者在安全与质量方面行为的有关规定。他指出,个别企业的行为也让人担忧:如小型加工企业渴望加入这个行业,却缺乏对再制造技术特别是修复技术的理解,从而生产出不符合技术参数和安全指标的产品;还有翻新企业趁机将产品简单贴牌后作为再制造产品投向市场。

  对于一个好的再制造项目,以下四种技术能力必不可少:旧件收集以及分检程序、开发再制造各个环节技术参数和规格的能力、处理工程变更以及将原旧件进行技术升级的能力、修复以及测试再制造零部件的技术和工程能力。

  根据当前中国再制造的形势,许德兴认为中国应加快促进再制造行业,培育成功的企业。除了大力宣传制造商与消费大众因使用再制造产品在经济、财务和保护环境方面的好处外,可以针对再制造从业者制定有关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法规,制定鼓励旧件回收包括退还增值税以及其他法规。

  吴秀伟:从产品销售到建立产业服务平台

  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一项内容。——吴秀伟

  据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营销副总吴秀伟介绍,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正是凭借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系统防锈防护解决方案,不仅在防锈市场上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发展为国内最大的气相防锈材料研发、生产、服务型企业。

  作为一家生产防锈包装材料的企业,沈阳防锈经历了从单一提供产品到提供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化历程。

  1989~1994年,处在起步阶段的沈阳防锈市场竞争压力较小,企业主要通过完善产品品种和保证产品质量与数量来优化内部环境。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行业竞争加大、产品利润降低,他们日益关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通过在服务上做文章来创造相对竞争优势,开始提供及时配送、售后指导培训和异议2小时内回复等附加服务。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沈阳防锈注意关注客户需求,通过为客户提供系统防锈解决方案来创造核心竞争优势。

  系统服务打响了沈阳防锈的牌子,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国内外知名的大钢厂和沈阳机床、大连机床、朝阳柴油机等都成为沈阳防锈的服务客户。

  目前,沈阳防锈正努力把系统防锈服务实现从产品销售手段到产业平台的跨越。这一系列系统防锈服务发展计划,包括个性化产品设计和技术应用研究、系统防锈解决方案的策划和实施及防锈技术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等。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