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国经营报》 2007年06月09日
融资租赁做为银行信贷的一种补充手段,利润收益相对稳定,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的收益。我国银行的触角随着银行改制上市的完成,也开始向租赁、信托行业等非银业务扩展。但租赁业面临政策掣肘,行业发展或许将倒逼政策改革。
编者的话
随着银行改制上市的完成,金融业改革的重心也逐渐转移。银行的触角也开始向租赁、信托行业等更多的非银业务扩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润,另一方面,也将重新改变原有租赁行业的模糊定位。使融资租赁成为银行信贷的一种补充手段,同时为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一般而言,租赁公司的资本回报和资产回报是平均利润率的10%,银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在12%~18%左右。虽然租赁的利润率比银行低,但是,利润收益相对稳定,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源源不断的收益,从而最大的实现对股东回报。而且国际上比较成功的融资租赁公司很多都出自银行的大手笔。不少知名的外资银行,如花旗、美国银行、JP摩根、汇丰(在拉美)、苏格兰银行、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均利用庞大的资产负债表从事租赁业务。这也是中行、工行、建行等上市银行不遗余力地争抢租赁牌照的动因所在。
华融重组浙江金融租赁旗开得胜,中行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先声夺人。
随着2007年1月新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主要出资人概念的提出,商业银行开办租赁公司再次风生水起。与此同时,资产管理公司也纷纷发挥重组特长,以化解历史风险的方式进入并分享租赁行业的成长机会。
据了解,目前建行、工行、交行、民生、招商五家银行希望在国内通过新设方式取得租赁牌照一事已获国务院原则批准,银监会正在积极推进相关试点工作。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其他银行希望发展租赁业务,将“比照执行”。
争租赁牌照 银行系租赁卷土重来
从银监会的支持到银行自发的冲动,银行办租赁可谓“顺风顺水”。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陈琼告诉记者,租赁公司将是银行的综合经营平稳渗透到非银行金融部门的重要平台,既能满足银行自身战略扩张的需要,也是行业重新布局的大势所趋。
2006年12月18日,中国银行(行情论坛)宣布以9.65亿美元现金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的100%已发行股本,成为1997年以后中国第一家入股租赁行业的商业银行。
中行一马当先,其他银行也跃跃欲试。目前建行、工行等银行系租赁公司试点方案已获国务院原则批准。
建行与美国银行合资设立的租赁公司日前已进入准入程序,二者的持股比例分别为80%和20%。同时,华电集团也希望以财务投资的方式参股(5%)其中,目前正在就直接参股或通过未来的股权转让参股进行磋商。
工行的方案是希望与中远以及国航共同合资设立租赁公司。三方入股比例的最初设想是60%、20%、20%。不过,由于远洋和国航原本都是工行的客户,不可避免地容易让投资人联想到“关联交易”,所以最终的方案仍在讨论过程中。监管部门表示会按相关规定对可能的关联交易进行规范和管理。
曲线入主 资产管理公司各显神通
陈琼告诉记者,除商业银行外,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通过化解历史风险的方式或者开设新公司的方式分享租赁行业的成长机会,同时寻求自身的转型之路。
去年5月,作为国内第一家由金融机构控股的金融租赁公司浙江金融租赁股份公司的重组尘埃落定。“明天系”黯然退场,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大展拳脚。据了解,截至今年5月底,浙江金融租赁在去年已实现5000多万元盈利的基础上,今年又盈利7000多万元。同时也达到了证监会对于“三年连续盈利”的上市条件。至此,按部就班地上市对金融浙江租赁而言,几无悬念。
目前浙江金融租赁正在积极地引进战略投资者,迄今为止已经与三家国际著名机构进行过接洽和磋商,预计明年会有结果。据消息人士透露,浙江金融租赁正在与监管部门积极沟通,也不排除在条件成熟时借壳上市。
东方和长城两家资产管理公司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化解历史风险的方式进入租赁行业。其中长城的进度稍快,今年下半年有望完成对新疆租赁的重组。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正在与北京一家租赁公司积极接触。
涉足租赁 商业银行实现综合经营
“银行过去投资信托和租赁有过失败的教训,但以前办不好,不等于现在不能办。”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柯卡生表示,“只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遵循市场规律,银行办租赁大有可为。”
国内某银行在总结过去在租赁行业无功而返,甚至泥足深陷的教训时指出:“不成功的原因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产生大量不良贷款的因素相似,主要表现为外部金融环境不成熟,内部经营管理和决策失误。”分析其内部原因则包括:一是在计划经济时代,银行的定位是政府金融政策的执行部门,指导思想是以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为主,盈利仅为最后的考虑因素。二是缺乏事前科学的论证、规划和决策机制,公司成立后经营管理仍带有浓重的行政事业单位痕迹,很难按公司合同和章程进行有效管理。三是因观念和利益不同,股东之间合作矛盾多,加上公司管理层变化频繁,队伍不稳定,使许多问题长期难以解决。
该银行人士认为:“改制上市之后的商业银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能力更好地实现综合经营。而租赁作为与银行业务最接近且风险相对可控的发展方向,值得尝试。”
租赁是发达国家设备流通的主资金渠道之一,美、日、德等国一直在国际租赁业名列前茅,其中美国金融租赁市场规模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30%,并历年以40%左右的份额在国际租赁业中独占鳌头。而我国的市场渗透率截至2004年仍然只有1.5%。
租赁行业前景广阔。资料显示,奔驰公司2004年生产的汽车就有55%是通过租赁形式卖出的。在航空领域,租赁业同样大有可为。截至2006年1月底,国内拥有客运及货运飞机863架,有2/3以上是通过租赁方式引进的,其中更有一半以上是采用经营性租赁方式,全部通过国外租赁公司、财团或银行所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