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看银行

作者 杜丽虹

摘自《证券市场周刊》 2007年05月25日

   本刊特约研究员 杜丽虹/文(作者为贝塔策略工作合伙人,江南金融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编者按

  央行日前的加息印证了投资者近期的担忧——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缩小了0.09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首次缩小。 投资者的担忧已经让银行股在近期承受了一定的股价压力,从更长远看,存贷利差的缩小可能只是开始,未来中资商业银行的日子可能不会这么悠哉——利率调整后,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利差仍高达3.51个百分点,与各成熟市场相比处于较高水平。正是这种高利差,给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中资银行创造了政策管制下的高收益。 实际上,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临近,中国商业银行的高利差时代正面临终结威胁,商业银行将由政策保护下的集体繁荣进入激烈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时代。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竞争形势尤其严峻——网点少、储蓄存款基础弱的客观现实使他们在资金成本方面具有明显劣势,如何才能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生存并发展? 如果说四大国有银行凭借其天然的规模优势和庞大市值具备了成为“中国花旗”或“中国汇丰”的雏形,那么,13家股份制银行应该从美国运通、Countrywide和GE金融等国际专业化银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与标杆。 投资者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调整判断思路:工行或许可能成为全能银行,它的发展战略至少没有太多偏离;但是像中信、民生和兴业这种典型的对公业务银行,却制定了大力发展零售业务的战略就要特别留意了。它们真有能力与四大行竞争吗? 中资银行当前其实实行的是一种“扎堆战略”,即所有业务都不放弃的大而全的发展战略。政策的限制和经济的繁荣使得中资银行的所谓发展战略更像是一种权宜之计,没有一家提出不做XX业务,更没有一家提出希望把自身发展成专业银行,即便是最有可能成为中国专业零售银行的招商银行也是如此

  翻开上市中资银行的年报,我们看到的尽是“强化公司业务,大中小企业并举”、“开拓贸易融资业务”、“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以个人理财、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为利润增长点”等大而全的发展战略。如果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这些传统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试图发展成综合性银行还有一定的业务基础,那么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原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去强调自身的专业化优势,而是采取激烈的竞争手段全线出击,就只能被视为削足适履的不明智的选择。

  金融资产的全面高增长、脱媒的威胁和政策的压制导致中资银行共同选择了大而全的发展战略,每家银行都要做“中国的花旗”、“中国的汇丰”,所有银行都“战略扎堆”于综合性银行。这一战略在短期内推动了中资银行各项业务的全面高增长,但在长期中却隐藏着股份制银行削足适履、激进增长的威胁,同时也阻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专业化分工和效率提升。 客观地说,今天的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不可能都成为大型的综合性银行,“中国的花旗”可能只有一两家,多数股份制银行都将分化为各种形式的专业化银行,在这一分化过程中,谁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定位,建立起专业化的优势,谁就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胜。 中资银行: 大而全战略下的过度竞争

  大而全战略下,国有四大银行具有天然优势,股份制银行被迫削足适履,全线出击,在自己不具优势的领域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竞争,结果是银行自身风险边界的拓展和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的积聚;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上市中资银行将由集体繁荣转向行业分化,届时,大而全战略下平均发展的股份制银行将失去生存空间,专业化发展是长期竞争力的惟一来源

  从业务结构到发展战略,今天的中资银行高度雷同,自身的经营特色被淹没,各细分市场都出现了过度竞争的倾向。

  从10家已经上市的中资银行有关资料可以发现,从收入和贷款结构看,各家上市银行的业务总体结构十分相似:在收入方面,除华夏,其余几家的净利息收入贡献都占到总营业收入的80%以上,其中,兴业、民生、中信、浦发、工行、建行几家的净利息收益都占到总营业收益的90%以上;在贷款资产结构方面,各家银行的企业贷款均占到总贷款额的75%以上,其中,华夏、浦发、民生、兴业等股份制银行的企业贷款占总贷款额的85%以上;具体到个人贷款,各家银行的贷款结构差异稍大,但均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按揭比例最低的深圳发展银行,其住房贷款仍占到个人贷款总额的60%以上,而且公司计划未来大力发展这一业务;此外,还有信用卡业务,虽然目前贷款额较小(一般占银行个人贷款总额的1%-3%,只有招商银行一家达到10%),但增长势头强劲,尤其是股份制银行,信用卡的发卡速度呈现几何式增长,贷款额的增速也在70%以上(见图1-3)。

  除了当前收入和贷款结构相似,上市中资银行的发展战略也高度雷同,从公司业务到个人业务,均是类似的大而全发展战略——每家银行都要做“中国的花旗”、“中国的汇丰”,就连中信、民生、兴业、华夏等典型的对公业务银行也都卷入了信用卡、个人住房贷款的激烈争夺中(见表1)。

  淹没在大而全战略下的 特色战略

  其实,在不同的历史背景、股东结构下,上市中资银行还是各自形成了具有相对优势的业务领域,并制定了针对这一优势领域的特色战略,如:招行定位于零售银行;深发展提出要做贸易融资的专业化银行,同时将低风险权重的个人住房贷款作为发展重点;民生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不过公司目前正集中公司业务,向综合业务转型);兴业在银行、证券公司、社保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清算、结算和托管业务方面独具优势;中信集中了一批大企业和政府客户,并期望依托于集团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更多创新服务;浦发在不良资产处置等投行业务方面情有独钟;而华夏则借助其股东背景吸引了一批集团客户。即使是四大国有银行,优势定位也略有差异,建行在基建和个人住房贷款方面已树立领先优势,中行则在个人客户的高端理财和外汇业务方面积淀了一些经验,工行则凭借其庞大的营业网点和大企业客户积累了综合优势。

  不过,上述特色战略早已被淹没在大而全的整体战略中:尽管各家银行强调的业务重点不同,但没有一家银行真正定位于某业务领域的专业化银行,甚至没有一家银行明确提出“不做××业务”,其中,中小企业融资、贸易融资、信用卡、个人理财等业务更是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其结果是,在实际发展中各家银行的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均被分散配置在多个业务领域,重点不突出,单一业务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不仅如此,大而全的战略还导致在细分领域的过度竞争。以贸易融资为例,深发展提出要“转型贸易融资专业化银行”,民生也提出要“借力贸易融资,实现战略转型”,中信则先后推出了“保险后出口押汇”和保理业务,招行更是凭借其大股东招商集团的优势背景被《亚洲货币》评选为“本土最佳贸易融资银行”,而中行被“Global Finance”评选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就在中资银行争做贸易融资领域的第一把交椅时,花旗等世界级贸易融资银行也开始在中国市场落脚——未来,贸易融资领域的竞争必将愈演愈烈,没有专业化的经验积累和足够强大的国际背景将很难在这一领域立足。

  除了贸易融资,信用卡领域争夺更加激烈,各家银行已形成“血拼”之势,招商提出“将致力于发展信用卡业务,借此弥补分支机构少于国有银行的不足”,而民生则把信用卡业务的推出看成是里程碑式的转变,中信也把信用卡业务定义为进入零售业务的“敲门砖”。

  大而全战略下业务结构的高度雷同是现阶段中资银行竞争战略的主要特点,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与中国目前全面发展的宏观行业环境相关,也与政策导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金融体系畸形发展的风险。 高增长的诱惑与 银行脱媒的威胁

  在大而全战略的背后有多种动因: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服务需求的全面升级推动了从信用卡、个人住房贷款到贸易融资、中小企业融资各业务领域的全面高增长,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脱媒威胁则使更多银行走上了综合发展的道路;不过,真正推动各家银行战略“扎堆”的还是政策面对业务“均衡发展”的导向和对单一业务突出发展的压制——大而全战略的背后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机遇与挑战,是中国银行业的“压制风险而非化解风险”的监管理念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推动了整个社会金融资产的高增长,银行贷款总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4.5%,存款总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8.4%,银行业蓬勃发展。

  其中,个人金融资产的增速更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个人贷款总额为2.4 万亿元,占全国贷款总额的10.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6%,与发达国家相比,未来增长潜力更大(见表2)。而信用卡、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理财需求等创新金融服务都呈现爆发式增长:信用卡的发展以2003年为元年,到2006年末全国发卡量已达5600万张,年均增长150%,仅2006年一年,银联标准信用卡就从2005年的50万张上升到2006年的313万张;房贷方面,1998年我国房贷总量是2063亿元,2005年这一数字已上升为4.91万亿元,7年间增长了13倍多,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已突破2万亿元;个人理财市场也呈现一派供不应求的景象,2006年新发基金90只,首发总规模超过3900亿元,相当于过去5年之和,银行理财产品也是百花齐放,年内共发行理财产品727只,市场规模57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28%。

  商业银行的公司业务方面也迎来了黄金发展阶段,尽管传统大企业贷款业务面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替代威胁,但中小企业的成长产生了更加旺盛的融资需求,而在现阶段这种融资需求还很难被资本市场满足;此外,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飞速增长,中国企业的国际结算和国际信用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并成为中资银行公司业务的创新亮点;最后,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也让银行有意抢一杯投行业务之羹。总之,金融服务需求的全面高增长诱惑着中资银行四面出击,到处“圈地”。

  不过,除了高增长的诱惑,中资银行也面临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威胁。随着股票市场、公司债市场、信托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从2005年5月开始的短期融资券市场的逐渐成长,传统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正经受考验:一方面,存款领域受到各种基金、理财产品的分流——2006年由于股市繁荣,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少增1125亿元;另一方面,贷款业务也面临着资本市场的替代威胁,在整个金融体系的资金供给中,银行所占的比重已由2002年末的90%以上下降到2006年70%水平。在这一威胁下,所有银行都选择了向零售、投行和贸易融资等创新金融业务“逃生”。

  中国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与结构变革是中资银行业务战略“扎堆”的客观原因,但从美国金融体系的分解看,金融环境的创新与变革并不必然导致“雷同”,相反,分化成为效率提升和防止过度竞争的有效路径——在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200家金融机构中,综合性银行不到一半,剔除保险公司后,仍有三分之一的大型金融机构是专业化的新型银行。但在中国,政策的比例限制强化了银行的大而全战略。 监管过度看重“均衡发展”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75%,外币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85%——以存定贷已成为写入银行法的经营战略。但是,相对于外资银行100%、甚至200%的存贷比,75%的存贷比天花板使中资银行的放贷能力受到吸收存款能力的限制,这对于很多在公司业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股份制银行是一种严重的束缚。

  零售网点的劣势使股份制银行普遍面临存贷比的天花板,中信、兴业、民生、深发展、浦发等银行的存贷比都在70%以上,已经非常接近75%的存贷比上限(见图5)。不仅如此,许多创新金融业务的开展也与吸储能力挂起钩来,例如,金融衍生牌照的发放依据之一就是存款规模。

  除了对业务整体的结构限制,人民银行、银监会还出台了一系列限制银行具体业务超常发展的政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贷款。为了加强对房地产贷款风险的监管,监管机构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政策,如对开发商35%的自有资金要求,对个人30%的首付要求等,并在2004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指引》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与总贷款余额比不得超过30%”,在部分地区甚至出台了“禁止向未封顶楼盘发放按揭贷款”和“停止发放土地储备贷款”的规定。上述限制政策使专业化抵押贷款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成为空想。

  最后,由于证券化市场的发展速度较慢,银行缺乏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从而使风险权重较低、甚至不占用风险资本的个人住房贷款、贸易融资及其他中间业务成为各家银行共同的偏好。

  综上所述,金融资产的全面高增长、脱媒的威胁和政策的压制导致平均发展的大而全战略成为中资银行理所当然的选择。这一战略在短期内推动了中资银行各业务领域的全面高增长,但在长期中却隐藏着上市股份制银行削足适履、激进增长的威胁,同时也阻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专业化分工和效率提升。 零售业务上 股份制银行先天不足

  监管机构希望通过政策的限制推动银行业务的“均衡发展”,以实现业务风险的分散,但问题是在综合性的业务布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天然的优势,新兴银行被迫削足适履,全线出击——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们在自身没有竞争力的领域采取了更加激进的竞争手段,其结果是,在所有业务领域都出现了过度竞争

  从中资银行的存款结构来看,四大国有银行的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的比例都在50∶50附近,中行的储蓄甚至存款占到总存款的60%;招行作为国内第一家明确提出零售银行概念的银行,其储蓄存款略少于企业存款,占总存款的40%;而其他各家股份制银行的储蓄存款额都明显少于企业存款,企业存款贡献了总存款额的80%以上(见图6)。

  实际上,由于历史原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数量远高于股份制银行,每家银行的网点都在1万家以上,而股份制银行的网点数最多也不过500家,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见图7)。营业网点的差异也导致了存款结构和贷款业务的差异,四大国有银行不仅吸收了更多储蓄存款,在个人贷款方面也占据了10倍于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见图8)。总之,尽管零售银行在中国是一个新的理念,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在零售方面尽享天然优势,而股份制银行中除招行,其余各家银行均呈现典型的对公银行特征。 综合业务模式下, 新兴银行削足适履

  各家股份制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天然分化并没有形成自身业务战略的差异化,在政策导向和高增长的诱惑下,为了生存和发展,股份制银行都选择进入了自身没有竞争力的领域。但由于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扩充网点、充实资本,所以新兴银行被迫采取了更加激进的竞争手段,其结果是,在所有业务领域都出现了过度竞争 激进增长的风险

  数据显示,最不可思议的是,在零售方面最不具优势的股份制银行却是近年来零售业务增加最迅猛的银行:深发展、华夏、兴业等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其个人贷款业务的增速明显快于企业贷款,尤其是那些在公司业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股份制银行更是积极发展零售业务,2006年民生的信用卡贷款增速接近600%,中信的信用卡贷款增速也接近200%,在个人住房贷款方面,深发展的增长速度达到112%,兴业增速接近90%(见图9)。

  不过,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快速积聚的风险。

  以房地产贷款为例,在工行等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放慢了增长步伐的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却在激烈争夺市场份额,深发展在2006年2月推出了“双周供”,5月推出“循环贷”,9月“存抵贷”,2007年2月又推出“气球贷” 等新产品,使全年住房贷款增长112%,个人贷款余额增幅87%;民生也在上海这个“房价高危区”推出“提前还款无限制”,使其个人房贷业务在上海众多股份制银行中位居前茅,在去年下半年沪上大多数银行个人房贷业务量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民生依然保持了正增长;而招行为了扩大自己在个贷方面的市场份额则推出了“接力贷”,承担房地产升值部分的贷款风险。

  在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高速发展的同时,其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就连一向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的个人房贷,违约率也在上升。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房贷通常在贷款3-5年后进入风险暴露期,而我国很多贷款正进入这一时期。尽管目前个人房贷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5%,但个贷坏账率的上升趋势明显。例如,2006年9月末上海房贷违约客户超过10000人,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金额接近2亿元,平均不良率已经上升到0.86%,比年初上升0.28个百分点,而相比于两年前,上海房贷的不良率则上升了7倍多。为了减少损失,银行开始加收逾期罚息,在每天0.21%的贷款利率执行水平上加收30%-50%的罚金,有些银行甚至直接将不按期还款的行为认定为恶意欠款,加收100%罚息,但逾期罚息不但没能起到催促还款的作用,还进一步加速了坏账率的提升,已经开始有不少炒家因错估房价而成为“负翁”。

  除了房地产贷款,在信用卡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各家银行在信用卡市场上的竞争竞相通过提高透支额、降低手续费、免年费等方式来打变相的价格战。诚然,今天的信用卡业务还只占各家银行资产的很小一部分,但从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发展里程看,信用卡泡沫的膨胀与崩溃只需要短短几年的时间——韩国1998年开始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到2003年就出现了信用卡危机,16%的成年人不能按时还款,最大的信用卡公司LG公司濒临破产;在我国台湾,1993年开放信用卡市场,到2005年已有70万人成为“卡奴”,每月平均有40人因卡债自杀。中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正在沿着一条几何式的增长路径成长,尽管当前规模还很小,但发卡数量的成倍增长与管理效率的缓慢提升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矛盾。门槛的降低、信用卡规模的扩张推动风险边界的拓展,并最终使中国信用卡的“泡泡”越吹越大,中国的信用卡危机其实并不遥远(详见本刊2007年4月14日刊封面文章《信用卡泡沫》)。

  综上所述,越来越激烈的变相价格战,越来越低的个贷门槛——75%的存贷比限制、30%的房地产贷款上限,本来是为了限制风险,结果却逼迫急于发展壮大的股份制银行采取更加激进的竞争手段,从而在各金融业务领域都出现了过度竞争格局——限制风险变成了引入风险。 平均发展的隐忧

  如果说激进威胁着股份制银行的长期安全,那么“分化”的必然趋势则威胁着股份制银行的长期发展。

  从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状况来看,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占据了中国银行业的半壁江山,每家银行的市场份额都在10%以上,工商银行的市场份额甚至达到15%以上;而13家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都较小,除交通银行,其余各家的市场份额均不超过2%(2005年年末数据,见图10)。

  不过,随着近年股份制银行的改革,其市场份额在不断上升,与四大国有银行之间的差距似乎也在缩小,而股份制银行之间的差距也不是很大——银行业的分化似乎还不到时候。

  但实际上,日益临近的“利率市场化”将成为中资银行分化的导火线。今天,在政策规定的存贷利率限制下,中资银行享受着高利差的保障——最近8年中国银行业的一年期存贷利差一直保持在3%左右,从世界各国的利差数据看,中国的利差水平处于中上等,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持续加息,一年期的存贷利差已上升到3.6%,处于20年来的最高水平(见图12)高利差为银行提供了无风险的高收益,并支撑着当前中资银行粗犷的“圈地战略”。

  不过,未来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将陷入一场激烈的“价格战”——最近的加息已经体现出存贷差将不断缩小的趋势,未来成本将成为决定胜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而在这方面,具有零售网点和吸储优势的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天时地利。图13显示,工行、中行、建行以及具有零售银行特征的招商银行在经营成本方面优势明显,其经营成本与收入之比一般在0.5以下;而资金成本资料则显示,深发展、兴业、中信、华夏等典型对公业务银行在资金成本方面处于劣势。

  总之,四大国有银行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具有天然的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优势,不仅如此,在脱媒和市场化威胁下,到处设“逃生出口”的银行,实际上等于没有出口,因为业务的全线出击意味着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没有培养起独特的竞争优势。以目前银行普遍扎堆的业务之一贸易融资为例,尽管它的服务对象中有很多是中小企业,似乎更适合股份制银行的发展,但从国际经验看,世界各国的最佳贸易融资银行都是当地最大的银行——美国是花旗、英国是汇丰、法国是百富勤、德国是德意志银行(Global Finance评选)。因为贸易融资中跨境服务需求决定了只有那些拥有丰富海外经验和国际网络渠道的银行才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综上,股份制银行,在脱媒威胁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逃生出口”的选择需要更加“精细”的决策——花旗、汇丰是全世界银行家的梦想,却肯定不是全世界银行的标杆,对于新兴银行来说,更多业务并不意味着更强的生存力,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于标杆,才能获得长期竞争力。遗憾的是,今天股份制银行中只有招行凭借其在零售方面的及早定位培养出了“后天优势”,其他股份制银行目前仍定位模糊,追逐金融热点,四处出击,只是在高利差保护下,上述银行的成本劣势尚未显现,未来如果不能尽早培养出独特的专业化优势,必将在消费贷款业务方面被分化驱逐。实际上,从2006年的数据看,浦发、民生等中小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正在上升,大银行的规模优势进一步显现。

  此外,外资银行的进入也将加速中资银行业未来的分化过程,2007年4月1日起,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境内从事人民币存贷款业务,这些世界级银行凭借其服务高端客户的长期经验将攫取最丰厚的利润,而那些今天定位于高端客户的中资银行如果不能快速提升自身的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能力,则将被迫卷入相对低端市场的价格战之中,行业分化也由此加剧。

  总之,随着金融业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加速,中资银行的行业分化也将加速,继续奉行“均衡战略”、平均分配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股份制银行只能在各业务领域追随大型银行,从而失去发展专业化优势的最佳机会,其结果是,在“分化”真正来临的时候面临生存空间被压缩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未雨绸缪,今天相对宽松的行业环境恰恰为股份制银行发展专业化优势创造了土壤——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培养起全面的竞争优势,那么,专业化发展将成为长期竞争力的惟一来源(见附文《美国经验:政府推动与专业分解》)。 中资银行业态混杂, 整体风险有待释放

  2007年以来进入了中资银行的高估值时代,经过过去几年的坏账剥离和上市注资,中国银行业的坏账率已大幅降低、资本充足率也大幅提高,风险似乎已经得到了化解。但实际上,变化是外在的,银行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尤其是在创新金融业务方面更是缺乏风险管理的经验。而利率市场化、外资银行准入以及脱媒的危机则加速了这一风险积聚的过程。对此,中资银行寄希望于境外战略投资人的管理技巧贡献,但从国际经验看,外资的引入从来不能在根本上改善本土银行的管理效率,在业务创新和市场拓展的过程中,中资银行未来必将经历一个风险释放的过程,很多银行将面临淘汰的危机。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全部或部分化解中资银行扩张中的潜藏危机?从成熟市场的发展经历看,在金融体系的脱媒过程中,金融价值链被分解和重构,并由此产生了一批专业化银行,专业化银行的诞生提升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也为中小银行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和并购基础之上的综合性银行则通过资源整合,催生了花旗、汇丰等世界级的银行。

  不过,今天的中国银行业,在金融资产和服务需求全面高增长的诱惑下、在行业脱媒危机的威胁下,集体选择了大而全的发展战略,而政策的限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选择。但,“扎堆”战略下过度竞争后的激进行为威胁着体系内每家银行的安全,尤其是在零售方面具有天然劣势的股份制银行。

  此外,“扎堆”虽然能够在短期内推动各家银行的业绩高增长,但从长期看,中资银行将错失发展专业化优势的最佳时机:股份制银行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起全方位的竞争优势,专业化是长期竞争力的惟一源泉,而当前相对宽松的行业环境、高利差的保障为银行培养自身核心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时机。

  今天的中国金融业还处于业态混杂的原始阶段;未来,专业化分工是金融创新与资本市场冲击下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股份制银行而言,谁能更早找到准确定位并培养起专业化优势,谁就具有了长期竞争力。 股份制银行:从战略看前景, 招行独具专业化雏形

  清晰的专业化定位,成就股份制银行的长期增长动力。

  从目前各家银行的战略定位看,招行以其相对清晰的零售银行发展战略而具有了一定的成长优势。

  相对于其他股份制银行,招行在储蓄存款和零售贷款方面与四大银行的差距最小,储蓄存款占总存款的40%,显著高于其他股份制银行不到20%的占比——公司凭借其灵活机制下更优质的服务吸引了部分高端客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网点方面的劣势。此外,理财服务的相对优势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招行的资金成本是几家银行中最低的),尽管贷款回报不高,但仍获得了相对较高的资产回报。在零售业务方面,信用卡业务已开始初具规模,信用卡贷款占总零售贷款的10%,显著高于其他银行。这些已经形成的优势、特色与公司未来战略中相对明确地“零售银行”定位相一致。

  从战略看前景,招行是目前中资银行中惟一一个具有专业化雏形的银行。

  其他股份制银行,无论是从资产结构还是业务结构看,都属于典型的对公业务银行,它们的零售网点与四大银行相差两个数量级,储蓄存款不到总存款额的20%,运营成本和资金成本都处于高位,在零售业务方面先天不足;而在对公业务方面,却是各具特色,或是贴近中小企业、或是擅长机构结算、或是服务集团企业。不过,这些典型的“公司银行”却都纷纷将“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作为未来战略规划中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现实优势与战略规划间的矛盾成为上述银行未来发展的隐患。以民生银行为例,起家于民营企业,却在向零售银行的转型中迷失了成长的方向,既要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又要以贸易融资业务为突破口,猛增的信用卡发卡量、从5万元到300万元的透支额度,以上海为重点的个人住房贷款——这些激进的做法非但不能增加公司的优势积累,还可能损伤原有优势业务的竞争力。

  实际上,从对公业务发展起来的股份制银行,目前在坏账的控制方面非但不差,还具有相对优势,其主要问题表现在较低的资产回报率上,低资产回报率迫使银行采取了更加激进的做法(见图14)。

  如果我们将资产回报率进一步分解为净利差收益率和手续费收益率两部分之和,那么前者体现了银行在贷款业务和资金业务方面的优势(其中贷款业务优势相对稳定),而后者则体现了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优势。股份制银行尽管资金成本较高,但由于在贷款业务方面的特色,其存贷利差并不小,深发展、浦发、兴业的存贷利差均在4%以上,且存贷比接近75%天花板——由此可见,导致资产回报率低的原因不在公司贷款业务,而在于中间业务。

  以对公业务为主的股份制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处于显著劣势:工行、建行、中行的手续费的回报率(手续费收益/总资产)均在0.2%以上,招行更是高达0.32%,但其他股份制银行的手续费回报率最高也不过0.15%,兴业、浦发和华夏还不到0.10%(见图15)。以上数据显示,以对公业务为主的股份制银行不仅在理财等面向消费者的“零售中间业务”方面处于网点劣势,在投资银行、清算结算、现金管理、贸易服务等“批发中间业务”方面的开拓也还远远不够——以公司业务为主的银行也可以将中间业务做得有声有色。

  未来,发展专业化服务于企业的中间业务是股份制银行成长的必然方向。

  美国经验:政府推动与专业分解

  今天,在谈到美国的金融体系时,人们更多地被全能银行、混业经营及花旗等银行航母所吸引,但实际上,从美国等成熟市场的发展经历看,在金融创新与脱媒威胁下,只有少数银行走向了“大而全”,更多银行则走向了地区化或专业化——专业化的分工为中小银行创造了生存、发展、甚至是超越的空间,同时也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也因此,美国政府的监管虽然严格,但却并不限制银行的专业化业务模式,反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证券化等二级市场的建立,为风险的重新配置提供渠道。 政府为专业化银行开道

  1934年美国国会成立了联邦住房管理委员会(FHA),为符合条件的私人金融机构提供保险;1938年成立联邦全国抵押协会(FNMA,又译“房利美”),主要职能是购买由FHA保险的抵押贷款,促进房地产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发展;1968年重组FNMA,分离出GNMA,专门从事抵押贷款的担保,增强了房地产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流动性;1970年成立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HLMC,又译“房贷美”),专门从事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

  证券化等创新金融工具和配套二级市场的建立,在帮助银行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风险评价机制——当银行把贷款资产证券化打包在二级市场出售时,它首先要符合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标准,同时要受到二级市场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的限制——在以证券化为代表的二级市场支持下,银行形成了多样化的站位和精细化的分工。其中,新兴银行凭借其在细分领域的优势积累创造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综合性银行则借助并购手段催生了花旗、汇丰等世界级银行——整体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来自于专业化分工和多样化银行的存在。 金融价值链的分解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化和全球化的推进,金融创新速度加快,金融产业链被重新分解和再造,在此过程中多样化的专业银行诞生。

  专业化银行不仅资产效率更高,而且它们的规模也并不小:美国最大的房地产抵押贷款银行是Countrywide,信用卡刷卡额最大的公司是美国运通,而贷款额第二大的银行是MBNA(2005年被美洲银行收购),它们都是专业化或相对专业化的银行。在《Euromoney》世界排名前二十位的银行中有5家是专业化服务于企业的投资银行,有4家是专业化服务于个人的资产管理银行。

  实际上,专业化银行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传统银行面临的直接融资冲击更大,其职能开始被更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所替代瓜分,由此产生了更多的专业化银行。在美国,2005年以资产排名最大的200家本土金融机构中,仅有91家综合性银行,不到总数的50%,另有61家保险公司和保险咨询类公司,13家投资银行(含证券公司),8家抵押贷款专业化银行和3家服务于抵押贷款的担保增信银行,4家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公司,2家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公司,3家服务于金融机构的清算银行,2家专业化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银行,1家专业化服务于消费者的零售银行,3家专业化的教育贷款银行,1家专业化信用卡公司(MBNA于2005年被美洲银行收购),1家专业化支票服务银行,1家专业化农业贷款银行,1家专业化汽车贷款银行,1家专业化房地产金融公司(从事房地产投融资服务),1家专业化的税务金融公司,3家实业投资公司,其中一家专门从事管理层收购——上述金融机构中剔除综合性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最大的200家金融机构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公司仍占到四分之一(见图)。

  除专业化银行,还有众多的非金融机构,它们在更专业化的领域提供金融服务,而这些服务也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与替代。如汽车制造商提供的汽车金融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贷款业务的运营模式,使其与传统银行分离;零售商发行的信用卡,也在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冲击;而全球化的快递公司UPS,近年来新开发了存货融资业务,凭借其对客户资产的特殊控制挑战传统银行的存货融资、信用证业务。总之,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过程中,传统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价值链被重新分解和组合,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的格局。

  在金融创新与脱媒过程中,现代金融体系的功能已经被分化为多个专业化的领域,在公司业务方面,出现了专业化的投资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银行、贸易融资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而在零售业务方面,则出现了专业化的信用卡公司、抵押贷款银行、教育贷款银行、资产管理银行等,这些银行在专业化领域挑战着传统综合性银行的市场地位,从而出现了传统综合性银行的业务“空心化”趋势,为了抵御这种威胁,综合性银行开始通过并购等手段增强自己在每个专业化领域的竞争力,形成新形式的全能银行。

  中资股份制银行的出路

  在证券化等金融创新的支持下,银行形成了多样化的定位和精细化的分工,结果是新兴银行凭借自身在细分领域的优势积累而获得了生存、发展和超越的空间,同时也避免了细分市场过度竞争下的价格战与风险边界拓展,而传统的综合性银行则在业务分化的空心趋势威胁下,凭借规模和资本优势,寻找着并购专业化银行的机会,从而形成了新型全能银行、专业银行与地区银行并存的行业生态。

  从美国金融业的历史看中国银行( 5.80,-0.08,-1.36%)业的未来,如果说四大国有银行凭借其天然的规模优势和庞大市值具备了成为“中国花旗”、“中国汇丰”的雏形,而城市银行则凭借其区域性优势占据了地区银行的生存空间,那么,13家股份制银行的未来在哪里?客观地说,今天的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不可能都成为大型的综合性银行,中国的花旗、汇丰只可能有一两家,多数股份制银行都将分化为各种形式的专业化银行,在这一分化过程中,谁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定位,建立起专业化的优势,谁就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胜。

  美国的专业银行不断成长

  信用卡和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创新,使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从传统银行链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专业化的信用卡公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运通公司;而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诞生则将房地产贷款从传统银行链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业化的抵押贷款担保银行(GNMA)、专业化的抵押贷款零售银行(Countrywide)、专业化的抵押贷款证券化银行(Freddie Mac);此外还有专业化的教育贷款银行(SLM、Student Loan Corp.);专业化服务于金融机构的清算行(如美国的State Street Corp.,英国的四大清算银行);专业化发行和管理支票的First Citizens Bancshares Inc.;专业化发放汽车贷款的Americredit Corp.;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融资银行(美国的CapitalSource Inc.,MB Financial Inc.,德国的Volksbank);专业化的零售银行(美国的First Comnwlth Corp.,Coutts);专业化的中长期项目贷款银行欧洲复兴银行;专业化的农业贷款银行(Federal Agricultural Mortgage Corp.);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分销商(Charles Schwab);专业化的船舶融资银行挪威银行等。

  上述银行都将某一特殊金融服务从传统的银行价值链中分离出来,通过专业化的风险控制能力降低资金需求和运营成本,并凭借创新的金融手段来转移、分散风险,以提高资本杠杆,最终实现更高的资本回报和更快的规模扩张。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