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言法语”定格理性的声音

记者 袁夏良

摘自《文汇报》 2007年03月14日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声音越来越响。所谓“响”,一是敢说敢批评善建议;二是说话的效果好了。原因不仅在于他们的身份,更因为他们所说的“法言法语”多了:批评有法理依据,建议站于法理立场。只有理性的声音才能远播四方,才是最响亮的声音。

  法随言出。看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听代表委员的场内发言,常被这种强烈的氛围冲击着。在全国“两会”所收到议案提案中,涉及立法的逐年增多,其水平之专业让人刮目。“融资租赁”、“信贷支持”、“预算监督”……各种立法议案和法理凿凿的发言,留下的是理性的永久回音。

  这是一组数字的解读: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1006件,大会主席团分别交付7个专门委员会审议。1006件代表议案中,有100件涉及的10件法律已由常委会审议通过,31件涉及的7件法律草案已提请常委会审议,353件涉及的51个立法项目已列入立法规划或年度计划。

  说“法言法语”,要求代表委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除了对现实的情况要有详尽的了解分析,还需具备相当的法律知识。难怪有的代表为了更好履职,平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律知识,有的参加法律研修课程的学习。有的代表委员说,每次开会前,都要认真阅读有关书籍,特别是法律方面的书籍。

  敢讲话、讲真话,努力反映“民声”,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职责,然而代表委员在实行法定监督和民主监督的同时,能通过提出参政议政的真知灼见,推动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进程,那就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