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租赁专家沙泉先生

发布者:周海洪

摘自《中国经营工作网》 2006年11月13日

【嘉宾介绍】
    沙泉,中国租赁界知名人士,具有20多年的融资租赁从业经验和研究成果。1985年进入中国金融租赁业,在中国外贸金融租赁公司工作17年,曾经担任过财务部、业务部、综合业务部、信息部、深圳代理部的首任经理。全面的掌握融资租赁的实务操作技术、风险控制技巧以及管理办法。

本站记者:

    听说银监会正在制定银行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政策,这对于融资租赁公司来说是不是一个喜讯,融资租赁公司会不会从中收益?

沙泉:

    这大概是外界普遍对银行介入租赁业的一种简单看法。仔细分析,凡是叫嚷没有资金来源和信用环境不好的租赁公司都是自身对融资租赁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没有能力依靠自己对融资租赁的理解,为出资人建立一个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都好的服务产品。一心等待银行主动送款给租赁公司,因此看到银行介入融资租赁以为租赁的春天又来了。

    其实银行并不这样看。银行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并不是认为租赁公司怎样,而是他们要通过租赁公司与承租企业建立一个业务沟通的渠道。在操作中他们不是看重租赁公司的能力,而是看重承租企业的实力,看中他们所关心的产业。在交易中他们锁定融资租赁公司的帐户,防止经营风险,租赁公司只是拿一个过桥费,在交易中处于简单服务地位。在现阶段银行能进入融资租赁业对于解决自身惜贷问题应该说是个好事,但对于租赁公司来说并不能说明就是福音。

    健康的发展道路应该是:融资租赁通过自己的实力,在项目结构设计、资产管理、风险控制和资产处置方面有独特的专业技能,使这样的租赁公司提供的租赁产品能在资金市场或资本市场上流通,这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银行出钱给租赁公司玩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银租合作更多的是建立在保理业务,或股东担保的基础上。严格意义上说不是真正的合作,而是股东贷款。只有租赁公司自强,凭自己的实力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甚至依靠自己的优质项目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才是正路。

本站记者:

    说到人的问题你认为现在租赁人才的能力和水平适合即将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吗?

沙泉:

    因为融资租赁是知识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由于行业至少有10年的停滞期,人才大都流失,加上知识老化,原来的人才对于现在的业务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有的企业引入过去的老人,但业务还是没有开展起来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最抢手的人才就是2000年以后的实际操作人员,在租赁第二次腾飞期,他们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也学习了不少租赁新知识,开发出独特的操作模式,属于行业的精英。由于他们所在的租赁公司为股东圈钱,导致公司被停业,他们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近期的融资租赁公司成立热潮,给这些人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在短期内被一抢而空,真正可以立即进入角色的租赁人才依然供不应求。

本站记者:

    您认为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人才不足问题?

沙泉:

    这几年租赁培训会和研讨会多如牛毛,大小机构都在办培训,挡期相近,内容大同小异,就那么几个人来回讲,这对普及融资租赁来说是件好事,可现今进入实战阶段,企业更关心的是如何操作。因此现阶段,企业对商业性质的租赁会议已经失去兴趣,开始转入企业内部操作方面的培训。由于每个企业涉及的行业不同,这种培训一般都是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培训,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多是由企业自己主办。最近这种培训需求突然增多显示,一方面是年底企业有时间和资金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也说明融资租赁业从务虚开始向务实方面转变。有了这些进步,因此第三次起步应该用“腾飞”来形容。

    因为目前搞实务操作培训的人才不多,这种培训依然满足不了企业起步的需要,因此对网络培训的需求逐渐显现。这就是我们和《中国租赁网》要一起组建《中华租赁网校》的原因。一是通过网络可以节省学员的差旅辛劳和费用;二是学习时间灵活,可由学员充分自主掌握;三是网校可以吸纳全国的优秀讲师;四是统一租赁主流观点;五是项目带教学直接带动业务发展。总的原则是要让学员花费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