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机租赁业期待“强身”

作者:张梦

摘自《中国审计报》 2007年01月30日

   2006年底,中国银行宣布:以9.65亿美元现金收购了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的100%已发行股本,从而成为中国第一家介入飞机租赁业的国有商业银行。

  与之相对应的,在国内小有名气的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却已暂停其飞机租赁业务,这一进一出的背后,是中国飞机租赁行业的尴尬处境。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潜在的最大租赁市场,目前中国飞机租赁市场几乎被外资垄断。而中国飞机租赁行业市场占有率小、资金基础薄弱、税收政策不配套。要改变这种局面,国家必须出台税收等各方面的政策,才能支持本土飞机租赁公司的壮大。

  飞机租赁被外资独占长期以来,我国大型民用飞机基本上是以租赁的方式从国外引进的。据称,航空公司采用租赁方式添置飞机,能使成本在较长时间内分摊,使航空公司可用少量资金获得更多飞机,便于快速扩充机队,增强营运能力。另外,航空公司还可以选择灵活的租赁期限和方式,增强航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我国的飞机租赁始于20世纪80年代。然而,偌大的中国仅仅有12家金融租赁公司,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海外投资机构垂涎三尺的“大蛋糕”。

  在熟悉飞机租赁市场的人士看来,中国内地飞机租赁市场的份额巨大。那么,中国飞机租赁市场的空间有多大?

  据波音公司预测,到2024年,中国航空公司将运营共计约3200架飞机,从而成为除美国以外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而此期间,中国民用航空业将增添2300架新飞机,总价值约1800亿美元。

  据称,中国航空公司对飞机的大量需求也为外资飞机租赁公司带来巨大商机,有越来越多的跨国集团、金融机构开始进入中国飞机租赁领域。

  据介绍,中国飞机租赁市场近9成被外资租赁公司垄断。GE、ARC及ACG等国际巨头,将中国市场瓜分殆尽。GE曾有一个统计数据,GE约有100多架飞机租赁给了中国。目前,中国民航飞机总数达到863架,其中60%至80%是采用租赁方式通过国外租赁企业引进,总租金约为300亿美元。

  对于垄断的隐忧,南航股份财务部资产管理处高级经理诸葛建华表示,外资对中国飞机租赁市场的垄断直接增加了航空公司引进飞机的成本。从国外租赁公司租赁飞机,要交纳10%的预提所得税,航空公司承担的预提所得税负担过重,这将增加公司的成本;而国外租赁公司对国内航空公司及国情并不了解,对航空公司风险评估过低,租金相应要贵。

  有关专家表示,外资垄断中国飞机租赁市场,使我国失去了平衡贸易逆差的主导权,也会带来一定的汇价和利率风险。由于我国的税率和汇率政策,国外飞机专业的租赁公司还没有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只在境外开展业务,出租人、购买人都在国外,国内航空公司从中租凭飞机并非属于商品进口,而是服务贸易进口,这不利于我国平衡贸易的逆差。国内航空公司是用人民币来租赁飞机,而外资租凭公司以外汇结算,这样会增加汇价和利率的风险。

  金融机构欲破垄断坚冰面对巨大的飞机租赁市场,国内公司涉足这一领域的积极举动已使飞机租赁市场的垄断坚冰悄然融化。

  据称,中航技租赁的股东是中航技公司,中航技公司及其股东核心业务为飞机制造和飞机销售,客观上对厂商租赁有内在需求,中航技租赁希望凭借其本土优势从外资分得一杯羹。

  在不久前结束的珠海航展中,西部金融租赁公司与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一笔签下15架直-9系列直升机意向购买合同和15架运-12系列飞机意向购销合同。

  其实,最早分食中国飞机租赁市场第一杯羹的国内企业在深圳。2000年11月8日,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开展飞机租赁业务的公司。在国外飞机租赁公司垄断中国飞机租赁业务长达20多年之后,深圳金融租赁公司不仅开始打破这一垄断,而且还将触角伸向了海外市场。

  近日,中国银行对外宣布,该行以9.65亿美元现金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的100%已发行股本。

  业内人士表示,中行是国内银行中与飞机租赁业务走得最近的银行,是国内最早参与融资租赁业务的银行,主要为飞机融资租赁担保。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民航业通过租赁融资方式引进飞机的担保任务均由中行承担,目前已向内地的航空企业贷款超过700亿元人民币,包括100架飞机贷款及200架租机信用保证。

  据称,相对飞机租赁业务是航空业中唯一高回报的领域而言,飞机租赁担保的手续费较低,而且风险大。

  随着对外担保额的增加,使得中行已不愿再继续承接为国外飞机租赁出具保函的业务。这类业务已被认为是“风险大而收益低”。对外出具担保函的手续费,只有担保金额的1‰左右。

  2003年,中行开始尝试和国内租赁公司联合,突破外资航空租赁对市场的垄断:中行与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联手,为海南航空提供航空租赁服务。在这次合作中,中行不再扮演担保者的角色,而是通过贷款给深圳金融租赁获得利息收入,并享有飞机的抵押权。

  在不断试水飞机租赁业务之后,2006年底,中行迎来了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的政策支持。当时出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修改稿)》明文规定,允许商业银行进入金融租赁公司。而此前,商业银行进入金融租赁还属禁区。

  在分析师们看来,作为中国第一家控股航空租赁公司的商业银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是中行开拓非银行金融业务、扩大非利息收入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全年业务收入达2.51亿美元,这些收入如果计入中行的非利息收入,将占中行非利息收入的8.5%左右。

  中国租赁业瓶颈多多据称,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至今已20多年,但仍面临着发展速度缓慢、规模弱小等尴尬,在日前结束的“第四届中国租赁业论坛”上,与会的政府官员和专家认为,应当完善现行的税收、会计准则等政策,鼓励银行进军融资租赁业,加强监管,规范租赁交易行为,以推动融资租赁业发展。

  在飞机租赁市场上,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通过租赁方式引进第一架B747SP飞机,虽然目前飞机租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国内现有的100多家融资租赁公司中,做飞机租赁业务的企业只有五六家,而中国飞机租赁市场近九成是被外资租赁公司垄断。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飞机租赁业之所以出现上述尴尬,与技术的匮乏、税收政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据称,国内专业融资租赁机构的融资技术匮乏,导致航空公司在国内融资比较困难。据介绍,国际上从事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的都是专业机构,在降低融资成本和规避财务、外汇风险方面很成熟,而我国在融资租赁技术上还处于空白。

  中国目前开展飞机租赁业务遭遇的尴尬,还有税收方面的政策不配套的原因。据了解,国内飞机租赁公司从国外进口飞机开展租赁业务,按照现在的税收政策增值税是17%,租赁的营业税的税基是租金的5%,投资抵免所得税方面并没有优惠到飞机租赁领域。

  而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的飞机租赁发达市场,都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美国的投资减税,相当于获得飞机购买价格10%的减税扣减;在日本,出租人还可享受延迟纳税的好处。此外,国际融资租赁一般为政府信贷,有的甚至有政府贴息。

  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对本币和境外资金的融资租赁业务、境内不同机构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实行统一税种、统一税率、统一税基。即按租金收入扣除购置成本(含利息支出)后的租赁收益的5%交纳营业税即可。而对飞机法定折旧年限内或租赁期限内的同一物件的法定维修或更换免征进口增值税或降低增值税率。

  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的一位官员透露,银监会鼓励银行支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并正在研究制定境内金融机构投资控股融资租赁企业的管理办法。业内专家认为,在此背景下,推进银租合作已是大势所趋,并且会实现双赢效果。国内银行可以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改善信贷结构和资产流动性;融资租赁业也拓宽了资金来源,更有利于成为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工具。

  目前,商务部正在继续落实扶持政策,扩大内资企业开展租赁试点工作的范围;推进租赁业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筹建租赁业一级协会等,融资租赁业有望得到较快发展。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7-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