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第十届挖掘机年会看
中国挖掘机市场

 

摘自《中国机械网》 2006年10月27日

    如果用大小年来形容中国工程建设机械行业的话,2006年无疑是一个大年。机会来的似乎有些突然,以至于很多企业由于准备不足而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具体表现在面对突然出现的市场需求,一部分机种无货可供,挖掘机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如此,这并没有影响挖掘机继2003年后又一轮销售高潮的出现。截至2006年7月,挖掘机累计销售达到30073台。同比增长最快的成都神钢更是高达80%以上,尽管其建设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文彪先生十分谦虚地说是基数小,但是这个增长速度已足以让人们感到惊叹。于是,2006年9月11-1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分会第十届年会上,我们看到了一张张愉悦的脸。历届的挖掘机年会都是人气很旺的,本届更是人气十足,参会人数近300人。除各大主要生产厂商全部到齐外,还受到了零部件供应商及代理商的追捧。

  对于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在随机采访的参会人中,无论是主机厂,还是代理商,都认为此轮行情是市场正常的需求,既不是2004年、2005年的压抑放量,也不是市场的提前透支。人们普遍认为出现此轮行情的主要原因是“十一五”规划元年,很多项目不是像以往的五年计划那样第一年处于立项、审批预热阶段,而是一进入“十一五”就开工,这也和各地方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将水利、交通等投资项目列为重点相吻合。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好的态势将会持续下去,2007年对于挖掘机行业来说仍然是个好年头。

  2006年挖掘机行业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内资企业生产的挖掘机占有率从10年前的5%,增长到22%,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柳工集团到2006年8月底已经销售挖掘机800台,而且是20~23吨级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主力机型,年底更有望达到1000台。在这个外资企业已经培育了10年的成熟市场中,能够取得如此业绩,我们应该为柳工喝彩。以玉柴、湖南山河智能为代表的内资小挖制造商,在小挖上也有不俗的业绩。但这并不代表内资挖掘机制造商没有问题,相反,尽管很多内资企业很早以前就进入或者准备进入挖掘机制造行列,但是真正投入精力去做,大部分企业是近两三年的事情,所以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从而行业中的问题就比较多,所以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内资组的气氛十分热烈,人们就各方面的问题发表了看法,尖锐、务实,值得借鉴。

  事实上,中国的挖掘机市场之所以能够健康地成长,而没有陷入低价格、低品质的恶性竞争中,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现代、大宇、神钢等国际著名企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企业不但带来了性能先进的挖掘机制造技术,还将成熟的代理制引进中国,培育了中国第一代优秀的代理商,使中国的挖掘机市场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些企业根据在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在中国挖掘机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比如,2004年卡特彼勒首次将融资租赁概念引入中国工程建设机械行业,目前卡特的融资租赁业务给予其代理商很大的支持,已经占到各代理商业务的80%左右。也是在2004年,小松推出了以旧换新业务。经历了10年发展的外资企业并没有内资企业那么多的问题,因此此组讨论的问题集中在2个方面: 一是二手机问题。经营进口二手机具有较丰厚的利润已经是业内人所共知的事情,经过10年的发展,各制造商在中国也都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二手机,并且这些制造商在国外都有成功经营二手机业务的经验,但目前中国二手机业务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没有拿到经营进口二手机资质的想得到资质,而得到资质的业务开展也并不顺利,这也是代理商们热衷于挖掘机年会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已经有40家企业取得了经营进口二手机业务的资质,但业务开展的似乎都不顺利,货源问题、增值税问题以及相关手续问题,并不是拿到资质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市场不断的完善。外资企业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产品质量保证问题。

  尽管如此,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挖掘机行业都是中国工程建设机械行业中最令人期待的。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