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慧聪网》 2006年04月25日
从2005年开始,医疗服务及收费水平突然成为亿万国民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哈尔滨第二医院的“550万天价医疗费”事件,引发一片哗然,而不久后深圳某医院的百万医疗费事件,更让很多人对“高昂医疗费”心有余悸。似乎一夜之间,全社会都在呼吁,医疗收费应该降下来。
然而相对于对医疗收费的关注热切度,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如何保障,却被人遗忘在了脑后。理性来看,落后、低水平的医疗服务,其负面意义更难估计。尤其是当社会用近乎“偏激”、“警惕”的态度来看待医院时,极可能出现“矫枉过正”的结果。比如说,面对复杂度、危险度高的疑难病症,医生采取药品及设备成本较高的治疗方案时,必然会带来综合费用的增加,而人们就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相反,如果医院只追求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一味得压低价格、降成本,最终可能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医疗低质化倾向应警惕
媒体曾报道这样一件事:在粤西某市,一家卫生院曾接收了一名头破血流的患者。由于受医疗条件所限,没有做全面的检查,只做了伤口清洗及缝合包扎等简单治疗。第二天,患者自认为没事,要求回家,卫生院一结算,两天住院加治疗费只花了15元,非常便宜。但是出院几天后,患者死亡了,原因是颅内有一个巨大血肿。专家表示,如果这名患者当时能做CT、MR,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再在每天收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ICU(重症监护室)里观察一周,可能会保住性命。
也许上面的只是一个特殊病例,但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容轻视。如果我们只把注意力放在降低医疗服务收费,却忽略了人们原本对恢复健康的需求,显然是舍本逐末。广东省卫生厅规财处曾对省内4个经济水平不同的城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选择就医地点时,老百姓首先考虑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其次是交通是否方便和费用问题。
卫生部在呼吁建立平价医院的时候,也不止一次强调,“首先是低价不低质,不能说平价医院的价钱下来了,医疗水平也跟着下来。”另外,卫生部还特别指出,平价医院、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不能采用大医院淘汰下来的设备。
平价、济困、社区等基层医院的收费比较低廉,但其肩负维护群众健康的职能,却非常关键。因为这些医院面向的都是基层群众,有相当一部分是中低收入、特困人群和农民。在他们中,“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非常普遍,往往小病拖成大病、甚至病危的时候才去就医,结果可能是原本容易治疗的,变得难度很大,最终给原本就不富裕的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甚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首当其冲,如果靠简陋的医疗设备,很难解决根本问题。
对此,新疆第一济困医院的王杰院长深有体会,他表示,在过去,济困医院很多设备都没有,稍微大一点的外科手术都得转出去,济困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不仅是基层医院,二级以上的中等及大型医院,也面临一方面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治好病,同时又降低医疗收费的矛盾。作为当地著名的三甲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严祥表示,现在国有医院院长不好当,要扮演“两面人”。一方面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为老百姓提供价廉物美的可及性服务,要强调“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站在医院的角度,在政府投入不到位的情况下,也要确保经济收益。
严祥也特别强调医疗设备的重要性,“因为缺乏资金和设备,带来的是连锁负面反应,病人流失加上人才流失,双重流失让医院招架不住。”
先进社会资金 助医院一臂之力
低质低价的医疗服务,是对患者健康的不负责任。但要强迫医院提供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在目前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医院自身又无法“创收”的情况下,的确也不现实,甚至让医院进入两难的境界。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不同层次的医院量力而行,加强自身从专业技术到运营管理的建设,最终为患者提供适宜价格的最佳医疗解决方案,以降低患者负担。专家认为,发展医疗事业,需要政府、公众、社会共同参与,除政府投入外,先进的社会资金将是医院可灵活借助的重要力量。
对社区、乡镇等基层医院,以及大部分二甲医院来说,医疗设备不齐全是困绕他们的首要问题。据相关统计,目前有70%的乡镇医院连基本的B超、X光、心电图仪等设备都未配齐,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医院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水平,甚至对很多常见病、常规手术都难保证,因此前来就医的病人往往会很少,空床率居高不下。这样不仅是对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也会使得医院缺乏医疗服务收费来源,运营难以持续。
如果医院不能自力更生(不等于自谋创收),一味得对上级财政“等、靠、要”,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在这方面,新疆第一济困医院的做法无疑值得借鉴。据王杰院长介绍,患者期望医院有更优秀的医疗设备,那样就不必因为复杂的检查就要转院而奔波,而政府财政投入毕竟是有限的。不久前,医院与上海的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对医院及患者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后,最终采用先进的融资租赁方式,让医院用极低的首付金,就引进了价值300多万元的西门子双层螺旋CT,基本达到了二甲医院所必需的硬件设施水平,最终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了“低价不低质”的医疗服务,而惠民济困的范围也更广了。
而对二甲及更高级别的医院来说,虽然受到了降低医疗费的压力,但更不能走“低质低价”的路线。因为到这里就医的大部分患者,在病情严重性和紧急性方面,都超过了基层社区医院,因此需要更优质的医疗设备,资金压力。而他们面临的资金压力丝毫不亚于基层医院,曾在武汉市某大医院担任领导职务的全国政协委员肖红表示。“我在医院工作多年,医院的日常开销很大,特别是大医院,如水电、设备维护、保养、更新、医护人员待遇等等。”
如何解决二甲及以上医院的资金缺口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严祥表示,为了解决医院面临的比如人才外流,资金短缺等难题,医院用现代租赁方式,从远东国际引进核磁共振等设备,使医院扩大服务项目,赢得更大市场份额,最大程度减少了医院在添置大型设备上的一次性资金投入,把有限的资金合理地运用到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其他小型仪器的添置上。
严祥认为,融资租赁首期只需付少量的资金,就可以获得所需设备的使用权,而不必等到自筹足够资金再上项目。融资租入医疗设备可以迅速扩充设备资源,缓解基础工程和配套固定资产实际投放成本的负担,扩大医院知名度,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无独有偶,长沙市某医院最终也选择了融资租赁这一先进的资金模式,合作方同样也是远东国际。谈到社会资金是否有逐利性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社会资金应该优先选择灵活自主、非逐利性的资金。远东国际推出的融资租赁模式,与各类贷款、投资合作相比,具有资金来源稳定、审批手续简单、无需担保抵押等优势,同时给院长最大的设备自主选择权,不影响公益性目标。另外远东国际作为国资委评定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以及金融低成本资金的特点,与具有趋利性的社会资金有着本质区别。
融资租赁渐成资金新渠道
提高我国医疗服务的水平,维护人民健康,并不能全靠政府的财力支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协会会长殷大奎表示,即使是发达国家,政府全包医疗的方式也不可取。卫生部部长高强也承认,我国财政收入水平还不高,政府不可能把医疗服务全都包下来。“应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医疗事业,逐步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发展医疗事业的格局。”而发改委也同样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来解决医院资金难题。
目前主流的社会资金包括外国政府优惠贷款、银行贷款、合作方投资及融资租赁等。其中外国政府贷款一是由于审批条件苛刻、审批时间长,加上提供贷款的外国银行往往要指定购买设备的种类和厂商,购买价格也要比市场价高出很多,因此医院很难接受这些条件。而合作方投资也会影响医院的自主决策权利,甚至可能导致趋利性倾向,这不利于医院的公益化目标。
相反,采用医疗设备租赁,医院就可以不必负债运营,有利于保证其社会公益性。另外,“有了枪就可以打仗”,通过医疗设备提高实力之后,医院可以吸引更多的病源,提高医疗服务收入,让全年的财务状况保持盈余,缓解流动资金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医院可以自由使用这部分资金,用于改善病房环境、救济特困、危急患者等用途,实现提升医疗服务和履行社会公益性的双重使命。
一位有过多年医院院长经历的专家表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救治更多患者是医院追求的目标。
当优质医疗资源改变相对稀缺、向大医院集中的状况,形成正金字塔式的结构,使得不同层次的医院能各司其职,并形成竞争局面,相信广大患者的医疗负担,也将会大大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