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经济参考报》
2006年3月24日
本报讯
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困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众矢之的,医疗改革不到位固然是医疗机构趋利性泛滥的诱因之一,但卫生投入不足也迫使医疗机构不得不从病人身上“圈钱”。数据显示,199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投入中,有25%来自政府,到1995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17%。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医院特别是基层、平价医院开始摸索如何在资金短缺前提下,快速引入医疗设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办法。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引进设备的思路浮出水面。
融资租赁源起美国,是一种以租赁物件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兼融资与融物等功能的新型投融资方式。对医院而言,当确定了医疗设备供应商(生产商)及医疗设备,并办妥相关医疗设备引进审批手续,融资租赁公司根据医院要求购进医院选定的医疗设备,交付给医院使用,医院在使用期内分期支付一定金额租金前提下,取得设备的使用权和收益权,租期结束,医院仅需支付较低的设备残值,即可获得设备所有权。融资租赁方式购置医疗设备最大的优点在于,医院只需较少的资金,就可以引进迫切需要的医疗设备。
最近,国家已经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提出了明确思路: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未来医疗资源将遵循“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分配原则,向基层医院倾斜。然而,现实情况是,医疗设备不齐全是困扰社区、平价、济困等基层医院的首要问题。据调查,一方面,目前70%的基层医院B超、X光、心电图仪等设备尚未配齐;另一方面,患者更倾向于到医疗设备齐全完善、技术先进的医院就诊。基层医疗机构遇到发展瓶颈。
业内人士表示,基层医院资金有限,一次性采购大型设备有难度,“边使用、边付租金、最终得设备”的融资租赁模式,为其提供了提升硬件条件的空间。有关专家认为,采用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可以帮助医院去除“趋利性”的经营思路,合理对待医院收支,利于医院调整思路,更加关注医院的社会公益责任。融资租赁租期设置灵活,是分期偿还,在采用融资租赁后,以往占用医院大块资金的设备购置费用多了一种支付形式,医院不用再采取过度医疗、提高收费等极端方式实现“创收”,可以更加科学和理性地对待医院收支。此外,融资租赁也可以满足基层医院短期内更新医疗设备的愿望。
现代租赁理念倡导“所有并不重要,使用创造价值”。虽然融资租赁在国内医疗领域还是引进设备的新型方式,但发展普及速度非常迅猛,据了解,目前采用融资租赁引进医疗设备的医疗机构数目,已有近千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