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一个错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的产业

作者:沙泉

本站首次发布日期:2006年2月24日

    有历史记载证明,租赁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54年前被美国人把租赁稍加修改变,加入金融的内涵,使之成为融资租赁,是现代租赁的开端。这种方式被引进中国也有25年,可到现在融资租赁在中国还是幼稚产业,经过两轮的起伏又回到原点。为什么中国的租赁业会这样?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实践,笔者总结出一个原因就是:这个行业错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租赁是什么?租赁就是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在约定的时间内有偿使用他人资产。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被使用了4000年的方式,因为到外面转一圈 ,加上“融资”二字,回来后就变的神乎其神?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操作还是监管都被复杂化处理,使得想进入这个行业或者使用这种工具的人无从下手,满头雾水,无所适从。

    首先我们看租赁被复杂化的表现

    理论复杂化

    从前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租赁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其理论被复杂化了。主要表现就是把租赁当作“金融产业”来解释现代租赁。租赁和金融同属服务业,金融行业有些业务因为涉及公众存款,危机市场稳定和国家安全,在计划经济年代被纳入管制的范围,改革开放后也是作为严格监管的一个行业。

    租赁业是从“商业”服务进化来的,现被列为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是一种靠纯粹靠服务吃饭的产业。如果服务能力跟不上,是不能进入这个产业的。 现在有许多融资租赁公司没有资金来源就是因为他们的服务不到位,没有得到出资人的认可。此时“金融”的光环到那里去了?

    尽管法律上把租赁分为两种状态,但传统租赁和融资租赁在租赁的意义上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地方就是租金的计算方法。前者是双方按照市场价值商定的,后者是按照银行贷款原理计算的。 就这样计算租金,也没有超过加减乘除,合并同类项的计算,小学留年级的数学水平足以应对。这里没有高科技含量,没有高深的数学模型。只不过在计算过程中比较繁杂,把这个低智商的工作交给计算机做,完全可以满足业务的需求。

    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把租赁说成金融业实在是被复杂化了。因为租赁公司就是一个普通的服务企业,他们提供的是帮助别人使用资金、销售设备的一种服务。公司本身的资金有限,又不允许吸收公众存款,说他是金融业 实在太牵强。正式有些租赁公司缺乏这样的服务意识,所有即使成立了公司也没有办法经营。

    正是把融资租赁围着金融说,把租赁公司当作金融机构管,所以才出现想管都管不了的局面。结果表现为:行政无为、经营无能。老的租赁公司不死,新的租赁公司不生的情况。200多家具备融资租赁资格的企业只有10几家在经营。如此下去租赁行业怎能 有生命力?理论指导都错了,经营管理就更不对了。

    税收复杂化

    我国的税收体制是从计划经济转过来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换过程中,把本来很简单的税收变的非常复杂,加上租赁业又把租赁说的那么神乎,税收政策 和租赁的业务模式、公司的体制、经营资质等多种因素都挂上钩,因此中国的租赁税收政策就变的非常复杂。

    好不容易分清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别,又冒出一个“经营租赁”把人打懵,把本来已经规范的税收政策又打乱了。把本来应该按照融自租赁享受合理政策的经营租赁错划到承受不合理税收政策的传统租赁税收标准。

    租赁需要创新,但真希望我们的理论家们不要在出新花样了,尤其是不要把政府部门的主管人员给搞糊涂。那样真的对行业的发展不利。到现在,又要花费多大的精力和成本说服税务部门按原政策执行。把不需要做的工作又增加其复杂性。

    如果我国的税收体系能真正的成为市场化,税收制度能从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我们的租赁税收政策就会简单的多。到那时,不分业务模式,不分所有制,不分经营资质,只要是从事租赁业务的,都按一个合理标准纳税。既合理又简单。

    审批复杂化

    如果真的认识到租赁是一个服务贸易,想干涉的行政部门就不多了。遗憾的是把租赁当作银行业务来审批,一个金融租赁公司的注册资金远比一个农村信用社大10倍,而又不允许租赁公司吸收信托存款(公众存款只有银行能做)。 把一个简单的公司变成一个复杂的金融机构来审批就是复杂化的过程。

    一个从事服务产业的人,却被要求具备银行家的资格才能经营企业真是小才大看了。而有些“银行家”除了从银行圈钱是专家外,其他的事情都是幌子。把租赁说的越高深,把审批看的越稀缺,越容易迷惑出资人,圈钱越容易。

    相反那些不是金融背景的租赁公司,有些紧套“金融产业”的光环不放,最终的结果是赔了母公司,折了租赁业。只有那些以销售为目的,以提供金融服务的手段促进销售的租赁公司才得以持续发展。我们这 里喊“金融”,他们那里做“销售”,谁的说法正确?谁的经营持久?历史也已经给出结论。

    传统租赁就是简单的服务,在监管上没有动作,引发了一些金融问题(出租人卷逃会费和抵押款)。只不过涉及的金额和操作面不大,因此没有受到重视。融资租赁非常重视审批,可审批后的租赁公司有几家的业绩是辉煌的呢? 融资租赁机构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不到10%,难道还能说明需要准入制度是错误的和不必要的?

    租赁业的准入真需要审批吗?真是不 经过审批的企业就危害金融体系?有审批租赁公司就能经营的好?这种说法成立吗?历史和现状都告诉我们结论是否定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融资租赁业为什么不能取消审批制度。

    监管复杂

    把境内的资金套牢主要是人民银行审批和监管的租赁公司(现由银监会监管),把境外资金套牢的主要是外经贸部审批和监管的租赁公司(现由商务部监管)。一是说明监管太复杂,二是说明复杂的监管是无效的。

    从金融机构的租赁公司来看,明明是借款单位却当作放款单位监管,监管部门尽管左堵右塞,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发现:出问题表现是在租赁公司,可本质上还是对银行的监管不利。如果银行不是严格地对租赁公司的融资目的进行审查,不对租赁公司的经营能力进行分析,不是有些人明知道有问题却隐藏了这些问题 给租赁公司放款,租赁公司能圈到钱吗?

    租赁行业不是不需要监管,但我们的监管在很多地方脱离了市场规律的监管,因此是无效监管。(比如:金融租赁公司共批16家,关闭了4家,重组了10家,有两家已经重组了6年,还在重组中。已被重组的10家企业又有6家被停业。现场和非现场检查都有,监管指标也不能说不复杂,但还是问题不断75%已经不行了。这样的监管还需要吗?

    因有“金融监管”的标牌的租赁公司更容易迷惑出资人。没有严格监管的租赁公司因为和一般企业没有差别,出资人在给钱的时候更加小心,因此反而没有事情,就算出事也是责任自负。有严格监管的这些企业目前出现的问题将怎样处理,是否按照国家赔偿法承担监管不利的责任?已经成为监管部门新的课题。

    操作复杂化

    现代租赁属于知识经济,需要一些知识含量。由于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租赁的事务不复杂,但很多地方却是很烦琐。有规律,但人为要处理的事情太多。租赁公司 一开始就把当作放款业务来谈,一切就会麻烦了。要按照银行的标准审查企业,但租赁的标准又和贷款不一样。贷款的信用问题不能解决,把租赁当贷款做同样解决不了问题。

    融资租赁之所以在国外非常发达,就是因为它的操作模式解决了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如果你听到租赁公司在抱怨承租企业的信用问题,一定是租赁公司本身出现问题。如果一开始就按照租赁的标准洽谈,省去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只要承租人的还款能力超过应付租金,就可以继续操作。

    做租赁谈利率,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租赁的利率是根据设备的采购金额、承租人的还款能力和需要的时间反推出来的。可有几家租赁公司是这样做的呢?不考虑条件、不考虑环境,但就贷款谈租赁, 一谈到具体问题有要反复争论,不复杂才怪呢。

    为什么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复杂

    任何事情都是有他的条件和动因的。现在租赁起源于上实际80年代初,正式我国百废待兴的年代。国家需要设备、需要资金、需要先进技术和管理、需要改革开放的措施。国外企业也需要消化多余的设备、资金和打入中国的金融领域。因此把现代租赁当作变相贷款也是可以理解的。

    正因为金融概念带来复杂的操作、复杂的管理和复杂的监管,所以限制了行业发展的生命力,沉重的历史包袱也拖了租赁业发展的后腿。严格审批甚至是不批新公司但又不明说不批原因 ,无形中增加了多少无效的经营成本和复杂程度。

    如今我国也面临这资金充裕、设备过剩与投资资金不足、企业发展需求旺盛的矛盾。融资租赁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特效药。如果还是把租赁做的那么复杂、那么累,谁还愿意介入这个行业呢? 科学的事情总是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愚民的事情总是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现代租赁是一门科学,要用科学的态度来诠释租赁。

    我们必须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不标准的事情规范化,使租赁变的轻松易操作,这才是租赁发展的未来。否则把租赁说的在好,谁都运作不了,又有什么用呢?25年已经白白过去了,一代人已经被糟蹋了,下一代还会这样无知吗?

    对于出租人来说租赁应该是“轻松回收,轻松处置”的产业。对于承租人来说,应该达到“轻松选择,轻松使用”的工具。什么时候融资租赁变的简单了,普及的日子就不远了。   

《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