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汽车市场将何去何从?

 

摘自《国际商报》2006年2月8日

  应该说,2001年是中国的家轿元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汽车价格的放开,当年的中国汽车产销量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时至今日,五年弹指一挥间,中国汽车已然经历了从躁动到平稳,从狂热到淡定,从无章法到趋向理性的过程。
  过去的五年间,汽车厂家使出浑身解术拼价格、拼营销、拼服务,在摩拳擦掌的过程中找寻自己的立足点;五年了,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学会了比价格、比性能、比服务,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加速了汽车制造者和汽车行业的进步。
  2004年,政府出台了《汽车产业政策》、《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制度》、《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汽车贸易政策(征求意见稿)》等系列规章制度,对汽车行业进行规范,中国的汽车市场日趋规整化。
  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产销快速回升,全年轿车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95.84万辆,同比增长了26.9%,而另一方面,全行业的整车利润继续下降38.4%,更甚者销售利润率由2003年的9.11%急剧下降至2005年的4%,已经低于整个制造业4.46%的平均水平。自此,中国汽车业正式进入平稳发展的轨道。
  2006年伊始,随着几款新车的登场,车市上空开始弥漫淡淡的火药的味道,今年的车市会是什么样子?权威机构、专家和媒体做出了如下预测: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分析预测
  国内车价将很快低于国际水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合湘预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价格会很快降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以下。
  杨合湘说,我国汽车业热度过高,供给有投资泡沫。当前中国整车生产能力约有550万辆。2007年总生产能力1500多万辆。届时,全国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国内汽车供给将进入过剩时代。
  他指出,由于价格下降和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我国汽车产业从“暴利”时代快速进入了“微利”时代;汽车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表现为价格的竞争;一批产品竞争力弱的企业将会从“微利”变为亏损。
  在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的前提下,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竞争将十分激烈,汽车产品特别轿车产品价格会很快降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以下。
  他还预测,国内汽车产业在世界汽车巨头、国有汽车企业集团和民营汽车企业之间将重新进行重组与兼并,中国汽车产业由此将结束“战国百雄”状态,向几个具有竞争优势的汽车巨头集中。
  众说纷纭,从汽车产业发展环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汽车市场的特点、汽车价格走向、汽车厂家及经销商将面临的局面等等,这些分析和预测不可谓不全面,不可谓没有道理,归结起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汽车价格日益接轨国际、汽车市场份额逐渐和全球格局接轨,已经到来的2006年,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接轨之年。
  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究竟会是什么样子?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拭目以待吧。
  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预测
  2006年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分析1.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城乡居民收入将较快增加,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2006年,从国际环境、国内体制政策环境和供给条件看,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特别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等国内需求的中周期增长因素趋势不变,为我国2006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在8.8%左右的较快增长水平。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较快增长,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能力将明显提高。2006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到提高1600元,将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在收入政策上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将提高公职人员收入水平,并将带动城市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挖掘他们发展型消费的潜力。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扩大即期消费。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将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2006年宏观经济的向好以及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将对汽车市场特别是家用轿车主力市场构成强有力的支撑。
  2.国内汽车产业仍处在成长期,增长潜力巨大
  与国外成熟汽车市场比较,我国汽车工业目前仍处于成长期。从1991年到2005年汽车产量和我国GDP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汽车行业处于快速增长中,除1994-1998年的增速低于10%外,其他各年都取得了14%以上的增长幅度,而且从1991年到2005年汽车行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
  从汽车人均普及率看,美国汽车普及率高达每千人900多辆,基本是饱和状态。近三年美国轿车总销量持续负增长,但总量很大,在1700万辆左右。我国每千人拥有汽车8辆,汽车普及率还很低,据调查,中国目前在沿海地区就有2.3亿人左右的现实或潜在的用户群体,而目前这一群体中真正拥有汽车的只有10%。2003年轿车销售增长率达到创记录的75%,2004年、2005年增长趋缓,但长期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十一五”期间汽车市场需求量和保有量仍将会持续增长。
  3.各项行业规范性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
  近几年,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汽车支柱性产业地位的确立,政府明显加快了汽车行业各项规范性政策的研究和制订,特别是2004年6月新《汽车产业政策》颁布实施后,围绕该政策的各项配套政策陆续出台。2005年,几部广受关注的政策如《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汽车贸易政策》、《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和进口车落地完税政策等分别在4月、8月和10月相继正式实施。另外,《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制》等行业技术标准性措施也相继推出。这些政策和措施分别从生产和流通领域对汽车行业做出了规范,有些短期内对市场可能会产生一些冲击,但长远来看,对加强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汽车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产生深远的影响。
  4.油价高涨,短期内难以较快回落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在2004年连续攀高的基础上继续冲高上行。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除了个别月份外,大部分时间里油价均呈现出波动上涨走势。10月份,国际油价一度突破每桶70美元,目前仍在60美元的高位震荡。与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相对应,2005年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连续几次调升,1~8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累计上涨逾30%。
  油价的快速上升加大了用车成本,一定程度抑制了汽车特别是家庭用车的市场需求。从目前的形势看,2005四季度以及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估计仍将保持在高位运行,快速回落的可能性较小。导致原油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是世界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美元走弱。而各方面的预测显示,今后两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在较高速度增长,美元贬值预期依然存在,因此未来油价总体上仍将保持高位水平。加上各种地缘政治以及飓风等不确定因素,预计2006年国际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仍将达到55美元/桶左右。
  2006年汽车产业趋势预测1.车市仍将以平稳增长为主,形势好于2005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汽车需求主要受宏观经济和居民收入、汽车价格、产品可供性、支付方式、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和居民收入作为长期影响因素,近几年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06年这一趋势不会改变。因此,支撑2006年汽车行业发展的长期因素仍将继续存在。产品可供性方面,在当前国内汽车车型产品已相对较为丰富的条件下,其对整体市场的影响作用已越来越弱,从2005年下半年多款中高档新车入市的情况来看,都未能对市场构成太大冲击,过去那种由单一品牌新车上市大幅带动市场需求的历史已不复存在。从支付方式来看,消费信贷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很大,2004年5月份后轿车市场的急剧变冷,与当时宏观调控措施下银行车贷的突然收紧密切相关,但2006年,银行纷纷处在股份制改制的关键时期,期望银行放松车贷希望不大,另外,汽车金融信贷尽管受到国家的鼓励,但政策实施近两年来,由于受到国内信用体系缺乏的局限,业务拓展也相当缓慢,预计2006年形势不会有大的改观。
  价格方面,2006年价格下跌车型将主要集中在中高档轿车市场,其他车型将以稳定为主,汽车总体价格水平将呈现稳中回落走势。从2005年下半年车市表现出的趋势看,随着较多新车型的推出,中高档轿车价格已开始松动,受持续高油价以及消费税改革的影响,2006年这一级别轿车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价格在2005年下半年基础上还将出现约5%~10%左右的下跌。低排量微轿在持续的高油价背景下,2006年仍具有较强的需求支撑,加之经过近几年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目前的价格已基本到位,因此进一步降价的可能性不大。客货等商用车市场已相对较为成熟,2006年价格不会大起大落。总体来看,稳中回落的价格走势将有利于2006年整体车市继续沿着平稳增长的轨道运行。
  2006年,汽车消费环境改善将加快,有望促进汽车市场整体形势强于2005年。首先,中央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高度重视,将加快限制小排量汽车发展政策的取消。其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高投资,2005年上半年,全国用于公路交通建设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1%,占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的6.8%,快速发展的公路交通对汽车市场需求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将在2006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将大大释放农村汽车消费市场,中小型客车和载货车将在农村市场获得广阔空间。另外,《汽车贸易政策》《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等2005年开始公布实施的政策将在2006年逐步落实,消费者权益将得到更为有效及时的保护,有利于增强购车热情。
  综合来看,2006年,如果燃油税改革不出台的话,汽车市场总体需求将继续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增速有望略高于2005年。初步估计,2006年汽车市场总体产销规模将达到640万辆左右,比2005年增长约12%~13%左右,其中,轿车规模预计将在300万辆左右,增速基本与2005年相当,客货等商用车增速有所回升。如果燃油税出台,2006年轿车市场需求增速预计将比2005年有所下降,商用车受影响略小一些。
  2.高油价推动汽车消费向经济型、节能型方向转变
  2005年1~10月国内成品油价格累计上涨逾30%。成品油价格快速上涨的直接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背后深层的原因则是国内石油供求矛盾的日益突出。从2006来看,由于目前油价水平仍不足以抑制国内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势头,未来政策倾向将极有可能支持成品油价格的继续上涨。
  高油价将推动汽车消费和生产向经济型、节能化方向转变。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虽然汽车消费的过快膨胀带来了巨大的石油供应压力,但汽车工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巨大,通过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来实现节能目标不可能是政府政策的最终取向。通过推行多方位的节能政策,从消费结构调整的角度,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是较为合理可行的选择。新的汽车消费税政策有可能于2005年下半年或2006年上半年出台。消费税调整后,对高油耗、大排量的SUV冲击最大,而小排量经济型轿车消费则将受到鼓励。2005年以来排量在1.5升以下、价格在5万~10万元之间的经济型轿车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排名前10名的企业中,以经济型轿车为主的上海华普、吉利豪情、奇瑞汽车、一汽夏利和哈飞汽车等均榜上有名,预计2006年这一势头将延续,并带动汽车生产厂家加强在经济型汽车市场的技术和资金投入。
  3.结构调整大势所趋,产业重组将进入新的阶段
  从世界经验来看,汽车行业是一个寡头垄断行业,目前世界"6+3"汽车大公司年产量总和占全球总产量超过80%,行业平均盈利水平3%~5%,规模效益明显。商务部研究表明,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年产销10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已经不能单独存在,200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局面。反观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结构,分散性、低规模、低水平特点仍较为突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我国十大汽车厂家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83.90%,销量占84.19%,而2005年前三季度,前十大汽车厂家销量占比不增反降到72.97%,这与国家整体的产业政策方向不符,也不利于产业规模效益的提升。2006年,预计这一情况将得到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大型汽车集团在市场份额和效益下降的压力下,将加快产业兼并和重组,国家通过一些政策引导,也将推动行业重组。2005年初,长安集团完成了对江铃集团的重组,目前一汽、上汽、南汽等也相继传出相关意向。总体而言,2006年汽车品牌多元化与竞争格局的加速演变,以及政策的推动,将使汽车产业重组进入新的阶段。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分析预测
  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预计同比增长约1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负责人日前预测,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汽车产销预计可以实现12%的增长,全年汽车产销量将超过640万辆。有关预测表明,2006年国内乘用车的产销增幅仍将高于商用车,增长率大约为17%,继续2005年乘用车带动整体汽车产销发展的趋势。
  有关权威人士认为,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出现以下三大特点:
  1.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市场份额将明显提高。由于国家要求各地3月底前取消对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的种种限制,以及国际油价居高不下,2006年全国16家厂商将推出超过25款小型车,从而带动小排量经济型轿车持续热销,占汽车市场的比重也将明显提高。
  2.自主品牌厂家纷纷发力,市场占有率将明显增长。奇瑞、吉利、华普、哈飞、长安等自主品牌今年将分别推出1至3款新车型,从而推动销量上升,带来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3.今年汽车价格将会继续调整,但调整的重点已经转向高档汽车,中低档汽车的降价空间有限。
  综述媒体的分析预测
  轿车产业将实现产业整合和重新布局
  新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从长远来看,必将促进我国的汽车消费更快更好地发展,但在2006年更多地会抑制轿车消费。《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出台使小排量轿车前景看好。
  我国轿车的需求主体主要有三个:私人用车、集团用车和出租用车,近年来私人用车需求成为轿车需求的主体,这同时决定了其需求的价格敏感特点。
  近四年来轿车的销售量在汽车行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在各档次轿车的消费中经济型/普轿车的比重逐年上升;中高级轿车的比重逐年下降。
  微型轿车的市场占有率稍有下滑,由2004年的19.95%下降到2005年的17.02%;经济型/普通轿车的市场占有率由2004年的21.62%下降到2005年的20.12%;中级轿车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由2004年的37.20%上升到2005年的38.50%;中高级轿车的市场占有率也由2004年的21.22%上升到2005年的21.34%。这种趋势在2006年还继续。
  今年轿车量将达357万辆2005年轿车行业库存55万辆,随着产能超过需求的增长在2006年库存将继续增加。
  根据统计17家轿车企业2005年轿车计划产量和这些企业轿车产量在2004年所占的比例,2006年轿车总产量预计为357.5万辆。2007年轿车产能将达到600万辆。
  根据供需预测到2005年年底至少有55万辆的轿车库存,最大为83万辆的库存,2007年更是供大于求,各大厂商如不调整产销计划,产能过剩的情况在2005~2007年还会加剧。
  2006年中国轿车产业将实现产业整合和重新布局,估计三四年后将完成这一轮产业整合。像中国的家电产业一样,中国轿车业在完成这轮整合后,整个产业将平稳发展,价格和利润率都将保持稳定,这个产业将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展开竞争。轿车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以规模、质量和低成本取得优势,小企业、小品牌没有立足之地。
  来自专家分析预测
  汽车厂家、经销商真正的洗牌刚刚开始
  回首新政连发、新车连出、新潮涌现的2005年中国车市,起伏的博弈更是给2006年的车市留下悬疑。当2006年新年钟声敲响,迎来"十一五"规划元年,也迈进了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五个年头,汽车行业的关税就要减到底,更大的开放度无疑会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更严峻的考验。因此,很多业内人士更愿意认为,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中国汽车市场,2006年很有可能迎来新的转折,一场变脸的大戏正在上演。
  WTO步伐2006年里,WTO这个词汇会更热门。因为中国承诺WTO的保护期已经结束,而WTO驱使汽车价格与国际同步,最后的关税底线将牵动消费者心理预期的神经。
  在新年前举行的搜狐安邦财经论坛上,国家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WTO过渡期结束,实质上的影响不太大。所谓实质就是价格问题,2005年关税是30%,2006年1月1日开始就是28%,降了两个点,到7月1日再降3个点到25%,就降到位了。5个百分点意味着进口车价格最多下降2%,也就是现在30万元钱的车降6000块钱,关税的作用也就这么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关税方面的影响,在WTO中取消国产化限制、不得限制进口部件总成装车、不得规定散件装车的同时,必须引进先进技术等,将使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和国产化政策受到冲击,也为跨国汽车公司迅速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快速引进车型,加强对整车生产的技术控制提供了条件;再有,取消发动机的股比限制,使跨国汽车公司不仅可以封锁发动机的技术,还可控股甚至独资生产;最后,取消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的国内销售、进出口和汽车分销服务、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等,跨国汽车公司可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成熟的经验,加强对服务贸易领域的掌控。
  安邦指出,一旦市场敞开,竞争必然加强。面临的还有自主品牌走出去,国际品牌走进来的问题。
  而随着WTO的临近,中国汽车的进出口方面已经有了明显反应。中国2005年汽车业整体的出口首次出现了顺差,出口总量超过进口。
  安邦认为,中国汽车厂商"走出去",除了要规避市场风险、汇率风险、法律风险之外,一个很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例如,马来西亚近期限制来自中国的车辆进口,这明显跟大马政府原先开放该国汽车工业对外竞争的计划背道而驰。
  政策围市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第一年,国家的各项规划都将全面铺开。在汽车市场上,以拉动内需实施"稳房促车"的消费政策尤为重要。由于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汽车市场特别是私家车市场将会获得很好的发展。
  贾新光也强调,受政策影响商用车今年不会太好,"国家治超政策的放松,对煤矿的严格管理以及国家基础建设的缩减,都对商用车尤其是去年上半年稳步增长的重卡产生很大的影响。"
  "今年的汽车市场将非常微妙,有利因素、不利因素都将被继续扩大",亚市总经理苏晖则认为,2006年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消费者购车的心理在私家车越来越多的时候会加速膨胀,这是有利于市场的因素;而不利的因素则是,一系列汽车相关政策紧围汽车市场,已经颁布的各项政策真正的影响在2006年才刚刚开始。
  近两年,汽车政策颁布频繁,《乘用车燃油消耗限制》、《汽车品牌管理办法》、《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等,很多政策的具体条款都集中到今年才会有实质影响。此外,政策方面最引人关注的《燃油税》和盛传已久的《新车消费税》,在2006年也可能迎来新进展。就在元旦前夕,北京市颁布提前执行国家第三、四阶段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来势突然,令很多厂家猝不及防,在元旦前一天让很多低标准排放的车忍痛离京。
  "汽车厂家、经销商真正的洗牌才刚刚开始。"业内专家指出。从已经过去的2005年底各大汽车厂家的排产计划可以看出,几乎清一色地都在增产,而面对一定容量的市场,挤压的则是一些小型企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经销商队伍也会在日趋艰难的销售和政策环境中重新整合。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6-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