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网站
新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取得关键性进展;随着“十五”计划的完成和“十一五”计划的全面展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快,国民经济总量将迈上新的台阶,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国内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这一时期,随着加入WTO各项承诺的履行和入世过渡期的基本结束,我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的多边体制,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竞争也将更为激烈。面对这样的大背景,进一步完善商品市场体系,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我国商品市场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商品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商品市场快速成长,市场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已经发挥基础性作用。随着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高。到2002年底,96%的消费品、95%的农副产品和88%的生产资料已经放开,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得到初步发挥,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见表1)。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到上世纪末,商品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以商品短缺为主要特征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绝大多数商品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据2003年对600种主要商品市场供求形势进行预测,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87种,占14.5%;供过于求的商品513种,占85.5%;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作为连接产需的商品流通部门,正逐步从传统的末端行业发展为先导性行业,商品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增强。
表1 价格形成形式的比重及其变化 政府定价 % 政府指导价 % 市场调节价 % 2002年 比上年 2002年 比上年 2002年 比上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 -0.1 1.3 0.0 96.1 0.1 农副产品收购总额 2.6 -0.1 2.9 -0.5 94.5 0.6 生产资料销9.7 0.2 3.0
0.1 87.3 -0.3
售总额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2002年度三种价格形式比重测算情况的通报》资料整理。
2、市场的法律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与商品市场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相适应,商品市场的法制化进程加快,相继出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拍卖法》、《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商品市场登记管理办法》、《连锁店经营管理规范》、《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初步形成了依法治市、鼓励竞争、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体系框架,促进了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3、商品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初具规模。形成了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相结合、以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和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和商业网点设施。到2003年底,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42亿元,10年间年均增长13.9%。2003年1-9月底,全国年成交额1亿元以上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达3299个,交易额为14824亿元。其中,各类综合市场1606个,成交额5727亿元;各类专业市场1683个,成交额9073亿元。商品交易市场的专业化经营
特点更加突出,交易方式和手段逐步规范化。随着商品市场的发展,商品流通业1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近十年来,商品流通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平均在8.5%,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6%,上缴的财政收入也逐步增加。商品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4、商品市场的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在近10年时间里,商品市场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发达国家探索了几十年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业态形式几乎全部导入我国商品市场,经营业态不断创新,连锁经营发展迅速。到2001年底,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业实行连锁经营的企业已发展到1124家,门店21784个,实现销售额2139.8亿元,占同期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业销售总额的5.7%。2002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共计1809亿元,比2001年增长66%。现代物流配送方式和相关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40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物流总额的2.1%。一批现代化、信息化的商业设施正在建设和应用,商场店铺设施、条形码的普及、自动销售管理系统(POS)的应用、仓储设施和现代物流配送设施建设都取得了较快发展。中国大
中型零售企业80%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计算机管理,70%以上的连锁
1 商品流通业指批发、零售及餐饮服务业。
企业建立了POS、MIS/ERP管理系统,30%左右的企业已经进入数字化管理系统阶段。
5、商品市场的对外开放取得了重要进展。商业零售业经过十年的引进外资试点,开放程度已经比较高,国外一些著名的大型跨国商业集团已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业态形式和管理技术,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竞争。2002年中外合资零售机构销售额占批发零售贸易销售额的6.1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商品市场发育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市场规则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市场发展所需要的一些法律、法规方面仍存在一些空白。例如,至今规范市场运行秩序的重要法律《反垄断法》尚未出台,流通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配套的实施细则仍然缺乏,使得法律法规出台后缺乏实施的可操作性,降低了法律法规的效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涉及到地方和部门利益时法律的约束力不足,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和市场竞争环境不佳。
2、市场主体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单体分散经营的流通主体所占比重较高。在全国1300多万个流通主体中,单体经营的个体商户在全部流通主体中的比重高达93%。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的传统经营
方式与业态形式大量存在。流通现代化总体水平较低。目前新型业态发展虽快但规模过小,流通领域从设施到管理手段都比较落后,流通现代化总体水平较低且进展缓慢。由于长期投入不足,目前我国流通产业的核心技术、物流和信息设备都远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
3、市场体系缺乏系统、全面的长期规划。例如,在流通设施开发与投资方面,随着流通规模的扩大,大型现代化营业设施、物流配送设施相对缺乏,而在新型城市社区、新建城镇中,以提供便利、多功能服务为主的新型商业服务设施的开发又往往被投资者忽视,由此出现了大型传统流通设施的过度开发和重复建设,而小型、便利性商业流通设施又缺乏资金投入的现象。导致在一些地区的大型商业网点建设结构失衡、比例失调、功能雷同的同时,现代批发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等发展缓慢。
4、商品市场发育不平衡。一方面是区域间市场发育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零售网点多,发展快,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普查资料显示,东部地区零售企业单位数占据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达61.8%,从业人数占59.1%,而中、西部地区零售企业单位数分别占22.6%和15.6%,从业人数为26.5%和14.4%。另一方面是城乡市场发育差别较大。城市市
场发展快,而农村市场发育比较缓慢。
5、市场的区域、部门分割、封锁问题依然存在。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实现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制约作用日益增大,因此,围绕着争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出于地方和部门局部利益的考虑,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惜利用行政的、经济的、乃至技术手段,限制商品自由流通,保护本地市场和企业。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和加剧,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难以形成,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建立。
6、市场中介组织作用未能真正发挥。市场中介组织自身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发挥的作用有限。如缺乏水准较高的、从事市场策划、咨询评估、业务代理的中介组织;一些行业组织由原来的行业主管部门转换而来,仍然带有行政管理的色彩,缺乏为企业服务,维护企业利益的意识,垄断性收费、乱摊派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中介机构,依赖于原有的管理渠道,墨守陈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服务和开展业务,难以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应有作用;四是缺乏自律和规范,提供虚假信息、越权和违规事件时有发生。
7、市场基础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市场基础建设落后于市场
的发展。一方面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使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另一方面商品市场信息化建设滞后,国家缺乏流通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至今没有一套适应市场化流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平台,不能客观、及时反映当前我国流通业的运行状况;同时,流通业技术.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十分薄弱,有些方面虽有国家标准,但没有加以普及和应用,制约了流通现代化的进程。
8、流通效率较低。主要体现在:一是流通速度低,1992-2001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年平均1.44次,而日本1973-1998年25年间制造业年平均流动资本周转速度为7.5~8次。据测算,中国国有商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次数为2.3次。日本的非制造业(包括批发、零售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次数为15~18次。一些跨国连锁公司如沃尔玛、麦德龙等的流动资本周转次数年均可达到20~30次。二是库存率高。社会库存总额占社会商品销售额的比重也反映了流通效率。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1998年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额的1.3%~1.5%,非制造业(含批发、零售业)库存平均只占销售额的1.14%~1.29%。我国1997年社会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总额占销售额的比重为13.68%,2002年限额以上
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占销售额的比重为4.22%。三是物流成本过高。通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可以反映物流的效率。据世界银行测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7%。日本1997年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9.6%,美国2000年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1%。可以看出,在物流效率方面,我国有较大的提高潜力。
二、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的指导原则和目标
(一)规划期内商品市场发展目标的基本背景分析
1、消费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变化将促进商品市场的发展和结构优化
(1)经济的持续增长要求最终消费率的快速增长
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历程可以看出,在相当长的时期中都是投资主导型的增长模式,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高(见表2)。改革以来,这种情况虽有较大改变,但消费需求与国外各种类型的国家相比都是明显偏低的(见表3)。
从两表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虽然各种收入类型国家的消费率都有随着收入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趋势,但绝大多数国家的消费 表2 改革以来我国GDP及最终消费需求的基本情况
年 份 GDP(支出法) 最终消费 最终消费率(%) 1978 3605.6 2239.1 62.1 1981 4901.4 3309.1 67.5 1985
8792.1 5773.0 65.7 1990 18319.5 11365.2 62.0 1995 59404.9 34529.4 58.1 1996
69366.0 41039.5 59.2 1997 76077.2 44768.2 58.8
资料来源: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率都基本保持在70%左右。即使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东亚国家,最终消费率也保持在65%以上。这表明,在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支撑经济增长的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增长都将逐渐降低,而消费需求增长率则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从而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发动机。中国是一个经济处在快速增长期的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从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要求投资率和出口率有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最终消费率过低,不适应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要求。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最终消费的潜力是相当大的。
因此,在规划期内,势必要求消费需求呈逐步加快增长的趋势,争取到2005年最终消费率达59%,到2010年达到60.3%(见表4)。而最终消费的增长将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表3 最终消费率的国际比较 % 年份 国别 类型 1965 1973 1980 1985 1990 1994 低收入国家 1.8 76.7 74.6 76.5
72.0 74.0 中等收入国家 7.3 75.7 74.7 75.7 76.0 73.0 高收入国家 2.6 76.3 77.4 80.0 78.0 东亚国家
7.6 71.6 69.1 69.1 65.0 65.0 南亚国家 7.5 84.7 84.8 81.1 81.0 81.0 中 国 65.4 65.7
62.0 57.8 资料来源:同上。 表4 中国GDP增速与最终消费率增长预测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GDP增速(%) 8.1 8.1 8.1 7.8 7.8 7.8 7.8 7.8 最终消费率(%)58.0 58.5 59.0 59.3 59.6 59.9
60.1 60.3 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 8.07 8.19 8.19 7.85 7.85 7.85 7.83 7.83 资料来源:同上
(2)城市化进程和消费结构升级将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
在规划期内,促进消费增长有两个直接的动因:一是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城乡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二是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这两个因素都将推动消费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
从人口总量增长来看,按照“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十五”期间我国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9‰,2005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3.3亿以内。到2010年,控制在14亿以内。人口的自然增长将对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程度的拉动作用。从人口城乡结构来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将不断增长。200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大约为35%左右。为了支撑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据专家预测,到2010达到45%左右,到2050年,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5%左右,这就意味着城市化率每年平均增加达1%左右,每年约有1000万至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城市人均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城市人口的增长必然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从消费结构升级的动因分析,国外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降至40%左右时,是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关键阶段。其显
著特征是消费需求结构明显升级。首先,消费需求的数量明显增加,规模化的消费成为显著特点。大量新型消费品涌入市场,丰富了消费品市场的供应,迅速扩大了消费品市场规模,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其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结构从传统的满足基本生活消费的温饱型开始向以追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发展为主的小康型转变,围绕住、行和消费者身心发展与健康的消费支出开始成为消费需求的重点。住房、汽车、电子通讯设备、休闲旅游、健康保健等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成为消费热点,在带动消费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3年,中国人均GDP已达1090美元,如果按照联合国的购买力平价标准,实际上还要高于这一水平。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至2003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分别下降到37.1%和45.6%,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分析,在这一收入水平上,消费结构正处在明显的升级阶段,将从以衣食和基本生活消费品为主的温饱型消费结构,向以住、行、用、保健等追求发展的消费结构转换。消费需求的热点将发生明显变化。
从未来5-
10年的趋势来看,消费热点将有如下变化: 一是住房消费将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重点。
从“九五”末期开始,两大因素促进了中国住宅消费的增长,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一般消费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改善居住条件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目标,形成了日益升温的消费热点;另一方面,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加速了住房消费增长的进程,城市中取消福利分房,代之以货币化的分配加速了居民个人购房的增长。1998年以来,城市住宅投资每年以近30%的速度增长,住宅产业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到2002年底,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2.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5平方米,城市存量住宅成套率73.8%。根据建设部的预测,按照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估算,2003年-2020年间,我国城镇新建住宅竣工面积应当达到140亿平方米左右。
住宅总量需求来源于三个方面:现有城镇居民住房面积增长,年均约需要新建住宅2.8亿平方米;城镇化过程中新进城市人口住房需求,年均约需要新建住宅2.6亿平方米;现有110多亿平方米旧住宅更新改造,按照50年折旧计算,年均约需新建住宅2.2亿平方米。
住房消费的增长将带动建材、装饰、家居、家电等相关领域
消费的增长。例如,1999年,全国家居装饰业的总产值为1200亿元,是1990年的40倍,年均递增45%,大体上每两年翻一番,相当于全国城镇住宅年投资总额的30%。根据预测,建材家居装饰需求在“十五”期间的产值相当于住宅投资总额的一半,即达2000亿到3000亿元左右。而家居装饰具有周期性多次消费的特点。在住宅的使用寿命内,平均5—8年进行一次装饰(有时连同维修和局部改造)的总投入,将不亚于建造住宅的初次投入。因此,未来5-10年内,建材家居装饰市场的增长空间是相当大的。
二是汽车消费增长空间巨大。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汽车消费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据对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20个国家长达70年的长期考察,呈现出汽车拥有率随着人均收入水平上升而上升的普遍趋势。其基本的特点和规律是:利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以购买力平价(PPP)和不变价格美元衡量各国人均GDP变化的方法,人均GDP在3000~6000美元期间和6000~10000美元期间是汽车拥有率上升最快的两个时期。大多数国家在这两个时期的汽车保有率尤其是轿车普及率都迅速上升。特别是汽车拥有率,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提高的趋势。从一些国家的经验看,汽车保有率的上升主要是由
轿车普及率的上升推动的。
按世界银行口径推算和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的人均GDP在2000年为2719~4261美元(1990年美元),正处在汽车消费的第一个快速上升期,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已经具备了现实基础。但中国的汽车保有率相对较低,中国1997年的汽车保有率只有0.8%,轿车普及率只有0.3%。
而发达国家在同一收入水平时,汽车保有率的低限为1.7%,高限为10.4%;轿车普及率的低限为0.8%,高限为9.1%。由于保有率和普及率偏低,因此,中国汽车消费的增长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到2010年,中国人均GDP以年平均6%的速度增长,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到2010年为6818元;以购买力平价和1990年美元衡量,并考虑人民币对国际美元的购买力平价转换系数的变化,则为4261~6818美元,开始进入汽车消费的第二个快速上升期。根据国际经验,可以预期,从“十五”后期到2010年,中国将进入一个汽车消费量和拥有率迅速上升的时期。中国的汽车数量可达到7167万辆,其中轿车的数量可达到2070万辆。到2025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三是通讯、信息消费进一步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从“九五”后期开始,我国通讯信息消费成为新消费热点,产销均呈快速增长态势(见表5)。
表5 2003年1-8月份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销情况 生产量 销售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累计 增减% 累计 增减% 移动通信手持机 万部 10216 53.9
10039 54.2 彩色电视机 万台 4092 23.3 4226 23.1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 1566 98.4 1547 98.4 显示器 万台
4557 56.7 4457 56.7 激光视盘机 万台 2051 15.6 1960 11.6 彩色显象管 万只 5044 17.1 4939 17.1
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市场发展报告》。
根据预测,到2005年,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0000亿元。彩电的国内市场容量将达3000万台,数字视盘机随大屏幕中分辨率彩电的逐步普及,DVD将发展成为主流产品,到2005年数字视盘机国内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500万台:集电视,计算机,通信为一体的多媒体一体机,机顶盒,数字家庭影院,数码相机等家用数字化,网络化产品也将大量进入家庭。移动交换机2500万部,移动通信手机2000万部。到2005年计算机及外设的市场需求量为:微型机1500万台(其中笔记本电脑占10%),服务器20万套,显示器2000万台,打印机800万台。
到
2005年彩色显像管和彩色显示管国内需求量分别为5000万只和2200万只(其中大屏幕占35%),液晶显示器件国内市场需求额为100亿元。“十五”期间我国软件业将会以高于30%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05年国内市场需求额将达到2200至2500亿元。
四是旅游消费成为消费热点。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至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而我国去年人均GDP已接近1000美元。旅游消费热将进一步带动商业、住宿、餐饮业的增长。
五是保健和健康方面的消费兴起。 人们更加重视保健品和健康类商品的消费,特别是绿色食品备受欢迎。
(3)消费需求增长和结构升级促使商品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国外经验表明,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必然促进商品市场和流通方式的变化,引发流通组织方式和零售业态形式的不断创新。
第一,适应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商业零售业态形式快速变革和创新,先后出现了标准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品牌专卖店、便利店、折扣商店等业态形式。另一方面,零售商业经营组织方式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欧美国家,适应消费结构变化
和大规模消费需求的要求,零售商业经营组织方式由传统的百货业和杂货店的单体店向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转变,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和销售价格,促进了商品流通效率的提高。这一组织形式又和多种业态形式相结合,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迅速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方式,并由此造就了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跨国商业资本集团。例如,住房消费的增长带动了建材家居装饰业的发展,国外一些家居超市连锁店便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形成了如英国的“百安居”、德国的“欧倍德”等国际著名的大型家居超市连锁跨国公司。
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分析,随着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乡居民多元化、多样化及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发展,使得针对不同水平和多样化消费的各种现代流通形式能够得到合理的发展空间。由此,在规划期内,多样化的新型消费品流通形式和业态形式将在中国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其市场份额也将稳步提高,逐步取代一些传统流通方式,成为消费品市场的重要流通渠道(见表6)。
第二,消费升级将带动城市商业中心和商业街区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在不同类型城市出现了一系列能够集聚多样化零售业态和多元化经营主体、具有强大聚客能力和辐射效应的商业中心
和商业街区,如在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国际商业中心区、在大城市不同区域和中等城市的各种商业中心或街区,在大型城市郊区、中小城市以及新兴市镇的各类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等。
这种商业组织方式的核心是,由于集聚了众多业态、业种和经营主体,使得商业中心产生聚合效应的同时,可以通过错位经营、差别化经营来满足不同的消费要求,并通过竞争不断创造新的消费服务方式和经营形式,体现出高度专业化与高度综合化有机结合的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各类商业中心适应消费需求发展的能力,成为国际消费品市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在多种业态连锁经营发展的同时,以不同层次城市为核心、集聚多种经营形式和多元化经营主体的各种类型的商业中心开发与合理发展,也将成为促进消费品市场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提升的主要发展途径。
但是,这类大型商业街区发展的核心在于加强合理地规划和调控,强调因地制宜,商业中心区因盲目发展而失败在国内外都不乏其例。因此,在规划期内,强调城市商业街区的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将引发新型分销方式的发展和创新。消费需求热点的上述变化,必然影响到商品市场的分销方式和市场形式,不仅流通形式和观念将发生巨大变
化,更为重要的是其分销形式的内涵也将得到广泛的延伸。在规划期内,消费热点变化对商品分销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表6 规划期内现代流通方式发展预测 2000
2005 2008 2010 连锁企业销售总额(亿元) 3795 10300 20009 31406 销售额增长(%) 22 24 24.8 店铺数量(万个)
2.14 10 20 30 占批零总额比重(%) 5.8 10 15 20
资料来源:根据李善同等人《未来20年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分析》一文数据整理。
①多样化的分销方式和经营形式将出现和并存。以汽车的流通和分销为例:
一是多层次的汽车销售体系仍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主要方式是汽车制造厂→地区分销中心→代理商→零售商。这是目前汽车销售的主要形式。其分销体系的特点是层次多、销售成本高(人员多、库存多、占用资金多)、信息反馈相对较慢。但厂商可以做到层层控制,且代理商的分布范围广,市场覆盖面大。
二是以生产厂家为主导的连锁专卖店的分销方式:汽车制造厂→专卖店。这种专卖店一般具有集销售、零部件提供和维修等多种服务功能(即3S、4S店)。其特点是减少了分销层次,降低
了部分流通成本,品牌理念对消费者的渗透性强,能充分体现品牌的文化氛围,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一般建店投入成本较高,一个标准化的专卖店一般要投资1000多万元。
三是通过互联网的汽车电子商务分销方式。目前国外不少汽车制造厂商依托于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尝试在网上直销汽车。其特点是,一方面使客户方便地获得更多的信息;可以为客户提供价格咨询、交易服务(可以网上结算)、办理牌照,并通过物流系统将商品直接送到客户手中;另一方面更注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导致汽车生产向规模化的定制生产过渡。汽车电子商务还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由于没有中间商的费用和库存成本,国外估计每辆车可以减少15-20%的售价。
四是汽车交易市场仍将发挥一定的作用。中国汽车交易市场的发育较早,是将众多的汽车经销商聚集在一个有形市场中进行销售。其特点是聚集效应强,方便消费者货比三家,充分选择。但专业服务性相对较弱,市场经营主体良莠不齐,个性化服务能力较差。
②销售和服务市场规模扩大,方式呈现多样化。到2002年底,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已超过2000万辆,每年又以大约400万产销量的速度发展。由此必然带动汽车零部件销售的增长。同时,
汽车消费引发了汽车文化时代的到来,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将带动汽车装饰、美容服务业的发展。专业性的连锁零部件销售店铺和连锁装饰美容服务商店将有一个加速发展的趋势,由此带来汽车零部件销售及服务方式的变化。
以汽车生产厂商为主建设3S或4S店,即集整车销售和信息、维修服务于一体将是中国汽车分销服务的主要趋势之一。但是从国外发展趋势看,汽车的销售和服务正逐步分离。如美国通用公司74%的汽车产品不再由特约经销商提供维修服务,这是因为经销商提供维修服务的费用很高(特别是产品销售量小的情况下),3S或4S店的建设和运行费用也很高,因此加大了顾客的支出。现在的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所需要的维修设备越来越昂贵,对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每个销售商都建立全套的检测维修设施不仅成本高,而且现实中也不必要。
③汽车租赁消费市场将不断扩大。随着汽车产品加速开发和款式、概念、功能的不断创新,汽车更新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汽车价格也将不断变化。这种趋势将引导消费者不断追随新产品的潮流,换车频率加快,最终将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租赁消费。租车不仅方便,可以在任何时间内使用,同时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内更换。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将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2、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方式的实现要求商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在规划期内,我国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经济结构进行全面调整,特别是传统产业部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另一方面,国际上以信息技术、电子和基因工程等先进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从而迫切要求我国产业部门瞄准新的高新科技来调整结构。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在面对巨大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即抓住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全球资源重组的有利时机,有效地利用新经济和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我国商品市场和流通产业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承担着双重任务:
一是作为发挥市场流通和传导功能的行业,商品市场和流通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结构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无论是产业部门生产所需原材料的组织和流通,还是产成品在市场上的最终销售,都离不开市场流通环节的合理组织和高效运行;
另一方面,作为传统产业,商品流通业本身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任,流通现代化的任务也相当繁重。
另一个重要背景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经济资源将加
快在全球范围内重组和配置,国际产业分工的调整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在此背景下,中国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将加大制造业的发展,抢占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中国成为全球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和“世界工厂”将是一个基本的战略选择。
而制造业的发展对商品市场形式和流通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样的背景和任务,在规划期内,不仅要求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资料流通规模的快速增长(见表7),而且对生产资料的分销方式和流通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规划期内,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的重点将是提高流通的集约化程度,缩短流通渠道,改善物流流程,大幅度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生产资料流通向集约化、高效化、低成本的方向转变。由此将带动大宗生产资料的直销(直达供货)、集中的规模化采购和重点发展采用现代化交易方式的批发市场的发展。
表7 划期内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预测 2002 2005 2008 2010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增长(%) 13 11 10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亿元) 71410
103037 140916 170509 比2002年增长(%) 44.28 97.33 138.77 比2002年年均增长(%) 11.06 12.0
11.5
3、提高流通效率,加快流通资本周转是商品市场发展的重要目标
国内外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市场流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仅仅是直接增加了多少就业机会,提供了多少利税,在GDP当中的比重有多大,为经济增长指数“贡献”了几个百分点,而更在于从整体上促进经济循环,加快全社会资本周转和经济运行节奏的状况。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流通已成为制约、影响甚至决定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节奏、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如前所述,流通速度低,效率不高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流通效率主要通过全社会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全社会流通费用率和全社会产品库存率等流通效率评价指标反映出来。这些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整个流通过程的效率变化和整个流通行业的发展进程,进而可以准确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而从这些指标分析看出,我国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流通效率低固然有流通体制和流通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方式导致社会物流成本过高,陈旧落后的流通设施和传统的流通方式是制约流通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①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以美国的物流成本为例。
据测算,美国目前年经济规模为10万亿美元,其物流成本约占GDP的10%。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物流成本在11.4%~11.7%之间,而在二十世纪最后10年,这一比重显著下降到10%左右,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库存费用、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比较近20多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库存费用比重降低是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这一比例由过去接近5%下降到不足4%。其利润的源泉更是集中在这两个方面。
由此可见,降低库存成本、加快物质产品的周转速度是美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突出经验,这起码对我们有三大启示:
第一,降低物流成本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战略措施。美国每年10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如果降低1%的成本,就相当多出1000亿美元的效益。我国现在是1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如果降低1%的物流成本就等于增长了100亿美元的效益。
第二,美国的实践表明,物流成本中减少库存支出是降低物流费用的主要来源。减少库存支出的重要方式是加快资金周转、压缩库存。因此,发展现代物流就是要把目标锁定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水平上面,这是最核心的指标。
第三,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库存支出的重要方式和基本经验是发展现代物流,一方面整合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改善物流流程,降低库存
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通过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为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的解决方案,优化物流流程,使企业、进而使全社会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目前物流成本大体在18-20%左右。由于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基本的物流活动几乎全部集中于企业内部,消耗了大量的物流成本,而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却发展不起来,导致各个企业构成物流的三大成本普遍过高。物流成本过高又影响着流通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而影响着经济的增长速度。
因此,在规划期内,提高流通效率的基本任务是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使一批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成长壮大,加大现代物流设施的投资力度,减少企业库存,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费用。使现代物流服务方式逐步在物流活动各领域得到应用,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使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明显降低,到规划期末,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明显提高(见表8)。
表8 规划期内涉及流通效率的指标预测 2000 2005 2008 2010 物流配送额(亿元) 400 1000 2400 4000
物流配送占批零比重(%) 0.6 1.0 1.7 2.4 商业流动资本周转次数 2.3 5.0 8.0 10.0 物流成本(%) 16.7 15.5 14.0
13.0 流通业基建投资(亿元) 390 电子交易额占批零比重(%) 1.16 3.0 5.0 8.0
②加快流通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高流通效率。我国现有的流通设施,有相当一部分是计划时期留下的,已经陈旧失修,有一些设施也已不符合现代流通方式的要求。以农产品流通设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批发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形市场建设速度较快。然而,能够提高农产品流通质量和效率的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和信息、检测等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影响了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因此,规划期内,加大对流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更新传统的流通设施,提高其运营效率是一项重要任务(见表8)。
③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提高流通效率。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的发展为流通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互联网的出现,已经使得全球经济运行节奏逐步加快,“经济节奏的较量”有可能成为新世纪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突出特点,
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对流通效率的影响最为深刻,
主要表现在电子商务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快捷的信息沟通、缩短交易时间,拉近交易距离,增加单位时间内交易含量的强大技术手段,大大地加快了经济发展的节奏。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潮流中,在互联网支持下的流通,大大地跨出了原有的商品流通范围的限制,成为联结和沟通国内外市场,将全国、甚至全球凝聚为一个大市场的纽带。
因为,商品流通在天然本质上具有网状特征,以互联网为支持的电子商务广泛应用于流通领域,必然会给流通带来大范围、快节奏、高效率的变化。因此,在规划期内,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加快社会资本周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全局的高度,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见表8)。
4、提高商品流通竞争力的重点在于着力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出现新的趋势。一方面,“强强联合”使得大型跨国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国际竞争实际演变为一些跨国巨头企业之间的竞争。
另一方面,大型跨国公司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行跨国投资和竞争的“先遣部队”,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经济资源、贸易份额和资本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有着巨大市场容量和投资潜力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成为跨国公司竞争和争夺的重要地区。在
流通领域,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中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国际上顶尖级的大型跨国商业资本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大型企业集团具备强大的规模、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特别是在中国入世的过渡期即将结束后,开始在中国实施全面的扩张战略。
在这种背景下,21世纪的前10年,中国流通领域的竞争会愈演愈烈。而我国的现状则是缺乏有竞争实力的大型流通集团,散小低的流通企业组织结构和市场集中度不高是突出问题。以零售业为例,我国零售业的零散度高达90%,而欧美国家只有40%左右,日本为50%。从连锁经营所占比重看,我国连锁销售额占全国零售商品总额不到6%,国内连锁业最发达的上海也只有10%,而美国则达到
60%,日本为40%。
据有关部门对全国273家重点大型商场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这273家重点大型商场的商品销售总额为
1293.9亿元,仅相当于沃尔玛的8.13%。市场集中度不高,使得流通企业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商品进货成本高,流通费用高,是促成流通领域的激烈价格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迫切要求我国必须把培育和发展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作为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战略措施,积极发展大型流通集团公司,力争在规划期末培育出5-10家年销售额在500亿元以上的
大型企业。
(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指导思想:以商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为主题,以市场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为目标,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对商品市场提出的客观要求。
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的指导原则是: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三个有利于”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商品市场体系、组织架构、经营方式和管理制度。
2、坚持既体现商品市场自身的发育特点和规律,又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相一致。
3、坚持既体现中国商品市场的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贸易规则。坚持流通现代化的基本方向,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商品市场体系发育的经验,又强调消化、吸收和自我创新。
4、坚持建设全国统一商品市场体系,又兼顾不同地区市场、城乡市场和各类别市场平衡发展的原则;坚持既考虑商品市场体系的全面发展,又突出市场建设重点的原则。
5、坚持发育和完善商品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衔接。坚持商品市场发育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按照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部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相衔接,在商品市场发展中继续推进市场化取向的各项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合理市场布局,培育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和法律规范,着力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力争在规划期内,进一步完善包括工业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特殊商品市场在内的各类商品市场,促进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趋向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市场发育差距逐步缩小、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互融合,初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规划期内商品市场发展的总体指标是:为实现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根据各种变量测算,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比2000年增长1.29倍;全
国批发零售贸易商品销售总额将比2000年增长约140%,年均增长9.72%;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年均增长11.5%,占批发零售销售总额的20%;连锁店铺数量达30万个,比2000年增加近9倍;商业流动资本年周转10次;社会化物流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大幅度提高商品市场流通效率。
到规划期末,商品流通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上升到7-8%,使商品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2、阶段性目标
2003年-2005年:主要任务是,完成“十五”规划中确定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任务,顺利地渡过入世过渡期。
引导和促进国内商品市场的整合,促进内资企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加快企业改制步伐,着力培育内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发展新型流通组织形式和业态形式,提高流通现代化程度;清理、完善商品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加强对市场秩序的整顿;科学合理地编制“十一五”期间商品市场体系的发展规划。
市场建设指标是:到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00年增长53.86%,年均增长8.7%;批发零售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长9.78%;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年均增长11.6%;连锁企业销售
总额比2000年增长22%;连锁店铺比2000年增加近8万个;商业流动资本年周转5次,社会物流成本降至15.5%。
2005年-2008年:主要任务是,根据“十一五”商品市场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求,进一步提高商品市场的现代化程度,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发展现代化流通产业,加快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市场形式和流通方式的步伐,加快全国统一商品市场的形成。重点发展农村市场,培育农村中介流通组织,规范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
力争在此阶段培育出几个大型流通产业集团,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市场建设指标是:到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比2000年增长96.7%,规划期内年均增长9.39%;生产资料销售总额比2002年增长97.33%,年均增长12%;连锁企业销售总额20009亿元,占批零总额的15%,店铺20万个,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达到40家,力争5家流通企业进入世界零售企业50强;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批零比重达5%;社会物流成本降至14%;商业流动资本年周转8次。
2009-2010年:主要任务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任务,初步形成比较合理的商品市场的业种、业态和空间布局结构;大型国有流通企业的改制基本完成;
商品市场的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主体更加成熟,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商品市场的法律体系和市场规则进一步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三、商品市场体系发展与建设重点
(一)消费品市场发展与建设重点
1、加强城市消费品市场发展规划
各地区、城市政府应结合本地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参考国外城市商品市场规划和发展的经验,结合本地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实际,合理制定并实施城市商业发展规划。以增强和完善城市商业功能为核心,对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居住区商业和郊区城镇商业及专业特色商业街区进行合理定位,形成功能明确、分工合理的多层次城市商业体系格局。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设施规划,为投资主体提供明确的市场导向,促进商业网点建设的均衡发展。
2、重点发展以连锁经营为主的市场组织形式
基本确立连锁经营组织形式在零售业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直接融资、兼并重组等途径发展直营连锁,实现连锁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鼓励以商品品牌、商号和管理诀
窍为基础发展特许连锁和自由加盟连锁,吸收和整合分散经营的小型零售主体,提高其组织化程度。按照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要求,引导连锁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重点发展新型零售业态
(1)适度发展大型综合超市
东部地区大中型以上城市,在强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应合理引导国内外市场主体的投资行为,合理布局、适度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使其成为承担大规模商品流通和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消费需求的主力业态之一。
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在新型业态的发展中可加大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引入国内外资金,加快大型综合超市和一般超市的发展,改变新型零售业态普遍不足的状况。
京沪穗等特大型都市应合理规划各种零售业态的总量和布局结构。严格限制已经饱和或趋于饱和的大型综合超市及标准超市的新建项目。政府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大型商业网点设施建设应通过法定听证和审议制度批准。
(2)大力发展专业超市 各类城市都应通过多种途径,引导社会投资投向具有专业特色、定位明确、经营方式多样的专业超市。特别是在特大型都市
和东、中部一些大中型城市,应重点促进家电、食品、建材家居用品等商品大型连锁专业超市的发展,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专业化商品流通渠道。
(3)加快便利店的发展
在全国中等以上的城市,重点推进以特许加盟为组织形式、以国内优势连锁企业为主体、以品牌和管理技术为核心的社区便利店,整合众多小型零售店铺,形成贴近居民生活、发挥综合服务功能、提供便利消费方式的便利店零售网络。适当引入国际著名便利店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借鉴其先进的经营模式与管理技术。
(4)重视发展其它新型业态,控制发展超大型购物中心 重视在全国发展仓储式商场、超市、专卖店、专业店等新型业态形式,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全国各类城市均应加强对超大规模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建设规划,实行限制性发展。对新建项目强化可研程序,并实行法定的地方审议制度和听证制度,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避免过度竞争,特别是避免对中小零售商业形成过度挤压。
4、调整、提升和规范传统零售业态 调整百货业态结构。在大中型以上城市,要适度控制百货店
的数量和规模,避免盲目发展。在特大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提倡和鼓励百货店之间的错位经营和差别化经营。鼓励大型百货企业的跨地区重组与整合,逐步形成以优势百货店品牌为龙头的大型百货业连锁集团,提高组织化与规模化程度;引导中小型百货商场进行经营业态的调整,逐步向专业超市和大型综合超市等方向转变。
提高小型个体私营零售店铺的组织化程度。利用特许加盟和自由连锁等方式引导小型零售企业经营的组织化与规范化。采取措施支持小型零售店铺设施改造和POS系统、信用卡结算设备等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促进小型个体私营零售店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规范发展小商品市场、日用工业品零售交易市场。从加强政府规划、完善资格准入、提高市场监管水平等方面规范城市小商品市场、日用工业品零售交易市场的发展。逐步引导其向专业化商场、主题购物中心和品牌展示中心、综合超市等新型经营业态方向转型,促进传统交易市场的升级和改造。
5、加强城市中心商业区内核心商业街的改造 北京、上海等特大型都市商业街改造的重点,是借鉴国际上大都市商业街发展的经验,形成既能反映国际化都市商业街的时
代品位和文化内涵,又能体现城市风格特色和独有韵味的商业街区。发挥商业街的业态综合、集客能力强、商圈半径大的独特作用。
其他大中城市的商业街应尽量体现城市特色和地方风韵,避免千街一面和风格雷同。
6、加快发展新兴消费品市场
重点培育和发展汽车流通市场。在规范发展传统汽车交易市场的同时,重点发展以品牌产品为主导、以特许经营为核心,集汽车展示、整车销售、配件经销和售后服务与维修为一体的连锁汽车销售服务体系(4S);
整顿汽车零配件及维修服务市场,建立经营主体资格准入制度、汽车配件质量认证监管制度以及其它行业管理规范;培育规范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发展多样化的汽车金融产品,促进汽车信贷消费的快速发展,带动汽车消费的增长,规范发展汽车租赁市场。
加快发展家电、电子信息和通讯产品消费市场。尽快形成以知名品牌为核心、以专业连锁超市为主要经营业态的家电、电子信息和通讯产品销售服务网络;加强市场的规范化管理,重点强化产品的认证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成规范有序的家电、电子信息和通讯产品流通经营网络。
促进现代建材装饰和家居用品消费市场的发展。积极引导建材装饰和家居用品交易市场向主题购物中心和专业连锁超市业态转变,将社会投资引向建材家居超市,逐步使其成为建材家居市场的主力业态。同时,积极培育以经营国内外知名品牌为主的特许专卖店、专业店、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建材装饰和家居用品分销模式。
7、发展新型日用工业消费品批发方式,合理布局批发交易市场
(1)重点发展总经销、总代理等规范的工业消费品批发经营形式;引入物流配送、流通加工、采购服务等多样化的服务功能;发展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采购配送网络、电子商务等多样化的新型商品批发形式。鼓励带有小型批发性质的会员制销售与“现购自运式”连锁超市的发展,逐步替代部分传统摊位制工业品批发交易市场。
(2)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完善批发市场体系布局。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按城市商业发展规划的要求,除少量小商品批发市场外,应尽量将有形的、初级形态的批发交易市场迁至城郊,不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兴建。提高批发市场的档次,完
善其功能,发挥其销地市场的商品批发和集散功能。
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应加强对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的规范,促使其提档升级,完善市场功能,加强市场管理。明确市场主办者的法律地位和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商品标准和建立规范的交易制度,形成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
强化产地城市批发市场的展览展示、商品信息服务、购销代理、物流配送等多种交易服务功能,使其逐步向商品展示订货中心、批发采购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商品配送中心等新型批发市场形式转变。
重点培育和扶持中西部批发市场建设与发展。针对中西部地区市场的资源优势,采取传统业态形式与新兴批发市场形式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一批以集散当地资源性产品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鼓励西部地区批发市场与主要销地市场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联盟,构建东、中西部地区市场之间的互通联动关系,促进中、西部的资源性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
8、以小城镇为依托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
围绕小城镇和新兴市镇的开发建设,加大商业流通设施的开发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商品经营主体和多样化的商品经营形式,特别是要培育服务农村市场、从事工业消费品、农业生
产资料的连锁经营企业,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流通主体向小城镇和新兴城镇延伸经营网络,逐步替代农村传统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贸市场形式,成为农村市场工业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二)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与建设重点
1、发展多样化生产资料批发经营组织形式
鼓励和促进大宗商品的直达供货及招标采购制度。对那些生产环节的集中度、标准化程度均较高,用户比较集中的大宗生产资料(如钢材、煤炭等),鼓励企业采用直达供货的分销制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对大型工程项目所需原材料和设备,加大推行招标采购制的力度;引导和鼓励大型企业建立集中统一的采购中心,逐步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招标采购制度,形成规范有序的采购渠道。
加快发展大型生产资料批发企业。在大宗通用性生产资料流通领域,通过兼并、重组、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等方式改造传统国有物资批发企业,加快发展民营批发企业,培育一批具有综合批发服务功能、能够辐射一定区域乃至全国市场的大型批发企业;在专用性较强、技术比较复杂的生产资料及大型技术装备流通领域,尽快形成厂商主导型销售服务体系。鼓励大型批发企业、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制造企业的采购组织及采购中心向全国性
商业中心城市、具有良好资源条件或商品集散功能的区域商业中心城市集中。
2、规范发展大宗商品的现货批发市场
有条件地发展引入电子交易方式、采取会员制交易制度的商品现货批发市场,主要是服务于标准化程度较高、产地较为集中的大宗生产资料。增强并延伸批发市场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批发市场信息服务功能,积极探索网上交易;加快批发市场物流配送设施建设,拓展批发市场多样化的物流配送服务功能;强化木材、纸张、钢材薄板等类型专业批发市场的流通加工功能,促进商品的流通和使用效率。
3、进一步完善生产资料期货交易市场
完善现有上市品种的交易制度,强化风险防范机制,重点发挥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和调节供求的功能。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积极研究、设计和出台新的上市交易品种,如增加石油等期货品种,制定交易规则。
(三)农产品市场发展与建设重点
1、农产品零售市场 提高连锁超市、食品超市、大型综合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中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力争使其销售份额占全部农产品零售额的三
分之一。加大力度规范和整合城市农产品集贸市场,在大中型城市基本消除露天摊挡式集贸市场。在条件成熟的大中城市,有条件地进行“农改超”试点。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主体(企业+农户)直接向城镇综合超市、食品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等零售终端配送,同时鼓励大型超市、食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企业直接从产地采购,或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以稳定零售终端的农产品货源和质量。
2、农产品批发市场
重点围绕大都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着力培育和完善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中心批发市场以综合性市场为主,逐步推广竞买制、拍卖制、仓单交易等多种现代农产品交易方式,形成连接产需的多品种、广辐射的批发交易形式。根据城市消费结构与规模,围绕中心批发市场规划建设一批粮油、果蔬、水产品、肉类等专业批发市场。
以中心批发市场或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采取直接投资、参股、加盟与建立长期合作协议等多种方式,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的联合,形成农产品集散并最终进入城市零售终端市场的流通网络,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重点围绕产地发展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以乡镇、建制镇等为依托,有重点地兴建服务于当地农产品生产、方便农民交售、
集中交易与集散的产地型批发市场。重视农产品交售的标准化和流通加工、储藏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有选择地建立农产品标准化和冷链物流的示范基地,理顺农产品进入区域批发市场、中心批发市场或直接进入城市零售市场的渠道。
重点扶持中西部产地市场的发展。在信息系统、农产品预冷保鲜设施、加工与配送中心、标准化的包装与储运托盘等物流装备以及检疫检测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的创新。重点发展公司制的市场主体,逐步实行拍卖式、竞价式和对手交易方式相结合,逐步改变目前的摊位制、低层次的交易方式。鼓励实行电子统一结算。加强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使其逐步成为农产品的信息中心、咨询中心和服务中心。
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向上下游延伸。一方面向生产领域延伸,建立市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链,办好各种农副产品批发基地,培育专业化、工厂化生产;另一方面向零售领域延伸,细化加工和配送功能,形成农产品批发市场与零售店或大宗末端消费者之间配送-销售-消费的有机链条。
3、加快重要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 加快推进粮食流通的市场化进程,深化粮价改革和国有粮食
流通企业的改制,把政策性经营和商业性经营的机构、经费和业务分开,国有粮食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实行公平竞争。加强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安全经济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合理确定粮食贮备规模。
4、积极发展农村新型流通合作组织
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资金、物资和产品销售等服务。探索和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农产品行业协会和社会性中介组织,鼓励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专业购销组织的产生、发展和壮大,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在一些地区试办为农民提供包括信用、供销、技术推广等在内的综合性服务合作社。制定并落实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
(四)建立多样化的流通和生活服务市场
1、科学规划和发展会展业
要高度重视会展业在引导消费潮流、培育消费热点、带动消费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会展业促进国内外商品、信息、技术交流的功能。加强对会展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引导,提高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引入先进的办展模式,举办各具特色的综合性和专
业性展会,培育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知名会展品牌。加快培育会展经营主体,提高会展的市场化程度。
2、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
倡导餐饮服务的社会化,一方面要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特点,推进标准化和便利化,提高卫生质量标准,加速快餐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努力挖掘餐饮文化内涵,加速对传统餐饮的继承和创新,提高烹饪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营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水平。在进一步提高高档星级酒店服务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型连锁旅店、家庭旅馆和中小型汽车旅馆。规范发展美容、美发和洗浴业。
3、增强社会化生活服务功能
适应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趋势,加快家务劳动社会化步伐,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增加洗衣、修理、照相等服务网点,加快家政、看护、快递、家庭设备维护、保洁等新型服务业发展。完善健身运动设施,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健身项目,发展健康咨询和保健护理服务。为满足城乡居民快速增长的教育、文化、娱乐等新兴消费需求,大力开拓享受发展型的消费市场,倡导健康的休闲方式,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
4、积极推动拍卖、租赁、典当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加强拍卖行业规划管理,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进一步拓展拍卖领域,促进拍卖企业规范经营、适度竞争,行业内倡导信用经营理念;加强对典当业的宏观调控及市场准入管理,促进典当企业数量和分布的合理化,引导企业在兼顾传统金银饰品等典当业务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房地产、汽车、生产资料、财产权利的新兴典当业务。鼓励发展厂商租赁,扩大租赁业务范围,促进融资性租赁等新型租赁产品创新。推动和引导联合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现代企业制度,规模经营的行业龙头企业。
5、整顿和规范特殊商品市场秩序
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特殊商品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加强政府对拍卖、租赁和典当行业的监管;促进行业协会的自律。
6、积极发展旧货市场,促进物资的循环和利用
以推动扩大新品消费和满足多层次需求为目标,鼓励发展规范经营的二手货流通市场,促进社会闲置资源再利用。整顿废旧物资回收市场,重建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加快商品流通现代化步伐,构建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
1、继续大力推动连锁经营,促进现代化商品流通组织的快速
发展
各级政府要着力消除发展连锁经营的各种障碍,抓紧出台特许经营条例,在税收政策、工商登记等方案为连锁经营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推动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业种拓展,规范发展特许连锁等多样化的连锁经营方式。积极培育和探索其他现代流通组织方式,推动传统商品流通组织的转型和升级
2、积极发展现代商品交易方式和营销方式
结合我国现代商品市场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探索和创新包括电子商务、包括直销在内的无店铺销售、标准仓单交易、信用交易与消费等现代化的新型交易方式,促进商品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发展现代营销方式。根据规划期内我国居民消费的特点,研究采用新型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刺激消费、扩大消费。商业企业要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发挥现代金融在商品流通中的巨大作用,大力推广消费信贷,发展信用消费。制定融资租赁政策,鼓励租赁消费。提高自动售货机的人均拥有率,稳步推进无店铺销售。普及现代支付、结算和交割方式,提高流通效率。
3、加快商品市场信息化步伐 加强流通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改进交易和运营手段,逐步实现采购、营销、物流配送、服务管
理工作全过程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积极推动商品流通过程中条形码技术、时点销售系统、销售信息管理系统、电子订货系统、ERP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普及。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全国及地方的商品市场信息平台及商业基础数据库、健全商业信息采集标准,增强政府的公共信息服务功能,带动领域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
4、着力推动物流体系建设的规划
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整合物流资源。以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大型商品集散地为依托,开发建设若干辐射全国、连接国际市场的物流平台。根据我国产业布局,建设若干服务于区域批发市场和重要产地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大中城市要建立一批服务于城市生活的专业配送中心,形成社会化物流设施体系。针对农产品物流的特殊要求,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配送系统。
5、加快物流社会化进程
引导工商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改造现有的物流流程,促进企业物流的发展。加快发展专业化物流企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导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延伸服务网络,提供多样化的物流增
值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支持大型连锁商业和制造企业的专业配送中心提供社会化物流服务。
6、提高物流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更多地采用国际通行的物流技术标准。加速推进仓储、运输、包装、代码等方面的标准化,提高商品条码及商品流通过程中托盘的使用率,建立共同化的托盘生产、租赁、回收服务系统。工商企业要提高仓储、采购、运输、订单管理等物流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在流程整合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建设。以此为基础,建立社会化的物流信息网络。
引导企业利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建立相对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商品流通领域物流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水平,推广和普及适用性物流技术。
7、推动和构建国家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新型商品储备体系
根据粮食、棉花、食用油、食糖、化肥、农药、石油等重要商品资源与消费情况,进一步加强储备库规划与建设,确立合理储备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分级储备制度,逐步形成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及商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制度。应重点引导经营主体建
立必要的商业储备,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鼓励经营主体投资储备设施。
四、完善商品市场体系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环境
1、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商品市场化进程
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体系,要求经济体制和制度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与商品流通领域相关的改革重点:
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审批制度,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二是促进企业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三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快对粮食、棉花等重要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促进要素的市场化程度,特别是加大力度发展资本市场,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快要素价格的市场化,为商品市场的发展创造必要的体制条件。
2、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
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地方保护,引入公平竞争机制,清理并取消各种阻碍商品在全国范围内顺畅流通的制度规定,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一些带有垄断经营或专营性质的领域,应进一步向国内资本开放市场,形成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获得公
平竞争机会的环境。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推进区域商品市场一体化进程。重点推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三个主要经济区域商品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加强区域商品市场的统一规划与布局调整,从整体上发挥区域内商品市场的作用,使商品市场资源在区域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加强三大经济区域内部的政策协调。推动市场主体之间联合、重组和经营网络的跨地区延伸,构建区域内的商品流通组织体系与网络体系,加快一体化市场的形成步伐。
3、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净化市场环境。开展市场专项整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推动商品市场标准化管理和认证服务,实施必要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商品市场准入认证标准,促进标准化商品的交易与流通;建立市场经营主体资格认证与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强化主体的信用意识和契约意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抓紧制定和修订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防止垄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加快制定并出台《反垄断法》,修改
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促进《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有效实施,为商品市场的发展营造法律环境。制定新的市场准入和商业网点设施建设的管理和调控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市场管理、行业准入、商品质量管理、食用农产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制定全国性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完善商品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宣传,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完善政府对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规划、管理和调控
改革政府对商品市场的管理体制,进一步从“审批经济”转为加强规划、调控和指导。中央政府商品市场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从全国的大局出发,制定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从市场发展方向和大的区域布局上确定市场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研究相关政策,指导和促进商品市场体系的发展。
地方政府的管理重点,是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商品市场发展规划,防止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制定专项子规划,完善城市商业发展的规划体系,并落实规划的具体实施。地方政府还应参照国外通行的做法,通过法定听证制度和重点项目审议制度,对大型商品市场设施的立项和开业进行必要的合法控制。研究制定商品市场中各分类市场和各行业的标准体系。
(三)出台支持商品市场发展的政策体系 中央政府支持商品市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
1、加大国债支持力度,推动流通现代化,促进商品流通企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将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连锁经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等项目列入国债贴息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2、通过相关政策扩大流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如通过股票上市、增资扩股等途径募集社会资金,扩大经营规模。鼓励流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划拨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允许经营规范,经济效益好,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商品流通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直接融资。
3、国家有关部委落实支持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落实连锁企业物流配送车辆的管理政策、直营连锁企业各门店办理专营商品经营许可证的政策、对直营连锁经营企业简化登记注册手续的有关政策等,应取消不合理的政策限制,支持和推动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
4、合理调整商业连锁企业的税收方式。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跨区域的连锁经营企业,应尽快落实统一缴纳增值税、所得税,并由省级财政部门及时制定妥善的财政利益转移的相关办法。
地方政府支持商品流通发展的政策包括:
支持商品流通企业间兼并重组;通过适当的政策体系鼓励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重点是通过相关的税收支持、建立中小流通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信用担保补偿资金,中小企业创业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和手段,构建中小流通企业的资金扶持体系,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对新设立的大型店铺实行听证制度,为中小流通企业保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并设立中小流通企业法律援助体系等。
(四)推进国有流通领域的战略性调整,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推进国有流通领域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竞争性商业经营中有序退出,向商品流通的大型信息化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及国家大型储备设施等重点领域转移。
推进国有大型商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重点是进行产权结构的调整,减少国有产权比例,引入新的、非国有的产权主体,吸收多元投资主体参股,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现代公司体制。
通过引导和促进企业的跨区域兼并、重组,使一些优势企业围绕核心业务加快扩张规模;通过财政贴息、信贷和上市融资等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流通企业以多种形式加强与工
业、农业、科技、金融等产业的联合与协作,组建工贸、农贸、科贸、内外贸结合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培育流通企业集团,应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形成,不搞强制捏合,防止盲目求大。
(五)实施科技兴商战略,加快商品流通的现代化步伐
以信息化促进商品流通现代化,通过多种政策推动商品流通企业吸收引进国际先进商业管理科学,全面改善商业管理,逐步实现商务运作和管理专业化、程序化、标准化。加大商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改造商业设施,重点商业设施和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要尽可能利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建立适应商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激励机制,保护和培养商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制定鼓励商业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和知识更新再教育的措施,促进商业从业人员提高素质。
(六)拓宽商品市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1、加大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提高对商品流通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积极措施,对重要的商业基础设施如重要商品的储备设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社会性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加大政府直
接投入和财政扶持力度。将流通基础设施列入各级政府支持的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2、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对商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适时投入必要的引导资金,按管理权限给予扶持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骨干市场建设。加快重点流通设施、商业街(区)道路等市政设施的改造,改善交通和环境条件。
(七)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的对外开放
在入世过渡期内,坚持规范和有步骤的开放原则,规范各级地方政府的开放审批行为。过渡期后,重点是完善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既坚持扩大开放,又防止对部分市场主体实行超国民待遇。着手研究和制定商品市场全面放开后,我国的相关商品市场准入的管理制度和法律规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国外资金投向我国商品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物流中心的建设,投向中西部商品市场网点建设。
(八)支持行业协会发展,增强其协调、服务和行业自律能力
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与商品市场有关的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发挥其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强
行业协会建设,扩大行业协会的覆盖面,发挥其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特别是注重发挥协会、商会在制订行业发展规划,建立行业信息数据库,加强行业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协助政府立法、维护业内企业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等功能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