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品牌租赁时代的到来

[中国机电企业网] 2005-11-17

贾立才: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筑业改革催生了建设机械的社会化租赁,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改制、剥离更加速了建设机械租赁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实行内部租赁(实际是单机核算、有偿使用),到90年代建设机械租赁被社会普遍认同,各种所有制的租赁企业相继诞生,到本世纪初,建设机械租赁市场基本形成,建设机械租赁行业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随着建设机械租赁企业的增加,以及建设机械租赁经营的多元化,租赁企业间利益空间相对减少,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生存,各种形式的租赁企业挤在一起争夺有限的租赁市场空间,有些企业操起价格的利刃,不惜血本冲入租赁市场。这种以价格战为主要形式的恶性竞争,破坏了市场规则,阻碍着行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可取的。
  为了发展,有些企业在本区域扩大市场的同时,意欲向周边乃至全国租赁市场拓展,但苦于没有合法的“入场券”,指望政府对租赁市场设置“准入”门槛,实施资质管理,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那么,未来租赁企业发展靠什么呢?纵观任何一个国际知名品牌: “可口可乐”风靡全球且数十年不衰,“麦当劳”店在全世界各大城市抬头可见,“海尔”产品短短十几年国内就家喻户晓并逐渐打开国际市场……。事实告诉我们:品牌的打造和传播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建设机械租赁企业也不例外,未来的建设机械租赁将由地域竞争发展为跨地域、乃至全国性的竞争,只有拥有品牌知名度的建设机械租赁企业才能实现跨地区发展,而没有品牌的建设机械租赁企业将会付出高昂的“入场费”,还会面临生死存亡的压力。近几年来,一些租赁企业已意识到这一点,着手打造自己的品牌,并已小有名气。建设机械租赁将进入品牌竞争阶段
  为满足整个建设机械租赁市场规范发展的要求,满足租赁企业在建设机械租赁市场中争创品牌的现实需要,鼓励租赁企业做大、做强,中国建筑业协会机械管理与租赁分会作为建设机械租赁行业协会,明年将继续围绕促进建设机械租赁行业发展,开展“打造租赁品牌”活动,采取市场评价企业能力的办法,推出一批有实力、管理先进、服务到位、市场认可的租赁企业,一方面提高租赁企业创品牌的积极性和社会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为施工总承包和业主挑选合作伙伴起到市场导向作用。

史洪泉: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要想在设备租赁行业里创品牌,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声誉,其实就是首先保证建设机械不出安全事故,其次要保证建设机械正常运行不耽误工期,让使用设备的客户永远放心、踏实。
  北京的建设机械租赁市场由全国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市场最繁荣的牛市跌落到需求量锐减、市场萧条、竞争残酷的熊市,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在这个竞争最残酷的阶段,通过重组洗牌将会形成一些规模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地域性广、具有较强的专业保障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的品牌租赁公司。真正懂得建设机械租赁行业的规律、真正理解租赁行业管理之道、真正献身建设机械行业发展的公司将会在以后五年、十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建设机械租赁行业的中坚力量。建设机械行业租赁市场将步入一个稳定发展的品牌时期。
  对于塔机租赁行业来说,目前仍面临着许多客观的生存环境困难,比如租赁资金拖欠就是难以解决的老生常谈,另外,各地方对塔机租赁业是按照服务业征收5%营业税,而塔机租赁是针对设备进行一种分包性质的施工,它包括各种项目的工程作业,应该按照施工征收3%的营业税。自从监察条例颁布后,明确界定起重设备归口建设部,但没有出台相应的执行法律条文,现在都没有部门承担办理司机的操作许可证的职责,只能沿用老的操作许可证。
袁正:
  设备租赁企业的品牌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企业的基础工作夯实之后,自然打造出来的。作为一家品牌租赁企业,企业不仅应该有坚实的基础和出众的实力,还应该有能力为社会公众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良好、健康的理念。商业社会中有三个层次的人:生意人,左手进、右手出,仅仅为利益而生存;商人,懂得投入和产出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商业原则,明白经商和做人的关联道理;最高层次的是企业家,他们经营的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具有明确的企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建立组织,确立了组织原则并建立了组织结构,运作企业过程中树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真正的“企业”,才会有真正的品牌。
  建设机械租赁发展包含三个阶段:拆借租赁阶段;专业化服务阶段(不仅设备提供价值,管理和服务同样向用户提供价值);资本运营阶段。当今的建设机械租赁正经历着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迈进的过程,在这个时期,租赁企业只有以良好的管理为基础,才能够取得品牌效应,才能够有可能通过融资租赁和企业并购获得飞速发展。
  目前,塔吊租赁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还比较多,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过程虽有所动作,但进展缓慢。比如,广东省规定,具有一级塔吊拆装资质的企业(能够拆装125tm以上的塔吊)需要有15个工程技术人员,而注册资金却仅仅有200万(注册资金200万根本不够赔偿大型塔吊拆装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失,更别说是人身赔偿)。满足这一要求,具有一级拆装资质的企业在广州只有两家(中建三局和中建四局),如果全广州市600多台125tm以上级别的塔吊都包给他们两家安装,每台塔机安装一次,有的塔机要等三年才轮得到。这就造就了塔吊拆装市场的证书时代,有能力实施大塔吊拆装的企业往往没有资质证书,要通过挂靠等非正常手段拆装塔吊。原本没有技术实力作为保证的非正规拆装个人也通过挂靠手段低价格获得拆装项目,这又为塔吊拆装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
  我认为,与其从资质方面进行管理,不如从人员方面加强管理更加有效。资质管理规定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打的是安全的招牌,其实是谋取小集团的利益,其最终结果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方面,我们更应该像先进地区学习。在香港地区,工地塔吊安全是由机械监理师负责监控,机械监理师责任重大,对其职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严重失职,就可能面对牢狱之灾。只有把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愿望才能真正实现。

高颂:
  对于大型设备租赁企业来说,品牌意味着:诚信的报价(没有价格欺诈);标准的服务(全面完整的服务);安全的管理(高标准的安全投入);规范的市场行为(没有不负责任的恶性竞争行为);优良的设备状态;合理和规范的资金回笼流程。市场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企业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涵盖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全过程、全方位,每项管理的先进性才能最终形成企业品牌,品牌的形成会为企业带来融资的信用效应和市场的宣传效应,从而会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就租赁业当前面临的环境而言,可谓问题颇多。譬如:租赁行业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的行业,租赁业的发展对于建立阶梯型社会消费和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国家缺乏相关的租赁法规,没有充分的保护出租人的财产安全的措施,极大的遏制了租赁市场的发展,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租赁行业在工商经营上具有连锁经营的特征和租赁物广泛异地使用的性质,但是,按照目前的工商和税法的要求,设备租赁企业需要在业务开展地申办分公司,这在实际上遏制了租赁事业的发展;
税收上除了金融租赁有专门的税率规定外,对租赁的各行业都是统一按照服务行业税率征收,这对于租赁业中建筑行业的租赁而言税收负担过重。另外,租赁行业也有利用社会资源融通租赁的特征(行业内叫转租赁),在税收上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

柴绍一:
  关于建设机械租赁企业品牌,我公司最直观的概念是,租赁企业需要创出自己的品牌、创出行业的名牌。品牌的树立靠的是良好的服务、充分的技术支持、全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品牌化的管理模式。品牌来自市场、市场也来自品牌。只有创出自己的品牌,才能拓展出更广阔的市场。
  塔吊租赁市场与建筑市场本身的起伏有着直接的联系,以上情况对租赁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目前建筑市场的繁荣的确给塔吊租赁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抓住时机扩大规模,使小企业成为大型租赁企业,既增加了设备量又扩展了市场。但是也应看到,由于本行业的固有特点,企业的发展不仅是设备和资金,更重要的是人,塔机租赁工作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才及技术人才。目前,建筑设计发展的特点越来越趋向于施工难度的加大,塔吊的安装、使用、拆除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然而,从操作人员的角度,目前还不能摆脱农民工的模式,成为技术熟练的工人需要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其次,塔机租赁提供给建设项目的不仅是设备、人员,还有服务、高质量的服务。而服务就包括技术服务,另外租赁企业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效的管理,而这些人员相对而言较少,并且无法不经过转化而直接来自于高校的任何专业。
  除此而外,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建筑市场繁荣的本身。事物的发展是辨证的,花无百日红,繁荣的背后是萧条。北京的奥运、上海的世博会过后,两地的建筑市场会进入相对的低潮期,届时大量的施工设备不甘闲置将会转移进其他省市市场,并且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原因,民用建筑的发展也将势必减缓,公用建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同样会势头减弱。例如江浙两省,目前包括高速公路、桥梁、电厂、水泥厂的建设已接近满足需要,虽然还有港口建设有待发展,然而不久的将来也会趋于饱和。这些将对塔吊租赁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也是业内高层人士在制定自身企业发展策略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目前塔吊租赁市场尚未规范,租赁企业的发展也参差不齐,租赁价格也没有明确的标准,虽然有些企业联合公开报价,但也因影响范围不大未形成行业标准,大多数企业在租赁费用方面还是各自为政,市场较为混乱,例如,同样60吨米塔机,月租赁价在13000~20000元的各个档位都有。
  其次由于人才的缺乏,很多塔机租赁企业没有象样的技术人才,在关键的塔吊基础、附着、顶升、拆装施工中,频繁造成恶性事故。
  此外,服务质量不高也是塔机租赁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塔机租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打响企业服务的品牌、培养优秀人才,都是塔机租赁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行业而言,迫切需要的是一个通用的行业标准,在价格、施工、服务等方面建立类似土建行业的造价信息及施工手册的一个规范性的模式,来约束租赁企业的行为,同时规范塔吊租赁市场。

谈培俊:
  随着建设机械租赁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盟到这个行业中来。很多小型租赁公司盲目地进入到这个领域中来,造成了无序竞争,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建设机械租赁行业利润可观,却无法更深入地了解掌握专业的运作过程,而且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的能力,当然他们也不会去设立安全管理这样的部门,这无疑会增加公司的运作成本。大多做法是把设备托管给朋友,造成产权不明晰,出了事故以后责任不明确。
  例如,对于塔机租赁行业来说,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需要建设部专业承包资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设立了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租赁、维修资质。一些小的租赁公司不具备这些资质,但为了承揽项目,小租赁公司就去挂靠到那些规模大、资质全的大型租赁公司,如果那些被挂靠的公司只收取管理费用,而不加强管理,对建筑施工承包方来说就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大家都想到这个行业来谋求发展,但层次参差不齐,有很多租赁公司不求长远发展,只追求短期效益,设备购买后租赁3、5年,赚到钱之后就把设备转卖掉。作为一个高危险的行业,经营者应该具备社会责任,从法律角度来讲,也应该尽自己的社会义务,但像这些只追求短期效益的企业,他们无法做到对社会承担责任和义务。
在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新兴行业的产生和发展,都要经历无序竞争这一阶段。我们要承认这个行业,正视这个行业发展,但同时不能惧怕无序竞争。我们希望缩短无序竞争的时间,这就需要品牌的力量。中国建筑业协会机械管理与租赁分会在桂林召开的2005年年会上提出了打造建设机械租赁行业品牌的思路,正是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了指导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打造租赁业品牌有利于建设机械制造行业发展。
  “设备管理学”将设备管理分成两大块:一块称为设备的前半生,另一块称为设备的后半生。前半生是由设备制造行业来承担的,后半生是使用单位承担的。设备是一个全体,它不仅靠制造业制造出合格优秀的产品,也需要依靠设备使用单位合理充分地进行设备使用、管理,只有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整体。如果一个租赁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很强,使用经验很丰富,那么它就能把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技术研究。这就需要大型租赁公司,因为小公司没有这么多的人员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大的租赁公司有更多的精力和利益驱动把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尽快地告诉制造商。虽然制造商也会派技术人员到设备用户那里去了解情况,但真正能提出实际问题的并不多,这是因为大型租赁公司并不多。所以租赁业创品牌对制造业也是很有促进意义的。


  把租赁业做专、做强、做出品牌才能取得规模效益。
  建设机械租赁公司是一种高投入的企业,这需要社会细分和社会的广泛合作,这样才构成一个大的规模型产业。越专业化、越细分的产业,成本也越低。像国外一些企业,祖祖辈辈制造一种产品,企业很稳定,产品也做得很专业很精,产品批量大,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外行人很难去抢占他们的市场。批量上去之后,企业的管理成本就低了,也就是说越专业的东西,成本越低,利润就越高,这些对行业形成良性循环具有重要进步意义。所以说专业细分、行业细分、市场细分给租赁业带来了很大好处。
  在建设机械租赁行业形成品牌之后,建筑承包商会寻求品牌租赁企业进行合作,这样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规范,小型租赁企业也会逐渐从低层次的竞争逐渐脱离,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与品牌租赁企业进行整合,从而使整个租赁行业更加专业、运营成本也越低,管理水平、企业规模等也会随之逐渐提高,对社会承担责任才能够成为现实。


     打造建设机械品牌租赁之路

   “五大优势”凝聚“正和”品牌

史洪泉:
  做设备租赁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要有一定规模,才能合理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设备租赁利用率,达到真正的盈利目的,使企业在战略上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建正和确定的战略目标是:做大做强,从数量上达到规模优势,从品种上涵盖施工现场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满足用户和市场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正是在这种战略思路指导下,正和通过分期付款、融资贷款、拆借、按揭等多种方式积极筹集资金,用于购置新设备,扩大企业规模。
  企业光有规模是不够的,维持和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力量最终还要归于区别其他企业的核心差别优势。正和在规模经营中倡导“努力提高专业施工保障能力,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思想,确定了建设五大优势的管理思路,即以建章建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优势,以施工方案为核心的技术优势,以预防维修体系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优势,以塔吊安拆高效优质为核心的塔吊安拆优势,以安全检查、设备验收为核心的安全保障优势。这五大优势使正和修炼了丰厚的内功,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铆足了后劲,也为企业品牌的树立夯实了基础。

  “如果安全工作做不好,其他任何事情都可以不做”。“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改制后的三年里,中建正和不断夯实以“安全服务”为核心的专业保障能力,所有的塔机等设备在一个工地使用完毕后必须回库进行检修,消除安全隐患、故障隐患后,保证设备完好地进入下一个工地使用。公司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和用户回访,对每一台塔机或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垂直度偏差等参数进行复查和校核,确保每一台设备时时处于完好状态。在设备管理体系中,由三位高级工程师为骨干组成的安全设备管理部,对设备的回库检修、设备的安装与验收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安全隐患、故障隐患不消除,设备不验收,除进行整改外,还纳入了综合奖励的考核条款,除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外,还对作业班组按照薪酬考核办法进行连带性处罚。在施工技术方案制定、项目招投标、设备安装、运行和拆除全过程中,各项保证措施严谨有效。公司要求操作司机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责任心、安全高效地为项目做好服务。得到唯一结果是:与正和公司合作过一次的工程项目,都愿意继续合作,用项目经理的话说,用正和公司的设备放心、踏实、不用操心。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为项目提供最强有力的专业施工保障,让使用我们设备的客户永远放心、满意,让“正和”塔机租赁的品牌在行业中得到充分认可。

  控制五个环节,二十个管理点,无论出租时间长短,都是“新设备”
  公司在做好规模扩张、打造“正和”塔机租赁品牌的同时,在设备管理等方面,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实施与创新“预防维修、全员生产维修、设备综合工程学”等科学的设备管理理念,并把这些先进的理念与预检制为特点的“养、用、管、修、租、算”的传统设备管理模式相结合,并塔机租赁的特点,形成了一套包括设备购置与识别、设备安装与验收、设备诊断与维修、设备检查与运行、设备档案与信息等五个环节组成的设备管理体系。此体系包括选型、购置、识别、方案、出库、安装、验收、运行、保养、维修、检查、拆除、回库、诊断、项修、改造、信息、档案、检测、报废等二十个管理点。通过对五个环节、二十个管理点的管理与控制,使公司所有的塔机等设备都处于完好状态,无论出租的设备时间长短,都是“新”设备,既安全高效地满足项目的使用要求,又使设备从选型到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中,经济效益最佳,设备综合效率最佳。

  果敢市场化造就“华兴”品牌

高颂:
  江苏中核华兴建筑机械施工有限公司于2000年8月开始筹备,出发点是将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公司近1.8亿的设备净资产统一管理,形成内外兼营的设备租赁专业公司。经过5个月的市场调研,于2001年1月正式成立了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公司设备租赁分公司,我们首先将公司民用市场的各种机械设备统一集中管理,并且对秦山三期核电的塔机实行了集中管理,但实际运行的情况不太理想,各施工项目抵触情绪很大,内部拖欠严重。原华兴总公司总经理亲自召集的会议达六次,采取了包括财务强行划帐等措施,但是解决不了使用计划随意,设备利用率降低等问题。2002年4月,我们明确提出内部放开、完全市场化的要求。为了不影响生产,总公司特意将全公司各地 分公司经理、生产经理、书记召集起来开了专题会议,约法三章:市场放开后如果因设备问题影响生产,经理书记撤职。随后,我们放弃了大部分内部市场,专心以上海为中心,学习各家租赁公司的长处,坚持不挂靠,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通过市场化的熏陶,锻炼了管理水平。这两年在我们自身的努力下,原来公司内部市场份额又回来了。经验告诉我们,躺在内部保护的摇篮里,公司的管理水平不会提高,这是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这两年尤其是改制后,我们能够更加娴熟的运用和把握市场了。

   围绕设备使用管理,对客户实施“五项承诺”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施工总包单位除了对设备租赁价格关心外,更关心服务的质量和管理。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只要能够做到租赁的施工设备保持安全运转,不发生故障停机或有故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不影响施工,这样租赁公司就一定会受到欢迎!为此,我公司确定了以经营服务为龙头的管理思想,对社会提出了五项承诺:(1)保证设备外观整洁,内在状况完好进入工地;(2)保证在市区范围内出现故障2小时内维修人员赶到现场,8小时内排除故障,否则予以经济赔偿;(3)在确保安装质量的前提下满足客户时间要求;(4)使用单位对不满意的操作工可以无条件提出换人,公司在24小时内换人到位;(5)技术服务多元化。实践“五项承诺”的核心就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确保设备的管、用、养、修全过程的落实,抓住“设备管理是服务的核心,信守承诺是企业的命脉”的经营理念,服务于客户。在上海的一个民建项目中,总包方要求我们配合做好现场的文明施工。为此,我们在塔吊进场前,将只使用了一个工地的新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与保养,确保完好无损的进场安装。三台施工电梯,使用年限较长,我们花了大力气,投入了很大的资金,更换了所有破损腐烂的配电箱和线路,整形做漆,使设备“焕然一新”投入使用。实现了“外观整洁,状况良好”的承诺,得到总包方的首肯。

  建立新型的设备管理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我们原本都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设备管理模式,其主要的特征是设备使用的区域和环境稳定,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长期固定,设备配件的库存充足,在本公司范围内设备实现定期等级维修保养的客观条件充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业普及了项目管理模式,施工设备资源不得不从施工项目分离和流动,而各类操作维修人员的流动甚至远远快于设备的流动,在此情况下,虽然施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如定期维修保养等)不可能改变,但是,实现设备管理基础工作的形式和方法需要更新。
  根据市场的要求和我公司的工作实践,我们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采取新的办法贯穿整个企业设备管理层面,新的办法设定了两条管理线条:一是从操作维修层到区域项目管理层到公司管理层的即时监督管理线条,二是以客户投诉为龙头的自上而下的调查、改进、监控管理线条。
(1)建立让总包方放心的设备管理体系。
  我公司建立的一系列设备专业管理体系主要借鉴外国公司设备管理经验,在制定操作层、项目部和公司三级管理的职责时,摒除重复检查、职能重叠的模式,建立核查体系:操作层职责就是严格按照公司要求做好每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区域项目管理层职责是通过现场操作人员服务考评表、巡检单和故障报修单等手段及时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并全面及时的考核和监管操作层是否依据公司规定作好自身工作,公司管理层则通过汇总和关联性核查、分析现场操作人员服务考评表、巡检单、故障报修单等各类信息,监督区域项目管理层一级的管理人员是否能扎实有效的作好自身的工作,公司一级对工地现场的任何检查只针对区域项目管理层的责任是否到位进行奖惩处理。通过体系运行,实现分级管理,责任明确不重叠、核查手段可操作性强且及时全面,以体系管理好人,从而管理好设备。

(2)建立以客户投诉制度为核心的服务管理考核终端。
  管理流程的执行状况好坏都会在客户那里得到最终验证,为此,我们建立了客户的投诉制度并相应开通了800免费服务热线,公司一名副总经理亲自处理投诉,投诉单分客户投诉内容、被投诉者申辩情况、处理意见、投诉者对处理意见反馈四部分,通过投诉的处理较好的解决了以下问题:
具有足够的力度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问题,避免问题恶化;
  通过顾客投诉的调查处理并及时的和顾客沟通,可以非常及时的发现我们在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通过处理手段的威慑力促进内部管理的到位和改进!
  澄清由于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单位造成的误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经过统计分析,公司收到的客户投诉有60%是有各种责任的,这其中人的问题造成的设备故障投诉占了80%,说明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还是如何对人实施有效管理。
(3)建立及时有效的配件和安全劳动防护用品供货体系。
  我们曾经将设备配件库存是否充足作为设备管理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大亚湾核电站现场价值1400万元的塔吊储备了400万元的配件,可是最长时间停机达15天,而在秦山三期核电站我们尝试了建立有效的配件供货体系的办法,价值1200万元的塔吊仅存12万元的配件却保证了现场没有一台设备停机超过12小时;建立有效的配件供货体系,其意义不仅仅是节约资金,更主要的是确保了设备维修的质量和速度,其需要做的工作由以下几项:
  搞清自有设备的通用配件清单;
  分类建立配件供货商或厂家名录,并确定供货的快捷方式和付款信用保证;
  签定质量保证合同并预先指定品牌;
  建立旧件修复体制并予以严格管理;
  对安全帽、钢丝绳、安全鞋等涉及安全的用品和材料实行严格的供货商评审并按高质量要求指定品牌供货。对使用中的安全用品和材料经常检查,对不符合要求或使用期超期的及时更换。
(4)建立科学完善的设备安拆的安全管理体制。
  公司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了塔吊和施工电梯安拆管理程序,特别强调设备安拆过程的安全控制,我们采取的措施如下:
  公司各区域项目技术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勘察后,填写现场勘察表并编制施工方案,公司规定施工方案的审核由公司总部生产技术部工程师审核,审核的重要依据是现场勘察表提供的现场信息。
制定了塔吊和施工电梯的安拆节点规范,规定每天的工作必须在完成一个节点后才能结束,杜绝安全隐患。
  建立三级现场安全监察机制:安全交底明确作业班组每次作业的专门安全监察员,区域项目按照安拆数量的20%保证抽检,公司生产技术部每季度按照各区域不低于三个安拆现场进行抽检,抽检后对发现的问题和责任人严肃处理,杜绝有章不循的行为。
  坚持每两周召开公司和区域项目的安全生产例会,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按照高标准给现场拆装人员配备经过国家认可的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更换。
  坚持持证上岗并坚决不允许其他安拆队伍挂靠,承接其他单位的设备安拆时首先检查其设备状况后确定是否承接,对设备状况较差的设备除非附带委托我公司维修,否则,坚决不予承接。
  随着公司设备租赁管理区域和规模的日益扩大,为了适应设备管理信息处理的数量和速度的更高要求,并确保制度规范的执行基本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而走样,公司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和无锡恒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成功了设备租赁管理ERP信息系统,该系统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管理信息汇总处理系统,系统功能主要由以下四个模块组成:经营管理、生产技术、远程办公、人力资源。注重信息化管理使公司的管理领先于市场。

         租赁“老总”谈设备

柴绍一: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上海世博会建设项目众多,从公用建筑情况看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会展馆、体育场馆等多为钢结构工程为主的工程,需使用大吨位塔机;从民用项目来看,城市发展本身的需要以及因世博会会展区域的居民动迁使得居民小区类建筑群比比皆是,再加上近年来房地产产业的红火,高层和小高层建筑群在长三角地区城市大面积展开,这些工程较多地用到40~145吨米的塔机施工;从工业建设的角度,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带动的钢厂、水泥厂项目开工频繁,以浙江省为例,为解决电力短缺,2002年以来上马的火电厂项目的总装机容量已达1500万千瓦,这些项目的开工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大吨位塔吊。
  以本公司为例,近年来参与的建设项目中超高层建筑20座、钢厂高炉10座、水泥厂生产线20余条、电厂机组15座、桥梁8座,其中在较为集中的如浙江乌砂山电厂中,本公司共派遣塔吊6台次、江苏润杨大桥项目本公司派遣塔吊8台。

袁正:
  目前,海邻公司的市场策略是以民用建筑领域中小型塔机租赁服务为基础,重点向钢结构、工业安装、桥梁、电力工程等大中型塔机服务领域扩张,有效规避宏观调控导致的经营风险。而在这四个领域,塔吊安装、使用的技术难度更高,对设备吊装能力的要求更大,为此,公司在最近三年的时间内通过融资租赁等形式采购了大量塔机,其中包括两台STT403(400tm)、两台STT293(300tm),主要服务于钢结构工程、电力、桥梁工程。10台中联牌TC5013和TC6013型塔机,服务于普通民用房地产项目,16台广东业豪牌QTZ5513、QTZ6015、QTZ5520和QTZ6516型塔机分别服务于房地产和工业安装项目(钢铁厂、水泥厂等)。
  从回报率来看,中小型塔机(160吨米以下级别)回报率已经趋于社会平均回报率,在加强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仍能盈利,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激烈竞争引起的设备闲置以及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事故。大中型塔机以及特大型塔机投资额高,因此门槛高,租金回报相对较高,但由于大中型塔机主要集中在基本建设和大型火力、水利电站及核电站等设备安装领域,因此市场面也较窄,设备闲置风险高,属于投资高、回报高、风险也高的区域。
  国内塔式起重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整体工艺、质量和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距离也不小。可喜的是,近几年来,一批外资、引进技术和民营塔机生产厂家立足于高品质和高技术含量的塔机生产,极大的提升了国产塔机的国际竞争力,比如抚顺永茂生产的平头式全变频塔机,已整机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张家港波坦公司成功消化波坦技术,产品质量性能已可以和国际先进技术相比;中联重科提供的高品质塔机,价格适中,适合于租赁公司投资租赁使用。当然,国内一些低端市场的用户为了降低成本,也大量使用一些质量性能比较普通的塔机,在施工过程中较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主要集中在这一个区域。

高颂:
  我公司近期主要购买了抚顺永茂、四川建机和无锡塔机厂的各种塔机共计48台,主要的型号是C7022系列(包括ST7027)、QTZ5013、ST5510、STT293等几个品种,起重力矩为60tm、80tm、300tm;购买的方式全额付款和融资租赁各占50%,购买时主要考虑设备的质量及性价比,对生产厂家的售前和售后服务质量非常关注,对厂家和租赁企业的合作态度也是决定性因素。
  我认为以上型号的塔机市场是比较欢迎的,原因在于QTZ5013和ST5510的大臂长,安装高度在120米以上,附墙上自由高度较高,非常适合小高层和高层建筑使用,对一般性的厂房施工因大臂覆盖范围广,也比较适用,C7022是老产品,其最大起重量16吨,大臂长度可以达到70米,对于火电、核电、冶金、水泥等工业项目非常适合。以上产品由于其应用范围广,性能设计比较科学且性价比合理而受到用户欢迎,当然,用户欢迎也就是租赁公司所欢迎的。
  目前,国内的塔机生产厂家正进入改朝换代时期,一些拥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的生产厂家已经使塔机的设计和配置国际化,正如家电行业一样,一些国内企业的产品在性价比上已经是最好的并将在产品质量上会赶超外国,我相信,今后塔机最好的产品将会是中国制造的,今年火爆的塔机出口形式就可以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