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
作者:梁慧星 |
深圳商报 2005年09月24日
昨日在深召开的“构建新型银企关系战略合作高层论坛”透露
银企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本报讯】昨日,由深圳商报、广东省科技产业商会、《银行家》、深圳市同业公会主办的“构建新型银企关系战略合作高层论坛”在深圳召开。记者在论坛上获悉,我国银企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优质大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明显下降,各主力银行已积极行动起来,着力构建新型银企关系,谋求盈利模式变革。
我国金融服务业离全面对外开放仅剩一年多时间,固有的银企合作模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已分别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银行在经营机制发生转变的同时正迅速革新盈利模式。
在昨天的论坛上,与会专家就在此大背景下,如何构建新型银企关系,打造新型盈利模式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工行、建行、中行、招行等金融界专家及200名企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银行目前最缺战略导向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认为,我国目前所处的银企关系正悄悄地发生重大变化,银行在资本短缺时代形成的守株待兔式经营模式已经过时。他认为,在构建新型银企关系方面,银行必须考虑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战略关系,在如何提升客户的价值上下功夫,只有提升了客户价值才能建立稳定的银行客户基础。王松奇认为,目前中国银行最缺乏未来战略导向,拉存款、争抢优质企业的短期行为依旧突出。
企业对银行依赖度下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则指出,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优质企业正在摆脱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据其介绍,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允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债券后,不到4个月时间,全国20多家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债券达500多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企业债券发行总量,平均节约利息成本50%。目前仍有200多家企业提出申请备案,发行规模约300亿元,预计年底总规模可达上千亿元。夏斌认为,这种银企关系的新转变,要求银行必须加快战略转型,不能再靠拉大客户求生存,必须变革盈利模式即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消费信贷和中间业务市场开拓。与此同时,夏斌建议企业充分利用股本融资、租赁、信托、短期融资债券等非银行融资手段,低成本获得资金。
全方位服务成为新方向
与金融专家诊断问题、指明方向不同,到会的银行代表则在如何改革盈利模式、提升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等操作层面发表见解。加强中间业务品种开拓,细分客户市场,着力打造顶级公司的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正在成为银行界努力的新方向。中国建设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资深风险经理赵志宏认为,银行在全面开放和银企关系发生质变的新形势下,仍然具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优势。银行经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信息,整合银行掌握的大量有价值信息,就可为顶级客户打造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方案,包括财务服务、融资服务、日常融资服务等。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张君介绍,国内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目前已发展到400多种,四大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约占银行总盈利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