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租赁迎来发展良机 |
摘自 产经网
随着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的实施和推进,国内工程机械租赁业获得了发展良机。各种不同背景、不同经营方式的租赁公司纷纷成立,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又一新的亮点。
工程机械租赁之所以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是由于它有着充分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工程机械租赁业可以减少企业的投资规模,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现在业主拖欠施工单位资金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低价竞标,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很难扩大再生产,更多的是维持简单再生产。一些工程承包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可以通过融资租赁获得施工机械的使用权,等到工程完工后还清欠款,并取得设备的所有权。
国家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需要高性能的技术装备,而国产设备又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直接购买国外的一些先进设备,会受到进口配额或技术封锁的限制。采用租赁的方式,既可以避开这些限制条件,又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因为租赁不同于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将租赁视作外债。
目前,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格局从卖方主导变为买主主导,销售市场竞争激烈。相当一部分制造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采用“以租代购”或“先租后购”的销售手段,从事租赁服务,这样既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增加了职工的就业机会。
现在租赁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政府部门的协调以及行业协会的管理,当事人、资产评估鉴定、结算、保险、担保业介入,以及租赁机械进入现场以后的责任问题,现场如何管理,现场的安全协议,租赁合同怎么搞都尚不规范。
可喜的是,租赁市场已开始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最近,建设部委托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分会起草了《租赁市场管理办法》。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也对北京300家租赁公司逐家进行了评估,对起重和混凝土设备逐台做了登记。
我国工程机械租赁业必须向更成熟的阶段发展,要做到租赁形式多样化,做到传统租赁和融资租赁并举互补;租赁业的经营主体也要实现多样化,施工企业可以做,制造企业可以做,金融机构也可以加入,要鼓励民营和个体集中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和用户资源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良性的市场竞争往往能催生更简约、更合理的方式和方案,单一模式下的竞争对行业的发展起不到催化作用。
目前,全国资产在3000万元以上的租赁公司仅有百余家,其余大部分为小型企业,尚无归口管理的部门,没有相应的行业准则和市场法规,企业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与国外租赁企业相比差距较大。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整个市场处于“春秋战国”时期。
工程机械租赁行业要尽快形成一个稳定的经营格局,既要有一批有规模、有实力、规范运作的大型公司,担当市场的中流砥柱,起到稳定和推动的作用,同时也要孕育出一批规范灵活运作的中小型租赁公司,对市场起到平衡和补充的作用。从事租赁业的公司都应该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提升自身的运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促进市场环境的好转。
从全球来看,目前美、加、英、日、德等国的工程机械租赁业最为发达。据统计,当前世界工程机械租赁市场的价值约300亿400亿美元。维持和扩大租赁规模是国外工程机械租赁业的主流。如卡特彼勒公司在全球已开放1000个租赁场(站),德国WOLFF公司,在德、英均有大量的租赁部,其收益占全公司年收益的40%。
近年,一些国外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已逐步进入我国市场,如美国的约翰·迪尔公司已开办上海迪尔建设设备租赁公司。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相关专家指出,加强企业间的协作租赁和小型租赁企业的组合,实现租赁资源共享,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同时加大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水平,强化人才、设备、情报管理,降低租赁业成本价格。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机械租赁业快速驶入良性轨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