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租赁业、信托业、保险业协同发展的初步建议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北分公司 冯晓丽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委员会会长 姜仲勤

  在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长金人庆提出:"财政政策取向将做重要调整,生产型增值税将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生产设备投资将准许抵扣销项税。"这一政策变化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扩大内需,有利于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一、 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1、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千载难逢的大好商机。历届奥运会的经验显示,小到一盒磁带、一把椅子,大到工程机械、电视转播站、体育设施、环保设施等与奥运有关的设备,都可以通过租赁方式来解决。奥运商机正是发挥团队作战的大好时机。据专家预测,2008年奥运设备投资在300亿元左右,租赁设备达200亿元。
  2、中国民航通过融资租赁引进"波音"等客机365架,通过经营租赁引进117架。可喜的是现在已经出现境内融资租赁方式采购飞机的新局面。
  3、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年采购额上百亿元,仅大型设备进口一项,每年就达10亿美元。我国急需添置尖端设备,提高医疗水平的医院很多,临床研究急需的新设备添置和资金缺乏的矛盾突出,医院受制于现有资金实力,为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4、我国大型机械设备和更新速度迅速的IT 行业的租赁市场更是方兴未艾,必将成为我国租赁业发展的增长点。
  尽管我国潜在的租赁需求十分旺盛,但租赁业发展也存在制约因素,特别是融资租赁的瓶颈十分突出,主要是租赁机构资金实力薄弱,在贷款资金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境内融资租赁业务难以做大做强。一个比较突出的例证就是我国飞机租赁市场基本被国外同行所垄断。
  寻求稳定的、具有成本优势的资金支持,是当前推动境内租赁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所在和当务之急。

二、保费收入高速增长与资金运用渠道不畅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保险业已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保费收入高达320,96亿元,比上年增长44.11%。据统计:2003年底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达到一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将达到9,000亿元。以中国平安保险为例:平安年净资产将超过150亿元,将产、寿、证、投四个公司的准备金提足后,还有超过70亿元人民币的富裕。
  但另一方面,由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畅,我国保险资产收益水平普遍偏低,利差损这一保险业的风险隐患在不断积聚。如何防范和化解保险风险,理顺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和保险改革攻关的重点和难点。

三、租赁、信托和保险联手开创三方共赢新局面
  从以上分析可知,当前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前景看好,潜力巨大,但缺乏资金支持。而保险资金积聚沉淀的规模巨大,为化解利差损风险,也亟待寻求出路和投资平台。我们认为租赁公司做为资金的需求方,保险公司做为资金供给方,二者不但有必要沟通,而且也有可能找到相互结合的平台。
  集合资金信托是近年来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它是信托公司基于某一投资项目设计出的信托投资产品,通过与投资者签定信托合同来募集资金,并将所集合的资金投向该项目,投资者凭信托合同取得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按规定信托合同不得超过200份。
  我们认为集合资金信托这种产品的特殊功能,为融资租赁与保险资金之间供求关系的沟通和对接提供了可能。我们建议,把融资租赁市场的需求优势、保险公司的资金优势和集合资金信托产品的功能优势结合起来,发挥三者之间的组合优势,推动我国租赁、信托和保险的协同发展,开创三方共赢的新局面。
  经国务院批准,保险资金的一定比例可以投资证券基金,我们认为集合资金信托方式运用保险资金,并投入到融资租赁市场,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应积极向主管部门反映并最终争取得到国务院的批准。
  如是,则我国的租赁业、信托业和保险业必将迎来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