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科为何选择中国 |
摘自《财经》杂志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租赁业陷入低潮的时候,一批以欧美跨国公司或金融机构为背景的合资租赁公司进入中国。纽科是其中之一。
纽科进入中国的时机可以说再糟糕不过。时值1995年,最早进入中国的一批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以日资为主)已深陷债务泥潭,而央行主管下的一批金融租赁公司业务凋零,即将被纳入中国对金融体系的整饬之中。现任中国纽科租赁有限公司总裁陈奕智当时是投资考察团成员,他回忆说,回到美国后,董事会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的租赁业现状如此不理想,为什么要到中国去?
陈的回答很简单:中国的租赁市场很大。支持他的理由是一组数据:美国的固定设备投资中有30%通过租赁来融资,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不足1%。
更直接的原因是客户向纽科发出了信息。纽科最大的客户之一朗讯(lucent)此时已经在中国扎下营盘,要求纽科把它的服务也拓展到中国。和朗讯提出了同样要求的还有很多大公司。陈奕智的中国之行亦由此展开。
在对中国市场的考察中,陈看到最早嗅到商机的日本人败局已定,正在去留之间很难抉择——从1981年进入中国租赁市场以来,20家具有日资背景的中外合资公司累积下来的待偿租金已高达8亿美元。
不过,此时已是1995年,纽科面对的市场与改革开放之初已大相径庭。在政策层面上,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整个国民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培育,业已形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互为补充的格局。更重要的是,大型跨国厂商到中国来推销产品、建立工厂和研发中心渐成潮流。“我们觉得,中国租赁市场几乎就没有被开发,我们的机会来了。”
在成功地说服了董事会之后,1996年,中国纽科在北京正式挂牌,注册资金1500万美元。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是中国经济贸易信息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纽科占股55%,后两者各占25%和20%。
为了避免走上第一批合资租赁公司的老路,纽科的步子迈得非常谨慎。
与大的厂商制造商合作,帮助其以租赁的方式推销产品,兼做财务顾问,是纽科在海外的成功经验。戴尔、爱立信、通用电气、摩托罗拉在纽科的客户名单上都排在前列。纽科的业务代表与这些公司的销售员一起工作,这一方面便于他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客户,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开支。
纽科还在中国市场开发合作伙伴。刚开始很难。“因为中国的厂商不知道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我们必须花费很多的精力解释。”陈说。这些努力逐渐有了回报,联想、联通都已经发展为纽科的重要客户。
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规避风险是最要紧的事。纽科特别注重项目的选择和设计。首先,他们依赖和相信厂商推荐的客户,因为他们与厂商建立了风险共担的机制,“一旦欠租,我们会要求15%~25%的追索权,同时厂商同意对设备进行二手处理”;其次,纽科注重选择好的行业,纽科现有的业务中有20%在通信领域,25%在IT领域,20%是医疗设备租赁,剩下的则集中在建筑、交通、办公设备等领域。在如何判断客户的偿还能力上,纽科最看重的是客户的现金收益,在交易中往往采取存一租三的原则,即在向企业提供租赁设备前要求企业先在租赁公司存1/3的资金。
经过了5年的长足发展后,纽科在中国已拥有了1000多家客户,业务额累计达到3亿美元。纽科(中国)的发展达到了美国总部的标准,股东回报率超过12%,而坏账率低于2%。纽科已经安全地渡过了它在中国的第一段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