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医疗设备租赁金矿

记者:于淑霞 

  如今进入许多单位的大门口,迎接人们的首先是一个体温测试仪,但非典过后,这些体温仪将会被闲置。一家亏损企业的负责人说,他们单位有500多名职工,购买了4台体温仪,说起来4台体温仪不过1.3万元左右,但对于这个亏损企业来说每一分钱都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非典过后,这些体温仪就派不上用场了。其实,如果医疗设备生产厂能开发租赁业务,则是一个双赢的项目。

  自非典疫情出现后,各医疗单位的X光透视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严重告急,许多单位都向租赁公司求救,寻问有无医疗设备的租赁业务。中国租赁业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们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要求租赁医疗设备的电话,但这项呼吁了很长时间的业务至今没有开展起来,当非常事件突发后,租赁业爱莫能助,干着急!而在国外,医疗设备的租赁业务已经开展得相当完善,当突发疫情出现后,为医院提供医疗设备的租赁公司都是首当其冲。

  医疗设备租赁难

  目前在我国,虽然允许开展医疗设备租赁业务,但牵涉到医疗健康的业务,都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均不应与效益挂钩。医疗设备是救死扶伤的工具,生产医疗设备的企业根本不敢以租赁设备的方式赚取利润。但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租赁却有相当的需求,北京某卫生防疫站负责人说:“非典疫情刚出现的时候,几个定点医院急需X光透视仪、呼吸机等设备,但这些设备非常昂贵,有些医院承受不了。而疫情过去以后,可能使用率也不会太高。如果和厂家联系采取租赁的方式是最好不过的了。其实在平时,许多医院也都愿意对一些不常用的医疗设备实行租用。但我们打了许多电话,北京没有一家生产企业有这项业务。虽然在这一次战役中,是政府拨款支持了这次战役。但面对突发事件,公共卫生运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面对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不是‘聚宝盆’,可以无限地拨款,政府的资金也要靠发国债筹集。解决问题的着眼点还是应该转向民间”。

  因非典疫情爆发突然,在救治过程中X光透视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缺乏,一些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救治,是导致非典扩散或死亡的原因之一。不少医院的负责人都反映,租赁医疗设备对于应付这种突发事件来说是最合适的,一方面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另一方面避免当突发事件过后,有许多设备不再急需可能造成的闲置问题。

  关键问题就是尽管我国已经开展医疗保健设备的租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限制着这个领域的发展,因此在本次疫情中租赁业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租赁协会的余小梅秘书长说:“行业真希望能为建立这个系统服务,我们可以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大型医疗器械的融资问题,也可以用出租服务的方式提供紧急或临时性使用的设备”。

  非典呼唤生产厂家投资租赁业务

  据租赁行业协会的沙泉先生分析,尽管非典给我们带来伤害,但在非典过后,过去一些不被重视的行业可能引起一些企业的关注,医疗保健设备租赁就是其中之一。

  租赁医疗设备是一个比较简洁又迅速的做法,建立一套医疗保健设备租赁机制,利用平时的运作,可以发挥急救、治疗、防疫、保健的作用。再遇到类似非典的突发性事件,这个体系立即就会发挥作用。目前我国生产医疗设备的厂家不少,据了解,有些大型设备由于价格昂贵、使用率低一直卖得不好,虽然这次非典使一些库存产品都卖了出去,但今后还会存在类似问题。而那些卖出去的大型设备,在突发事件过去后,很可能变成闲置设备,成为购买单位的负担。如果厂家能开展租赁业务,则是两全其美的事。记者从租赁协会了解到,目前生产企业成立租赁公司的门槛很低,手续也很简便。

  过去我国医疗保健设备的租赁由于体制问题、政策问题、观念问题,一直受到限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的医疗体系主要是事业单位,在普遍人群处于低收入的情况下,医疗机构的商业化运作受到限制;第二,我国的医院是公益性的福利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认为租赁是纯商业行为,有利益存在,怕损害病员利益,因此在政策上不鼓励介入;第三,大医院和中等医院在设备的添置和更新方面,在资金来源上不存在困难,不是因为特殊的原因,对租赁方式的兴趣有限;第四,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上对租赁本身的认识不清、不愿意负债、依赖拨款等观念造成的。

  针对这次突发事件,沙泉认为,首先医疗保健设备的租赁不是完全的商业运作。特别是制度租赁(依靠优惠政策的一种租赁),完全是在政府的优惠政策引导下带动社会投资的一种有效工具。这种租赁不是没有盈利,而是从哪儿盈利。一般都是靠优惠政策减少的税收让利给投资人,以此抵偿承租方承担的部分融资费用,它完全是一种半官方的商业行为,政府不是靠投资,而是靠减税对经济发展方向进行调控。这和“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不矛盾。反过来说没有利益谁又愿意介入这个领域,资金问题又如何解决?

  这次非典给一些行业造成损失,但政府通过调整减免税收政策,而不是拨款解决因非典受到严重影响的行业,说明政府的观念已经从计划经济思维转变到市场经济思维来了。

  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发展,目前缺乏的并不是资金,而是缺乏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因此在建立应付突发事件医疗系统的设备采购中应该给予投资抵免所得税政策、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政策,同时给予政策性贷款、政策性担保、政府贴息、放松外债指标等辅助政策。租赁公司借助这些政策开发出制度租赁模式,一方面吸引投资者,另一方面将税收的好处分给承租人(医疗保健单位)和投资人,降低融资成本,使得承租企业真正感受到“租赁比购买合算”,真正调动民间投资的力量,同时也促进我国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

  医疗市场是金融租赁的“奶酪”

  医院与金融租赁,听上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早有精明的金融专家在这两者中间发现了一块大“奶酪”:那就是可以用金融租赁杠杆去“撬动”年采购额高达上百亿元的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这有点类似日常生活中的按揭买房、买车,租赁公司可根据医院要求,筹措资金,提供医疗设备租赁,医院平时交租金就可拥有使用权,租期满后,医院付清所租设备的残值就获得了所有权。

  去年底,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中国第一份租赁信托计划——医疗器械融资租赁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的信托规模不超过5000万元,信托期限为3年,预计年收益率为6%。每一份信托合同最低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可按人民币1万元的整数倍增加。信托本金自信托成立之日起每满一年偿还1/3,同时支付每年的信托收益。这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租赁在医疗器械行业全面开放的体现。

  从全球范围看,租赁方式已比较广泛地用于医疗设备的购置,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在美国,医疗设备租赁是受医务界高度重视的筹资方式。在我国,医疗设备租赁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程度有限,还远不能满足医疗行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医疗设备租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记者了解,浙江有家金融租赁公司最早在国内医疗设备租赁市场扛起了大旗,目前已进军全国15个省区市的80多家医院。而眼下,后非典时期,金融租赁进军医疗卫生行业正逢其时。国内医院大多数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目前正进入大规模的改造期,包括新病房大楼的基建和添置现代化设备,以至于国内医疗设备市场需求激增,仅大型设备进口一项每年就达10亿美元。但目前全国的卫生经费还不到GDP的4%,靠国家拨款和自身积累,大多数医院显然无力承受。

  业内人士也指出,以往药品经营的高利润构成了医院重要的资金来源,随着国家加强对药品采购制度的改革和监管,医院的资金压力日益加大,融资需求也更为迫切。

  浙江省人民医院用租赁形式引进了全省第一台伽玛刀,如果购买需1200万元,该省一些医院采取这一方式引进设备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位刚以金融租赁形式引进了核磁共振设备的山区县医院院长说,这台仪器价值约600万元,没有金融租赁我们根本无力引进,而且租赁方案也很合理,运营几个月除了支付租金还小有盈余,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医院的档次,对改善欠发达地区或县级医院医疗卫生设备十分有益。

  不过,在大多数医院为找钱而苦恼时,有些医院对金融租赁这一途径还十分陌生。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医疗卫生界来说,首先要更新观念,融资租赁是现代社会普遍采用的金融工具,在美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医疗设备更新的比例曾高达80%;其次要充分认识金融租赁的优点,与银行贷款不同,金融租赁公司能根据不同医院的经营状况设计不同的租金偿还金额和期限,手续也十分简便,还不需要任何抵押。不过,目前一些医院的观念也正在积极转变,随着医疗设备租赁的开展,已经有了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使很多医院认识到租赁不只是引进设备,同时也引进了一种很好的运行机制。

  医疗设备租赁的灵活性

  医疗设备租赁服务的主要对象为大、中、小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目的在于帮助它们在一时缺乏资金的情况下,通过租赁获得急需的各种医疗设备,并通过租赁所得的医疗设备开展先进的诊疗活动,籍此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吸引病人从而增加医院的收入。

  投资医疗设备租赁有两种方式,一是生产医疗设备的厂家可申办此项业务,二是可以投资兴办一家专业的租赁公司。目前在我国,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基本上没有开展这项业务,但在南方已经有几家专门的租赁公司涉足此项业务。据浙江租赁业务部余经理介绍,他们已同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二甲以上、有收入保证的医院建立了租赁关系。去年,仅医疗设备租赁单项业务额就超过1亿元,预计今年可以达到2至3亿元。他们认为开展医疗设备租赁并不难,其方式也很灵活。

  医疗设备租赁方式多样。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个性化租赁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向前向后延伸的能力,其主要方式有:融资租赁、中长期经营性租赁、分成式租赁、结构共享式租赁。大多数医院追求简单的资产和财务管理,一般无担保,所以偏爱中长期经营性租赁。

  医疗设备租赁的特点。一般通用性较强,设备的形态容易界定,现金流入快,流量大,是非常适合租赁的物件。而这种新的融资渠道,政策允许、鼓励,手续方便、灵活,可迅速扩充设备资源,租金支付方式灵活,费用合理,可以促进医院的技术进步,加快设备更新,尤其是经营租赁,降低风险,促进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

  租赁医疗设备的品种。此次非典疫情,使呼吸机和体温仪等成了抢手货,除了这些与非典有关的设备外,平时医院最需租赁的设备有:CT机,磁共振成像系统(MR),放射治疗设备(如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核医学及PET系统,X线系统(如多功能X线检查系统、拍片床、乳腺机、血管造影系统);超声诊断系统等。

  医疗设备租赁存在的税收问题

  目前,期限大于一年的中长期经营租赁大行其道,它是融资租赁的高级阶段,而完全不同于我们传统的“出租”业务。它与融资租赁的差异只在于出租人承担一定的残值处置风险,一般为15%至20%;而从融资租赁、有关承租人选择租赁物件并承担风险(约定租金)、中途不可退租等基本要素来看,中长期经营性租赁也完全具备这几个特征。它只是要求出租人给承租人提供更多的服务,需要出租人有更多的专业技能。因此,对出租人来说中长期经营性租赁完全应该比照融资性租赁交纳营业税。

  由于我国会计准则、税法目前还没有对中长期经营性租赁进行界定和规定,因此在实践中很容易与传统的出租业务相混淆,按照出租业务征收营业税,税率为6.55%,而计算租金的租息率一般为5—6‰,因此出现了严重倒挂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租赁业务的开展,这个问题不管是对医疗、飞机,还是对其它行业来说都是共性问题。

  医疗领域的租赁完全符合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经济学角度看,它能促进投资,带动消费,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国外经营性租赁不需交纳营业税,因此它的成本就比我们低6—7%,那么国内医疗领域的租赁,也将和飞机一样变成外国租赁公司的天下,这于国于民、对医院、对国内租赁设备生产商、对国内租赁公司都不是好的结果。目前国外制造商、租赁公司抢滩中国医疗市场的情况非常突出,我们应该积极应对。

  国内大部分医院是非盈利性医院,没有纳税的问题,医院偏爱中长期经营性租赁,如果租赁公司“中长期经营性租赁”能比照融资租赁交纳营业税,那么租赁合同的条件可降低,让利给医院,这样就能与国外租赁公司公平竞争,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促进医院的设备更新,医技水平提高,从而造福人民、造福社会,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促进民族医疗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非典促进医疗制度改革

  这次非典事件促进了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医疗体系长期建立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上,从某些方面又引入不规范的市场机制——医疗器械的使用频率和医生的检查、治疗挂钩,这样医生不是依靠知识而是依靠看病的特权获得劳务收益。而有些国家则将医疗和设备管理分离,医疗设备由专门的企业经营,医生只负责诊疗。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防止医疗腐败,二是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三是便于社会投资,增强我国整体的医疗器械诊疗水平和技术含量。

  行业组织在此时应该发挥服务的功能。目前我国租赁行业有4个租赁协会和2个租赁专业委员会,他们应该尽快组织专题的研讨会等会展活动。通过这些会议,组合医疗保健机构、医疗器械生产商、租赁公司、金融机构、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共同探讨医疗保健器械的租赁问题,提出一些相关政策的合理化建议,设计医疗保健租赁的模式。

  生活水平提高使人们对医疗保健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医疗保健器械租赁,建立日常运行机制,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保健要求,而且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设备租赁将是解决问题最快、最有效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