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了,“狼”跑了 |
作者:沙泉 |
过去曾听到这样一个传说。一个常喊“狼来了”的孩子,终因狼没来而失去人们的信任,当狼真的来时被狼吃掉。这是个寓言故事,除了其他寓意外,说明狼来了不好。
在租赁行业发展二十年的今天,据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的金融机构也像狼来了似的,将给中国的租赁业将带来竞争与挑战,甚至有可能给国内某些租赁公司带来危害。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颁布已经有一段时间,该办法在我国的金融领域里又打开了金融开放的一个大门。在中国的金融领域中除金融租赁行业外,金融业务受到许多限制,而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活动范围在许多方面可以突破这些限制,如: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本币和外币的直接租赁、回租、转租赁、委托租赁等融资性租赁业务;经营性租赁业务;接受法人或机构委托租赁资金;接受有关租赁当事人的租赁保证金;向承租人提供租赁项下的流动资金贷款;有价证券投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外汇借款;同业拆借业务;租赁物品残值变卖及处理业务;经济咨询和担保等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可以不受比例限制地吸纳国外股东,甚至可以是全资的国外股东在中国建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租赁公司,实现彻底对外开放。
经管有些国外金融机构或大的财团在不断探视,然而,非但 要进入中国金融领域打开的又一大门,反而有一些早先在中国进入融资租赁行业外国金融机构(主要指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却在撤出。
中国的租赁业正在走出低谷,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对租赁的关注,租赁的四大支柱(法律、会计准则、监管、税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健全,租赁业开始二次创业。可为什么在国外非常发达的朝阳产业在中国却陷入如此窘境?
分析有如下原因:
历史的烙印——中国的融资租赁是在不成熟的经济环境下畸形发展起来的。许多不健康因素伤害了租赁业的发展,使得部分早先进入中国租赁公司的外国金融机构因为租金拖欠问题,“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尽管中国租赁行业的外部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历史的包袱使得他们难以再开展新的租赁业务。
来自股东国的压力——中国中外合资的租赁公司主要的股东是日本。原打算合资后双方股东出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解决融资租赁的资金问题,可中方股东在后来的运作中很少出资,租金回收的风险主要落在外资股东身上。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后,日本股东实力受到严重影响,迫使他们利用合资期满,不惜成本地撤资回国。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是针对对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金融机构租赁公司的,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因为股本金满足不不了管理办法的要求,并没有享受到“开门”的好处,重新注入资金又因过去的业绩,不愿意再冒险。
不相信“国家信誉”——早期进入的“狼”为什么愿意进来?因为他们把希望简单地寄托在“国家信誉”之上,而不是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的经济规律。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一些“国家”企业变成“国有”,并且和政府脱钩,加上“广国投”破产问题,使得一些公司不再信任他们认为的“国家信誉”,失去开展业务的目标。
尽管《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打开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大门,但由于没有权威的英文翻译和相关的说明,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没有引起国际上的足够认识。
中美入世谈判中关于汽车销售时提供金融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让步条款,进行艰苦的谈判,可金融租赁本身的做法是在采购固定资产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开放程度远大于与美国谈判的入世条件。这么重大的变化是人们事先估计不到,没有思想准备。
误以为是“空城计”——《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金融开放程度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如此宽松的开放条件反而使外人产生疑惑?他们认为:我们经过如此艰苦的谈判和多年的努力都没有达到的目的大门如今敞开是否周围有“埋伏”?
世界经济正在趋向一体化,外国的公司进入当地国时一定要利用本地的人才,才能在站稳脚跟。中国的租赁人才因前些年不景气,流失严重,国内的租赁公司都人才奇缺,外国在中国寻找人才更有难度。尽管许多国外的财团想进入中国,因缺乏这样的中介人才,不敢冒然进入。
这次金融的大门再开放也离不开租赁这个主业。中国对租赁的四大支柱的建设尚不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制度也不健全。在世界的服务贸易中,不仅存在贸易壁垒、非贸易壁垒,还有经济环境壁垒。不过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步改善,给中国的租赁公司一个缓冲的机会,但愿中国的租赁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加强自身改造,利用地缘优势争取稳住阵角,与外资租赁公司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共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过去对狼的认识仅限于“吃人”。后来才知道狼对生物进化的物种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世界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目前中国仍然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国外的金融“狼”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的资金进入中国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促进金融机构体制的深化改革。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引进外国“狼”,而不能用世贸协议以外的条件将“狼”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