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的创新与回归

作者:沙泉

    长期以来本人一直提倡租赁创新,主要原因是看到租赁行业经营艰难,过度地依靠信用和资金来源,只开展简单融资租赁业务,好象转贷银行,使得租赁行业成为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总以为通过租赁创新,用技术手段解决风险问题,资金来源就迎刃而解了。曾经以为“一个项目一个样”,“量体裁衣”是租赁创新的主流。为此提出“创新租赁”名词还受到一些人的指责:创新租赁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行为。

    其实叫“创新租赁”也好,说是“租赁创新”也好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租赁模式。租赁创新在中国取得过一些成效,它的意识和观念带领中国的租赁业走出重围,并不是什么“空穴来风”“空中楼阁”。但是也像有些人所说,现在的租赁好象在搞“研发”。一个产品如果不能形成市场规模是发展不起来的。

    这使我想起融资租赁为什么才发展很短一段时间就停滞了呢?租赁人才为什么这么少呢?主要原因是:提倡租赁创新的主要是一些理论研究人员,企业只做市场,没时间搞研发。理论家们离市场比较远,看到行业遇到困难,出于热心,总想帮助行业翻身,提出创新理论。

    这种理论并不是不可行,但是见效慢,经营成本高。虽然提高了行业的信心,但是可以大规模地操作比较难,所有的产品好象实验品。还没有经过小试(产)、中试,不能投放市场的阶段。因为是研发,所以对人的素质要求就比较高,创新租赁的人才自然奇缺。

    由于本站和市场比较贴近,发现租赁现在急需的不是创新,而应该是回归。为什么这么说?

    我国的租赁事业之所以没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的发展不均衡。租赁的退出机制不健全。既没有资本市场给租赁公司提供资金,也没有二手市场帮助租赁公司处理回收物件。所以造成租赁公司只能开展转贷业务,转贷规模必然要受到资金提供方的限制,租赁行业也发展不起来。

    因此租赁要健康发展首先应该回归到租赁市场规律的本质。创新也需要,但只是辅助手段和发展方向。中国现阶段租赁更需要回归到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没有退出机制,谁都推脱风险,项目难谈,业务难以开拓。最后成了“都说租赁好,就是用不了”,“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尴尬局面。

    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市场,解决融资渠道问题。我国现在金融有一些产品如保理、理财、信托、委托租赁资金等。租赁应该回归到直接融资的平台,摆脱单一依靠间接融资解决资金问题。即找着资金来源,有符合国家金融结构改革。在二手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先要和供货厂商建立回购合作联盟,开发和租赁物件有关的小环境二手市场。或者吸收厂商股东参股租赁公司,直接解决二手销售问题。

    租赁只有回归到本来应具备的基本环境中,才能飞速发展。否则还是高台楼阁,中看不中用,用不了几年又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