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金融租赁业的第一要务 |
作者:许言 |
一、金融租赁业发展的现实图景
金融租赁业在中国已走过了二十二年的曲折历程。从一九九三年前后行业发展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也有了近十年时间了。光阴似箭,这十年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浪潮给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了巨大的变化。从宏观政策环境上看,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长期坚持刺激消费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财政、税收和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加入WTO为契机,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从微观经济环境看,社会信用意识、信用环境、信用体系正趋好转和建立;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存款总额大幅上扬,风险防范意识增加;社会投融资渠道趋于畅通,大量闲散资金寻求最佳出路;买方市场形成,大量新旧设备急需销售;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展会经济和奥运经济初现端倪。与此同时,和金融租赁公司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状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动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在温州等地试点,并很快将在全国予以稳步推广;外资租赁公司抢滩大陆市场只是时间和时机问题;厂商运用融资租赁促销产品的政策瓶颈终会突破;经贸委已着手运作大幅降低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门槛,更多的竞争者必将登堂入室。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金融租赁界内部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如果说一九九九年秦皇岛会议是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那么通过引入社会资金改制重组则是一场真正的资本革命。二00三年,大部分租赁主体都会旧貌换新颜、于烈火中重生。与此相对应,法律、财务、监管等发展所需的支柱基本确立,税务政策也很快将取得局部改善。纵观横看,金融租赁业正以崭新的姿态处于优胜劣汰、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其发展动因、发展压力、发展政策、发展环境、发展空间、发展机遇、发展条件、发展能力都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已成为金融租赁业的当务之急和第一要务。
二、发展对金融租赁业的意义
1、发展是争取政策支持的需要
税收政策、筹资渠道和市场准入等因素仍是障碍金融租赁业发展壮大突出瓶颈,推动这些因素的早日解决最终要靠金融租赁业自身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大部分行业在发展之初都不具有一个完善的政策环境,常见的现象是先有做法,后有政策;行业边发展,政策边完善,行业的发展推动或创造着政策的完善。唯有用发展起来的事实而不是光靠宣传来证实租赁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证实租赁是具有广泛带动性、规避性、替代性作用的综合性机制;证实租赁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内需、推进西部大开发、举办奥运会等当前经济热点领域的独特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有关方面甚至包括金融界对租赁不正确或不全面的认识,引起他们切实的关注,进而扭转不合理、不积极的政策待遇并争取到一定优惠的支持。
2、发展是培育市场环境的需要。
金融租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信用中介业务,它的发展与市场环境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经济规则与秩序的完善性,社会各界对租赁的认知程度,各参与方的经济素质、法制观念和参与态度等因素直接关系到租赁业的收益和风险。需要用发展的优势和能量来建设、培育租赁市场环境。用发展的蓬勃势头和一定的市场渗透率来宣传租赁,淡化所有权和提倡使用权的观念;把发展争取到的较大利润空间让渡一部分与承租人,降低其租赁成本,激发其承租积极性;用发展中的安全和赢利吸引战略投资机构和经纪人的参与,凝聚成全面活跃的租赁业群体;用发展切实帮助厂商促销产品,进一步加强他们对租赁的认识和兴趣;用发展构建各专业领域的二手市场,疏导“设备流”的高效畅通,完善“租赁链”的完整构成。
3、发展是租赁公司自身建设的需要
解决当今租赁公司自身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关键在于发展。巩固和完善现代法人治理制度,要靠发展;体现股东和从业人员的综合利益,要靠发展;打造一支合格的人力资源队伍,要靠发展;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租赁业先进文化,要靠发展;增加从业人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要靠发展;增强风险控制和业务创新的能力,要靠发展。唯有用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自加压力,苦练内功,强身健体,才能应对好来自各方的挑战。
三、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优势及分析
1、体制理顺,发展保证。
体制问题曾是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重要瓶颈。按照人民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公司现代法人治理制度,这是租赁界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规范健全的制度是公司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础,是理论创新、文化建设、人才凝聚的根本保证。事实证明,改制重组从根本上保证和推动了行业的发展。首先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负担;清晰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法定关系;完善了公司管理和运作体制;改变了旧体制下陈旧的观念和意识;打破了落后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确定了经营宗旨和方向,开创了创新租赁的良好局面。
民营资本对金融租赁公司广泛深入的参与是改制重组中的突出亮点,这种现象在我国金融界还是独一无二的,应充分评估其意义。民营资本在世界上也是公认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形式。民营经济是能够给人惊喜的,八十年代中期,连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没想到乡镇和私营企业会“异军突起”。近年来,民营经济在中国有了很大发展。中共十六大对民营经济的政治地位、体制建设、法律保护都有不同程度论及,特别是首次对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做了明确论断,即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这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对民营经济的首肯、鼓励与支持。
民营资本入主金融租赁公司不仅有利于公司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建设,而且在促使其规范经营、业务拓展、风险控制和未来的租赁资产证券化、租赁业务国际化等方面都有深远的意义。民营资本象股清新的风带来了全新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同时也带来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管理层和业务层的定位等新的课题,合乎规范、积极适应这个课题将是对现代法人治理机构做出的具体贡献。
健全的体制是发展的保证,但不能保证发展。严格的讲,体制建设只是发展的基础和平台,而不是实实在在可以利用的条件。体制建设不会一劳永逸,而需要不断的调整、创新和完善。
2、 经受挫折,宝贵财富
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一度达到了恶劣的极至,公司自身也几乎犯完了能犯的所有错误。内外因素交加终于导致“南柯一梦”的苏醒,行业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困境。事实证明:“一帆风顺”里潜伏着更大的风险,“成功”往往是失败之母;成熟的催化剂恰恰是切肤之痛的挫折。在改制重组后的今天,深刻的教训已涅磐为智慧和精神上的宝贵财富。现在,租赁公司对租赁本质功能的理解,对市场的了解,对行业政策的把握,对理论研究的认识,对待监管的态度,对行业内部的自律和合作,对公司管理问题,对困难的承受能力都有了新的提高和实践。对于发展而言,这些思想、精神、心理上的“无形资产”甚至比各种硬件更为重要。
金融租赁业挫败的范围和程度属于少见,此中应该有着深层次的问题。简单融资租赁本身并不是造成行业危机的原因,相反,简单融资租赁在当时是唯一和最好的选择。那个时期,中国还处于卖方市场,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商品以供促销,更别谈投资以及资本运营功能的发挥空间了;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也不具备创新的必要条件,简单融资租赁就有着很大的需求空间。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具体操作上。首先是违反规律。金融租赁这种创新型机制有着它特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有着它特有的优势和劣势,绝不是什么都能干、哪里都能抹的万金油。如果用错了方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象让小汽车去跑运输或者开着压路机跑长途,纵然勉强可行,效果也不会理想,而且容易出麻烦,更难以推广。另外,在任何时候对自我状况的认识都极为重要,如果对“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我不能干什么”等基本概念都雾里看花的话,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水中捞月。事实上,那些严重性的错误,只要犯上一种,就足以致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新型租赁主体对曾经的挫败清算应该更加彻底,思考应该更加深刻,透过眼前纷扰的表面现状,看到事物的本质内涵和最终趋势,顺势利导,未雨绸缪,争取主动。
2、 特殊阶段,求大于供
在中国市场,金融租赁业求大于供是不争的事实,其程度也完全可以用“极度”来形容。很多区域市场和领域金融租赁的渗透率基本为零。这种状况为租赁公司的调整和发展留下了从容的空间。在有些地方,甚至可以通过主动引导,创造需求、创造环境、创造市场,如果干得好,简直就是跑马圈地的事情。这在今日中国市场还是不多见的。
但求大于供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企业创新外部压力不足,导致企业不能够摆正服务贸易商的正确位置,反而给发展带来新的障碍。
金融租赁本身即是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结果。竞争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竞争是企业的活力之源。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金融租赁公司创新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来自内部。任何资本的投入都需要得到回报,过去那种有钱也过年、没钱也过年的状况将是不能够被容忍的。至于来自外部的竞争势力暂时还是“听见楼梯响,人还未下来”,即使人下来了,最起码在适应和调整期内还不会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所以,金融租赁公司应自加压力,抓住最近几年求大于供的特殊阶段,先使自身实力上一层楼。
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求大于供和垄断一样是非正常的市场现象。垄断是市场竞争高度发达的产物;求大于供是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的现象。之所以说“阶段”,是因为这个时期终究会过去,随着银行、厂商、外资以不同方式介入租赁业,市场将会呈现“各尽所能、各取所得”的正常状态。
3、 混业经营,核心优势
人民银行将在较长时间内实行对金融市场的分业监管。金融租赁因具有融资融物的双重功能沟通了金融、商业和贸易三个市场,是现阶段唯一可以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这正是金融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作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产物,金融租赁公司应最大限度的利用有别于其它金融机构的差异性,深入挖掘商品促销和租赁经营等功能,充分发挥不同资本间形态转移、设备和税收资源的合理配置、贸易壁垒和金融监管的规避等特殊的机制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区域选择不同的侧重切入点。成功就是经营好自己的长处,金融租赁的发展前景取决于能否真正利用好混业经营的核心优势。
核心优势的发挥需要对金融市场和产业市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双轮齐趋,缺一不可,紧密结合,贯通协调,这才是融资融物的全面含义。现在大部分的融资租赁公司还处于“两手都软”的状态,给外界造成了一种看法,即在金融界不把租赁当作“正宗”的金融行业,产业界又把租赁看作是拾漏补缺的资金提供者,两边都挂着名,两边都不太当回事。如果讲租赁业毕竟还可以融通到一些高成本资金,那么在运作产业这一手上其能力明显软弱。具体表现为在各领域专业化素质严重欠缺,以致使“服务”二字往往口惠而实不至,也不能够很好的体现促销、投资、经营、管理等重要职能。只在金融上做文章,和其它融资渠道相比劣势明显,连生存都保证不了。而产业这一块其实操作空间很大,很有做头。弥补在产业运行上的不足,是租赁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必修科目,也是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当然,在实际运作中要坚持经营主业,要符合监管要求。
如果说机制本身只是一粒种子,政策因素是土壤,市场条件是外界环境,核心竞争力的萌芽和生长则需要科学的培育。需要根据种子的生长规律,结合土壤的地质状况,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施以激励性的养分,除去阻碍生长的消极因素。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认准方向、抓住重点,选择与其它竞争者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差异性,深入挖掘,形成一定的独到之处,令追随者短时间难以模仿。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具备前瞻性,要结合目前政策和市场等综合状况,判断未来走势,早做准备,有目标有计划的推进。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心放在职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事实证明:单纯“人依阵而立”运作的效果并不理想,而要充分实行人与阵之间的互动,最终达到让人去建设“阵”、改造“阵”、发展“阵”的目的。
四、金融租赁公司业务发展的方向
1、市场区域化
集中优势力量,大力开拓所处周边市场,建成自己的“红色根据地”,这是金融租赁公司市场运作的上佳选择。
深入开发周边市场,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在差旅费、通讯费、服务费、管理费等开支上都会有较大的节省;可以真正体现租赁业务灵活和不需担保的特有优势,便于开展“次优”项目;可以降低后续管理风险,便于对用户经营状况、人事变动、设备使用等情况及时了解并调整管理方式和手段;可以体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理优势,减少交流障碍,更好的把握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心态,提高业务交易的成功率;可以构建完善的关系网络,取得行政、工商、税务、商检、保险、公证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并一步争取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可以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甚而能够打造出一个小有名气的地区性品牌。
现阶段不少市场上还没有开展金融租赁项目,一些商机容易引诱租赁公司四处出击,有些公司还没有完整的市场开发计划,全国范围的业务到处都可以做。表面上是一种开放,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在羽翼未丰之前,缩短飞行的路线,不仅可以降低风险,从全程看也可以相对提高效率。
浙江租赁公司在本省的发展实践和深圳租赁公司优先开展三九集团内部的业务已经用事实说明了坚持市场区域化的成功和重要。
2、 经营专业化
多元化和专业化经营都可以导至成功,也都可以产生风险。但多元化应该建立在专业化运作良好的基础上,即有限度有选择重成效的多元化。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早已证明,专业化经营的企业最易成功,其次是相关多元化企业,而多元化经营企业最易出问题。有人说,我们就是要搞多元化,美国GE公司的老板讲过,GE公司的成功就在于搞了多元化。但我们不应该忽视这样的事实:GE公司在建立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里一直在做灯泡,直到它的品牌在市场上占有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几。现在GE的多元化也是建立在它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上,建立在它的每一个单项领域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都是前三名的基础上。事实上,GE现任总裁已大幅减少了涉及领域,从原来的近百个领域压缩到现在的十一个领域,最终还是要走相对专业化的道路。专业化是市场经济充分竞争的产物,是企业经营的必然法则。
现在的一些租赁公司有较严重的多元化经营倾向,有的经营范围几乎和GE公司一样多。实际上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孙子兵法》所言:“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参与的越多干得越不好。改制刚完毕的金融租赁公司力量还很弱小、条件也很有限,只有理性的克制资本天然扩张的冲动,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方向,集中力量,收缩五指握紧拳头才能打出一定的力度。但有人会说,我现在搞了多元化不是也活得很好吗,各方面的效益指数不是都在增长吗?但是,如果你审时度势搞了相对专业化,你会活得更好,效益指数会增长得更快。50的5%最终会大于100的2%。事实上,真正适合租赁特别是经营性租赁的项目也是有限的;世界成熟租赁市场的业务经营也呈现出较明显的专业化倾向;GE公司在中国租赁市场主要经营航空业务,这一项就足以让它赚得盆满瓮圆。
经营领域相对专业化,有利于集中企业的主要力量,实现量的大幅增长,形成批发优势,得到更多供货方折扣;有利于更好的为承租人提供专业化服务,如品牌价值对比、专业技术的咨询、更多用户经营状况的参考、产品的售后服务等;有利于企业建设一个正规化、集约化的租后管理体系,降低管理成本和信用风险;有利于加快形成较有规模的二手市场,不仅有效的控制了资产风险,而且还可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利于营建一个更牢固的供货方、相关部门、承租人网络,为市场的深入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改善一些领域目前的政策壁垒,为租赁争取到更好的发展条件。
所谓专业化主要指租赁设备的专业化,如印刷设备、医学设备,在其中又可予以细化,如医学设备可分为影像设备,检验设备等,还可以细分到某一厂家或某一品牌的设备,专门为某一厂家或品牌促销商品的租赁公司就是专业化经营公司。在厂商利用融资租赁促销商品的合法地位解决后,市场上会出现一大批专业化经营的公司。专业化也可以指租赁技术产品的专业化,如有的公司以融资性租赁为主,有的公司深入开发大力推广委托租赁, 还有的公司可能对风险租赁或杠杆租赁介入较深。专业化还可能指针对承租人的专业化,,如某些租赁产品锁定一定量化标准的民营企业而推出,或某些回租项目专门针对国有企业的解困等。
专业化不是指绝对的单一经营,相反,好的专业化是围绕核心业务领域广视野、多触角的运作模式。如一艘航母需要引导舰、驱逐舰、护卫舰来予以必要补充才能更好的运行。但是,必须保证航母的核心地位,否则就偏离了专业化的航道。
3、 服务个性化
金融租赁业的发展最终要回到“服务贸易”的本质上来。服务是租赁的真正内涵和立身之本。服务首先要端正态度。金融租赁公司应摆正自己的位置,绝不能再扛着金融机构的牌子以“阳春白雪”自居,坐在屋子里等着别人求上门。其次,服务要具备能力和条件。专业化是服务的必要前提。如对承租人服务,最起码应该在某些方面或某一点上达到并超过承租人的信息和能力,实践中能够切实解决用户不能处理的矛盾和困难,并予以创造更多的价值。最后,服务要选准方向和目标,锁定服务市场、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服务项目,在此框架内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达到服务目的。
某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理念是正确而积极的,并符合经营性租赁服务性的发展方向。但现阶段,租赁公司受内外种种因素的制约很难做到服务的全面化,全方位往往只是作为一个口号而存在。说到底,经济实体都是靠一技之长吃饭,只是比别人技高一筹。实践中,各需求方常常只需要出租人提供一种主要的服务项目,而这一点又是别的竞争者做不到的,这就是竞争优势所在。如供货方能够借租赁销售产品回笼资金,承租人主要为了融通资金或配置税收资源。只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在需求方必要的、迫切的、有效的所需上下功夫,攻其一点,再顾其余,这才能够更好的体现服务的内涵和效率性。
个性化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金融租赁因为本身的特性比其它金融机制更具有个性化服务的优势。租赁主体应充分利用混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主动出击,贴近市场,深入实际,随时跟踪,真正了解资本、环境、担保、信用、效益、人事等一手资料,综合配置,灵活安排,用各种优质方案努力满足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时期不同项目的具体需求。
4、 产品多样化
租赁产品多样化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是个性化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实施保证,是租赁主体实力的外在表现。曾经的租赁主体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围绕自身利益、条件甚至喜好开展业务,设计的产品模式、期限、付款、管理等都很单一,画好框框被动的等待对方来适应,这种业务方式已被证明是风险大,收益低的重要原因。实现租赁产品多样化,有利于完成业务量的增长,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有利于租赁方案进一步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升业务质量,体现共赢理念,降低后续风险;有利于合理安排、适时调剂租赁资金,保持现金流的畅通和效益。
实现产品多样化,就要使租赁主体成为一个能有持续生产能力的工厂。接到外界定单,结合其原材料,运用会计处理、折旧抵扣、税收配置、资产变现等生产手段,量身订做各种新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在产品生产上要做到陈旧品种淘汰一批,目前市场主打一批,先进技术试验一批,超前理念酝酿一批,最终形成一个滚动发展、新陈代谢的产品流水线。
实现产品多样化,要同时在横竖两条线上做文章。在横向上,不做孤胆英雄,吸引供货方、委托人、战略投资人、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某些外资共同参与游戏,舍得让渡利益,吸收对方长处,不拘一格合作,促使新产品不断涌现,最终新中选优,深入开发,予以推广。在竖向上,不再追求一劳永逸,在租前、租中特别是租后保留现代租赁功能的发挥空间。实现租赁产品多样化没有定式,也永无止境。
实现产品多样化,关键在于创新的能力。行业政策、市场条件对创新固然重要,但决定性的因素还是租赁主体现代体制建设、先进理论引导、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的打造。创新是实实在在的科学体系,它对于发展之重要,以至于不需要对此做出强调。新兴租赁主体应建立创新机制、培育创新文化、坚持主动创新,促进更多业务品种的出现,建造一个门类齐全的“租赁超市”,这个发展方向的实现将会为租赁主体在终会到来的全面竞争中赢得先机。
五、金融租赁业发展所需的心理状态
1、奋斗的精神
金融租赁业没有发展起来,固有其它外部客观因素,但行业主体难辞其责。坦率的讲,即使曾经取得的那些成绩,也是环境和机遇的因素大于努力。一份辛劳一份收获,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没有一个行业不是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才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奋斗精神绝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也永远不会过时,特别对处于振兴期的行业更为重要。中国金融租赁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存在的优势也都是相对和可变的,要充分估计前进中的困难和难度,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否则就不可能有最终的成功和胜利。在改组后的今天,行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开发力度持续加强,但从横向看,如与保险业相比,租赁界奋发图强的斗志、吃苦的精神、承受的韧性都还有待于强化及磨练。
2、 成熟的心态
国外租赁业的巨大总量、快速发展和国内全行业的总体崩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天之骄子成为了“少小弱差”的弃儿。挫败容易引起心理失衡,一度对风险问题的认识就显得矫枉过正。在困境中,不主要从自身找原因,而一味地强调甚而抱怨外界因素,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思维和勇敢的表现。另外,总想为自己贴上一个高级、高尚的标签,就像宣传中国地大物博一样,固然增加了自豪感,但无益于客观认知。所有的产业和所从事的任何业务都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赢利多少是其判别的唯一标准。沃而玛连针头线脑都卖,在偏远的农村都有可口可乐的身影。真正的实力派不会再去关注那些虚名,没有事实的美誉度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是不存在的。发展重新启动后,如何把握自信心和盲目乐观主义之间的度,如何做到鼓舞士气和保持忧患意识的统一,如何做好留有余地基础上的对外积极宣传,应该成为行业新的议题。
正如情绪对于体育竞技之重要,具备一个成熟、健康、平和的心态对于发展是有实质意义的。
3、 简明的意识
把简单原理进行复杂演变,其深究和细化却不一定能体现有效性。实践中,简单也意味着成功,失败产生的后果恰是复杂的根源。说到底,金融租赁是很简单的道理,很朴素的道理。倘不,就不会有世界市场上蓬勃发展的现实。租赁好处之一就是比银行借款手续简单快捷;世界银行一九九六年度的发展报告向中国政府明确建议:“······ 简单的租赁安排,特别适合转轨条件下的融资需要”。包括简单融资租赁在内的“简单”的租赁方式,即使在未来的租赁市场也将是主要交易形式,因为这是市场经济效率性的必然选择。
“明”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甚至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纵使你宣传得再全面,研究得透彻,漠视主要矛盾只会事倍功半。抓住主要矛盾尽力实现突破,自会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主要功能得到了体现,次要功能也会随之得到发挥。反之,不在鼓心上敲,或眉毛胡子一把抓,效果必实实不佳。
六、结束语
我们讲的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协调进步,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行业理论研究、制度创新、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是顺应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租赁主体与市场互动的、可持续的发展。
国际租赁专家阿曼伯先生曾预言:“租赁将继续装备世界。”今天,历史也为中国金融租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十分珍惜、把握和抓住这个机遇,全力以赴加快发展,已成为目前金融租赁业的第一要务。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市场经济规则与秩序的完善,新技术新产品的变革,相关政策的逐步到位,各有关方面对现代租赁本质内涵理解的加深,以及新型租赁主体不懈的努力,行业发展的蓝图终会成为现实,并将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