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委另起炉灶 欲设线1.7亿元降融资租赁门槛

记者:张宇哲

摘自《财经时报》

  目前正与国税总局、国家工商局就租赁的税收政策等问题进行磋商。另据业内人士估计,如果截至12月底中租和中电重组仍没有实质性进展,央行可能采取行动,清盘难免

  《财经时报》近日获悉,一家原本应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注册金融租赁业务的公司——西北租赁公司,不久前转向国家经贸委有关部门递交了同样的申请。
  而与此同时,经贸委正在“另辟蹊径”,为内资租赁公司涉足融资租赁业务建章立制。据称,他们为内资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所设立的门槛,大大低于人民银行规定,注册资本金大致被圈定于1.7亿元人民币,远低于央行5亿元的要求。
  据国家经贸委有关人士透露,目前经贸委正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管理局就某些关键条款——比如租赁的税收政策等进行磋商和衔接。这位国家官员称:“内资租赁公司在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方面一定会比照现有金融租赁公司与合资租赁公司,在同业内享受公平待遇。”
  
经贸委发现机会

  中国的租赁业目前分为三类:人民银行管理的金融租赁公司,可从事融资性和经营性租赁业务;外经贸部管理的合资租赁公司,可从事包括外汇融资性和经营性租赁业务;原国家内贸部管理的内资经营性租赁公司,管理权已经转到国家经贸委,这类公司此前只能从事经营性租赁业务。
  根据现行政策,经营性租赁公司只要在工商管理局登记即可,不属特许经营产业。开展融资性租赁的企业或机构,需要人民银行或外经贸部批准,属于特许经营产业。
  中国目前已有40家合资租赁公司、12家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近200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兼营金融租赁业务。他们大部分表面上从事经营性租赁,实际上是融资性租赁。
  尽管经营租赁业务可为企业的设备更新换代提供良好的服务,但比起融资租赁业务却少了许多灵活。比如,融资租赁比贷款更简单、快捷。特别是对难以取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还款方式更具灵活性。
  国家经贸委充分意识到了融资租赁业务的前景和作用,同时也看到人民银行规定5亿元注册资本的准入门槛过高。消息人士透露,比照外资融资性租赁公司2000万美元的注册资金,开展融资性租赁的内资租赁公司,注册资金大致圈定于1.7亿元人民币。
  “如果经贸委按照这个标准批准内资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相信很快会有许多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涌入融资租赁领域,加速行业竞争。”业内人士分析说。

西北租赁公司变奏

  西北租赁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为人民银行陕西分行越权审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当时的规定,设立租赁公司的注册资金只需3000万元人民币。西北租赁公司的前身,是1984年5月中国租赁有限公司在陕西西安设立的营业部,从事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类业务。时至今日,这家租赁公司头上仍然顶着这两块牌子。
  1981年,以中国租赁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标志,中国金融租赁业进入了“引进后的发展阶段”。当时租赁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贷款利率高,金融租赁荒废主业与银行抢做贷款业务。到1993年前后,整个行业的畸形发展,导致最终中国金融租赁业的道路越走越窄。到1997年前后,相当多的租赁公司陷入困境。
  
  西北租赁公司1996年被人民银行收回金融租赁许可证牌照,只能从事经营性租赁业务。同时,几家金融机构大股东撤资,资本金只剩下600万元,股东仅余三家勉力维持,中国租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此后,西北租赁公司业务急剧萎缩,年营业额由原来的1亿元一落千丈至2000万元。
  央行在2000年6月发布实施《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金融租赁公司的准入门槛被大大提高,注册资金由3亿元调高到5亿元人民币,从此,中国的金融租赁行业发生重大的转变。
  在国家对金融租赁业采取实质性动作之前,央行的一项统计表明:1981年成立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到1999年年底,中国共有16家金融租赁公司,资产总额182亿元,累计租赁业务总额1900亿元。在关闭了经营不善的四家金融租赁公司之后,央行宣布对剩余12家金融租赁公司进行重组,要求他们必须于2002年12月底前完成重组,或者至少有实质性进展,中租公司也在其列。

柳暗花明之势

  老东家面临重组,西北租赁公司也再难依托这棵“大树”。更何况现在中租公司身负10亿元债务包袱,西北租赁公司于是被迫独立,寻求出路。
  2002年8月,西北租赁公司公开发布成立西北金融租赁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希望在原西北租赁公司的基础上,通过增资扩股组建“西北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新组建的金融租赁公司按央行要求,资本金要达到5亿元人民币,而此时西北租赁公司的资本金只有600万元。这么高的门槛,令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西北租赁公司总经理马田表示:“电话咨询的倒不少,实质性洽谈的不多,情况不理想。”她认为,即使从天上掉下个5亿元,恐怕也会因为原有12家金融租赁公司都在重组,排队审批,轮到他们还不知道要到哪天。
  权衡之下,西北租赁公司决定“两条腿走路”,又把申请递到了国家经贸委。而此时,适逢国家经贸委正有意扶植内资租赁公司,双方一拍即合。
  如今的西北租赁公司大有柳暗花明之势。“相信很快会有好消息。”马田乐观地估计,如果申请获批,西北租赁公司将成为国内第一家可以同时开展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类业务的内资租赁公司。

中租中电大限将至

  西北租赁公司峰回路转,老东家中国租赁有限公司却陷入清理历史遗留巨额债务的泥潭——债务金额高达10亿元,是面临重组的12家租赁公司中欠债最多的。
  本周一,记者来到位于北京金融街通泰大厦四楼的中国租赁有限公司。办公室的接待人员说:“领导不管大小一个不在。”
  记者问及他们是不是在忙于重组,一位工作人员心不在焉地说:“重组啊,我看没戏。”
  记者又问起他们现阶段工作状况——“追债呗!”此人表示,至于重组进行到哪一步,只有老总清楚。
  有知情人透露:“中租公司目前工作几乎处于停摆状态,原来的100多人已经减少到40多人,几乎只剩下老弱病残了。”
  另据消息人士说,目前国内12家租赁公司中,除了中国租赁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租赁有限公司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其余10家都先后结束重组,其中浙江租赁、四川租赁、西部租赁(原甘肃租赁)先后重新取得了金融租赁的牌照,另外8家正等待央行按程序审批。
  当记者就此事问询另外一家金融租赁公司——中国电子租赁有限公司时,这家身负2亿元历史债务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公司的两位主要负责人,一位长期驻上海,每月光顾公司一次;另一位近日因私去沪,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重组的事情除了他们没人清楚。记者问及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这位小姐甜甜地说“我们什么事也没有。”
  中国电子租赁有限公司目前也是业务萧条,当年百余人的队伍如今仅余50多人。
  相比之下,完成重组的几家租赁公司业务却蒸蒸日上。有消息说,浙江租赁有限公司去年完成重组后,预计2002年的利润可达一亿元。
  业内人士估计,如果截至12月底中租和中电重组进程仍没有实质性进展,人民银行有可能采取行动,清盘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