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暗控金融租赁牌照

记者:李小宁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打破飞机租赁外资垄断

  背景:德隆是第一家吃到飞机租赁螃蟹的,但是紧紧跟进的还大有人在。

  民企暗控金融租赁牌照

  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要求中资金融租赁公司用一年时间完成资产重组进行达标。该管理办法规定金融租赁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5亿-10亿元,做外汇的还要有5000万美元的市场准入条件。

  而手中握有人行金融租赁牌照的公司一共12家,在政策出台后大都进行增资扩股行动,而且这次增资扩股成为上市民营资本介入金融租赁、握有牌照的机会。

  已经达到第一期融资目标的浙江金融租赁公司、深圳金融租赁公司、新疆金融租赁公司、甘肃金融租赁公司、四川金融租赁公司、新世纪金融租赁公司及外贸金融租赁公司等7家公司,目前的股东结构,都是民营资本占据了绝对控股地位。其中德隆通过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入主新世纪和新疆租赁;三九控股深圳租赁;托普集团控股四川租赁;明天科技入主浙江租赁,白银铜城商厦(集团)参股甘肃租赁,新奥集团作为较大股东参股河北租赁。

  民企手握金融租赁牌照的大半江山已经是板上钉钉。

  中国金融学会租赁学会专家沙泉说:“民营资本的进入使租赁公司的运作更加市场化,而且民企看中的就是巨大市场的入门牌照。”

  “国内的租赁公司发展受政策限制,国外的租赁公司又进不来,航空公司嗷嗷叫,可怎么办?”屈延凯忧心忡忡。

  屈延凯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10月末,这位租赁业界的元老在浦东新建设大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正是“飞机租赁新政”后局面变数丛生的焦点时刻。

  新政规定:“海关在2002年9月开始对境外租赁公司与国内航空公司签定的飞机租赁合同,按照租金收取10%的租金预提税。”

  海关这10%的租金预提税表面是向外资租赁公司征收的,但是外资租赁公司还是会转嫁到航空公司头上。高额的税负使航空公司不愿继续从国外租赁飞机。也就是说,这一政策基本会使外资租赁公司对我国航空公司新的飞机租赁业务无法开展,堵死了航空公司外来租赁飞机的渠道,但是国内租赁公司因为税负问题没法开展更进一步的飞机租赁业务,这样形成了一个飞机租赁市场巨大的利益“真空”。

  变局因此产生。而“真空”地带的无穷引力,早已使中外玩家摩拳擦掌。

  尾款租赁:杠杆原理资本破局

  新世纪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便是飞机租赁市场的新贵,对于整体上被GECAS(通用电气的金融航空服务部)和ILFC(国际金融租赁公司)等外资势力垄断大半国内市场的飞机租赁市场,新世纪作为破局先锋备受瞩目。

  2000年10月25日,上市公司新疆屯河和湘火炬分别公告称,受让新世纪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

  新疆屯河出资5094.9万元,受让其31.46%的股权及相关权益,并以现金方式按协议分期支付;湘火炬出资3606.8万元,受让其中23.04%的股权。新疆屯河和湘火炬正是证券市场大鳄德隆的旗下主力,于是,新世纪也开始走上“德隆”路。

  飞机租赁专家徐飞博士认为新世纪在经营模式上走了一条新道路——利用民营资本介入飞机租赁业。他说:“新世纪金融租赁公司出租飞机的资金,不是来源于通常的银行贷款,而是来自一家战略投资机构的投资。这是运用杠杆租赁原理,使用民间资本用于飞机租赁的一个成功案例。”他暗示德隆系在飞机租赁的资金来源上会给新世纪足够的支持。

  “我们是国内飞机租赁公司做得最早也是最好的。”新世纪航空部经理蔺纲自称是见证了德隆在飞机租赁市场发展的“老兵”,他从德隆旗下另一家租赁公司新疆金融租赁调入新世纪。

  在2000年开始进军飞机租赁前,新世纪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当时国内总共503架干线飞机中,近80%是租赁而来的。

  经过专家指点,新世纪发现国内航空公司在以前签订的飞机租赁合同中,飞机所有权是外资租赁公司的。一般到期后飞机残值还有30%~40%,但是飞机的正常使用年限还有8~12年。

  如果航空公司新租飞机,将面临巨大的资金支出,本来就居高不下的负债率更加难看。新世纪看准机会,介入尾款租赁市场:向外资租赁公司购买到期飞机所有权,即支付飞机尾款,然后再租给航空公司。飞机没有运营上的任何变化,只是飞机所有权由外资租赁公司变成了新世纪。

  德隆操作的尾款租赁被业内认为是打破飞机租赁市场外资垄断的第一枪。

  目前,新世纪金融租赁公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和北航进行了三架麦道机型的尾款租赁,还为了海南航空的“支线战略”,做了一架“冲八”机型的支线新飞机的租赁业务。

  与德隆共舞,IFC参股新世纪

  海关从2002年9月开始对境外租赁公司与国内航空公司签订的飞机租赁合同按照租金收取10%的租金预提税,对外资租赁公司来说绝对是个利空。

  消息一传出,屈延凯的手机立刻快被打爆了。GECAS问这位国内飞机租赁的前辈怎么回事,屈延凯一下子乐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你们急什么?!”屈是和外资公司开了个玩笑,因为这10%的租金预提税可以转嫁到航空公司身上,只是结果会走向双赢的反面。

  但是对国内飞机租赁市场觊觎已久的其他外资势力却嗅到了机会:原来的垄断寡头受到限制,民企必将成为国内飞机租赁市场的主力。难道不可以借民企的东风,在巨大的利润中分一杯羹吗?

  除了GECAS和IFLC,有这种想法的绝不是少数,而有世界银行背景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就是其中一家。

  截至2002年,IFC在华总投资额达到29.94亿美元。而且一年来IFC的投资方向明显向金融领域偏转,连续投资参股了上海银行、南京商业银行、新华人寿、惠泽中国控股等金融企业,面对巨大的中国飞机租赁市场,IFC焉能不动心?

  早在3月底,IFC主管东亚及太平洋市场的高级投资官员王建盛,专程到杭州考察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一时业界盛传IFC将参股浙江金融租赁,但是此后又没有了下文。

  就在IFC欲参股染指国内金融租赁公司一事渐渐淡去的时候,新世纪一位不愿点出姓名的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IFC参股新世纪,目前已经进入验资阶段。”

  据该人士说,新世纪增资扩股后达到5.3亿,按照人行分散风险的规定,分为十份,每份5300万,德隆仍然是新世纪的控股股东,而IFC也参股新世纪。

  而当记者向IFC和德隆核实时,两方面都不愿正面回答。

  其实王建盛在世界租赁年会说的话已经点明了IFC的舞剑之意:“从国际金融公司的角度来讲,我们非常希望中国的租赁业能够发展壮大。现在各方面制度都在健全起来,中国租赁业正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机遇是相当好的。同时中国的租赁业要发展,需要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

  万亿大餐入门牌照

  “现在搞飞机租赁,是里面长不大,外面进不来。”屈延凯说。

  在国际飞机租赁市场,经营租赁已经占50%以上的份额,是国内租赁公司的发展方向,但是国内租赁公司因为税制问题根本没法开展经营租赁业务,只能搞融资租赁。由于税负太重,大大限制了国内租赁公司的发展。

  屈延凯先生有更深入的看法:“融资租赁只是赚个利差,真正的租赁业务是经营租赁。”

  经营租赁是充分利用一个国家的税收资源,用“纳税换位”的方式发展而成的一套为客户提供融资的营销方式。这套方式十分完善,集贸易、财务、税收、保险、金融于一身。GECAS可以将经营租赁的利润率做到20~30%,而新世纪金融租赁的老总赵戈平说他们的利润率才是4%左右。

  但是中国飞机租赁市场的空间有多大?

  国内的预测口径是,“十五”期间,我国将新增飞机200~250架,加上退役飞机,将有300~350架飞机总量的市场空缺。

  而2000年空客CEO费加德来华拉订单时抛出了一个数据,未来20年中国大约需要1600架新飞机。根据2000年目录的价格,其价值约1490亿美元。另外,GE的研究表明,1986年全球只有15%的飞机通过租赁的形式获得,到2000年,这个数字已达到40%,而且还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即使按照40%的口径,未来20年中国的飞机租赁市场也将达到近600亿美元,就是5000亿人民币。但是徐飞博士认为,目前国内航空公司约80%的飞机是租赁得来。按照这个比例,飞机租赁市场至少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

  但握有入门牌照是不是就有了万亿市场?

  “毕竟飞机租赁是一个由大资本堆积起来的行当,国际上几乎所有染指飞机租赁的公司,都是背靠数千亿美元资产的大集团。”徐飞博士说,“而国内租赁公司的飞机租赁业务中,像尾款租赁等是类似借款的初级财务安排,根本不能和境外飞机租赁专家设计的高级结构化融资相比,更根本的难题是,这些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实在令人难以放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