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换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作者:沙泉

    金融租赁在经历20年风雨后,以从简单融资租赁向创新租赁阶段发展。经过增资扩股、资产重组后的租赁公司,渗入了民营资本,变换经营理念,从“不务租赁正业”向大力开展租赁主业转换,行业总资产规模从治理前95亿发展到200多亿。行业充足的干劲,似乎预示着租赁的第二个春天的来临。

    但是冷静地分析行业的业绩,还有许多方面不尽人意。从利润的角度看,尽管12家租赁公司有7家开始盈利,和前几年整个行业面临解体的局面形成巨大的反差,但是各公司之间盈利的能力却有很大区别。除了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半年之内盈利超过5000万人民币外,其他公司平均盈利能力和他们差一个数量级。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主要还得从经营理念上找原因。

    首先,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他们注重的是创新租赁业务的开展,其他租赁公司尽管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但在经营模式上还没有摆脱简单融资租赁的模式。简单融资租赁类似于有抵押的转贷业务。既然是转贷,在当前利率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利润就不会很高。能得到的好项目不多,项目规模也不会很大,风险因素没有减少。因此不管从利润还是从规模来说都不能和创新租赁相比。

    其次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尽管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东是民营资本,但是他们的经营班子却不是由某个大股东委派的,而是股东们选聘的。因此在经营中,公司内部的体制障碍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人才的激励机制真正地建立起来,经营风险和管理成本相对降低,利润自然随之上升。

    第三是比较关键的一点。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他们把服务作为首要盈利条件。因此,在设计创新租赁的过程中,许多利润来自服务而不只靠融资利差。这点和其他租赁公司的经营模式有本质的区别,也是造成租赁收益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他们这样做,不仅降低了融资风险,增加收益。更重要的是找准租赁行业的定位,把租赁作为金融的中间业务来做,通过边际效益,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低收益,高风险的状况。通过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寻找经济增长点,保持公司持续发展的活力,这是行业创新应走的正确方向。

    第四是浙江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服务对象主要面对当地中小企业。这些租赁项目金额小,风险分散,利润高,又符合国家发展政策。既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又发展了租赁事业,还增加了公司的收益,是一举多得的效应。遗憾的是目前还有许多公司“贪大求洋”,不愿意做小项目,老想做大项目,和银行争市场。在租赁额没到达风险监管指标(租赁风险资产不能超过资本金10倍,约50亿人民币)前,由于在风险控制内,租赁公司还可从银行贷款。当接近或超过这个监控指标时,租赁公司再从银行贷款或社会融资就难了。目前有些租赁公司的资产已经开始下降证实了这种担忧。

    第五是人才问题。创新租赁主要靠人才创新能力。特别是主要高层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用人手段不强,创新租赁无从谈起。这就是目前大家都认为创新租赁行业是发展的主流,但真正能使用创新租赁为公司盈利的人才还太少。要想发展创新租赁,公司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同时要提高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目前成功的租赁公司主要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理念先进,管理有招数。管理人员若没有创新意识,经办人员就没有创新能力。这类租赁公司很难开展创新租赁业务,已经成为不峥的事实。

    第六是环境问题。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外,浙江省的租赁环境比其他地区都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仅出租人有市场意识,包括政府、承租人和供货商都有这样的意识。大家都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经济环境和信用环境相对较好,成功的租赁公司不在少数。像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都不具备浙江省这样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但不能成为没有发展创新租赁的理由,反而更需要创新适应环境。环境的改善一方面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要靠宣传和与政府部门沟通,使环境逐步得到改变。目前一些西部租赁公司已经开始这样做,并从中得到不少益处,说明环境因素不是主要的,是可以改变的。

    在新的世纪,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普遍真理,而不是租赁行业的专利。租赁公司不仅本身需要创新,还要通过开展租赁业务带动社会创新。由于租赁更具有灵活性,相信租赁创新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益处,真正发挥租赁促进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租赁公司需要在发展中得到认可,也只能在发展中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