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金融租赁的风险控制与防范
作者:风险管理部怀建新

    金融租赁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究其原因,其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主体更多地表现为“经济人”,其基本特点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二需求具有多样性,其理性是有限的,一般都具有机会主义道德风险,在缺乏内控制度的情况下,就会有不遵守规则的天性。其三市场经济本身就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经济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很强,有理性的人不可能对所有因素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并采取完全正确的反应措施。
    然而,金融租赁业风险并非不可防范与控制。我们控制风险的手段和工具很多,诸如提高智力水平、决策判断能力和监控预警技术等。但是,最为有效、持久的应是内控制度。因此,防范金融租赁业风险的关键是建立完备的内控制度体系。规范金融租赁业的行为,使之有序化、明确化,最大限度地消除其中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金融租赁业预测、识别、控制风险的成本,使防范成本控制在金融租赁业可以接受的合理的范围内。
    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但不可能完全消灭金融租赁业风险)。但是,内控制度并非都是或总是合理有效的。无效的内控制度,将助长金融租赁业风险的蔓延,使结局更糟。因此,防范、化解金融租赁业风险关键就是建立有效的,能够促进金融租赁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内控制度尤为重要。

一、 金融租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
    笔者认为,金融租赁业风险管理目标同银行业经营管理目标相一致,都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
    1、安全性目标。金融租赁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它主要运用客户存款及其他借款,通过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和其他金融业务,来获取利润,但它的正常经营有一个前提条件,保证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到时能收回自己款项的收益。这就要求金融租赁业在资金营运过程中切实把握好资金的安全性,即到期收回租赁资产的租金。资金的安全性还体现在金融租赁业的非盈利资产不能过多,以免遭受机会成本过高等损失。
    2、流动性目标。所谓流动性,指金融租赁业对全部应付款的支付、清偿能力以及满足各种合理的资产需求的能力。具体地说,它包含以下三层意思:一是负债的流动性,即负债的清偿需求,其清偿需求越大,说明负债的流动性越高;二是指资产的流动性,即金融租赁业各类资产应能在无损状态下迅速归位以满足客户提款及客户新业务的需求。资产归位的频率越高,满足所有的资金需求的能力越强,则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高;三是指应付意外情况的流动性,这主要就生息资产的变现力而言,当出现突发性的提款高峰时,金融租赁业必须保证租金或投资的一部分能迅速无损地回归到现金货币状态,以满足各种清偿需求。流动性目标不仅要求金融租赁业应持有充足的现金等流动性资产,而且应有迅速通过其他来源渠道筹资的能力,以便及时应付支付义务和租赁承诺。
    3、盈利性目标。所谓盈利性,指金融租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它是金融租赁业改进资产负债管理,不断开拓租赁业务经营的内在动力。同时,金融租赁业只有保持理想的盈利水平,才能扩充资金实力、巩固信誉,增强竞争力。
金融租赁业盈利性高低,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金融租赁业的资产负债规模。在资金价格一定的情况下,资产收入的增加主要取决于资产规模,而资产规模又受负债规模的制约。二是资产和负债的结构。高盈利资产比重越大,低成本负债的比重越大,金融租赁业的盈利越多。三是资金价格,即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水平及其差额的大小。在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一定的情况下,若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正利差越大,则金融租赁业盈利增多,反之,则减少。
以上三个目标在金融租赁业经营管理中是统一的,但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如盈利性目标要求提高盈利资产的比重,而流动性目标和安全性目标则要求提高低盈利资产的比重。这就需要金融租赁业经营者在实践中去灵活把握,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

二、 金融租赁业风险管理过程
    金融租赁业风险管理过程按逻辑顺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风险的财务处理。
    1、风险分析。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分析一个租赁项目或一笔投资所面临的风险。风险分析有两大基本要素:风险识别和风险估价。风险识别是指要对租赁项目或投资项目进行全面分析调查,以识别将面临的风险种类。风险估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估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估价风险发生后所导致的损失程度。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包括:避免、消除或减少风险发生的机会;限制已经发生的损失(如逾期租赁、呆滞租赁的催收处理等)。风险控制的过程也就是经营者力求避免、减少风险和损失的过程。
风险控制的措施因不同行业、不同承租人不同项目,不同业务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各异,并且常常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因此,金融租赁业的经营者必须求助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市场分析人才。
    3、风险的财务处理。在风险控制措施采取以后,还要以财务手段来对风险进行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
    (1)金融租赁业内部实行专业自保,即在金融租赁业内部建立风险基金制度,通过筹集一定的风险基金,用于弥补金融租赁内部的风险损失。
    (2)风险转嫁,即金融租赁业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金融工具将风险转移、分散出去,确保经营稳健和安全。

三、 金融租赁业的资产风险管理
    金融租赁业资产多种多样,其风险特征各不相同,这里着重介绍租赁资产风险管理方法。
    租赁资产风险是金融租赁业风险的最主要方面,因此,租赁资产风险管理是金融租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
    1、 租赁资产风险分析。租赁资产风险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1)外部原因。其导致的风险可分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即承租人能否依约偿还租金的风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承租人有意骗取金融租赁公司资金用于投机或其他不正当的经济目的而使金融租赁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为道德风险;另一种是承租人由于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原因而招致经营失败,以致无力偿还租金的风险,这种风险为企业风险。市场风险包括租赁费率、汇率风险等。
    (2)内部因素——经营风险。它指诸如以下内部因素:一是金融租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自我约束、相互制约机制;二是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差,给金融租赁业的租赁资产带来损失,这种风险为经营风险。
    2、租赁资产的风险控制。租赁资产风险的控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健全租赁资产业务相关规章制度,强化租赁资产的风险意识。
    (2)实行资信调查评估制度,建立授信额度管理制度。租赁业务经理在受理租赁业务之前,要对承租人进行信用评级,评估的内容包括承租人履约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企业产品市场评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财务状况评估等。要根据承租人的信用等级,确定是否受理租赁业务及授信额度。在资信评估过程中,金融租赁公司要建立承租人经济档案,这样,便于全面掌握承租人的资信状况,从而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
    (3)实行承租人风险度测评制度。凡受理租赁业务的承租人,均应进行风险度测评工作,由此,对承租人风险预测有了客观标准,当风险测评结果大于80%,则不予受理租赁业务。
    (4)严格租赁项目的审批制度。成立风险管理专业部门,负责金融租赁公司各项风险控制和防范的日常工作,辅助经营者有效实施决策,从而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决策机制。
    (5)健全租赁检查监督制度。租后检查和监督是租前调查和租时审查的继续,是租赁资产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3、管理办法。金融租赁业要针对租赁资产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抵押、质押租赁业务,减少信用租赁。
    (2)租赁资产的分散化策略。金融租赁公司在批准租赁项目时应采取分散化,避免租赁项目的投向、投量过多地集中于某一目标,而尽可能使其分散化、多样化,以此分散租赁资产风险,谋求租赁资产风险最小化。
    (3)建立租赁资产风险保障制度。有两种形式:一是实行租赁项目保险制度,将租赁资产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二是金融租赁公司内部建立风险基金,实行租赁资产风险的自保制度,实质上就是建立坏帐准备金制度。
    (4)建立租赁资产监控考核制度,完善租赁风险的管理目标体系。其目的:一是为了让金融租赁公司经营者了解其租赁资产的风险水平;二是为了加强对租赁资产质量的考核,提高租赁资产的质量。
    总之,金融租赁公司风险自金融租赁业产生以来,就一直是金融租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真正把风险控制与防范当作一门理论科学来研究,这是当前理论界面临的新课题。同时,我们应提倡金融租赁公司的同行们大胆实践,不断探索适应我国金融租赁业风险控制与防范要求的新模式、新体制。让我国金融租赁业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