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何在货币市场定位
作者:罗广渝

What'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 in the money market

内容摘要:
人民银行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的现状,参与货币市场的意义以及怎样参与货币市场。
主题词:
非银行金融机构 货币市场 定位
Abstract:
The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 supervised by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nvolve finance leasing company, trust and investment company and financial company. What's the actuality and meaning of these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money market. How should they participated in the money market.
Key words:
The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 Money market;
Orientation
本文作者简介:
姓名:罗广渝
性别:男
年龄:31岁
工作单位:四川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职务:债券业务部总经理

    货币市场是经营一年及以下短期资金借贷业务的市场,通常又称为短期资金融通市场。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货币市场可分为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和CD存款单市场等。货币市场是金融机构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基础,对于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具有独立的监管体系和运作方式,参与货币市场相对较早,表现也比较活跃。人民银行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较晚,表现也比较不活跃,信托投资公司甚至还未成为市场成员。本文主要讨论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人民银行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何在货币市场定位。
    一、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的现状
    (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
    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国的中小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过于迅速,市场定位不准,业务操作极不规范。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宏观经济形式的影响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几乎所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都经营困难,中农信、广国投等数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相继关闭。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形象大受影响,经营相当困难。1999年3月全国开始进行整顿信托投资公司,经营严重违规、资不抵债、到期不能支付的机构退出信托市场,部分公司改制成其它类型机构,化解了多年来积聚的金融风险。整顿后拟保留的信托投资公司将规范为真正"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机构。目前,整顿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信托投资公司重新登记工作已经开始。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正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管理办法进行规范。通过规范,在化解原有风险的同时,将会充实资本、调整业务范围,增强经营活力。目前,各机构的规范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截止2000年末,全国共有信托投资公司177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71家,金融租赁公司13家。信托投资公司资产总计5498.7亿元,负债总计4779亿元,所有者权益总计719.7亿元;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产总计2557.51亿元,负债总计2312.19亿元,所有者权益总计245.32亿元;金融租赁公司资产总计191.55亿元,负债总计174.78亿元,所有者权益总计16.77亿元(以上数字均为本外币合计数)。
    (二)参与机构较少,覆盖面狭窄。
    截止2001年9月,参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市场成员有521家,其中金融租赁公司1家,财务公司33家。以上非银行金融机构共计34家,占市场成员数的6.5%,占全国非银行金融机构总数的13%。而且金融租赁公司是今年9月才进入市场的新成员,其他众多的金融租赁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还未参与市场。
    这些作为市场成员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交易也很不活跃,成交量稀少。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的意义
    (一) 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是自身发展的要求
    1、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市场优化资产质量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普遍不合理,资产流动性太差,而且不良资产比重较大。通过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的操作,可提高资产流动性,减少不良资产比重,从而大大优化资产质量。
    2、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货币市场把握金融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对货币的调控有三个手段,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二是准备金,三是贴现率。其中,通过在货币市场的公开市场业务传导政策意图,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是是最常用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很不规范,主业不明,风险较大。除了宏观环境和政策因素外,机构自身信息不灵和经营方向不明也有很大问题。通过参与货币市场运作,根据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方向及规模、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及利率变化等情况,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准确把握政府和货币政策当局的金融货币政策意图,以便及时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和经营发展方向。
    3、货币市场是头寸调度的重要场所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管理,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严格监管下,按照各自的管理办法分业经营。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特别是短期头寸调节困难一直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致命点。1996年以前人行融资中心、资金市场存在时,非银行金融机构就是这些资金中介市场的活跃参与者。1996年人行融资中心撤消后,全国同业拆借中心还未发展规范,于是出现了金融机构头寸拆借的真空,受打击最大的就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货币市场的审批制又限制了大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市场。
    最近两三年,货币市场发展迅猛,一些经过规范、重组后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同行业中率先进入货币市场,利用货币市场的融资功能来调节短期头寸。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有利于货币市场的发展
    1、非银行金融机构活跃了货币市场
    前几年,货币市场不够活跃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成员的资金趋同性。大家要么都资金宽裕,要么都同时需要资金,交易对手不好找。目前,市场成员主要是以资金宽裕的为主,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普遍资金头寸紧张。市场成员的多样性促进了市场交易量的扩大。
    2、国家货币政策的顺利传导需要市场参与者的多样化。
    如果只是少数大银行和大金融机构参与市场,而广大中小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市场之外,货币政策的传导就会有阻碍,政策的反馈也会不真实。因此,货币政策当局需要市场参与者的多样化,以利于政策的顺利传导。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怎样参与货币市场
    1、非银行金融机构应当转变观念,积极参与货币市场业务。货币市场业务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一项新业务,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其意义。而要转变观念,就需要各单位的领导和主要业务骨干多学习、钻研货币市场知识,多与市场先进成员交流。
    2、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金的运用上应向货币市场业务倾斜,将购买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调整资产结构的重要手段,并充分利用好货币市场的短期融资功能。
    3、作好人才的准备。人才是这项业务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非银行金融机构最缺乏从事货币市场业务的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应从业务素质、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培养和储备一支有实力、高素质的业务队伍。
    4、非银行金融机构应在制度上给予货币市场业务一定的政策倾斜,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快速推进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