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经营金融租赁

作者:沙泉

    金融租赁从入世开始,已经即刻全面开放。面对国外强大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企业管理,挑战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经过增资扩股后的金融租赁公司和即将加入这个队伍的新公司干什么,怎样干?将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要想发展金融租赁业,首先应该给行业定位,给自己定位。目前一些已经尽管完成增资扩股和体制改造,还有一些企业急于加入金融租赁行业的队伍,但首先应该搞清金融租赁到底是什么,它的经济增长点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将现代租赁的理论转化为生产力才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否则盲目经营还会走以前的老路,难以融入经济发展的潮流之中,重新陷入重组的局面。

    不管什么企业,首先要有一个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根据这个发展计划制定每步的发展进度,解决难关,寻找新的突破口,这样才能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纽科租赁公司的成功经验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营理念是:确立公司的利润中心,建立奖励机制;加强全程风险控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完善后台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员工专业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最后以诚信、专业、速度、质量、团队协作的精神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

    金融租赁应该定位在什么地方?

    金融租赁应该定位在服务贸易上,服务贸易中金融租赁主要是提供金融服务,是金融服务的超级市场,提供的商品主要是“服务”,不是过去认识的那种金融产品的杂货店——什么都经营,什么都没有优势。《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把金融租赁定位为大租赁的概念,即可经营融资性租赁,又可经营经营性租赁,其服务范围非常广泛,租赁公司有充分的活动余地。金融租赁主要功能是整合社会资源,借助现代租赁手段和物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念,规避金融风险,盘货社会资源,促进投资和消费。这样才能得到社会认同和政府的支持。如果把它看成投机的工具,看成变相贷款或借助金融牌位套钱的机构那就大错特错。一方面监管机构不允许你这样做,另一方面市场不会认同你这种做法。中国已经渡过简单融资阶段向创新租赁时代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给我们指出一条发展之路。

    金融租赁公司尽管有5亿人民币以上的资本金,但对于一个金融机构来说要开展金融业务其规模远达不到标准,一个大项目出现就可能造成全军覆没。但是这些资本金用在服务上,对于防范风险,增加信任度已经足够。别以为这点资本金就可以开展“金融业务”甚至是“套钱”,提供金融服务才是经营之本。

    经营架构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信息社会,面对信息爆炸,企业要寻找商机必须依靠信息。利用收集的大量信息,经过筛选、过滤、组合,剔除垃圾信息,从中找到潜在的客户;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包装、策划、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增值服务,所谓的项目融资就是这个过程;将本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专长和知识掌握程度通过信息发布出去,可以赢得更多、更可靠的客户。因此金融租赁公司首先要建立强有利的信息沟通的工具、渠道和机制。开展信息服务是金融租赁公司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也是开发客源和项目的重要渠道。通过及时交流信息,可以得到最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还可以加强与个主管部门的沟通,保持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创新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产业已经饱和,唯有知识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金融租赁是一个复合性边缘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尽管没有人把金融租赁列为高科技,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复合型知识人才和研究机构,不可能开展这方面的业务。目前开展创新租赁的公司都在培训人才、建立战略研究机构甚至是研究所,他们深刻地领会到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生存取决于知识掌握的程度。因此金融租赁公司应该办成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和开发创新租赁技术,将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机构。有了这个机构,就可以保持不断创新的势头,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借此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用“高科技”的名义获取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要将金融租赁公司定位于高科技产业,必须借助高科技技术。一方面利用这个技术建立和发展信息网络和公众操作平台,另一方面有了这个平台可以申办成高科技产业公司,防止社会对金融租赁知识含量的偏见和误解。金融租赁公司需要办成网络公司。这个网络公司和当前的网络公司不一样,它不是简单地将传统产业搬到网上操作,而是建立一个交易平台开发客户,重要的操作还需要在网下进行,一方面避免网络技术发展不成熟带来的交易风险,另一方面通过交易模式的设计,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将信用风险化解,如美国借助银行借记卡锁卡技术普遍应用于经营性租赁,不是用信用,而是用交易模式防范租赁风险。

    如果有了前三个方面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的运作就简单了,它成为一个资产控制管理中心和具体操作的运作机构。如果租赁公司没有能力建立上述机构,也可以借助社会现有资源开发租赁项目,但是从收益上相对就少的多,风险决策难度相对要大许多。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人才激励机制是永恒的主题?

    老的租赁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新的公司也面临如何组成新的架构开展业务。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人才激励机制本不应该是永恒的主题,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许多观念问题。目前从重组的公司来看,许多法人代表开始更换,在重组过程中,各方都强调“大”股东的作用。这种做法不一定正确。按照法人治理结构,总经理不应该是由大股东担任,而是需要由董事会选聘。如果谁是大股东,谁就可以拿别人的钱玩,在这种观念下很难重组成功。因为谁都想当大股东,谁都想拿别人的钱玩就没有合作基础。一股独大难免控制风险,这就是人行要求金融租赁公司按照《公司法》而不是《商业银行法》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原因。金融租赁公司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没有一定的复合型知识底蕴的人,很难领导这个公司。外行领导内行的时代已经结束,谁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全面,谁就有实际的领导行为,领导人不等于领导,没有领导能力的人自然不能成为好的领导人,这是知识经济的特点所决定的。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在于谁控股,谁经营,关键在于是否有防范风险的经营体系和控制能力,是否有发现问题可及时更换领导人的运行机制。

    不管谁当领导人,企业的人才培养是开展业务的首要前提。如果全部依靠外部的人才从理论上不是不可以,但从自己内部培养人才才是企业持久发展的根本。像深圳金融租赁仅几年发展如此迅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才培养,他们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培训人才,尽管公司的人才结构都是年轻的新手,但是经过培训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创新租赁的技术。可见“高科技”不是神秘的,关键是企业是否建立的激励人才的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