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消费,盘活资产

——加速广东现代租赁业发展的建议

作者:罗国强

摘自广州政府网

  社会购买力不足,不良资产和库存商品难以盘活,这是当今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想方设法去拉动消费、盘活资产。但难题不是一时一日能解决,需要开拓思路,扩展渠道,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齐抓共管”,如去年国家提倡的假日消费、旅游经济等等。本文所要说的是,现代租赁业以其特有的功能,对解决上述难题所起的作用同样不可估量。

  一、发展租赁业的意义

  目前我国在解决“社会购买力不足,不良资产和库存商品难以盘活”的工作进展仍相当缓慢: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库存积压商品已达到13267亿元,加上商业、乡镇企业的库存,其总值已达3万亿元,尽管现在已有一些闲置资产交易中心负责处理闲置资源,但交易很不活跃,效果并不理想。

  可以设想,如果能将3万亿沉积资源盘活套现,对于实现“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将是一支有力的拉动力量。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好像是卖不出去的商品就永远卖不出去,难以盘活的资产似乎就此失去使用价值。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情况会怎么样呢?

  先分析一下,为什么积压的商品和资产难以盘活?除了信息交流手段相对落后,资源信息零乱分散,导致供求双方难以有效沟通之外,人们在交易时普遍受到“买断式”的定向思维的局限,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时,如果跳开“买断式”交易的思路,而采用“非买断式”的交易方式,相信上述看似再难走下去的死胡同会遇上“柳暗花明”的重大转折。在此,租赁这一“非买断式”的交易方式就大有可为了。

  以下的例子相信有助于理解租赁在解决上述问题上所起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例子一:目前国内各大电视机生产商正为推出自己的产品和争夺市场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价格大战,但大部分电视机生产商还是只能将三分之一的产品投放市场流通,其余三分之二不得不存放在仓库里,其结局很可能在仓库里一直折旧到零为止。如果通过租赁,只要针对特定的消费对象,压在积压产品的资金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回收,甚至得到原来希望通过销售方式获取的利润。这些消费对象包括:大量的大专院校学生,在广州工作的流动人口(高素质的和层次较低的),这些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要能看到电视节目就行,管他电视机是不是自己所拥有。因此,他们对于电视的品牌和型号并不介意。另外对于一些酒店、餐厅、娱乐场所等,这些公司对电视机的需求,是要利用它们来经营赚钱的,因而对电视机的品牌和型号也不太介意,通过租赁,特别是对于新开张的公司,能减少它们的前期投入,把电视机的租金打入经营成本,租多租少,视生意情况而定。

  例子二:很多现代的家庭都希望小孩学钢琴,但如果买回来后,小孩子学几天就不想学了,既花了一大笔钱,又不知如何处理钢琴。如果通过租赁先把钢琴租回家来,小孩子能坚持学下去,既可续租,也可转租为买,如不能坚持学下去,可退租,既省了一大笔钱,又不怕钢琴占了地方。

  例子三:目前,许多企业或单位手中拥有设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可以说大得惊人。一方面部分单位设备闲置,得不到有效运用,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因资金紧张而无力购买或更新设备。租赁能有效地沟通这种供求联系,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如前几年出现过热的建筑市场,目前这股热潮消退后,出现了大量建筑机械的闲置,消化和利用这些闲置的建筑机械,唯一的出路是发展建筑机械租赁市场。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很多。当中说明了一点:如果在“买断式”交易思维下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租赁将大不一样。其实,在一些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需求下,需方对某些商品或设备设施的需求仅仅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事实上,许多需求者其实要的就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这时,显然租赁比买断更能达成交易,甚至是只有租赁才能达成交易,因为,买断的成本比租赁高,在可买不买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宁愿不买。

  由此可见,单纯通过传统的“买断式”的交易手段来盘活不良资产和库存,显然并非良策。而经过调查研究和实践证明,租赁这种“非买断式”的手段,是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扭亏解困,盘活不良资产和库存的有力手段。如此,原来很多刺激不了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产品,可以以“租”促销,以“租”代销,以“租”带销,提高商品利用率和使用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商品流通的目的,大大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另外,由于租赁业的涉及面极广,其发展必将需要吸纳一大批就业人员,从而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为政府排忧解难。随着租赁业进一步发展,社会就业的效果显而易见。

  二、国外租赁业的情况

  租赁不是某个行业,而是一种与“买断式”平行的重要商品流通形式,这种方式几乎在每个行业都可用到。租赁在国际上早已普遍应用,并成为工业发达国家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世界租赁年报统计,1996年全球租赁业营业额已达5500亿美元;实物租赁业在发达国家已占市场份额的30%以上,占GDP20%以上。目前,美国有租赁企业3000多家,许多大企业80%以上的产品都是通过租赁方式销售的。日本从事租赁业的公司约有370家,1996年日本租赁业务额714亿美元,美国高达1689亿美元。

  三、我国租赁业的现状

  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租赁业相比,我国租赁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尽管我国租赁额累计已达数千亿元(人民币),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市场渗透率极低(据估计,仅为1%左右)1994年,我国的租赁总额约为109亿美元,不足美国的1%,日本的2%,我国13年租赁业总额还不到韩国一年的租赁额。我国租赁业远未达到应有的规模,根本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我国租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具体表现在:“宁买勿租”的消费观念一直占主导地位;租赁交易信用基础差;租赁业管理不规范,法规不健全,租赁业的地位难以确立;条块分割,税收不统一,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租赁经营范围窄,档次低,没有形成经济规模;信息交流系统薄弱,理论研究滞后,人才不足,缺乏发展后劲。

  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外国的租赁消费意识会很快地传到中国,外国的许多租赁公司已经对庞大的中国市场虎视眈眈,许多中国人“宁买不租”的观念也会很快改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大力提倡、培育和发展租赁业务正当其时。

  四、发展广东租赁业的基本对策

  参照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发展租赁的一些成功经验,建议作出以下对策:

  1.建立省市租赁协会,加强信息资源交流和共享,开展租赁对策研讨会,制订实施自律规则,提高租赁业健康发展的综合素质。

  2.政府应对租赁业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扶持,制定相应的租赁政策、租赁法规。如:着手研究制定租赁市场管理办法;尽快制定广东地方性的租赁会计准则;鼓励企业采用租赁方式添置新设备和固定资产,创造一个适合租赁业发展的环境。

  3.加强银行与租赁企业、保险与租赁企业合作,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租赁公司利用计算机可以随时通过银行、税务、保险、社区服务、电话公司等单位,查询和确认企业和个人的信誉状况;银行对信用卡的付款保证,使租赁公司减少欠租风险;保险公司多种类型的服务,可使租赁公司减少租赁物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这一切都为租赁企业简化租赁手续,扩大租赁规模和品种提供保证。

  4.创办租赁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既有以流通为主的企业,又有以生产加工型为主的企业;既有纯服务型企业,又有服务和生产关联型企业,这些企业共同投资体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性;引进国外租赁企业,既利用外资,又可借鉴国外租赁业成功的经验;鼓励中外投资咨询公司支持租赁,鼓励银行开辟设备抵押贷款业务,开辟售后回租业务。

  5.为租赁业提供舆论环境。争取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配合,积极进行租赁业务知识和发展租赁事业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并了解租赁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参与租赁,促进租赁业发展。

  6.注重租赁理论的研究,指导租赁业务的发展。在借鉴发达国家现有租赁理论的同时,结合我省地区行业特点,积极研究和探索适合我省市场经济发展的租赁理论及各种实物租赁模式。

  7.加强租赁业务的人才培养。编好租赁知识教材,开办租赁市场培训班,选拔企业家来管理租赁市场,并选拔懂技术、有专长的人员从事租赁工作。

  8.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租赁业有效资源,改造落后的传统租赁业,通过网上网下的联动,将社会上零乱、分散的租赁需求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租赁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