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际租赁业务促进外贸出口和海外投资

作者:屈延凯

    以融资租赁为代表的现代租赁业既是一种新兴的投融资渠道,又是一种现代营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销售模式,跨国租赁公司和大型的专业化的设备租赁公司还是某些设备的资源配置、管理和再制造利用中心。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崛起为现代租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租赁业务已经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扩大出口和促进海外投资的重要手段。
    入世后,世贸规则对国内企业新的义务要求主要表现在国内,而赋予企业新的权利主要表现在国外。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内企业如何利用国际租赁业务,保持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增加国产设备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扩大海外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业务,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开展国际租赁业务是世界各国拉动国内外投资、促进进出口贸易的通行做法。
    据2001年租赁年报统计,1999年全球租赁交易额已达4700亿美元(不包括个人汽车消费租赁)。租赁交易成为买卖交易以外的设备流通的最重要的形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飞机、信息设备、工程机械、商用车辆、船舶、医疗设备等的租赁交易额已占全部交易额的50%—80%。其中跨国的国际租赁业务比重逐年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国际租赁方式引进飞机达400多架,累计金额300多亿美元。通过中外合资和内资租赁公司利用外资引进电讯、烟草、石化、轻纺、交通工具等设备近100亿美圆。两项合计达400多亿美圆,占同期实际利用外资3076亿美圆的14%以上。其中飞机租赁和电讯设备的国际租赁已基本垄断或控制了我国同类设备的市场。
    很显然,国际租赁不仅成为各国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更是通过租赁方式,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带动设备输出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租赁与跨国并购一样,在促进海外直接投资、扩大国际贸易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另人遗憾的是我国还很少采用国际租赁方式进行海外投资或促进出口。据悉,东方租赁公司曾经采用租赁方式做过一笔船舶出口。目前我国不少机电设备如:通讯设备发电、化工成套设备、医疗设备、船舶车辆、支线飞机等已经在国际市场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海外工程承包、企业海外投资等业务规模日趋扩大。我国有关企业应该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租赁业务的成功经验,搭建租赁经营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我国产品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开展国际租赁业务有利于打破和规避各种贸易壁垒,。
    近年来,由于进口国贸易保护政策和出口价格的恶性竞争的影响,进口国的反倾销、技术壁垒、关税壁垒等措施将会成为我国扩大出口的重要障碍。(如我国的小水电成套设备。)
    在国际租赁业务中,租赁物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相分离的,租金作为渡让租赁物使用权的对价与买卖货价在概念上有着本质不同。特别是在中长期经营租赁业务中,租赁资产不列入承租人的资产,租金可以在所得税前收益中列支。关税一般都是按相应比例随租金分期支付。进口国很难对租赁进口的租赁物提出反倾销。租赁当事人还可以设计转租赁(即国内企业通过进口国的境外公司或第三国企业,将租赁物转租给进口国境内企业。)等灵活的业务模式规避和降低进口国的保护和制裁措施的影响。
    三、开展国际租赁业务有利于各方当事人利用相关国家不同的税收政策,达到多赢和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世界各国都会利用税收政策鼓励资本的投入,例如如加速折旧、投资优惠和税收减免等。现代租赁业务的促进投资、提供融资、扩大营销、资源管理和配置功能以及融资租赁和中长期的经营租赁的不同核算及信息披露方法,可以使国际租赁业务的当事人设计出不同的投融资交易和租赁交易模式,最大限度的利用相关国家不同的税收政策。
    在一笔租赁交易中,可以选择有投资抵免所得税的国家进行投融资交易,然后采取跨境转租赁的方式进行中长期的经营性租赁,使得投资人或出租人获得抵免税的好处的同时,使承租人也可以取得会计表外披露、享受100%融资、与企业现金流相匹配的灵活的租金支付方式和租金进成本的好处。国外的飞机租赁公司大多数飞机租赁业务都是采取这种模式。我国的个别合资租赁公司也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采取境外杠杆租赁融资和跨境转租赁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外资为国内电讯行业引进了十几亿美圆的先进设备。
    我国企业应该认真研究有关国家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和会计制度,了解和掌握不断涌现的新的融资方式、金融工具,充分利用租赁自身的优势,与国内外银行、投资机构和租赁公司合作,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投资和贸易模式。如果我国企业继续停留在传统的贸易和结算方式上,入世后是难以在国际投资和贸易市场上与国外大企业竞争的。
    四、开展国际租赁业务有利于扩大海外投资、回避投资风险。
    为一个项目注册成立一个公司,以投资母体和项目本身未来效益提升项目公司的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投资和贸易活动的通行做法。而租赁业务是为特定资产提供中长期融资的一种方式,它的针对性强,投资人或出租方在租赁期内拥有租赁物的所有权,显然比全部利用投资人的自有资金或传统的信贷进行投资效益更好、更安全。
    在我国小浪底水利工程中,我国业主单位集中购买了一批先进的工程机械,开展租赁业务,大大方便了内国施工企业,提高了国内施工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外商承包的高难度的大型水利施工项目中取得了重要席位。同样国内有的大型工程项目,土建工程尚未结束,几十亿的工程设备已经开始闲置,造成了大量投资浪费。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和汲取。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和进行工程项目承包时,应学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资本和当地的资金,学会设计租赁模式吸引海内外的投资人,把业务做大,市场做大。
    我国的海外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的重点区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国家经济和金融危机、政局动荡甚至战争的风险会不时发生。一些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从事海外投资时,土地、厂房、设备都采用租赁,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几乎没有固定资产。投资利益最大化和保持资产最大限度的流动性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一旦所在国有风吹草动,关门就走,投资损失将会控制在最小。而我国企业因项目和投资中断造成的设备损失不在小数。我国企业应借鉴租赁投资的成功经验,在这些国家进行投资和工程承包时,能最大限度地通过当地的和国际租赁机构,采取租赁方式取得设备使用权。回避过多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产生的财产损失风险。
五、开展国际租赁业务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和贸易顺差。
    国际租赁有多种多样的灵活业务方式,如杠杆租赁、出售回租、委托租赁、项目融资租赁、风险租赁、以购买为目的的融资租赁、中长期经营租赁等等,每笔租赁业务都涉及融资、购买、租赁、服务和租赁物的余值处置多个环节,往往由两个或多个合同组成。不同的业务设计,对当事人所在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平衡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国际租赁这种战略性优势推动了国际租赁业务的开展,也已引起很多国家对国际租赁这种战略优势的高度重视。租赁行业成为新兴资本投入的主要来源。
    伦敦金融集团发布的1996年世界租赁年报中明确指出“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一些政府正在转向依靠租赁来吸引内向性投资。他们期待以此来增加就业机会。例如1995年8月,德国西门子公司在英格兰东北部投资建立一个价值11亿英镑的半导体生产企业时所考虑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英国的租赁公司提供了条件优惠的设备租赁。西门子的租赁公司项目意味英国这个长期受高失业率困扰的地区创造了1800个工作机会。”“日本政府利用武士租赁来调节国际收支的超额部分;租赁也被其他政府用来促进出口,刺激投资,创造就业机会。租赁行业的前景非常令人振奋。”
    开展国际租赁可以利用外资购买国外当事人所在国设备,也可以购买国内设备或者第三国的设备。可以利用本币购买国产设备租出去,也可以购汇购买国外设备租进来或者租出去。国际租赁业务可以吸引外资,也可以促进海外投资,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可以促进进口,也可以刺激出口,达到平衡贸易的目的。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国际租赁战略优势的研究,协调和指导国内企业灵活运用国际租赁业务,服从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全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六、开展国际租赁业务有利于推进海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近年来我国在海外投资和合作中,不论是政府间援助合作项目,还是企业自主决策的投资合作项目,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涉及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多,涉及国内不同类型所有制的企业越来越多。在海外设立的公司机构也越来越多。由于受国内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我国企业在海外往往是各自为战,各有一套物资采购、后勤保障系统。导致设备投入大、同样设备重复购置、项目结束设备闲置的现象很严重。
    外国厂商投资进入我国市场后,外国的银行、租赁公司、流通服务公司、甚至学校、行业协会都会陆续跟进来。外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或承揽工程应当在充分利用当地的或国内外的租赁公司基础上,考虑以我国的龙头企业为主与国内外的金融和租赁机构按主要投资地区在国内或当地组建租赁公司,开拓租赁业务,直接服务于我国的海外投资业务,减少海外企业的设备直接投资,拓宽投资领域,提升企业海外投资的竞争力,盘活现有的海外闲置资产。
    政府有关部门应在我国企业投资比较集中的地区,引导国内服务领域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在那里开办各种服务类企业,解决海外投资企业的后勤保障、提供办公用品、日用家电、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出租服务。使海外投资企业可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提高企业核心的竞争能力。
    七、开展国际租赁业务有利于通过资本输出带动设备输出,扩大出口。
    1996年世界租赁年报以“租赁和出口信贷激励机制”为题总结了开展国际租赁对扩大出口的作用。“一些国家的政府长期以来鼓励租赁公司为资本物品的出口提供融资。法国政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成功地帮助国内资本物品的制造商保持或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些国家意识到,对海外的购买着来说,预先提供融资的设备经常比单纯依靠质量取胜的产品更有吸引力。大多数有政府主办的出口信贷机构,例如,美国进出口银行、德国的HERMES和法国的COFACE,很早以前就设立了租赁项目,并为资本物品的出口提供了大量的租赁融资。支持这些项目的理由之一就是,这些政府知道他们不仅帮助了出口商,而且也在国内制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目前,任何一个政府建立或支持出口信贷机构的动机和英国及其他国家的动机都是一样的,即吸引投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创造和保留就业机会都是大多数想要重新当选的政府或政治家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我国外贸外经业务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开拓国际租赁业应当成为促进我国外经外贸发展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设备出口主要采取现汇贸易,也有部分成套设备出口采用买方信贷或补偿贸易。很少有外经外贸公司认真研究采用租赁方式扩大业务的问题,特别另人感到不解的是,国内有不少外贸公司和国有大型企业参与了国内合资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投资,有的外方合作伙伴就是国际著名的金融机构或租赁公司,有现成的操作平台,也没有人研究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来服务于自己的出口或海外投资业务。
    据悉,最近中国化工进出口集团公司的高层领导从长远的发展战略出发,积极介入金融服务领域,通过股份转让和债务重组控股了一家合资租赁公司。并拟与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开拓国际租赁业务,推动国产运输机、商务用机的出口。华为公司也积极与国内租赁公司合作,把开展租赁业务作为重要的营销措施。
    目前,全球商品贸易额约6万亿美圆,其中资本性货物最多有2万多亿美圆。8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新增的设备租赁交易额主要是国际租赁业务,其金额已达2000多亿美圆,至少占全球资本性物品交易额的10%以上。飞机、通讯信息设备、工程机械、大型医疗设备的租赁交易额所占比例更大,有的高达60%以上。单纯靠现汇交易显然市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我们希望更多的国内企业赶快研究国际租赁业务,积极介入租赁机构,开拓国际租赁,把租赁业作为建立现代营销体系、投融资模式和资产管理的重要载体。把租赁业务与连锁配送销售、租赁经营服务、二手设备租赁及设备回收再制造结合起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外经外贸发展。
    八、开展国际租赁业务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进行国际租赁业务组织体系建设
    国家应当允许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可以开展国际租赁业务,为我国设备出口和海外投资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政策性银行开展国际租赁业务由于有租赁物的所有权,往往比传统的出口信贷多了一层防风险保障。
    国家应鼓励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合资租赁公司积极开展国际租赁业务,对购买国产设备出口租赁,租赁公司应该享受出口退税、投资抵免所得税的待遇。
    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支持参股合资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外经外贸企业积极介入公司股份转让和债务重组,使这些租赁公司重新焕发活力,依托中外股东的各自优势,成为我国开展国际租赁业务的重要力量。
    应从国家的海外贸易和投资的战略全局出发,协调外经外贸企业组建境内外的专业租赁公司,或与境外的外国金融机构和租赁公司组建合资租赁公司。吸引社会投资在海外设置出租服务公司。
    (二)建立开展国际租赁业务的长期资金来源支持。
    国内各类银行应在保障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给予国际租赁业务提供长期贷款,财政给予贴息支持。
    对有效益回报或限期偿还本金的政府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援助的项目,可以吸收机构和社会投资建立国际租赁业务基金,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采取国际租赁方式增强我国的援外实力,扩大我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
    吸收机构和社会投资建立按市场机制运作的海外租赁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海外通讯、电力、石油化工、航空、交通等有稳定回报的基础设施项目。
    经核准,各类租赁公司可以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
    (三)加快租赁专业人才培训。
    目前,我国长期从事融资租赁的专业人才不过千人。专业的理论工作者更是凤毛麟角。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租赁业今后的发展。有关主管部门、大专院校、金融及经济理论研究部门、企业界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自己的融资租赁专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加强对融资资租赁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大力加强对融资租赁理论和实务的普及宣传,加强对现有专业人才的培训和提高。融资租赁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领导成员必需是具备金融、贸易、财税、会计、法律、项目评估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租赁业之间的竞争必将是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竞争。加强人才培训是我国租赁业能否迎接入世后面临的挑战的关键。目前,积极引进国外租赁人才,也是解决这一问提的捷径。
    (四)加强对国外租赁业务政策环境的研究。
    正因为融资租赁本身所具有的灵活性、适应性,几十年来,融资租赁的理论和实践一直不断在发展创新,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宣传做的远远不够,融资租赁的业务实践和对融资租赁的宣传也大多停留在国际上八十年代对融资租赁的理解上。对国外租赁业务政策环境的研究更加薄弱。不同法系、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对租赁业务的界定和分类、租赁会计原则、税收政策、市场准入、行业监管都存在一定差异。研究和了解不同国家的租赁业务环境,对合法、安全地开展国际租赁业务至关重要。
    应支持我国驻外商务机构、民间商会组织与国内的外经外贸企业、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加强对国外与租赁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信息的收集及研究。开展一些专题市场调查。
    (五)加强国际租赁业务的风险防范。
    开展国际租赁业务应循循渐进。项目和行业定位要选准。要利用国内外的项目评估、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保理、资产管理、拍卖等中介机构,完善租赁业务各方当事人的安全保障和退出机制。
    要善于利用国内外银行网络进行资信调查、资金监管、租金代收,利用各种新的金融结算工具和结算方法,加速资金周转,保障资金安全。
    要设计出与当事人各方有利的业务模式。切不可单纯追求一己之赢利,而承担了过多的风险。
    海外投资要普遍实行有限责任项目公司制,发挥国内投资的杠杆作用,尽量多地利用国际资本。
    积极支持开展国际租赁业务,对国内企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发展前景巨大,希望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予以高度重视。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委员会
常务副会长 屈延凯
2001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