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民用飞机租赁的垄断地位到了该被打破的时候
|
作者:沙泉 |
曾经在《中国民航报》转载
早在中国引入融资租赁方式后,就业内就着手开发飞机租赁的业务。除了中国租赁有限公司有机会做了一架飞机后,再也没有其他租赁公司插手飞机租赁的业务。这不是说租赁公司不愿意经营这项业务,而是因为当时民航总局控制着飞机租赁的业务,他们是我国对外唯一的飞机租赁承租人,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外界是插不进去的。因此可以说飞机租赁的承租人地位被民航垄断。这种垄断不是竞争的结果,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那么外界出租人又被谁垄断呢?在行业开发飞机租赁初期,飞机还没有被那个公司所垄断。然而十几年后,美国通用公司垄断了世界的飞机租赁市场。是什么原因发展到这种地步?过去飞机租赁大都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中的“杠杆租赁”模式。这种方式是租赁公司出资20%,其余80%的资金是从社会上吸纳游资来完成的。由于有依靠投资地面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因此这80%的投资是无追索权的。当时的飞机租赁中心是看那个国家的税收优惠最多,飞机租赁的中心就在那个国家。
到了九十年代,各国因工业化发展到顶峰阶段,用租赁的方式促进投资已经不在需要。税收优惠制度也初步取消,飞机租赁的中心也就消亡。此时美国的租赁也已将融资租赁发展到最高阶段——经营性租赁。这时的飞机租赁大都采用经营性租赁,租赁的中心又开始向美国倾斜。如果仅是操作方式的问题,美国也行不成垄断地位。关键是通过租赁的飞机大多数是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美国的租赁公司与他们有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又有国内的一些促进出口的政策。因此他们购买飞机的价格比国外公司要低10~30%,仅从购置成本上,任何一家外国租赁公司都无法与他们抗衡。中国的民航飞机大部分都是波音飞机,从中助长了美国飞机租赁的垄断地位。
由于中国民航垄断承租人的地位,中国的民用飞机出现了与国际上飞机租赁截然不同的做法。国外的飞机租赁有飞机作为物权的保障,使用的资金大部分是“无追索权”的资金,不需要担保,资金来源采用项目融资。我国的飞机租赁尽管不是政府担保,而是由中国银行担保,但也具有政府担保的性质,完全是商业融资,类似进口信贷。当中国的某一架飞机出现支付困难,视同全国的飞机租赁合同全部到期。虽然条件苛刻,但毕竟给中国的民航事业带来了发展。
民航改革后,将中国民航分为若干航空公司,国内承租人被垄断的局面已经打破。对于国外出租人垄断的问题尽管不能立即打破,上海新世纪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的飞机尾款租赁业务,间接地削弱了国外的垄断地位。目前国内一些热心飞机租赁的人士正在研究对策,希望借助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机,联手打破美国垄断飞机租赁的局面。
从上面分析的原因可以看出,美国飞机租赁垄断地位主要是购买波音飞机的分额太大。近几年,我国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从欧洲进口飞机。欧洲目前的经济状况不比美国强多少,我们如果从他们那里购买飞机将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既然我们为他们销售飞机时提供金融服务,有理由降低飞机的购置成本和附带融资条件。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势,打破美国的垄断地位,增加欧美飞机业的竞争,降低我们的购置成本。过去波音飞机供不应求,价格很难谈。911恐怖事件后,国外飞机业急剧下降,许多定单中途取消,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争夺飞机租赁的市场分额。
如果必须从美国进口飞机,还可以采用第二套方案。我们已经有了飞机尾款租赁的经验,在与美国开展飞机租赁业务时,可以将租期缩短。既借一手租赁降低飞机购置成本,借二手租赁降低融资成本。
利用飞机租赁可以缩小贸易不平衡的问题。飞机采购基本上是采用租赁的方式,尽管现在使用的是经营性租赁模式,在美国经营性租赁是融资租赁的最高阶段,我们的租赁方式基本上是租期十二、三年,留有30%的尾款。在支付租金时,承租人向海关支付3~6%的关税和在此基础上加收3~6%的增值税。从中看出,租期结束时,我们已经向出租人支付货价的70%。在此情形下,只能选择购买或续租,不会退租。说起来是我们购买飞机,但在实际运作中,购买飞机的是国外出租人,是直接贸易。我们支付的是租金属于服务贸易,这必然给双边贸易统计造成误差。特别是当年统计对外贸易顺差,使我国总处于不利地位。如果由我国的租赁公司经营直接租赁,或长期尾款租赁,我们就可以增加进口贸易额,甚至我们还可以将飞机出租到国外,增加我们的进口贸易额和服务贸易额。
中国目前开展飞机租赁条件还不成熟,主要是税收方面的政策还不配套。如我们从国外进口飞机开展租赁业务,按照现在的税收政策增值税是17%;租赁的营业税的税基是租金的5%,而不是利差的8%;投资抵免所得税方面没有优惠到飞机租赁领域,导致资金来源要依靠银行,而不是战略投资机构或民营企业闲散资金。飞机租赁依然没有摆脱担保方式,没有使用“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模式。
我国即将加入WTO,面对机遇,我们到了开始向国外飞机租赁业挑战的时候。按照目前的状况,飞机租赁中的销售利润、融资利润和律师费用都被国外占去。我们的智商并不比外国差,我们的资金早已摆脱,紧缺的局面,我们的律师队伍逐渐成熟,我们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只要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努力,一定能打破国外垄断,开创飞机租赁新篇章。